查看原文
其他

曾乔:新三板缺的不只是流动性,而是深度咨询投行服务!

2017-03-15 曾乔 布娜新

版权声明:本文为作者独家投稿,本公号独家首发,商业以及非商业用途转载请先通过公众号后台联系,否则对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公号法律顾问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北京朝阳区景华南街远洋光华国际C座23层)

法务专家代表肖小保律师


今天请来“新三板文学社”成员曾乔先生,请他从咨询服务的角度来谈谈他眼里的新三板。

作者近照

作者:曾乔

作者简介:和君资本合伙人,专注于A股上市公司及新三板企业的咨询、投行与投资服务。


以下为正文:


曾乔说:感谢布娜新的邀请,新三板需要更多的默默坚守,且为之呐喊的人,也祝愿本公号越办越好。


近期,关于精选层的消息开始传动于媒体之间。


几乎是从2015年开始,我们就坚定的认为分三层必定是新三板的大势所趋,当时有两个明确的判断:


一是从2015年的时点,看新三板的系统性牛市并不具备持续的条件;


二是我们坚定的认为,即使新三板回归理性,未来这仍将是一个独立的交易市场。


在这样的判断下,我们果断放弃了已经起步的A股业务,开始全面聚焦新三板。


千呼万唤始出来,精选层的推出,将标志着新三板真正跨入独立交易市场的行列。


从新三板市场的角度看,精选层的意义,远不只是流动性,而更多是整个新三板资本生态的完善。


精选层的落地会带来几个间接、但更为关键的效应:


1)资本生态的成熟。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进入,会进一步带来投资者生态的多样性,从而加大新三板资本运作空间的纵深与投融资吞吐的复杂性。


2)配套规则的成熟。包括精选层的交易规则、再融资定价规则等等,加速新三板的监管成熟;


3)相关金融产品的成熟。当前新三板的本质问题是经过新三板资本化的资产的二次定价出现问题,导致融资杠杆等各方面无法配套,精选层长期看必然加速股权质押等产品的“场内化”进程,此将加速相关资金的流入。


我们常年驻扎在服务已挂牌新三板企业的第一线,如果站在新三板企业端的角度看,我们发现:大多数已挂牌公司常把自己资本运作的失败归结为新三板流动性问题,但深入一线我们发现,当前新三板公司普遍存在几个问题:


1)很多新三板公司是第一次面对资本市场,不断被投资人拷问商业模式,未来方向等问题。而很多公司在战略层面确实思考不系统,业务选择还停留在生意思维;因为资源环境在变化,战略机会也在变化,多数公司不懂得如何利用资本市场完成战略升级。


2)在高速成长周期中,与业务快速发展伴随而来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组织变革、管理 46 32781 46 15231 0 0 915 0 0:00:35 0:00:16 0:00:19 3236 46 32781 46 15231 0 0 852 0 0:00:38 0:00:17 0:00:21 3085式、竞争策略都受到快速成长的挑战,甚至企业家内心对风险和机会的平衡都在受到考验。而大多数新三板的中小企业家,普遍缺乏规模以上企业的管理经验,甚至发展速度越快,组织风险越大。


3)对资本市场的规则、生态、水性完全没有认知,意识上没有树立正确的“资本观”,误以为上了新三板挂牌就万事大吉,甚至误以为资本市场可以投机取巧。资本运作的思维多是停留在“听说过”的层面,很多公司在资本市场面前,即是内心敬畏,又是无从下手。


4)专业化的资本人才供给跟不上,找不到能力足够又有信任关系的人才,甚至是有能力的人才又看不上新三板的平台,导致资本运作即使有思想也没有落地能力,缺董秘、缺证代、缺投资者关系总监、缺投资总监等等。本质原因出现在新三板资本运作人才的缺乏,因为国内资本市场建设的特定原因,导致新三板的专业资本人才非常匮乏。


5)新三板中介服务乱象丛生,参差不齐。甚至在新三板上能够投资给钱的人,比能给新三板企业帮忙做事的人多得多得多。甚至有些新三板的咨询机构,利用信息落差、知识落差、理念落差,给新三板公司推荐各种靠谱与不靠谱的资本方案,最后付款拿钱走人,不管企业死活。


很多人都把企业资本运作失败的原因归结到新三板的流动性,这因为A股过去流动性过度泛滥,只要能过发审会,流动性自动找上门,没有资本运作能力的工资突然可以具备极高的资本溢价,但这样的时代必然会随着现在注册制的加速而逐步逝去,甚至对A股的上市公司来说,发育资本能力也变成了当务之急。


而从新三板咨询与投行服务的角度看,虽然10000家挂牌公司的市场看起来非常巨大,但是新三板的咨询投行业务并没有看起来的那么美。


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新三板的中介服务是个长尾市场,需求多样且碎片,既不能一味只跟着客户需求走(其中还有很多是伪需求),泛而不专,又不能在单一服务上过于死板,缺乏服务灵活性;


二是咨询服务动辄两三百万的费用,很多新三板企业没有支付能力,但对咨询方案的要求更加具象、更加落地、更加强调实操效果,这对很多现有的传统咨询机构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三是大多数咨询机构,在新三板上并没有找到适配的打法,仍然在以传统咨询模式看待新三板,产品和服务无法与新三板做针对性的结合。


尤其是2016年,新三板整体行情不好,在新三板中介服务的各个环节上,普遍存在着“变现”难的问题,包括财务顾问、培训、咨询、资讯、软件服务等,似乎除了有牌照许可的券商以外,其他中介机构包括投资机构,在新三板中盈利能力都不强,这就导致没有持续的高端人才服务新三板。


关于新三板中介服务的未来趋势,我们有几个判断:


1)财务顾问业务2017年会明年回暖,但会出现结构性变化,结构性的热点资金流动性会导致好公司融资融资,烂公司融资依旧困难;财务顾问业务会明显面临专业化升级的趋势; 


2)咨询业务则两极分化,有实操效果、能托管、能落地的深度咨询服务依旧会受到普遍欢迎,而理念式、点子式、方案式的咨询不再起作用。


3)新三板的培训业务盈利能力则明显会弱于2016年,没有招生渠道下沉能力、或者没有内容持续迭代能力的培训机构将会非常艰难,新三板培训会走向高端培训(董事长班、总裁班、高端圈子、俱乐部等)及咨询式培训(内训、轻咨询、定制化);


4)新三板资产管理业务,融资端逐渐回暖,很多之前投资的产品相继到期,会带来聪明的钱趁机接盘进入,结构性的资金热点会导致有些热点股票机构扎堆。但管理费模式在新三板上依旧难以为继;


5)券商挂牌业务压力巨大,券商新三板业务竞争的胜负手将从挂牌业务变成督导业务,未来谁能够为优质新三板企业提供有质量的督导与持续服务,谁就是新三板最强的券商,督导是优质企业最好的粘性服务与资本需求入口;


6)新三板的自媒体、线上平台、资讯路演等细分业态,未来会很美好,这些公司大多估值在1.5-2.5亿人民币之间,未来谁能够持续融资,完成变现,提升服务深度,谁未来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赛道上胜出。但他们短期依旧会面临变现难的问题,本质上是来自于线上服务的弱连接性与服务产品同质化。


与大多数行业一样,新三板的中介服务总体也处于“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过剩”的状态。


新三板的挂牌企业都处于快速成长中,他们有思路、有胆识、有魄力、有梦想;但是他们缺体系、缺经验、缺管理、缺人才;


长期看,新三板能否发展起来与政策放水和流动性供给几乎没有关系,而在于新三板能否真正支持当前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并在此过程中跑出一批未来能够成长为产业王者的创新型企业,这是新三板崛起的正道与正见,这也是新三板中介机构成长中的历史使命,就像当年的福特与高盛,思科与红杉一般。


新三板当前真正缺乏的,是深度的、解决问题的伴随成长式的咨询投行服务。对整个新三板中介机构服务,未来很美好,但有一条很关键:2017年是新三板的布局年、深耕年、分化年,而不是收获年。


立志于做“新三板最好的投后管理公司”


关于2017年的新三板,我们有几个大判断:


1)新三板今年整体行情依旧是L型,但结构性热点会带来结构性的流动性,新三板的估值差异开始加大,企业的主动性管理开始变得重要。


2)新三板的监管差异性优势将会进一步显现。成熟后的新三板会是与创业板平行的市场,新三板少流动性、监管相对松、资本运作空间大,A股多流动性、监管极严、腾挪空间小,成熟的标志与平衡的结果是两个市场没有明显套利空间,差异化定位,企业根据自身成长情况自主选择。


3)新三板的资本生态多样性建设的加速,相关公募、券商资管 、研究所、保险资管、社保资金、银行信托等其他机构对新三板的配套开始加速。多样性建设成熟的结果才是流动性的回归。


虽然现在新三板挂牌企业一边倒的去IPO排队,但是对于挂牌企业来说,还是应该留心市场的变化,做好风险防范。两个方面需要高度重视:


1)IPO限价22倍市盈率、再融资不超过总股本20%、融资间隔期不低于18个月等政策,背后监管思路很明确,即强力监管上市公司大股东。试想:排队2年时间,22倍限价发行,一年半再次做增发,一次最多只能20%,对于一个利润3000-5000万的公司来说,如果不考虑并购基金与可交换债(这两者长期也受制于股权融资通道),4年的总融资能力只有6-8个亿。平均一年只能融1.5-2个亿。


2)IPO加速发行,一年过会500家,约等于每年再造一个创业板,3年A股扩容50%,关键在于对中小市值公司的稀缺性有严重打击。现在中小创平均估值50-60倍,等真正2年后IPO发行,很可能是“越过山丘发现无人等候”。


但不管是留在新三板、还是去IPO排队,甚至被并购,有一点是确定性的:未来5年可能是中国资本市场环境变化最大的五年,能够抵御资本环境变化最好的方式,就是发育自身的资本经营能力,用能力武装自己,从传统的产品经营,升级为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互动的过程。


基于这个判断,君为资本的未来打算也变得逐步清晰:专注于研究与服务成长性企业,从2-3亿市值到50-100亿市值过程中所遇到的成长性问题。和君集团是国内最早系统性提出投后管理体系的资产管理机构之一,君为资本作为和君集团在新三板业务中的先头兵,我们立志专注于新三板投后管理服务,弥补企业在高速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战略问题、管理问题、资本问题、人才问题,去成为这些新三板企业二次创业、转型升级、产融互动的资本合伙人。


总而言之,新三板不是一个暴利市场,甚至不是一个赚快钱的市场;新三板是一个入口,链接了国内过万家成长性中小企业的入口,新三板的历史性意义,在于发现具备成长潜力的企业,然后注入我们的专业能力、职业操守、能力资源甚至是心血与汗水,与他们一同成长,陪伴他们从给几个亿市值,走向几十亿市值的企业成长青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