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金:稳增长信号非常明确

张文朗 黄文静 等 中金点睛 2022-07-01


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1],在疫情反复、外需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该会议释放的稳增长信号非常明确。会议指出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把稳增长放在更突出位置,着力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并指出国常会确定的稳经济一揽子政策5月底前要出台实施细则。实际上,近期多个部委也在加紧出台稳增长政策,随着稳增长政策进一步落实,叠加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下半年经济有望明显反弹。


全国会议结束后,湖南、浙江、广东等省纷纷开会部署省内工作,部分地市如长沙召开市内工作会议。如湖南省政府提出[2],“紧盯项目抓好落地…紧盯市场主体抓好推进”,浙江省政府提出[3]“落实助企纾困政策,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扩大有效投资,稳产业链供应链、促外贸、促消费、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诸多目标,湖北省政府提出[4]“要抓实项目、扩大投资,抢抓国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要窗口期,在紧盯谋划、审批、进度上下功夫,抓紧谋划实施一批水利、交通、能源、新基建、新型城镇化等领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除地方加强贯彻落实外,近期多部委也密集开会或发文部署稳增长和纾困政策落实,体现为货币、财政、监管政策等协同发力。


本轮稳增长以来,货币政策超前发力、宽松力度已较大,流动性已较充裕。


► 银行负债端成本的降幅可能不低于2020年,流动性供给也非常充裕。2021年至今累计下调逆回购利率、MLF利率10bp,虽然这一降幅低于2020年的30bp的降幅,但是央行表示存款利率改革在4月使得新增存款利率下降10p,考虑到每年新发生存款可能在50万亿元左右,10bp存款利率降幅带来的成本节约可能要远远大于逆回购利率和MLF利率。从流动性的供应上来讲,2021年12月至今,央行已经累计降准75bp,释放资金1.73万亿元,与2020年上半年降准释放的资金(1.75万亿元)大体相同。此外,2022年央行上缴利润1.1万亿元,也直接为银行提供基础货币。


► 再贷款额度快速上升。2020年全年提供新增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共2.2万亿元,年底再贷款、再贴现余额实际增加9000亿元。而2021年9月-2022年5月,央行累计提供新增再贷款额度1.14万亿元,但其中有8000亿元是4月以来新增的额度,如果再贷款能够有效支持信贷投放,不排除再贷款额度继续上升的可能,再贷款余额增幅不一定低于2020年。


► 贷款利率的加权下调幅度与2020年已经比较接近。2020年1年期LPR下调30bp,5年期LPR下调15bp,加权来看贷款的政策利率下调22-23bp。2022年1年期LPR下调15bp,5年期LPR下调20bp,同时房贷利率的下限进一步下调20bp,加权来看贷款的政策利率下调18-21bp,与2020年的降幅已经比较接近。


在流动性已经相对宽裕的背景下,央行及银保监会正在用更加紧迫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督促新增贷款投放。4月新增信贷出现大幅下滑,5月票据利率再度逼近0附近,显示贷款投放仍然遇到很大困难。在疫情冲击,地产去杠杆的背景下,银行在落实信贷任务的过程中的确遇到了一些困难。在此背景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用于稳信贷,4月以来政策加码尤为明显:5月18日,银保监会表示要求国有大型银行保持信贷投放力度、要求今年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6万亿元;5月23日国常会提出,普惠小微再贷款支持工具的额度和支持比例都增加一倍;同时,国常会要求国家担保基金新增业务要超过1万亿元,为银行分担信贷风险。接下来,不排除政策或将进一步引导银行增加贷款支持力度,政策性银行或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财政政策在本轮疫情前已超预期(广义财政收支差额/GDP超过2020年),疫后逆周期力度进一步加大,体现在保主体、保就业保民生、促有效投资三方面:


► 保市场主体将通过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引导金融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等措施执行。在今年减税退税规模达2.5万亿元的基础上,稳经济33条措施中提出再增加退税1400亿元,并扩大特定行业社保费缓缴范围且缓缴延续至年底,缓缴规模达3200亿元[5];另一方面,财政部在《关于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支持金融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的通知》中指出,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增信(新增融资再担保业务达1万亿元以上)、加大对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落实对普惠金融示范发展区的奖补政策等,增强金融机构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的力度和积极性。


► 保就业和民生首先是通过保主体方式,其次,基建投资也将发挥一定的以工代赈作用,带动相关行业就业。再者,稳经济33条措施提出,今年将失业保险留工培训补助扩大至所有困难参保企业,财政对企业稳岗的资金支持政策进一步加码。


► 促有效投资,今年基建投资将是政策发力的重要方向。4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将基础设施提到关乎经济和安全的重要位置,并强调要从规划、用海用地用能、资金等诸多渠道加强对基建的支撑保障。稳经济33条措施中提出今年要新开工一批水利、交通、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管廊等项目,并引导银行提供规模性长期贷款。在今年专项债发行和拨付使用加快的背景下,配套社会资金和项目开工或也将迎来较大幅度改善,我们认为政策性银行或将发挥对重大基建项目的支持作用。全年广义基建投资增速或达8%,如果配套社会资金有较大幅度放松,不排除接近10%的可能性,远高于去年0.2%的同比增速。


监管方面,房地产放松政策数量已超过2020年疫情期,体现为金融条件放松、因城施策松监管、供给侧房企纾困。


► 金融支持方面,央行和银保监会5月15日出台首套房商业贷款利率下限下调20bp至4.4%,5月20日首次LPR非对称降息偏向5年期、且降幅15bp为改革以来单次最大。同时新房首付比已低至2020年疫情期,首套和二套房贷利率已低过2020年低点,揭放款周期已短于2020年。国常会重启2020年疫情期间对遇困个人房贷消费贷在年内延期还本付息的支持政策。


► 因城施策方面,政治局会议支持各地从实际出发完善政策,各地(限贷、限购、限价、限签、限售)、土地拍卖、人才、税费放松力度已超过2020年疫情期间,我们构建的地产监管宽松指数也显示今年前4月已松过2020年同期。


► 房企支持方面,央行23条强调区分项目风险与企业风险,加大对优质项目支持,做好并购金融服务和财务顾问服务,政治局会议强调优化预售资金监管。


消费方面,加大消费补贴、降成本和小微企业纾困力度,推动消费平稳增长。首先,促消费政策的重点仍然在于保市场主体。一方面,小微企业、个体户等市场主体,吸纳了大量从业人员,保主体就是保就业、保收入,可以稳定消费需求端;另一方面,疫情对消费行为的压制是阶段性的,但对消费供给主体的损害可能是永久性的(比如破产倒闭等),保主体可以稳定消费供给端。此外,近期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相配合,比如车购税减免600亿元、5年期LPR调降15基点等,单项政策的力度均超过2020年同期,着力稳定居民大宗消费。未来各地方可能通过发放消费券、对特定人群发放生活补贴、暂缓消费贷还本付息等方式提振消费。


着力保市场主体以保就业保民生。疫情冲击下,4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1%,创2020年初以来新高。会议强调“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我们认为有三个方向来保就业:一是压实地方在平衡稳增长和防疫情上的责任,尽快推动复工复产。经济增长和就业在一定程度上互为镜像,企业尽快复工复产能够带动就业恢复。二是着力保市场主体。疫情冲击下,部分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受到较大冲击,给就业带来了较大压力。会议强调“帮扶市场主体纾困、稳岗拓岗等政策能出尽出”,我们认为稳增长33条措施中的保主体政策(增加留抵退税1400亿元、社保缓缴政策延至年底、扩大失业保险留工培训补助范围、加大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的扩岗补助等支持、加大小微企业水电气费和房租等支持、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合作业务新增1万亿元以上等)将很快落地并发挥重要作用。三是完善社会保障网。社会保障体系具有兜底作用,会议强调“扎实保障民生,及时把失业保险、低保、救助等资金发放到群众手中”。


本次会议进一步释放了稳增长、抓基层落实的重要信号,我们认为未来宏观政策尤其是准财政政策或进一步发力。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下半年增长有望明显反弹。


图表:新成交房贷利率已低于2020年

资料来源:贝壳,融360,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新建商品房首付比低至2020年低点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地方房地产宽松政策数量多过2020年

资料来源:中房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三大政策力度对比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1]https://news.southcn.com/node_179d29f1ce/03569ddb11.shtml

[2]http://www.hunan.gov.cn/hnszf/hnyw/sy/hnyw1/202205/t20220525_24631255.html

[3]http://m.thepaper.cn/rss_newsDetail_18262147

[4]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262332

[5]http://www.gov.cn/premier/2022-05/23/content_5691961.htm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2022年5月26日已经发布的《稳增长信号非常明确》

张文朗 SAC 执证编号:S0080520080009 SFC CE Ref:BFE988

黄文静 SAC 执证编号:S0080520080004 SFC CE Ref:BRG436

邓巧锋 SAC 执证编号:S0080520070005 SFC CE Ref:BQN515

周  彭 SAC 执证编号:S0080521070001 SFC CE Ref:BSI036

郑宇驰 SAC 执证编号:S0080520110001 SFC CE Ref:BRF442

段玉柱 SAC 执证编号:S00805210800041

彭文生 SAC 执证编号:S0080520060001 SFC CE Ref:ARI892


法律声明

向上滑动参见完整法律声明及二维码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金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中金公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订阅者如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中金公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中金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仅面向中金公司中国内地客户,任何不符合前述条件的订阅者,敬请订阅前自行评估接收订阅内容的适当性。订阅本公众号不构成任何合同或承诺的基础,中金公司不因任何单纯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金公司的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中金公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中金研究网站(http://research.cicc.com)所载完整报告。

本资料较之中金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或价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中金公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中金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中金公司可能与本资料中提及公司正在建立或争取建立业务关系或服务关系。因此,订阅者应当考虑到中金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资料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与本资料相关的披露信息请访http://research.cicc.com/disclosure_cn,亦可参见近期已发布的关于相关公司的具体研究报告。

本订阅号是由中金公司研究部建立并维护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中所有资料的版权均为中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订阅号中的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