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巡山日记:眼镜盒子和HTC Vive之间,只差一个NOLO的距离

2017-03-17 界线菌 新界线VR

大王和小王巡山的第三站,坐标中关村附近,目的地:凌宇智控——一家专注于人机交互的创新型初创公司。


在过去的2016年,以Oculus Rift CV1、HTC Vive以及索尼PSVR为代表的三大消费版VR头显相继问世,在拔高VR体验上限的同时,也构筑了一条“高端VR”和“低端VR”之间的分水岭。这其中,孤注一掷押注VR的HTC无疑是最大的赢家——至少目前来看,Vive是业内公认体验最好的。


HTC Vive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广泛的认可,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V社(VALVE)为其打造的Lighthouse空间定位系统以及背后为其提供内容支持的Steam平台。



不过,对于大众来说,要想体验HTC Vive这样的“高端VR”需要付出的代价也相当高:不要说VR头显本身6888元的售价,还需要一台大几千元的PC主机,以及相对固定的十几平米场地(如果想体验无线VR,还需要额外购置第三方配件……)。


毫不夸张的说,高昂的成本是制约VR在C端市场快速普及的最大拦路虎。若单从硬件的角度来看,VR想要快速打开C端市场,主要有两个方向:


  • 其一,提升移动VR的体验效果(比如加入空间定位和更好的交互);

  • 其二,降低PC VR的体验成本(Oculus已经降价,但还不够便宜)。


事实上,我们也看到了诸多大厂的努力:谷歌力推Daydream,试图提升移动VR体验效果;Oculus狠心将Rift头显和Touch控制器各降100美元,大幅降低PC VR的体验成本……


不过,一方面“远水解决不了近渴”,另一方面“万里长城非一日之功”,他们的努力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获得市场反馈。在这样一种大的行业背景下,很难想象当下最合理的解决方案会出自于一家很小的VR初创公司之手,这家公司就是我们巡山日记第三站的主角——凌宇智控。


凌宇智控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凌宇智控成立于2015年,全称为北京凌宇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团队核心成员由哥大、北邮、中科院等海内外名校的博士硕士组成,创始人兼CEO张道宁拥有多年互联网及嵌入式系统研发经验,曾担任Google创新项目、国家重大专项等大型项目负责人。



在进入VR市场之前,凌宇智控的空间定位技术主要应用于无人机领域。不过,考虑到无人机市场鱼龙混杂,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去沉淀。所以,凌宇智控结合自身的技术积累,转攻移动VR市场的难题——空间定位与交互控制。NOLO就是凌宇智控旗下的VR品牌,致力于为移动VR提供全沉浸式的体验。



20多人的团队,挤在一大一小两间看起来略显杂乱的办公室中办公,跟我们印象中的初创公司的形象非常贴切——朴实无华,潜心于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打磨。不过,正是这样的一家小公司,却蕴含着大能量,并且在做着一件伟大的事。


NOLO

让移动VR真正“移动”起来


众所周知,由于不用过多考虑体积、功耗以及成本等因素,所以PC/主机VR所提供的空间定位和交互解决方案都相对来说比较成熟。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更流行的移动VR却一直没有完善的空间定位及交互解决方案。不过,随着NOLO的出现,这一僵局被打破了,为移动VR提供了低成本的空间定位与交互解决方案,并且非常便携、易用。



早在去年8月底的新品体验会上,我们就曾体验过NOLO的原型工程机——Cobb。从当时的实际体验来看,通过一个搭载了Cobb方案的Cardboard(最普通的纸壳版),可以在大约4m*4m的虚拟空间内自由行走,并可以通过交互手柄与进行交互操作。不过,还是能够感受到较为明显的延迟。对此,张道宁是这么解释的:


“延迟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其一是该方案仍处于工程样机阶段,性能还没有优化到最佳状态,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位;其二是该方案是通过蓝牙进行数据交互,而蓝牙天然自带50ms的延迟,后续发售版将会改用OTG接口进行数据交互的方案。”


经过半年多的优化和改进,NOLO越来越完善,离消费市场也越来越近。


根据官方的介绍,NOLO采用自主研发创新型方案:“声光电+IMU模块”,基于此打造出来“PolarTraq”空间定位技术,整套系统包含一个定位基站、一个头盔定位器和一对交互手柄,能提供毫米级的头部和双手6-DoF空间定位和交互功能。所谓的“声光电”即超声波、激光以及无线电,通过将三者有机结合来实现空间定位功能。也正是因为如此,NOLO的定位范围可以达到Room-Scale级别,满足绝大多数用户在虚拟世界中真实移动的需求,而毫米级精度和低于20毫秒延迟,也让用户在较长时间的体验中不会产生太过明显的眩晕感。



作为一套完整的全沉浸式移动VR交互系统,NOLO可适配目前市面上所有主流的移动VR头显和安卓手机,这也就意味着,任意眼镜盒子+手机,再配合上NOLO,就能在移动VR上体验PC级的空间定位。


NOLO

让PC VR体验成本大幅降低


当然,如果仅仅是空间定位并不会让“见过大世面”的界线菌感到兴奋。凌宇智控还搞了一件大事——让移动VR也能体验Steam上的VR游戏!


那么,这又是如何做到的呢?凌宇智控给出的解释很简单:


“我们使用了波兰软件开发商Riftcat制作的投屏软件(界线菌注:VRidge),将运行在PC上的游戏画面投到手机屏幕上,并将NOLO的定位数据传送给PC。”


不少关注VR行业的朋友应该都记得,去年8月,一款名为VRidge的软件横空出世。这款由Riftcat开发的软件,能与PC端的服务器程序RiftCat连接,将Cardboard这种廉价产品伪装成Vive或Rift这种设备。技术原理很简单,其实就是视频串流——将游戏画面串流到手机上,同时把手机检测到的头部动作数据传输回PC。



很显然,如果仅仅是能够将Steam上的VR游戏投屏到移动VR上,本身并不具备太大的实际价值——这些VR游戏基本都需要配合空间定位和交互手柄才能体验,单纯“眼镜盒子+手机”的移动VR方案显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这也就意味着,即使能体验,也仅仅局限于一些简单的体验类内容。


而NOLO的出现,则和VRidge产生了美妙的化学反应,两者组合可谓是相得益彰,加持了空间定位和交互解决方案的移动VR就能够完美的运行Steam上面的VR游戏。虽然没有让PC VR变得更便宜,但也变相大幅降低了PC VR体验的成本。买不起6888元的HTC Vive?不要紧!NOLO+移动VR就能畅快体验Steam上面的VR游戏大作了!


载誉而归的NOLO国内首次公开亮相


1月31日,NOLO登陆美国Kickstarter众筹,不到半天的时间即达成目标金额;截至3月11日众筹结束,NOLO获得了1683名支持者超过23万美元的支持。众筹圆满结束之后,借着GMGC北京2017大会,NOLO也迎来了其在国内的首次公开亮相。



不过,凌宇智控并没有展示其用移动VR方案体验Steam这一强大的功能,仅仅是以展示移动VR的空间定位和交互为主。对此,凌宇智控方面表示,虽然NOLO目前完成度已经非常高,但可供体验的移动VR内容还相对较少,通过这样一个展会的机会希望可以吸引更多的开发者。


简单谈谈NOLO的体验效果


在凌宇智控的会议室,借助NOLO(并非最终的消费级版本,但已经非常接近),我们简单体验了两款游戏:《Job Simulator》和《Arizona Sunshine》。从定位和交互的角度来看,NOLO在定位准确度和延迟控制方面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基本能够高度还原基于HTC Vive的体验效果。



不过,受限于手机的屏幕分辨率以及数据传输的速度,用NOLO体验Steam上的VR游戏,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个局限性具体表现在画面不够清晰上面。


HTC Vive的分辨率为单眼1200*1080,虽然依旧存在“纱门效应”,但也基本能满足现阶段VR体验的要求。主流手机的分辨率通常为1080P,部分高端手机达到了2K级别(极个别产品能达到4K),但由于NOLO在工作时,需要经过一个画面从PC投射到手机的过程,为了保证传输效率以及画面的流畅性,不得不对输出画面的分辨率做出一定的牺牲。


未来,随着手机屏幕分辨率和无线传输技术的不断提升,相信NOLO的体验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巡山后记

眼镜盒子和HTC Vive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或许,NOLO并非移动VR空间定位的最优解决方案,但对于移动VR而言,这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这当然不是恭维说辞,因为它解决了“从无到有”这个最为核心的问题,让我们感觉高精度低成本的移动VR空间定位方案离我们是如此之近。随着手机厂商发力移动VR,NOLO很有可能会成为移动VR向高端内容体验迈进的桥梁和中坚力量。


不仅如此,只需要用安卓手机搭配任意一款移动VR头显,再将NOLO与PC连接,就可以畅快体验数百款全沉浸式Steam VR游戏,完全不需要昂贵的HTC Vive或者Oculus Rift,这简直酷极了~



手机基本人人都有,所以,眼镜盒子和HTC Vive之间,其实只差了一个NOLO的距离。




新界线
人生在世,图得就是个安心自在,多读点自己喜欢的文字不是什么坏事。即便不是我们的常客,您也不会孤独,也有人表示不爱看。祝您开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