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师说我色彩画得没感觉,不协调,难道我是色弱?


在美术学习的道路中
色彩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有些同学认认真真地练了几个月的色彩
终于把色调、衬布、构图给搞明白了
然后自信满满的进入色彩的学习……
结果,哦豁,一秒坏菜!
老师说:“色彩画的像素描,没有色感。”


这时,我的手不是手了

笔也不是笔了

纸也不是纸了

怎么画怎么不对劲……!

甚至都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色弱了


就这样又稀里糊涂地花了两个月

还没等找到色感呢

就被赶鸭子上架地赶去联考了

就这样的水平……



#PART 01·
· 色盲、色弱测试 

能看出里面是什么动物和什么数字以及字母吗?能就基本说明你没问题,你肯定不是色弱。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很多学生怀疑自己是色弱呢?


原因现如今很多学生一味地追求高级灰,色彩画得没颜色。而且恐怖的是,不光是学生,有部分“名师”也是这么画的。整个画面别说色彩关系了,就连基本的色彩倾向都看不出来,这和素描又有什么区别呢?甚至由于画面的颜色过于接近连最基本的素描关系都是一塌糊涂。


过于追求高级灰导致这些色彩毫无淡雅清秀之感,主次关系薄弱、同类色泛滥、形体塑造缺乏、稍不注意就打入低分区域,”高级灰“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根本就是失分的罪魁祸首。



不过”高级灰“对基础好控制能力强的人确实是一个加分,广东现在的色彩就是偏向高级灰的,会在用色方面会选择同一个色系或者同一组色,经过色彩调合纯度偏低的色彩,确实能给人一种和谐的感觉,画面的表现技法都属于沉稳的。



其实“高级灰”源于“莫兰迪色”,相信很多朋友在近几年影视作品都能看出来“莫兰迪”颜色已经成为了主流。无论是广东色彩乃至美院也逐渐往这种色调在靠近,“莫兰迪”色调平和自然,舒缓雅致,看上去不张扬,不鲜亮,自带一种高级感。




莫兰迪色虽好,但不适合每一位同学,编编建议每位考生千万不要一味效仿高级灰色调,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高级灰”要恰当地运用,并非一味追求和效仿,否则,稍不注意便会打入低分区域。



#PART 02·
· 何为色感?


色调这是很多处于学习阶段的同学都可能遇到的问题,刚学色彩的时候肯定听过老师这么说过:画得好的时候,老师会说“你的色彩感觉不错”,画得不好的时候,老师说“你的色彩画得像素描,没有色感!”



记得编编当年集训,那是我学色彩最懵逼的一次。老师指着台面上的一块白色的布,说到:“你看这一块是泛着蓝色的”。然后又指了指旁边的一块,说到,“那一块是泛着黄色的,大家去感受,大家感受到了吗?”看到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点头,我顿时懵了。


我看到的是白色啊?其他的真的啥都没看到,莫非是我的“色彩感觉”有问题?当时,我已经给自己的“色感”定了“死刑”。为了“不暴露”,我也跟着点头,突然感觉这像极了《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一幕。或许,大家都看不出来,而是在这里装能看出来?明明就是一块白布,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五颜六色的变化呢?


如果说你在室内且没有目视强光源的情况下,依然能清晰地看见哪里有明显的色彩倾向,那估计你可能得医院看看眼科;如果有哪个老师给你说自己能清晰地看到色彩倾向,那他不是傻子,就是骗子。(室外的感觉的确更明显一些,室内则很弱)


色彩要想画得好,不在于神乎其神的“感觉”,而在于科学理性地分析色彩原理,以及自信熟练地运用色彩本身。


感受的成分固然存在,但并不是绝对性因素,只有真正到了创作的”层面,才会用到“感受”(艺考阶段基本不需要)

所以在艺考阶段,色彩大部分是理性的知识体系,如果你想纯凭着”感觉“就画好?不存在的。



#PART 04·
·色调是色彩的灵魂 


如果说素描是研究物体的基本构造和形体表现规律,那么色彩就是研究光色与形体及互相关系的规律。



从印象派开始色调几乎就成为了一张色彩作品的灵魂,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以造型为主导的画面,印象派的画家们更加注重自然中微妙的色彩变化以及自身的感受。

我们目前所接触到的色彩关系理论基本上都起源于那个时期。既然要聊色调,那就不得不提到印象派的开山鼻祖莫奈了。


莫奈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一个系列一个系列的,比如我们熟知的草垛、鲁昂大教堂、滑铁卢桥、睡莲等等。每一个系列都有十几二十张,虽然画的对象都是一样的,但是画面上的颜色、色调完全不同,每一张都是不一样的感觉。


今天我们就借助莫奈的作品,来深入探讨一下关于色调的特点及其表现方法。我们都知道只有一张画面中的颜色协调统一才能才能形成好的色调关系。但是有很多同学误解了这一点,把协调统一理解成了相同或者近似。这就导致出现了很多所谓的“灰调子”,一味地追求高级灰,色彩画得没颜色。

而且恐怖的是,不光是学生,有部分“名师”也是这么画的。整个画面别说色彩关系了,就连基本的色彩倾向都看不出来,这和素描又有什么区别呢?甚至由于画面的颜色过于接近连最基本的素描关系都是一塌糊涂。


色调中协调统一的意思是,色彩关系协调,色彩倾向统一。我们还是来看一下莫奈的作品,从里面找一下答案。


我们可以看到,这上面的颜色其实也很灰,但是它每一块颜色之间的色彩关系是很清晰准确的。教堂内部橙黄色灯光的暖,教堂背光阴影处蓝紫灰的冷,以及由下至上从完全背光到半受光的冷暖交替,再到背景天空的暖黄灰。每一块颜色都经的起反复推敲。这才是“色彩关系”协调。


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最重的教堂暗部也是完美的融入在整块教堂的颜色中。这样看起来整张画面几乎只有教堂的蓝紫灰和天空的暖黄灰两块颜色。

但是当我们睁大眼睛再看,这里面是有极其丰富的色彩变化的。这才叫色彩倾向统一。




我们把教堂这块蓝紫灰四个角的颜色提取出来你就会发现,这四个颜色其实相差很大,连色相都不一样。可是为什么它们放在画面上就像是一块颜色呢?

答案是色彩的渐变。这是让色彩倾向统一最核心的方法。理论上来说只要渐变做的够好,不管多少种颜色都能在视觉上形成一个整体。我们再来看另外一张教堂。



我们仔细看一下左边的天空部分,由下至上从橙黄到最后的蓝紫灰。毫无疑问我们看到的就是一整块颜色。但是从上到下不光是冷暖,连色相都完全不一样。

我们把左边的天空每隔一段距离提取一部分颜色出来,我们就得到了一组非常美且协调的色卡。


在莫奈的作品中几乎都能看到这样的色彩渐变。这也是为什么他能把色彩如此丰富的画面组织的如此柔和的原因。

在美院基础部的色彩课程中都会画到一些对比很极端的静物,比如纯黑的背景加上白色的桌面。或者所有物体的色相都不一样且饱和度极高的静物。这就是在训练学生色彩渐变的把控能力。


就算把整张画面四周的颜色提取出来放在一起,它们相互之间也是协调的,还很好看。这就是色彩渐变的魅力,也是色调协调的秘密。

那么怎么样才能画出这样的色彩渐变呢?多练!这是永远无法避开的一点,还有一点就是把握好你的工具。调色盘、颜料、画笔。

就拿调色盘来说,很多同学的调色盘在画完一张画之后乱七八糟的。这里黑一块那里白一块的。自己想一想就调色盘黑一块白一块这种状态你能画出这样柔和的渐变吗?


反正小编不可能做到。对于调色盘上的颜色一定要有自己的规划,至于如何规划看个人喜好而定,一般是以冷暖,纯灰,亮暗来区分。不太建议用色相来划分。

小编习惯把调色盘分为上下左右四个区域,左边是暗色,右边是亮色,上面是纯色,下面是灰色,中间是大面积的灰色,就像这样。


这样区分的好处在于你画面中的颜色不会混乱,同时也能提高调色的准确性节省调色时间。当然这不是唯一的方法,自己用着顺手的才是最好的。

检验你调色盘是否使用正确的方法很简单。画完一张画,看看你的调色盘上颜料给人的感觉像不像最终的画面。如果像那就说明你的使用方法没有问题,不像的话你就该考虑换一种使用方法了。


还有就是,笔一定要洗干净,小编当初在学画的时候老师是不让我们洗笔的,画完一块颜色就换笔,所以当时画室里每一个人都有一大把笔,都是钱呀。推荐有条件的同学也可以这样做。

这个方法的好处在于能让你的颜色画的更干净,尤其是水粉,特别容易脏。还有一点就是颜料,一盒干干净净的颜料不光看着爽,画着更爽。颜料盒脏真的很难调出自己想要的颜色。


所以,艺考阶段的色彩绘画还没有到因为色感或者说感觉不好而画不好的层次,有些同学经常念叨着自己这段时间画画“没感觉”没有进步,可能只是你方法不对。


想要找到色感第一步,扔掉你的调色纸,多买几块调色盘和画笔,勤换笔,多整理自己的颜料盒。


  莫兰迪作品  


莫兰迪在用色上,他没有运用大亮大暗的颜色去对人们造成视觉上的冲击,相反,他更偏向于降低颜色的纯度,虽然让画面偏灰,但是却没有失去应有的美感,反而将物品朴素发挥到极致,发散出宁静与神秘的气息。

每一块看似灰暗的颜色实则优雅,脱尽火气,经他的巧妙摆弄,显得宁静湿润,营造出足以让人心神安宁的隐秘氛围




  美院作品  
你看一些美院基础部的作品也没有一味追求高级灰,想要色彩更出彩,别总沉迷高级灰!以下好几张广美基础部的作品,都是用纯色画,目的就是解决画面颜色脏的问题。所以同学不要怕颜色太纯入不了调子,纯色只有用得好就是画面最出彩的一笔。

下面美院基础的这批作品,画面是非常耐看,有画味,而且朴实,有自己的个性。而这反而是现在的考生所缺乏的。大家不妨都学一下,别总是效仿高级灰了。












相关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