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九维时评】颠覆你的认知:奸臣是如何炼成的

九尾凤凰 九维凤凰 2019-12-03


九维时评

我们无需你认同文章观点,但希望能打开你的智慧之门,让你的思考,从一维变成九维。

我们今天谈的话题,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

那些忠贞热血的爱国青年,

如何变成奸臣的。

  用智慧

点亮人生     

 

其实,很多时候,奸臣都是被迫炼出来的。

 

姐知道,

这篇文章会颠覆你标准答案一样的认知。

但,往往,

标准答案是不靠谱的。

 

我们就用大家熟悉的三国来

举栗子!

 

爱国干部董卓是如何成了大奸大恶的;

忠贞热血的青年才俊曹操,

又是怎样变成了京剧脸谱中最著名的“奸臣”。

一、董卓,一个侠客的冤情


三国里,被黑的最惨的是董卓。

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估计都是大奸大恶的超级坏人!

其实,人家董卓真心不是这个样子的啦。

 

真实的董卓,是个爱国者,一个侠客、大汉朝廷的边疆好干部。

这个爱国侠客,是被三国演义恶意“弄成”大奸大恶之徒的。

 

史书载,董卓“少好侠,尝游羌中……以健侠知名”,“左右驰射,为羌胡所畏……性粗猛有谋”。

就是说:打小董卓就牢记金庸说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常年奔波在边疆,和羌族等少数民族打交道,为保卫大汉帝国,尽心尽力。

董卓的军队,是大汉帝国最彪悍的军队。有他在,四夷臣服!

绝对的边疆好干部啊!

 

董卓的不幸,开始于何进,一个依靠何太后关系当上大将军的二逼货。

这个二逼货,遇到个“十常侍”之乱——就是所谓的十个太监把持朝政……尼玛这多简单的事。可是,身为大将军的何进,手握兵权……居然,居然搞不定十个太监(搁今天一个村长都足够嘲笑死他)。

于是,他写信给董卓说:“老兄,来吧来吧,朝廷出了坏人,你赶紧来保卫。”

就这样,把人家爱国好干部董卓,引入了歧途。

 

一贯忠君爱国的董卓见信,尼玛,还有这种事,那我当然义不容辞……赶紧带兵进京。

木想到二逼何进,真的笨的受不了,居然被太监干掉了——再次说明,依靠裙带关系的草包,就算做了将军,照样是草包。

汉朝廷大乱……董卓一看,幸好我来了!立马把“匡扶汉室”的责任扛在肩上。

 

今天说董卓是奸臣,最大的指证是他“废掉何太后的儿子刘辩,立了王美人的儿子刘协”,是故意弄权,想篡位……

其实,对爱国干部董卓来说,他只是在认真地表达自己的忠心。

灵帝本意传位于刘协,当时宫廷民间早有传言,加上,董卓亲见刘辩笨拙、刘协聪明伶俐,像个皇帝的样子——所以对董卓来说,他立刘协,是尊照先帝意愿,在匡扶汉室,回归正统而已。

一个真想篡位的奸臣,是不会立聪明的孩子当皇帝的,

宁愿立个笨的,好掌控。

可见董卓出于公心。

 

董卓的问题是,长期在边疆干活,不懂朝廷中心的规矩。

不是你有一腔爱国忠心,你就对。

你还得有资格、有手腕、有智商——这些,董卓同学都严重欠缺。

他习惯于和边疆少数民族打交道的思维——直来直去,

认真的、粗暴地,直来直去地做着匡扶汉室的工作:

他按照书上说的,大量提拔清流、名士,选拔人才。比如:强迫大儒蔡邕出山,晋升为尚书。名士荀爽为司空、黄琬为太尉,提拔了陈纪、韩融、申屠蟠等名士……

据说,卢植对董卓的政策极力反对,在蔡邕的劝说下,也得到董卓谅解。


甚至一批政敌,董卓也都封官:任命尚书韩馥为冀州牧,刘岱为兗州刺史,孔伷为豫州刺史,张邈为陈留太守,张咨为南阳太守。

连反对他而逃跑的袁绍、袁术,董卓也都封官,袁绍为渤海太守,袁术为后将军、南阳太守。


相反,董卓自己的老部下,反倒没有人获得提拔,仅仅是低级军职而已……

你看看,这哪里像个要篡权的样子?

 

即使在专黑董卓的《三国演义》中,你也能在描述董卓残暴恶劣的文字中,读到他对政敌的宽容封官、对名士大儒的重用……

 

汉有谚语“关西出将,关东出相”,

文、武是两个不同的体系。

董卓按照书本理想来搞政治,但是书本没有告诉他,如何搞政治背后的人心……在这个问题上,他的智商和情商,就严重不够用了。


一个边疆专和少数民族打交道的粗野武官,跑到首都,凭什么一来就把大汉朝堂最中心的文官工作干了……你让整天在首都混的一干人,脸面何存啊?

叔叔可忍,婶婶也不能忍啊……所以,董卓工作越努力,其残暴、弄权的恶名越远播……显然,董卓童鞋是不懂舆论宣传工作的。

 

书上说,董卓要立献帝的时候,袁绍在朝堂,手里拿着剑,跟董卓吵,吵完了就走了,董卓没有追他,更没有杀他,相反,还封他做渤海太守……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从这件小事,你能看到董卓有着大汉朝的气度的……跟栽在他头上的残暴乱杀人名头,很有距离。

董卓从没有屠城的记录,而曹操干过不少屠城的事……

可惜在那个乱世,很多事都被颠倒了。

 

最后,十八路诸侯联合反董。袁绍做了盟主。

这些举起义旗的诸侯们,官职还都是董卓封的。

想想在董卓那侠客的心里,这算不算“恩将仇报”?

最重要的是,他们还勾结边疆的少数民族,一起打董卓……

 

这让爱国干部董卓看不懂,更想不通啊!

尼玛,你们这些清流、士大夫们,到底啥意思啊?我怎么就不对了呢?

我一心爱国爱大汉,不带这么玩人的啊……


董卓看见吕布和貂蝉有奸情, 马上琢磨的是,把貂蝉送给吕布算了。董卓这样的侠客心思,对女人其实没什么特殊爱好的——人家的爱好就是爱国啦。

是貂蝉非要告诉董卓:哎呀,我就喜欢大叔啦,不喜欢小鲜肉。然后又故意制造“董卓戏貂蝉”的陷阱,让吕布误解……唉,一个边疆干部,哪里想得到这么多弯弯绕啊?

姐一直猜想,性格耿直简单的董卓,临死时,心里是否飞过一万只草泥马!

 

董卓童鞋的事告诉我们:人应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事。

适合打仗的人,就应该好好在边疆打仗,不要去玩朝堂。否则就像董卓,一不留神就被玩成大奸大恶,一世英名尽毁。



二、曹操与汉贼


青年曹操,那时就在反董卓的阵营里。

他是真心认为董卓是大奸大恶的汉贼。

只有多年后,他自己也处于汉贼的地位时,才可能理解董胖子的悲愤。

 

年轻时的曹操,也把“匡扶汉室”的革命理想扛在肩上。

和那些把口号挂在嘴上的人不同,曹操是个有能力、有智慧、有理想、有文化的四有新人。

所以他起点尽管不高,但是很快就脱颖而出。

 

曹操最重要的品质是:实干!

谈理想道德,他不一定谈得过当时的名士们,

但是论实干,他就很厉害了。

仅仅读三国,也能看到曹操实干的很多事例……当时国家的乱象,就需要他这样具有实干精神和能力的人。

曹操的权利也是在实干中慢慢聚集的。

千万不要以为,没有真本事,只会弄权,就能把自己弄成权臣的——不信你去弄弄权试试,不弄死你才怪了。

所以那些认为曹操通过弄权,把持朝堂的——基本上都是理论家,没干过实事的。

也注定他们不是曹操的对手。

 

我一直认为,曹操刚开始是没有篡权夺位想法的。

理由很简单,他把自己的女儿都嫁给了汉献帝。

这是一个古代大臣最大的理想……让皇帝身上,淌着自家的血脉。

 

古代大臣的最高榜样是周公。

所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最开始也想学周公:把自己整成匡扶汉室最大的功臣,

皇家传承中,还有自家的血脉……

这应该是最理想的状态。

 

但是,理想和现实,

向来不睦。

汉献帝不知那根筋犯了,

突然跳出来,搞了个衣带诏。

要弄死曹操。

 

曹操这才发现,自己已经处于很尴尬的奸臣地位了:

他要把权力还给汉献帝,那自己铁定会被弄死,

自己的家族也会被灭,

跟着自己的人都会倒霉……

他要不还权,那就是奸臣。

 

他已经当不了理想中的周公了。

 

当年周公,也被自己的反对派污蔑为奸臣,

但是皇帝好歹信任他。

所以周公还了权后,还能全身而退。

 

但是曹操没有周公的运气,

他现在还大权在握,

没还权呢,皇帝就已经想弄死他了,

你说,他还敢还权吗?

 

在曹操眼里,

汉献帝当时根本还没具备领导整个国家的能力,

就算他现在还政给汉献帝,

以他的能力,天下只会一塌糊涂。

 

但是,汉献帝不这么想,

他想当然地认为:

“只要弄死曹操,他就能把天下弄好”。


这才是最无法协调的地方。

双方的认知差异太大了。

曹操只要自己不想死,他就只能将奸臣进行到底了。



三、功高震主的传统


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命题出来了。

为什么汉献帝想弄死曹操?

 

我们都知道答案:

功高震主!

但是,这个答案后面,到底是什么逻辑呢?

恐怕没人能琢磨明白。

为什么功高震主,就必须死呢?

 

——难道是你对国家的功劳太大了,不弄死你就对不起你?

如果这样,那谁还敢对国家立功?立大功?

 

我一直想破解“功高震主”后面的隐秘逻辑。

但是一直没真正搞明白。

 

读历史,似乎都在试图解释:

那些功劳大的人,都会产生二心,会危害皇帝位置。

所以必须清除。

可是,这样的论断,到底有多少是臆想?

多少是真相?

 

大汉是气度最大的帝国,

但是汉景帝时,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后,

也功高震主了……

景帝于是找个理由把他下狱了。

本意大概是想挫挫他的锐气,

别那么牛……少震点主!

 

景帝的老子——文帝,

曾将

周亚夫的老子——周勃下狱,

但周勃童鞋圆滑通达,能屈能伸。

很快从狱中出来,

照样是帝国栋梁。

景帝估计是想学自己的老子。

 

可惜,他没学像!

作为官二代中最有能力的将军,

周亚夫是个典型的热血军人,血气十足,

他想不通自己为什么下狱……

结果在狱中,把自己活活气死了。

——

人家就没想过要震主,

但是皇帝照样要整他,你说冤不冤?

 

在汉,学周公学的最好的是霍光。

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弟弟。

 

霍光为汉武帝托孤之臣,

权倾朝野……他最牛逼的是,换掉了不称职的皇帝,

迎来了宣帝中兴的历史。

但,他死后,几乎全族被灭。

已经成为皇后的女儿也被迫自杀……

灭他的,

正是他辛辛苦苦扶持上来的汉宣帝。

 

当然,书上说:

霍光死后,他家里人想造反,才被灭族的。

——人家大权在握时,不造反,

现在无权了,才想起造反?

不能这么忽悠我们后人的智商啊!

 

历史上,汉宣帝还算个不错的皇帝,

霍光一生也自比周公,

但是这两人的关系,

最后还是整的一地鸡毛。

那么,

遇到个不如汉宣帝的皇帝,又会怎样呢?

 

所以,一旦功高震主,在朝中权利过大,

只有两条路:

要么你把皇帝干了,

谁也整不了你,

要么你还权,

自己、甚至部族被弄死!

 

热血青年曹操,恐怕是自己当了权臣后,

才清楚地知道:

他的理想——匡扶汉室,

是需要他、以及他的家族,

用血去祭献的。


四、无解的命题


这正是中国朝代历史无解的命题。

当朝政混乱,

需要治世能臣力挽狂澜时,

这个能臣,一般都会功高震主!

 

最后他的结局:要么自己死,

要么篡位。

想学周公全身而退的,

几乎没有了。

 

所以,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为什么,周公以后,

再无周公?

 

或者把问题再换一下:

能臣一旦对国家功劳过大,

有木有他们全身而退的途径?

如果有,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有可能;

如果没有,

那国家一旦有难,

几乎就是一地鸡毛的故事……

 

当然,历史我们都知道,

中国的封建王朝,始终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这也是中国历史总在改朝换代中循环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可以来假设并推演一下,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皇帝如果真是个神仙,英明神武的话,

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他能判断别人是想篡权,还是真心为国。

 

但是,大部分情况下,皇帝并非英明神武,

他有普通人的情绪和好恶。

你要不顺着他的意思来,

他一情绪不高兴,你就惨了。

和平时期,皇帝没事闹点情绪,杀点人,

无关紧要;

但在朝政混乱的时期,

皇帝闹情绪,乱来,对国家可能就是致命的。

 

这时,就需要有人来指出皇帝的错误,

甚至修正皇帝的错误。

这个人,就必然成为权臣。

 

所谓权臣,

就是有能力指出和修改皇帝错误的臣子。

霍光、曹操,都是干这个的。

——所以,只要是权臣,必得罪皇帝。

(如果皇帝自己啥都能做好,根本就不会有权臣)。

 

看见木有,

权臣的人设——修正皇帝的错误;

跟皇帝英明神武的人设(没错误),

是根本冲突的。

 

所以,两人只要一冲突上,

基本上就得消灭一方。

 

解决之道在哪里?

结构主义会告诉你:在

两人之上,再设第三者。

由第三者评判两人的对错,

这样,有利于双方接受自己的错误和问题,

不至于玩成“你死我活”!

 

西方文化引入的第三者,

就是上帝和法律。

上帝和法律的权威,高于皇帝及权臣。

这样,解决了社会长期稳定的问题。

但是在东方,

始终没找到超过皇帝的力量,

社会最后只能变成大家都来争夺皇帝位置的恶性角逐。


五、循环宿命


三国演义中,

曹操发现衣带诏后,大怒。

在朝堂上发飙,抓了、杀了不少人。

 

他发飙的内容就一个中心:

尼玛的,

我辛苦为国家打仗,操劳,

你们居然在后面搞我!

 

说这话时,曹操应该是悲愤的,

因为他的理想破灭了。

但是,说完这话,

他也就彻底明白了,

他必须把奸臣干到底了。

 

所以我一直相信,

“四有”杰出青年曹操真正想当汉贼的历史,

是从这里开始的。

 

汉献帝的悲剧是,他高估了自己。

明明并非英明神武,

他却上了“皇帝理论”的当,

把自己想象成了英明神武……

认为曹操不听自己的话,就是大逆不道,

于是他发出了衣带诏……

着急清理不听话的权臣……

结果,历史无法回头的走向了他的反面。

 

曹家掌权后,历史又开始重演。

司马家族登场了。

 

不久前看了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

觉得很有意思,

司马懿被设计成一个就想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暖男,

但是时事政治,非把他推到了前台。

他只好兢兢业业地干活,

一不留神干成四朝元老。

 

面对皇帝曹家的防范,

暖男司马懿只有一个念头:保护家人,

他所有的行为都有这个目标在里面。

所以当他发现家人危险后,

就毫不犹豫地从一个模范干部,

变成了权臣。

 

曹操的儿子,曹丕

逼汉献帝禅让了皇帝的位置;

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

也逼着曹奂,把皇帝位子禅让了。

相比当周公而不得的命运,

自己当皇帝,对他们才是最有利的选择。

这就是历史的循环,

也是宿命!


 


前篇回顾:帝国信誉崩塌,是汉奸越来越多的根源



小编:

我们公司是做影视的公司,所以今后的时评,都会尽量跟相关的电影电视相挂钩。让我们一边思考,一边看戏,一边争论……

人生最有意思的享受,莫过于此。


最后惯例声明

我们只是一家之言,千万不可当真理看!

尽管批评,不要客气!


(图片来源:@  网络   )

(欢迎转发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九维思享群口号:我们不求标准答案和终极真理,

只求智慧激荡,能让你发现别样的思维和观点。


目前由九维小编来负责本刊。欢迎大家投稿,范围不限。投稿直接勾搭小编,小编微信(jwfh9w)。为了区别广告,请网友在加小编微信时报暗号。

  暗号如下:

:九维?

:凤凰。

  请别忘了哦。


扫描或者长按下图中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九维凤凰,你一定有收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