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36【九维评】这么好的学生干部传统,怎么丢了呢?

九尾凤凰 九维凤凰 2019-11-27

九维时评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我们的目的就是逗上帝发笑!

我们无需你认同文章观点,但希望能打开你的智慧之门,让你的思考,从一维变成九维。

今天八卦下学生干部。

 用智慧

点亮人生    

最近朋友圈都在谈学生告密问题,姐也凑个热闹,说点不同的看法。 

一、技术派边界

姐是个技术派,技术派都喜欢划边界。比如:告密和举报的区别是什么?边界在哪里?

 

姐看了很多自媒体的说法,概念都不严密,比如一窝蜂的认为:打小报告就是告密。

其实,这是要划分边界的:一般,有明文规章,对触犯规章的小报告,就不是告密,应该叫举报。没有明文规章的,界限模糊的小报告,才划入告密。

 

举个栗子:某某,犯了那条那条规章——这是举报;假如换成:某某说了什么,我觉得,违背了真理——这就是告密。

 

简言之:告密真正的问题是无章可循——告密者所告内容,非常主观,一般都是“他们认为”有“不好”的内容,带着他们的偏好,表达的是他们自己的“不喜欢”。

所以,正常人很少去处理告密的内容。

 

今天对高校出现的所谓告密风,姐认为问题不在学生环节,而在处理环节——处理举报是正常的,处理告密就有问题了。

 

正常的处理举报,必须说明违反什么规什么章,依据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要有人对处理负责任——就像法官要在宣判书上签字一样。代表责任主体。

 

如果处理环节模糊,无章可循,那就问题大了——因为任何一个在处理环节上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好恶”、“偏好”、“口味”、甚至个人恩怨,来任意解读和处理问题。

 

今天我们担心的应该是这个问题——因为它严重偏离了国家一直强调的“法制”轨道。 

无章可循会带来什么,相信殷鉴不远——高校就不要去当始作俑者了。

二、领域边界

其实,“打小报告”是人类的爱好之一,各个国家都有,不是咱们专利——真正体现水平的都在处理环节,是否能分清楚“举报”还是“告密”,分得清楚就是法治社会,分不清楚就是制造混乱。


大致来说:“法制”的基础是理性,不是感觉。一般而言,处理“行为”,而不处理“想法”和“感觉”。

处理的禁忌是:不要去处理“偏好”、“某人可能不喜欢”、“感觉不好”、“担心”、“我认为”、“我怀疑”、“我觉得不像真理”等等情绪性的、需要用“感觉来”做的判断。


当然,这里还要划出第二个边界:适用范围的边界——不同的领域,边界标准是不一样的。

 

比如,你在国家安全部门,那你说话做事必须严谨,有一点异响,可能会导致一丝问题的,都必须根除——因为这个领域容不得半点错误,是安全职责所在;

 

但是,假如你在大学,那发点杂音很正常。因为大学本来就属于探索领域——探索领域的最大特征是:允许试错!

“试错”是大学存在的根基,从头到尾都是真理的大学,一定不是真正的大学——可以叫真理部门。

 

姐的意思是:不同的领域,不要弄叉了。比如,不能用安全部门的标准来要求大学——把大学整成安全部门;也不能用大学的标准去要求安全部门——把安全部门整成大学……那就真乱套了。

三、学生干部

不扯多了,说回正题。

很多网友号召,抵制学生干部。姐又要反对了:这跟出生论,有多大区别?典型的冬瓜莫奈何按着西瓜磨。

 

因为姐打小就是学生干部。姐可从来不打小报告——小报告跟家教和习惯有关。

 

当然,姐读书的时候,教育还算正常。学生干部制度还保留着很多优良的传统。

 

比如学生干部很少有打小报告的习惯——因为老师本来就要求你处理学生间的纠纷,你要处理不了,去告老师。老师会说你:“这点问题都要来告老师,你这干部怎么当的?”

你会很惭愧的。

 

所以我们都会评估问题轻重程度,也会寻求其他干部帮忙——除非好几个学生干部都搞不定,那才会去向老师汇报。

老师也会评估,一般老师要出面解决的事,估计都是要“请家长”才能解决的了。

 

那时学生干部,反而是经常被打小报告的群体。比如姐就经常被告状,老师批评姐时还不忘来一句:“因为你是干部,所以我才要批评你”。

 甚至,考试别人偷看了姐的卷子,被人小报告后,老师都要批评我“为什么不把卷子管好,让别人看见了?”


那时,我们还自觉有回避制度——比如某个同学告了姐,下次她有问题需要处理,姐会自动回避,让其他学生干部处理。 

……琢磨下,这样的学生干部传统,是否很优良?

四、优良传统

其实好的学生干部制度,很锻炼人。我记得高中时学习忙,很多同学怕影响学习,都不愿意当学生干部了。俺妈就要求我必须坚持。理由就是“它会让你学会很多优秀的习惯”。


我这里摆一摆那些优良的传统:

比如,学会了责任,自己的工作必须负责任地完成,比如学会了团队协作。

有一次我突然嗓子哑了,正好要主持一个会议,按照职责和流程,已经无法改期了……我就提前跟其他两位干部沟通,请他们帮忙,我少说点话,他们多说点。我记得那天,其他干部提前帮我维持会场秩序,我刚一开口,全场就安静了。


再比如:对事务的综合考虑和统筹安排——我那时是文体部长,每年的学校文艺汇演,都需要提前布置、安排,统计各个班的节目,安排预演和彩排。甚至,根据节目单,对节目做调整。比如发现“唱歌”多了,就去跟一些班级商量“你们能否出个跳舞的节目?两个班合作出也行?”

当然,我自己是必须带头表演的。为此我还第一个在中学推出了“女子相声”——自己写的相声本子。现在想:还真是创举。


我本来体育不好,但是当了文体部长后,老师就要求:你必须把体育也搞好。我就只好硬着头皮报了篮球队,田径队,参加他们训练……自己都没想到,坚持几年下来,居然真成运动员了。田径上拿过市级比赛名次,到大学里还得过校级比赛的第一名;高中率领班上女子篮球队夺得过第一名,大学比赛第三名……啊,姐辉煌的运动史!


其实我个子不高,并不适合搞体育,这一切都是当学生干部逼的。


再比如,同学之间有了矛盾去协调处理时,我就发现了:原来同一件事,在不同的人眼里长得不一样。这让我学会了换位思考,懂得体察别人的难处。

我很早就分得清楚告密和正常小报告的区别。遇到告密时,我会语重心长地说:“你这叫背后说别人坏话,传出去,对你不好。希望到我这里为止。”


当然,也有我不懂装懂的时候。比如印象中,同学最爱打的小报告是:某某早恋了(我们明文规定不许早恋)。 

老师也不是如临大敌,但会派学生干部去调查,处理——这招狠啊,这种事,老师搞不清楚,但是学生门清啊!

 

我很异类——早恋没谈过,早恋的危害却能背出一套又一套的。幸好那些情窦早开的同学被我说教时,还是很配合,都要辩解说:我没有早恋,他们造谣的。

我就会一脸严肃背诵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有一次,我奉命去了解一个男同学的早恋情况……谁知那家伙特能讲笑话,我才说了一句话,他就两个笑话甩过来,把我憋得——想笑,还得装严肃啊。

我还没背诵“早恋的危害”,就赶紧挥手叫他走了……等他走后,一个人在那里哈哈大笑。

然后给老师汇报说:没了解到什么,估计是谣言。

 

不讲糗事了,再讲个正经的。

现在学校经常出“校园霸凌”事件——就是学生欺负学生。

知道我们那时怎么处理的吗?

就是用学生干部处理——老师要求学生干部必须保护“被欺负”的同学。

 

我记得初中时有个女同学犯了错误,全班都“孤立”她——不和她玩。 

她的家长找了老师后,老师就召集干部开会,说“这种事都发生了,你们这些干部怎么当的?一个班的同学要团结,不懂吗?”

要求我们“必须带头和她一起玩”——还点了我的名字。

 

于是我只好履行职责:带着她玩——下课找她说话,放学跟她一起回家,耐心说服其他同学“不得歧视”……大概经过1个多月,她就恢复了正常。

 

男同学的情况似乎要严重些,他们会打架。遇到这种情况,班干部是有责任安慰和保护“被打的同学”,帮他解决问题——这其实对抚平孩子的心理创伤,非常有帮助。

你想,一个男同学走哪里,两个班干部像保镖一样跟着,这感觉多爽?

 

当然,也不是万能的——初中时我们班有个男生特别爱打架,甚至男生班干部制止他,也被他打了……然后,他请了无数次家长,最后还是改不了,被劝退了。

姐读大学时,就听说他犯罪被枪毙了。

五、教育体系

姐其实想说:学生干部这么好的优良传统,怎么就给丢了呢……现在的学生干部,居然沦落成告密者了。

 

教育是个体系,每个环节如何作用、搭配,互动……都是环环相扣、浑然一体的科学系统——就像学生干部制度,怎么设置,每个设置起什么作用,相互关系如何?到底有多少人知道?

如果老师不知道,或者只学着其中一、两点,而不知道它在体系中的位置和相互作用……那就会整歪。

 

不懂教育体系的人搞教育,只能照猫画虎——画着画着,就面目全非了。再好的制度也没用,再优良的传统也会丢失。

 

而今天,比比皆是不懂体系,把教育走偏了的学校和老师。

比如以前姐看到的什么“绿领巾”新闻,还有今天什么老师故意羞辱学生,还发视频的情况。靠,她居然不知道这不对。

 

为什么会这样呢?姐想了好久,想到两个答案。

一个是历史。

比如姐家里,可以算教育世家了,上辈人中好多老师。他们都兢兢业业、小心翼翼的活着——俺妈一心想改行当个售货员,因为关系不够硬,还是沦落成老师了。

 

所以俺家从小就有家训:不许再做老师。

讲真,我家族这代人中,真的没有一个去做老师的。

 

教育是长效工程,历史的伤痕,都是好几代以后才显现出来——所以姐这一辈几乎是最后一波承接真正教育理念的人,而我们中当老师的人又太少了,后继无人……然后照猫画虎的一波就上了,等他们再往后传,就剩下连猫都画不像的人在搞教育了。

二个是现实:教育管理太单一,只剩一个模子。 

其实姐希望教育能放开办理——任何资源一旦垄断,劣质价高就是必然。

因为家长没有选择——再不好,你也得用。

 

只有机构可以任意办学、学生可以任意转学,家长手里有充分的选择权时——好的教育才会真正出现。 

那时,姐说不定心血来潮,去办个学校呢:至少姐的教育常识,足够碾压现在很多的老师。

因为姐脑子里有体系,而且浸润在骨子里。



小编:最后惯例声明

我们只是一家之言,千万不可当真理看!

尽管批评,不要客气!



回顾:333【九维评】文明冲突原则。

334【神吐】细思极恐,三国最大的机密!

【连载】2-61,他坐在沙发上,等他的猎物到来。

332【月球观察】那个想黑群主的人进去了!

318【九维评】傻逼如何变牛逼的?


更多文章关注九尾时空!





(图片来源:@网络   )

(欢迎转发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九维思享群口号:我们不求标准答案和终极真理,

只求智慧激荡,能让你发现别样的思维和观点。

目前由九维小编来负责本刊,小编微信(jwfh9w)

扫描或者长按下图中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九尾时空,你一定有收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