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阅读(4)《科普有范儿说》

紫叶 丫吖亚啞
2024-09-04

原本想找植物类的书籍,没想到在书架的转角看到科普类书籍,因万老师的讲座时间快到了,便大概看了一下封面后就直接借走了。共两本《科普有范儿说》和《科普演讲,你准备好了吗?》。

以往在线下或线上都有听老师们的讲座或分享,比如,小山老师、赵云鹏老师、王西敏老师、万老师、胡五句......等,现在期待的是小丸子的。8月20日那天其实我是很想去诸暨的,最终与药百合去约会了。各位老师讲解的方式、内容、探索的方向,小白要借一些来慢慢学习。

(那年拈花惹草部落挂牌到宁波植物园,第一次听小山老师讲自然)

《科普演讲,你准备好了吗?》这本书,一开始就把我给绕晕了,摘记些许。

科学报告是学术性、小众化的,科普宣讲是学术性、通俗化、大众化的,科普演讲是学术性、通俗化、大众化、艺术化的。科学报告建立起了自己的学术性特征,科普宣讲在学术性的基础上增加了通俗化、大众化的特征,而科普演讲在学术性、通俗化、大众化的基础上增加了艺术化的特征。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这个巨系统可以分为科学、宗教和艺术三个大的子系统。也就是说,科学、宗教和艺术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三个基本方面。迄今,科学、宗教和艺术也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三种基本方式。

从基本功能上来说,科学求真,宗教求善,艺术求美,三者共同构成了人类追求真善美的完整结构和过程。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传达出的是科学精神,人文学科传达出的是人文精神。科普演讲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真与美的结合。当我们进行科普演讲创作时,当我们面向社会公众进行科普演讲时,我们是将培育和弘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作为追求的目标,是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渗透于科普演讲的创作和实践之中。因此,科普演讲是一项很高尚的工作,是以培养同时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的完善的人为目的的。

(在王西敏老师的课件中,我什么都没记住,唯一记得就是两个字:热情。)

下面摘抄的是《科普有范儿说》的内容

*************************************************

少即是多,你的时间只有4分钟。

两分钟演讲,要多少时间准备? 半个月

5分钟演讲呢?  一星期

一个小时呢?  无须准备。

4分钟,是一个精简、淬炼、修行的过程,会让讲者反复思考措辞,思考他们最想讲清楚的是什么,让他们用最简单的文字表达出科普中最深邃的思想,观众也会认真思考讲者的话,再配合上得体的肢体动作,从台上到台下形成有效沟通,整个讲解清晰而又有趣,这就是科普讲解大赛的优势。

~~~~~~~~~~~~~~~~~~~~~~~~~~~~~~~~~~

7/38/55定律

美国柏克莱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艾伯特·马伯蓝比经过10年的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在交流当中的整体表现上,别人对你的观感,只有7%取决于你讲的内容;你说话时候的语气、语调等占到了38%;而你的外形与肢体语言要占到55%,这个比例超出了我们平时的认知。通常,我们认为讲话内容是最重要的,至少会起到50%的决定性。

语言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是想要让你的语言更具力量,你必须要重视语言之外的因素。

常见的眼神注视有3种:

1、点视。你望下观众席的某个人时,你的眼神要与他进行接触,你能感受到他也在看你,当你们彼此都有目光交流时,眼神停留时长在2-6秒,这是最佳的时间,既实现了眼神的活动,又不会让观众觉得不舒服。

2、虚视。这是讲者观察时现场观众时运用的一种转换性的目光,就是讲者的眼睛好像看着什么地方、什么观众,但实际上什么也没看。虚视尽管什么也没有看在眼里,但它是良好的观察力的一种过渡。

3、环视。就是有节奏或周期性地把视线从会场的左方扫到右方,再从右方扫到左方;从前排扫到后排,再从后排扫到前排,不断地观察会场,与所有观众保持眼睛接触,增强相互间的感情联系。

要强调的是,视线的运用是各种方法综合考虑,交叉互用的,既要按照内容的需要,又要压着情感的节奏,它应与有声语言形式、手势、身姿等密切配合,协同动作,以求能展现更大的效果。

~~~~~~~~~~~~~~~~~~~~~~~~~~~~~~~~~~

开场白-提问

讲解是一个传递思想、普及科学的活动,如果讲者只是单纯的灌输知识,那么和工具有什么区别呢?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好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讲解的开始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就能引起观众的持续关注。

这段让我想起另一本书《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还搁在书柜上沉睡。把小丸子的先拿来分享下。

用问题开始讲解是一个快速打开局面的方式,也是一种很好的互动方式。

讲解本质是一种沟通,但不是单向的沟通手段,单向沟通很容易变成单纯说教。只有互动,才能形成台上、台下的双向沟通,从而赢得观众的情感共鸣,带动观众的“脑动”“心动”和“行动”。

~~~~~~~~~~~~~~~~~~~~~~~~~~~~~~~~~~

内容为王:如何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所有表达的基础都是内容为王,讲解也是如此。

讲解是有目的的:你在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内容就是你希望观众理解并记住的东西,它是你的重要观点、你的中心思想和态度。

你说什么很重要,但怎么说更重要。笔者认为科普讲解有别于景区讲解最大的一点是,景区讲解讲了这是什么(what),而科普讲解要在这个基础上加入为什么(why),解释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现象或问题,如果能在加上一个怎么做(how),结合一个实际应用,这将会为观众收获知识与习得技能。

科普讲解是简单易懂的。

科普讲解不必追求千篇一律的语言风格,讲者要擅于挖掘自己的语言潜力,发挥自身优长,用自己的语言风格讲解,会让人感到更真实自然,更富有吸引力。

这里也让我想起白桦老师在自然教育课件里讲的,不用担心别人偷用你的课件,因为每个人的认知不同,表达亦不同,只要展示出自己的风格就好。(大概意思,原句忘记了)

*************************************************

探究式学习的核心是自主性的活动,科普场馆展厅中的展品本身具有先天的探究优势,它们大多是科学家曾经进行实验时的实验装置的改装,抑或是为了充分展示某方面科学原理而精心设计的展品,具有良好的体验性与探究性。因此,借助展品,进行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和基于实践的探索式学习,观众可以通过操作体验展品获得直接经验。同时,借助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如小实验、小制作)和多样化的情境、多样化的感官体验(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来帮助观众获得认知,将发源于学校教学中的情境学习、体验式学习和多感官学习与展品展项结合,与辅导结合,与实验、制作结合,彼此融合为一体,开创不同于学校教学、具有科普场馆自身特点的教学形式。

~~~~~~~~~~~~~~~~~~~~~~~~~~~~~~~~~~

在开展基于展品的探究式辅导时,应该在引导观众观察现象、体验认知的基础上,思考最适于采用哪种教学法,如探究式学习、做中学、多感官学习、体验式学习、发现式教学、情境学习(Situated learning)、情境教学(Situational Approach)、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等强化辅导的效果。

这里再插入小丸子的《PBL项目制学习》,我的书仍然在沉睡中...

*************************************************

通过这两本书,我也大概明白了陈老先生的提点,科学要与科普相结合。自我总结:要想认识一棵树,先从种子开始。

-END-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丫吖亚啞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