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低估的体育运动,绝不仅仅是为了孩子锻炼身体

2016-08-24 逃妈 东西儿童教育

上周末和国内的表姐通电话,她说开学之后儿子就要升五年级了,功课不少,又得上课外补习班,时间太紧张了,所以有点儿想把他从足球队里拉出来。本来嘛,进足球队的初衷也就是为了锻炼身体,现在学校有体育课,平时周末也会和他爸一起跑跑步爬爬山什么的,已经完全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了。我说感觉小外甥还挺喜欢踢球的啊,上次在你家他还特意给我看了很多他们球队的照片呢。表姐表示无奈,“小升初”是个大头啊,奥数、艺考、英语啥的都得练,现在竞争那么激烈,还是得先抓好学业吧。


表姐的话让我一下子也找不到别的好理由来支持小外甥继续踢球,毕竟一所好的中学对孩子也很重要……不过挂了电话后,总觉得哪儿没对,孩子参加体育运动真的只是为了锻炼身体么?


奥运背后的体育情怀




在刚刚闭幕的里约奥运,我们很多人都记住了:用了洪荒之力,对成绩非常满意的傅园慧,带给我们乐观的精神;直面结果,不给自己找任何借口的宁泽涛,带给我们客观的精神;小组赛连输3局,却在决赛中大逆转拿下冠军的女排精神!


他们中间有的拿了金牌,有的拿了铜牌,有的甚至什么奖牌都没有获取,但真正让我们记住他们的,除了竞技的结果,更多的却是他们所代表和体现的某种体育精神和力量,不是么?


美国是一个非常崇尚体育的国家。在这里生活久了,你会发现,它在体育上的强大,还远不止我们看到的奥运会奖牌数。美国人民并没把奥运当成体育大事儿来看待,他们关注的体育赛事实在太多了,橄榄球、棒球、篮球联赛,奥运对于他们更多的是一种参与和展示,而非证明……美国全民都酷爱体育,从国家总统到普通民众,都喜欢运动,扎克伯格出差北京一趟还专门到长安街跑一跑。美国家长抓体育就像国内家长抓英语抓奥数一样疯狂。刚到这边的时候,我曾经也很纳闷,这究竟是图啥,显然说只为了强身健体是说不过去的,因为有些运动也并不是那么安全。比如美国的第一运动——橄榄球,运动员受伤率极高,给孩子买保险时,保单上都有这么一个选项,孩子是否参加橄榄球运动比赛,如果参加了的话保费差不多得翻倍。


邻居家爸爸是一位足球教练,经常会和我们谈起孩子体育运动的好处。关于为何美国家长特别喜欢抓孩子的体育,林林总总的原因我们聊过很多,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体育运动,绝不仅仅是为了锻炼孩子身体。


是的,在美国家长看来,除了基本强身健体的好处,更为重要的是,体育运动能够给孩子带去成长、成功所需的几乎所有体验。


首先,最最重要的,体育运动是模拟未来竞争环境最好的方式




竞争,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上学后每次的大考小考,竞选班委,都是一种竞争。而成年后,竞争更是无处不在,与几十上百个人竞聘同一个职位,与同事竞选领导岗位,与其他同领域人士争取同一份合同……竞争,可能会遭遇失败,也可能会获得成功;可能会被对手诋毁,可能赢得对手的尊重;可能遭遇打击心情沉重,也可能越挫越勇奋起直追。而参加体育比赛也是一样的,在比赛过程中,会受到干扰,因为很有可能是在客场;还可能受到一些诽谤和非议,就像孙杨被澳大利亚那厮诽谤一样,得习惯得了这些干扰,承受得住这些委屈。


尤其是团队体育运动,每位成员有自己的分工和角色,这跟我们平时工作中的分工合作是一模一样的。有人说,一场球赛,就是一个人生缩影。没有什么比参加一场球赛让孩子更能体会到未来竞争中所面临的挑战了。难怪美国名高校录取时,对学生的体育成绩特别看重,认为只要有一项体育运动非常突出的孩子,他肯定具备了成功所需的素质。因为社会上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难点和压力,跟体育运动中所会遇到的有着惊人的相似。


有人统计分析过,在美国,西点军校培养的CEO比哈佛商学院还要多,这跟他们平时受到艰苦的体育运动训练密不可分,体能极限的挑战、严酷的选拔淘汰、一次次的面对胜败,让他们提前体会了和商战上类似的竞争。


其次,体育让孩子具备应对挑战所需的精神和气质




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国队和塞尔维亚队打第三局的时候,开始中国队一直领先,后来被塞尔维亚追了上来(对方攻势非常猛烈,小组赛里中国队曾以0比3败给塞尔维亚队),连连得分,眼看马上就要追平的时候,教练郎平喊了暂停,队员们围上来之后郎平第一句话是“正常的,大家不要急于拿下比赛...”,当时我感觉一颗快跳出来的心也被她这句话给压下去了...心有惊雷而面如平湖,真是大将风采,必须点赞!


小组赛连输三场,女排没受太大影响,一局一局地拼,一分一分地挣,最终逆转夺冠,简直有点儿不可思议。有记者问,女排精神是什么?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是的,比赛最终不一定要赢,但一定要有争赢的心,精神上举重若轻,技术上精益求精,不放弃就有改变结果的可能,这不正是孩子应对未来挑战所需要的精神和力量么?


进一步,这些从体育运动中所获得的精神和力量可以塑造孩子的成功气质。多年前还是在国内上班时,有次来美国出差,周末受一老美同事邀请去看他们当地高中的一场橄榄球比赛,其中一个队的Quarterback是同事的侄儿(Quarterback,四分卫是一个橄榄球队进攻的组织者和发起者,可以说是整个球队中最重要的一名球员,他要负责将其他球员有效的组织起来,同场下的教练交流,决定下一次进攻的组织,有时候还要适时做些调整。),赛后和他交谈,小伙子言语举止中透露出的那份自信、从容和稳重,可以说比起很多成年人都有过之而不及,这样的孩子在学校里、将来在社会上,想不成为关注焦点都难。


挂完表姐电话后,我找到了“感觉怪怪”的原因,踢球和小升处未必冲突,体育和学习也是可以很好兼顾的。我身边就有很多体育、学习两不误的实例。逃爸一位美国同事的女儿今年上高二,每天晚上学习到1点多,早上5点多就起来练长跑,天天如此,周末还去做义工。而且,这种生活节奏的同学在他们班上比比皆是。在这边,想上个好大学的话,需要优异的成绩,全面的素质、丰富的社会实践,一个也不能少,没有强壮的体魄可能根本撑不下去,所以,即使学习再忙,体育运动时间必须得保证。说到底,也只有身体素质足够好,才能完成这看似不可能的事啊。


这么看来,体育运动其实是对孩子成长培养非常全面的活动项目,不但能野蛮体魄,还能文明精神,让孩子具备一颗更强大的内心。


● ● ●

 

逃妈想说


其实对很多美国人来说,重视孩子的体育运动是一种习惯,可能根本不会深究它有什么好处。美国是个尚武的民族,从祖祖辈辈开始就喜欢体育。而我们在国内成长的这一代,混得好的可能不少都是学生时代的学霸,考霸,我们的父母当年更在意的也是我们的学习成绩,体育嘛,只要考试达标就好。父母的态度影响了我们对体育的理解,都知道它好,但究竟好在哪儿,好到什么程度,对孩子意味着什么,当它和学习、其他活动有冲突时该怎么取舍,我们是不太容易想清楚的。不过,今天这么梳理了一轮之后,我想我有充足的理由说服表姐让小外甥留在足球队了^_^



这是逃妈和八岁儿子逃逃在美国打造的公号
逃妈主写侃育儿,逃逃主讲学英语,关注下?
微信ID:东西儿童教育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