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先懂阴阳,关于阳气,读这篇文章就够了
学习中医,要先懂得阴阳。而阴阳两个方面,又以阳为主导。所谓“阳主阴从”,阳气搞明白了,阴阳的道理也就贯通无碍了。奕斐的这篇文章写的非常好。总结了阳气的特点、伤阳的各个方面,而且,提出了滥用扶阳的危害。奕斐从多个方面总结可能会伤损阳气的生活方式,极有价值,建议大家仔细研读。并且把这个理念贯穿到自己的养生以及临床实践之中。
【董洪涛注】最近几年传统中医界突然兴起一阵“扶阳”热。对于这一点,稍微有点专业知识的人当然明白其中道理,因为自古中医就有很多所谓的派别。比如“经方派”、“时方派”、“滋阴派”、“补土派”、“扶阳派或称火神派”等等。所谓“扶阳派”是中医史上擅长使用“干姜、附子、桂枝或肉桂”这些辛热性药物的这部分中医,他们的学术思想注重“阳气”,认为“阳气”再疾病乃至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占有主导地位。
至于为何近几年来“扶阳派”特别流行,可能与当下人们生活饮食习惯导致的特定历史时期人们体质有关。但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看到这些往往有似懂非懂、云雾迷蒙的感觉!作者试着解说“阳气”的性质,并分析为什么要扶阳。
1何为“阳气”
阴阳是我国古代汉族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古人认为,凡属于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等等都属于阳的范畴;而相反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物质的等等都属于阴的范畴。
古代哲学又认为气是构成宇宙天体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而阴阳是气的两种固有属性。按阴阳分,则世界上的气可分为阴气和阳气两类。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是所谓的阳气就像宇宙中的天与太阳,万物赖以生存,人的寿夭决定因素也就在阳气上面。通俗点讲我的理解:阳气是维持人体脏腑正常气化以完成其应有功能的一股能量。这股能量作为人体各个脏腑运转的原动力而存在,它无时无刻不在运行,且存在于任何生命体中。以此推理,其实我觉得任何东西里都存在阳气的运动。比如一块铁,看似无生命但如果给予加热的话,其内部分子之间也会因这股的热能而互相碰撞,从而具备导热、导电的物理特性。而这股热能便可以理解为‘阳气’。
2为何“扶阳派”如此流行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必然因素,一开始我说了,这可能与这个时代的大环境有关。中医是门治人的学问。所以,无外乎是因为人们身体或者说人们体质相对于以往发生了质的改变。
因为现在人们饮食起居,所作所为无一例外再耗散自身阳气。自从接触这门学问以来,我的所见所闻也证实了这一点。曾几何时,古圣先贤教导的做人准则:仁、义、礼、智、信以及那些生命观,已被当做茶余饭后的故事或存在于书本上随历史湮没,而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却和这些准则背道而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渐行渐远。纵观当代人们,特别是青年一代,受西方外来文化影响,像被洗脑一样一味的盲从和追随。七八十年代的美国风,以及现在的日韩风充斥着整个社会及年轻群体。更可悲的是中医的群体里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对日韩潮流的追随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不屑一顾让人不觉的感到悲哀!
言归正传,导致阳气缺失的因素很多,我认为有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1.错误的饮食习惯
拿现在最普遍的一种现象来说,现代医学总是提倡多吃水果蔬菜,这一点可能大多数医生再写医嘱时都会不厌其烦的告知。致使我们认为蔬菜水果才有营养,即使不吃主食也可以以此取代,现实生活中很多爱美的女士也是通过这样的方法减肥的。因此也导致了很多家长,在孩子生病期间,也不忘给孩子们增加这些所谓的营养。
中医的观点与现代医学的营养概念不同。《素问·藏气法时论篇》曰:“五谷为食、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而我们是正好相反,把水果蔬菜放到了最主要位置。以至于那些以此为饮食习惯的人个个面如菜色,也无形中增加了某些疾病的康复期。
中医有“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理论。我们知道中药治病是靠其具备的寒、热、温、凉的偏性以及酸、苦、甘、辛、咸的不同味道来纠正人体因疾病导致的失衡的状态既以中药的偏性纠正人体的偏性。比如,中药里边清热解毒这类药,它的作用是通过降低某一脏腑过亢的非正常生理功能而起效的。
如果从传统医学去看,每种食物也有寒、热、温、凉的属性以及酸、苦、甘、辛咸的味道,因为食物有性与味的不同,因此,食物也能纠偏,也可以改变正常人体阴阳气血的偏颇。而中医认为大多数水果蔬菜其性质属寒凉,而寒凉最易降低脾胃气化功能。而气化则是阳气的直接表现形式。所以,这既是败伤脾胃阳气最直接的方式。中医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这一观点。我认为这也是导致现代人类疾病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化、复杂化的一至关因素。
阳气是维持生命体脏腑正常生理功能的一股能量,因为这些寒凉的东西下去直接或间接降低身体脏腑的气化功能,因此,损伤了它应有的阳气。被冠以科学之名的西方医学只强调了这些水果蔬菜里边所含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缺忽略了它的自身性质。他们只注重量,却忽略了质!
如果按照西方医学的认识,那就是吃什么就能补什么的话,是不是我们吃钙片就能补钙?并不见得。事实上好多吃钙片的人反而更易缺钙,或者另一种结果吃出了骨刺,他们没有认识到人体气化这一功能。中医重视的是气化,也就是阳气的直接表现形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必需通过人体阳气的气化作用才能变成人体的有用成分。
如果,人体各个脏腑比如脾胃的气化功能正常,那么粗茶淡饭已足以供应人体所需。因为脾胃会根据人体各个脏腑的需要去吸收食物里边的有用成分。你去看那些长寿老人,哪个是靠燕窝鲍鱼而达到长寿的?最直接的现实例子就是我的太爷爷。一生为子孙奉献,与世无争!最终以106岁高龄谢世。回过头来,现在去看太爷的一生不就是古圣先贤所说的那种活法吗?
既所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虽然太爷可能不懂得什么叫“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但他懂得顺应自然,这一点已几于道!但太爷的去世到现在也很遗憾,因为农村‘明医’很少,再加上自己医术大学毕业后已经撂下,以至于最终没能挽回。要不然以太爷的活法活到两个甲子也是很有可能的。现在回想起来太爷当时的病症就是个太阳病导致的。只是高龄老人阳气及正气太虚没能表现出一般人伤寒时所表现的恶寒、发热、脉浮等等症状。所以,这一深刻教训也让我明白,高龄老人生病应首先考虑或排除外感病。
还有一点也普遍被大众接受,那就是“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这种谬论!说牛奶可以补钙云云,这句话来自于日本。有些人就会不服了,不是全世界日本的长寿老人最多吗?但如果你去了解,目前这些日本的长寿老人在他们那个年代是不喝牛奶的,因为条件不允许。而这一说法导致的结果就是日本的自杀率也稳居全球第一!因为牛奶其性偏寒,归肺、心、胃经。长期饮用导致心寒齿冷,脾胃虚寒。中医认为心脏是人体阳气较旺盛的地方,寒凉的牛奶导致心阳不足致使人们失去生活的激情,严重点导致失去活着的欲望而走向不归路。从这一点给我一个启示,是不是抑郁病可以从这一点出发去考虑?这一点值得思考。
说到底“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这句话只不过是某些人的商业阴谋罢了!中医讲“顺应自然”、“天人相应”。纵观生物界,有那种生物是终身喝奶的?恐怕也只有人类了!这些寒凉的饮品。长期饮用败伤脾阳,阳为生命之根本,有阳则有生命,阳损则生命亦损,因此养阳即是养生。若脱离了阳气的“气化”而单纯来谈牛奶补钙,我认为近乎缘木求鱼,毫无意义。但也不是说牛奶就毫无用处。牛奶对于心、肺、胃阴虚的人是可以喝的,它具有养阴补虚的作用。前提是必须具备这样的适应症。正常健康人没有必要饮用!
所以,嗜食寒凉可直接损伤阳气。当然不仅仅是寒凉的包括过于辛辣的和甜腻食物也可伤及阳气。因为辛辣的东西可以使阳气过分的的升发、耗散,而甜腻之品易助湿生痰,痰湿易阻滞人体气机,有碍阳气的运行从而导致阳郁证等疾病。且痰湿具有黏着难化的特性,古人形容湿邪“如油裹面”,往往不易去除。这一点暂且简单说明。
2. 错误的作息习惯
说了饮食,再说作息。西方医学认为人每天必须保持8个小时的睡眠。这句话要说呢没错只是不全对。因为怎么睡什么时候睡他没有明确说明。古人认为最佳的睡眠时间是“亥时、子时、丑时”这三个时辰,也就是晚上9:00-凌晨3:00.这一段时间中医认为相当于一年中的冬季。自然界有四时之分,四时有“生、长、收、藏”之别。而中医认为冬季应肾主收藏,收藏的既是阳气了,也就是阳气的归根。只有阳气归根才能使它得到补充,所以合理的睡眠会让人第二天精力充沛,食欲增加反之则萎靡不振,食不知味等等。可能这样的切身体会人人都曾有过。
所以合理的睡眠不仅能养足阳气更能补充肾气,反之则宜损伤。反观现在人们或为追名逐利或迫于生计,把这一最基本的作息准则早已抛之脑后。而得到的恶果是显而易见的。大名鼎鼎的创新工场执行董事李开复就是一现实例子,他把熬夜当成一种习惯,甚至在公司和员工比拼熬夜加班,认为这才是一位成功的领导人应具备的刻苦敬业精神,最终导致李身患淋巴癌。而他在确诊后官方微博第一时间就发了“熬夜多压力大患淋巴癌”这一消息。还好他确实是位有智慧的人物,选择了一系列自然地康复疗法,效果还不错!他也通过这一次教训深刻的反思自己的无知,重新发现了生活的真谛。他说道:“过去的我,工作第一,事业第一;现在,家人第一,健康第一。”。这些大家可以参阅他在生病后写的一本著作《向死而生》。由此可见,其实生活没必要那么累,应留点时间给自己,使得自己身体和心灵得到必要的休息!
3.不避风寒
科技的发展,使得现在人们可以享受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优质生活。但享受物质文明带来的便利之时,科技带给人类的灾难也不容小觑。远的不说,就拿夏天人们使用的空调来说,人们为了图一时之快,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一边吹着空调一边喝着冰镇饮料,以此来减轻炎热带来的不适感。
中医认为自然界有六邪气“风、寒、署、湿、燥、火”,寒邪却是最易伤及人体阳气的一种外邪。我们认为人身气血津液的运行,赖阳气的温煦推动,才能畅通无阻。寒邪侵入人体,经脉气血失于阳气温煦,易使气血凝结阻滞,涩滞不通,不通则痛,故可导致很大一部分痛症。而夏季人们毛孔常处于开泄状态,此时外邪最易侵入人体。所以,在炎热的夏季我们经常接触空调其导致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再加上年轻人为了追求时尚,穿着露脐装,超短裤,这些更增加了外邪侵入人体的机会。年轻时可能感觉不到,因为自身阳气尚足,有时是可以抵御这些外邪的,但我们保证不了人人都可以幸免。再说这些致病因素都有隐蔽性,他可以潜藏在人体中直到某一天因某种诱因而爆发,所谓新账旧账一起算,也就是这个道理。到那个时候悔之晚矣!
按中医的观点来说,夏天就该热,冬天就该冷。这样才是自然之道。因为天有四时:“春、夏、秋、冬”而四时之气表现的形式是“生、长、收、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云“夏三月,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总的一句就是炎热的夏季不能怕太阳。这个时候适当的增加运动,适当的出出汗,有利于阳气的升发。这便回到了“顺应自然”这一基本准则!这个时候更不能吃寒凉之物了,因为人是自然所诞生的一种生命体,且古人早已有“天人相应”这一观点,我们都知道夏季时深井中的水寒冷刺骨,或者居住过窑洞的人会有体会,这个时候外面越热里面越凉。因为夏季自然界的阳热之气浮于地球表面,对应到人体也一样,所以,夏季人体阳气浮于体表而身体内部脏腑此时却少了阳气的温煦,因此夏季我们更应吃些温热的食物。古人也有“夏吃姜”的说法,其中道理需要自己去慢慢实践体会。
4.运动不当
现代人比较认可西方医学“生命在于运动”的观点。这点我也认同,前提是必须掌握度和时机。因为运动可以升阳,但过度的运动,汗出过多,不但耗阳,更耗阴津。
2016年9月5日,在北京奥森、圆博园和朝阳公园的十公里跑步比赛中,有三位跑友却猝倒了!跑步,是为了健康;如何跑步,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决定,但一定要量力而行。剧烈运动时人体阳气的消耗非常大,大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出现阳气暴脱导致大汗淋漓、心脏骤停等危险。现在很多上班族,工作一天后,下班还要去健身房锻炼,按理说到傍晚时分阳气开始收敛,就不能过多的运动,他们想鱼和熊掌兼得,世间哪有此理。岂不知多少老板猝死再跑步机上。因为上班族本身长期缺乏合适有效的的锻炼,加上工作生活压力大,大多数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些激烈的运动只会是把脏腑的气血调用到四肢,而让脏腑处于缺气缺血的状态,从而导致心脏骤停等后果。还有公园里夜跑的也人不在少数,这些都是损伤阳气违背自然的锻炼方式。
古人云:“先天之强者不可恃,恃则并失其强矣;后天之弱者当知慎,慎则人能胜天矣。”诚然,古人之言,不可不畏!纵观世界上那些从事激烈运动的运动员有几个长寿的。运动员无不是身强体壮之人,为了争夺名次而拼命锻炼,虽然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身体筋骨因为过用,反而更容易遭受病痛的折磨。再看那些弱不经风的人,平时重视调理,竟也能活至高寿。
中医源于道家,而道家认为人一生的呼吸和心跳是有定数的,甚至人一生能吃多少饭喝多少水也是有定量的。所以,还是省着点用。你是‘丰田的体质’就不能把自己当奔驰来用!开个玩笑,但话俗理不俗,这点见仁见智!
5. 输液横行,清热解毒大行其道
这一点是医学界也是整个人类的悲哀。西方国家已经很谨慎使用的抗生素,在中国却可以肆意使用。更可悲的是大多人还欣然接受。中医认为抗生素其性偏凉,最伤阳气!
举个例子,像风寒感冒类病往往会出现持续发热这一症状,中医认为此时是人体阳气或正气与外邪交战双方势均力敌时所表现的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这个时候应因势利导给予辛热发散类具有振奋人体阳气的药即可通过发汗等方式祛除外邪。而非用输液或口服等其他方式让这些性属寒凉的抗生素进入身体,表面上看似体温降下来了实际上病因未除,只不过是将发热机制硬生生打压了下去,导致的恶果就是使外邪侵入人体更深层。据有关资料,经常输液的人会有脚踝水肿,反复易感冒,且感冒后常常绵延不愈,长期如此易生肿瘤等这类重症。最新国外研究还发现:经常输液的孩子不仅易引起输液反应,且其血管中有很多玻璃渣或塑料残渣,这会造成血管壁粗糙,以后易致胆固醇高,并易引起动脉硬化。但抗生素也并非一无是处,因为其性寒凉,所以,仅适合部分实热性疾病。
不仅是西医,中医也有类似的过失。因为中医教育体制完全照搬西方医学的那一套,致使中医类院校毕业生大部分无法掌握真正中医知识,不能按照中医特有的四诊合参、辨证施治去对待疾病,这一部分人毕业后往往临床过程中常会让病人去做相应的化验,如果看到某某炎症,便放手使用大量清热解毒类中药。能不能治好所有的“炎症”暂且不说,但长此以往,伤及脾肾之阳,为以后留下祸根这一点是肯定的!从中医角度看,西医的炎症并非都是因热毒导致的,就是寒邪也可使局部产生炎症。中医注重辩证既“寒、热、虚、实”,并非只在一病名上做文章,如果这样的话中医则是被西化的中医,则大失其根本!
所以,我们想想,这样治病能有效吗?你用西医的方法去使用中医中药能行吗?两百年历史的西医真能驾驭八千年历史的中医?这不是很滑稽?这也是导致现在临床效果好的中医越来越少的根本原因了。也难怪现在人多数不相信中医。不是中医这门学术本身的问题而是使用他的人出了问题!《灵枢·九针十二原》有:“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的明训。个中道理需慢慢体会反省!
6. 房事不节
这点呢,本不想说,但却是一普遍现象。受西方开放思想的影响,社会上较为流行这种不正之风。打开手机,电脑,走在大街上到处充斥着露骨和诱人的信息。肾为先天之本,为水脏,主藏精,是人体精华贮藏之地,也是人体阳气的封藏之地,中医把肾中这股阳气叫“命门之火”或“龙雷之火”。而这股阳火必须潜藏于肾水中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且肾阳为人一身阳气之根本,人以此而立命!《易经》第一卦乾卦的象辞有“潜龙勿用”可以作为警示。
过度的性生活,透支肾中真阳耗损肾精,致使命火衰微、肾精亏虚,如此可导致一系列病症,比如阳痿、早泄、畏寒、精神萎靡、饮食乏味等等。有些人会因此影响一生走向。《素问·灵兰秘典论》“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肾精、肾阳足的人行动力强、做事一诺千金,雷厉风行,易成就一番事业,而肾阳、肾精大衰之人,为人胆怯,做事畏畏缩缩,没有勇气,最终会一事无成。岛国现在有很多年轻的啃老族,他们整天无所事事,喜欢在一封闭的空间里独处,丧失劳动能力。这一现象跟他们的文化有很大关系。听说这一产业竟是他们GDP的增长因素!
说到底,一切导致脏腑功能失衡的因素都是不利于阳气的,都是有损阳气的。也就是说“六气”中不仅仅只有寒可伤阳,风、暑、湿、燥甚至火也可伤及阳气。那也就不难理解“七情”既“喜、怒、忧、思、悲、恐、惊”也可损伤阳气。因为这些不利的因素无一例外会降低相应某一脏腑的正常功能。
现代医学不管西医还是中医也只能解决有限的一部分疾病,而且新的疾病在这个科机达到顶峰的时代却井喷式的出现,让人防不胜防。西医的进步完全依赖现代科技的发展,包括声学、材料学、光学等等。即使科技已空前的进步但我们面对一些疾病时却往往手足无措,很无奈也很自讽!这一点也值得我们深思!
按西方观点人类要征服大自然要改造大自然,但这么多年我们发现征服得了吗?改造的了吗?谁可以阻止四时轮回?谁可以改变日月更迭?
而伟大的中国文化自古奉劝世人要“崇尚自然”、“顺应自然”。这便是明智之举,因为毕竟人类是自然的产物,我们无法对抗生我们的自然,而应该效仿她、爱护她!
即便是现实中人类面对疾病时所具备的有效治疗手段有限,且情况不容乐观,但我们也没必要因此而感到悲伤和恐惧。因为,古人早已给我们指明了道路。《素问·上古天真论》:“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让我们重新认识中医,走近中医,实践中医。体悟上古时期这一生命哲学的魅力!相信这些来自古人的实践经验定会让你在这个复杂、凶险的社会找到方向!
3“扶阳”易陷入的误区
以上所列举的几点,多是生活中比较容易出现的损伤阳气的行为或生活习惯。只要尽可能地避免犯以上的错误,让自身“阳气”不受伤害也并非难事。
但有一点,我认为也得强调一下,现在随着“扶阳热”的兴起,大多数中医学子在初入医门时都会去钻研相关学术。因此,常常会听到某某医生因为善用“姜、附、桂”被病人尊称为“某某附子”、“某某火神”等,比如,郑钦安就被誉为“姜附先生”,吴佩衡被称作“吴附子”,四川的“卢火神”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真正理解和全盘掌握中医精髓往往易于走偏。那就是认为“扶阳”就是使用大量的“姜、附、桂”,唯“姜、附、桂”不可以扶阳!可能很多人会陷入这样的误区。甚至有初学者盲目的以身试药从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这样的事情笔者自己就干过。
我们知道所谓阳气是促使人体脏腑正常气化,以保证脏腑持续运行的一股能量,因为这股能量身体脏腑才能发挥它正常的功能。从这句话是不是可以得出:一切有助于恢复或增加脏腑气化功能的药都可以扶助阳气?
因此,我认为不仅辛热的温阳药可以“扶阳”,驱风、解暑、补气、补血、祛湿、化痰、活血化瘀甚至清热去火等等这类药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扶助阳气,因为这些药物在合适的时候使用都可以使失常的脏腑恢至正常状态。姜、附、桂,属于祛除寒邪,温阳通脉的一类药,比较适用于因寒邪导致的一类脏腑气化功能低下的阳虚证,且这些药偏性极大,极易改变身体某种状态,因此,当慎之又慎!这一点我想简单提出,也不确定对不对,仅仅作为一个引子供大家一起思考,再次不在详述。
我一向不善文笔,其中观点也难免有失偏颇,还望老师及各位师兄弟们不吝斧正!我愿与各位同道一起,再董老师的引领下,共同进步!再次感谢董老师给的修改意见。弟子铭记于心!谢谢!
本文摘自董洪涛博士的新浪博客
========== END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19215agis&width=670&height=376.875&auto=0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人先天皆有不足,唯有后天多爱自己!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