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仲圭:我是怎样学中医的
读书是掌握理论知识,临证是运用理论指导实践。
没有基本理论作为实践的根本,辄尔悬壶,以人命为尝试,则难免误诊误治。
反之,有了一定的理论而没有实践经验,纸上谈兵,也易误事。
理论与实践是一个反复循环、不断提高的过程,要不断总结临床经验,包括失败的教训。
医学理论必须时时和临床相印证,体会才能深刻。
古人读书,有“三到”之说,即“口到、眼到、心到”。
口到是指朗诵,眼到是指阅看,心到是指领会和思考。后人又加上手到,即要求勤记笔记。这四到,概括了读书的基本方法。
我青年时代,因文化程度不高,感觉古典医籍深奥难懂,故采取了从流溯源的学习方法。
即先从浅显的门径书学起,逐渐上溯到《伤寒》、《金匮》、《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
和当时一般中医学徒一样,首先读《汤头歌诀》、《药性赋》、《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等书,做到能熟练地背诵,即使到了现在也大半能记得。
根据我的经验,年青时要读熟几本书做底子。因年轻记忆力强,一经背诵,便不易忘记,可以终身受益,同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我酷爱读书的习惯,即在那时养成。我平生所读之书,以明清著作为多。
清末民初,浙江桐乡大麻金子久先生曾对门人说:
“《内》、《难》、《伤寒》、《金匮》为医学之基础,然在应用时即感不足,如《金匮要略》为杂病书之最早者,然以之治内妇科等病,不如后世医书之详备。所以唐宋诸贤补汉魏之不足,金元四家又补唐宋之不足,迨至明清诸名家,于温病尤多发挥。”
金氏这段话,与我治学之路正复相同。我细心阅读的书有汪昂的《素灵类纂约注》、徐大棒的《难经经释》、《医学源流论》。
治《伤寒》、《金匮》,宗《医宗金鉴》。温病宗《温热经纬》。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清·国家编纂的《医宗金鉴》,以及沈金鳌的《沈氏尊生书》,均是煌煌巨著,内、外各科具备,也是我案头必备的参考书。
其他如本草、方书、医案、笔记等,平居亦常浏览,以扩见闻,这些书仅是所谓眼到而已,不要求背诵。
从前读书,强调背诵,对初学来说,确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好方法。
清·章学诚说:
“学问之始,非能记诵。博涉既深,将超记诵。故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文史通义》)
涉山济海,少不了舟车,做学问也是如此。
只要不是停留在背诵阶段,而是作为以后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那么,这样的背诵便不得以“读死书”诮之。
熟读了,还要精思,把读的东西消化吸收,领会其精神实质,同时要善于思考,养成一定的鉴别能力,既不要轻于疑古,也不要一味迷信古人,这就是心到。
笔记可分两种:一种是原文精粹的节录,作为诵读学习的材料。
一种是读书心得,这是已经经过消化吸收,初步整理,并用自己的文字作了一定程度的加工的东西,比起前一种笔记来,进了一步。
在学习过程中,这两种笔记都很重要,前一种是收集资料的工作,后一种是总结心得的工作。
待到一定时候,笔记积累多了,便可分类归纳,这便是文章的雏形了。
这四到,不仅互相关联,而且互相促进。
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三年,我在上海中医院校任教时,由于教学须编讲义,写稿须找资料,只好多读多看,勤记勤想,因此在中医理论方面提高较快。
韩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又说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求师问业,原是中医的良好传统。
我早年幸遇名师王香岩先生,经他传道、授业、解惑,为我以后的学业奠定了基础。王师擅长治疗温热病,我学习的基本上是叶派学说。
迨至壮年入蜀,接触到不同的学术流派,不同的环境、民情风俗、用药习惯等等,对我理论和临床的提高起了一定的作用。
如江浙医生用乌、附,大率几分至钱许,而川蜀医用乌、附,常用三四钱,甚至有用两许大剂者。
解放后到了北京,北京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名医云集,因此得与四方名医时相过从,各出所学,互相切磋,获益良多。
古人为学,提倡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话很有道理。司马迁能写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
一来由于
“天人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
掌握了大量文献资料。
同时他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西征巴蜀以南,略邛、笮、昆明”。
历览天下名山大川,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创作经验,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我国版图辽阔,地理环境,自然条件,风俗习惯,发病特点等,各地有所不同,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用药习惯、医学流派等,这是由来已久了。
如《素问·异法方宜论》即曾评论五方的发病,治疗的差别,提出
“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 的主张。
因此,多向各地医药同行学习,吸收他们的长处,不但不耻相师,还要转益多师,不囿于门户之见,也是克服局限性,取得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方法。
我自己曾从“行万里路”中学到了不少东西,故有深切的体验。
老前辈读书多,经验丰富,并有某种专长,向他们请教,得益甚多。同辈亦可互相研讨,交流经验。
例如裘吉生老中医自订疏肝和胃散,治肝胃气痛疗效可靠,方用沉香曲、香附、甘松、元胡、降香、九香虫、刺猬皮、瓦楞子、左金丸、甘蔗汁、生姜汁。
我向裘老索方,他即告我,以后我用此方治神经性胃痛、胃溃疡胃痛,均有疏肝和胃、行气止痛之功,但不宜于虚证。
解放后,我长期与蒲辅周老中医一起工作,蒲老临床经验丰富,治病颇有把握,我向他学习了不少东西。
各地中、青年中医,与我联系者颇多,对于中青年医生,我总是满腔热忱地希望他们能继承发扬祖国医学,对他们的请教尽量做到有问必答,有信必复,同时也虚心学习他们的长处,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
例如,我在一九七九年曾写了《银翘散的研讨》—文,寄给北京中医学院研究生连建伟同学,请他毫不客气地提出修改意见。
结果他果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我根据他的意见,对文章中的某些不足之处作了修改。
有时遇到疑难病症,我也常常主动邀请连建伟同学一起研究治疗方案,做到集思广益。
从前有人说,学习中医要有“十年读书,十年临证”的工夫。
读书是掌握理论知识,临证是运用理论与实践。
如不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论作为实践的根本,比如初学皮毛,辄尔悬壶,以人命为尝试,难免“学医人费”之讥。
反之,如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而没有实践经验,纸上谈兵,又易误事,而且理论水平也难于真正提高。
青藤书屋有一副对联,写道
“读不如行,使废读将何以行;蹶方长智,然屡蹶讵云能智。”
这说出了读书和临床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理论、实践是一个反复循环、不断提高的过程,要不断总结临床经验,包括失败的经验。
我从前曾写过一篇《肺病失治记》,总结了自己的失败经验。善于总结失败的经验,可以取得教训,使失败成为成功之母,避免“屡蹶”。
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积累多了,业务水平也就提高了,对理论知识的感受也深刻了。
医学理论必须时时和临床相印证,体会才能深刻,自愧数十年来疑难大病治愈不多。但每当运用理论于临床取得预期的疗效时,便感到由衷地高兴。
附小诗一首,借以自勉
满目医林气象新,姚黄魏紫竞芳馨。
神功共赞金篦术,奇效还夸玉函经。
病翮何须嗟蓬落,奋飞尚拟向青冥。
欣逢四化千秋业,指路遥看北辰星。
文摘自《名老中医之路》
========== END ==========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人先天皆有不足,唯有后天多爱自己!
非爱中医群群友,可直接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微店购买
养生是什么?
就像5元的停车费,再便宜都觉得贵,突然有一张罚单贴在玻璃上让交200元违章停车罚款的时候,真恨不得给自己一耳光,早知道给10元停车费我也愿意
当身体出现疾病,医生让你交20万、30万、50万的时候才发现,那每天几元一次的养生真便宜
养生不是改变你的生活,而是防止你美好的生活被改变!
让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懂健康的人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