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一方【清胃散】
清胃散
(泻火之剂)
[组 成]
升麻、生地黄、当归、川黄连、牡丹皮、石膏。
[现代应用]
常用于口腔炎、牙周炎、三叉神经痛、痤疮等属胃火血热,循经上攻着。
[方 义]
黄连:泻心火,亦泻脾火,脾为心子,而与胃相表里。
当归:和血,生地、丹皮:凉血,以养阴而退阳。
石膏:泻阳明之大热。
升麻:不仅清胃火、解热毒,而且升阳散火,寓“火郁发之”之意。
[方 歌]
清胃散中当归连,生地丹皮升麻全, 或加石膏泄胃火,能消牙痛与牙宣。
[用药禁忌 ]
1、医方集解》载本方有石膏,则清胃之功更有力,为口腔科选用的处方。
2、若属风火等牙痛,宜加防风、薄荷以疏风.风寒牙痛忌用。
[临床应用]
1.牙周炎:应用本方:黄连10g,丹皮20g,生地20g,当归20g,升麻15g。水煎每日1剂,早、晚各1次温服。每6剂为1疗效,连服2个疗程观察疗效。服药期间停服其它药物。所治牙周炎49例中,男10例,女39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42岁;一般发病年龄为25-37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4年,一般6个月至3年。实验室检查:牙龈沟分泌物细菌培养,24小时有45例卡他性球菌生长及甲型链球菌生长。牙龈红肿消失,口臭、口腔溢脓出血消失,全身症状消失为痊愈,共19例,占38.77%;牙龄红肿消失,口臭溢脓出血消失,全身主要症状减轻为显效,共22例,占44.9%;牙龈红肿消失,口臭、口腔出血减轻,全身主要症状减轻为好转,共5例,占1.2%;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变为无效,共3例,占6.14%。总有效率93.86%。
2.痤疮:应用本方加味:当归20g,生地25g,丹皮20g,升麻15g,黄连5g,黄芩20g,连翘20g,蒲公英20g,白芷15g,知母15g,石膏25g,甘草15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配合外用药(大黄25g,明矾20g,杏仁15g,甘草10g,连翘20g)水煎液外敷,1日3次,每次30分钟,均每两周为1疗程。治疗寻常痤疮50例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14-30岁,20-25岁发病率占70%;病程1-12个月15例,1-5年30例,5年以上者5例。皮损大多分布在前额、两颊及长胡须处,其它部位如前胸后背、臀部少见。
结果:一般用药3-9日开始有效,大部分病例在用药1个疗程后显效或痊愈。50例中痊愈39例(3周内皮损全部消退,部分皮损留有色素沉着斑,停药1个月无新的皮损出现),占78%;显效8例(3周内皮疹消退80%以上,停药1个月无新的皮损出现),占16%;有效2例(3周内皮损消退50%左右,停药2周又有新的皮损出现),占40%;无效1例(3周内皮损消退不到40%,并有新的皮损出现),占20%;总有效率为98%。
[药理作用]
1.抑菌 清胃散煎剂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脏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明显。
2.免疫 清胃散有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5%清胃散药液给小鼠灌胃0.5ml/只,每日1次,连续3日,可明显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明显地提高,提示清胃散的治疗作用,可能不是直接对细菌的抑制,而是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3.抗炎 (1)抑制组织炎症及肉芽肿形成;大鼠腹腔注射5%清胃散药液10ml/kg,每日2次,连续3日,对蛋清致炎的大鼠足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纸片法形成大鼠肉芽肿,每日1次给大鼠腹腔注射5%清胃散药液10ml/kg,连续7日,对肉芽肿抑制作用显著。
4.急性毒性试验 取体重18-20g小鼠10只,灌服100%清胃散煎剂0.4ml/只,观察3日未发现死亡,约为人的每公斤体重用药量的150倍以上。
[类似方剂]
方剂一
清胃散1
[来源]
《医宗金鉴》卷五十一。
[组成]
生地 丹皮 黄连 当归 升麻 石膏(煅)
[用法]
用灯心为引,水煎服。
[功用]
清胃泻火。
[主治]
小儿热蓄于胃,牙根肿如水泡,胀痛难忍,名曰重龈。
方剂二
[处方]
生地黄 当归身 各0.9克 牡丹皮1.5克 黄连1.8克(如质次,更加0.6克。夏月倍之)升麻3克。
[功能主治]
清胃凉血。治胃中积热,上下牙痛不可忍,牵引头部,满面发热,其齿喜寒恶热;或牙龈红肿,溃烂出血;或唇口腮颊肿痛,口气臭热,口舌干燥,舌红苔黄,脉滑大而数。现用于三叉神经痛、口腔炎、牙周炎属于胃火上炎者。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都作一服。用水23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冷服。 备注:方中黄连苦寒泻火,以清胃中积热;生地、丹皮滋阴凉血清热;当归养血和血;升麻散火解毒,兼为阳明引经之药。五药配合,共奏清胃凉血之功。
[摘录]
《脾胃论》卷下
方剂三
[来源]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组成]
人中白9克 青黛4.5克 白芷4.5克 杭芍4.5克 生石膏6克 冰片3克 牛黄1.5克 麝香0.3克
[用法]
共为极细末,上患处。
[主治]
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方剂四
[组成]
酒炒黄连、生地、当归、丹皮、石膏、黑栀。
[来源]
《麻症集成》卷四。
[主治]
热邪蕴隆于胃,牙根溃烂出血,唇口肿痛。
方剂五
[出处]
《兰室秘藏》
[组成]
生地黄,当归身各三分(各6g),牡丹皮半钱(9g),黄连六分,夏月倍之。(6g),升麻一钱(9g)。
[用法]
上药为末,都作一服,水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放冷服之。
[功用]
清胃凉血。
[主治]
胃火牙痛。牙痛牵引头疼,面颊发热,其齿喜冷恶热;或牙宣出血;或牙龈红肿溃烂;或唇舌颊腮肿痛;口气热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解]
本证为胃有积热,热循足阳明经脉上攻所致。牙痛牵引头疼,面颊发热,唇舌颊腮肿痛,牙龈腐烂等,皆是火热攻窜为害。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胃热每致血分亦热,故易患牙宣出血等症。方用苦寒之黄连为君,直泻胃府之火。升麻为臣,清热解毒,升而能散,可宣达郁遏之伏火,有“火郁发之”之意,与黄连配伍,则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得黄连,则散火而无升焰之虞。胃热则阴血亦必受损,故以生地凉血滋阴;丹皮凉血清热,皆为臣药。当归养血和血,为佐药。升麻兼以引经为使。诸药合用,共奏清胃凉血之效。 《医方集解》载本方有石膏,其清胃之力更强。
[运用]:
1、本方为治牙痛的常用方剂,凡胃热证,或血热火郁者均可使用。以牙痛牵引头痛,口气热臭,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证治要点。惟牙痛属风寒及肾虚火炎者不宜。
2、舌兼肠燥便秘者,可加大黄以导热下行;口渴饮冷者,加重石膏用量,以清热生津;胃火炽盛之牙衄,可加牛膝,导血热下行。
3、口腔炎、牙周炎、三叉神经痛等属胃火上攻者,可用本方治疗。
========== END ==========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人先天皆有不足,唯有后天多爱自己!
可直接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微店购买
养生是什么?
就像5元的停车费,再便宜都觉得贵,突然有一张罚单贴在玻璃上让交200元违章停车罚款的时候,真恨不得给自己一耳光,早知道给10元停车费我也愿意
当身体出现疾病,医生让你交20万、30万、50万的时候才发现,那每天几元一次的养生真便宜
养生不是改变你的生活,而是防止你美好的生活被改变!
让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懂健康的人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