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人纪-黄帝内经-09
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故積陽爲天,積陰爲地。陰静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故清陽爲天,濁陰爲地。地氣上爲雲,天氣下爲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支,濁陰歸六府。水爲陰,火爲陽。陽爲氣,陰爲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爲氣,氣傷於味。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爲陰,薄爲陰之陽。氣厚者爲陽,薄爲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
倪海厦释义:黃帝說,所謂“陰陽者”,乃是天地間之真理也。世間萬物皆不離陰陽之綱紀,萬物之變化皆始於陰陽之消長,所有自然界生命之源於此,大地之神的表徵也。吾人治病必求其本源於何處。自然界中所有的陽氣累積而成為天,所有的陰屯積而成為地,故有天陽地陰之説。陰陽間消長之定律,吾人可如此説,當陰靜止不動則陽反生躁,因無陰之津液來润澤。如人在髙空飛行必生躁,因無地陰之滋潤。陰要盛則必先令陽氣生,陽一旦受損則陰必內藏,此陰陽相互之關係,為仲景傷寒論大法之秘也。陽如化氣而出,則内陰必成一形體而堆積,無法分散到全身。寒冷至極點必反生熱,熱到極點時反生寒,都是極不平衡時產生的現象。寒氣也就是不為身體所受用之廢棄物,停留身體過久不出,則必生污穢。熱氣乃生命之動能來源,此為身體能量的來源,其清且受用於身體,如一旦體內高營養物向下行,必因胃腸不吸收而流失,產生洞泄於外。反之如不為身體所受用之廢物停留體内不向下行,必發生脹滿氣悶,這種陰陽反其道而行,病乃生焉。
所以,人如天地一樣,清陽向上升為天,濁陰必下沉而為地。地之陰氣一旦化濁為清必向上升為雲,天陽之清氣上升到一個階段必下降為雨,為地陰化生動能來助陰消化分解其濁物,再化生為清陰之氣,再上升為天陽。是故雨本身出於地之陰氣,雲本出於天之陽氣,所以中醫把人比作天地自然定律一般的認為人之清陽必出上竅目、口、鼻、耳,濁廢之陰則由下竅尿道、肛門離開身體。清陽之性能使表之肌肉強壯,混濁之陰即不好的物質進入五臓,由五贜來生化,再把營養留下,分解出的廢物再轉入腑的排泄系統排出體外。所以高單位之營養物即清陽能充實四肢,對人體有害之物質則進入腑來排泄。水屬於陰較冷,火屬陽為熱,陽如氣一樣看不見,但卻是動能之源,陰有味可察覺出為津液,來滋養全身,津液足則形體成,
========== END ==========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人先天皆有不足,唯有后天多爱自己!
可直接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微店购买
养生是什么?
就像5元的停车费,再便宜都觉得贵,突然有一张罚单贴在玻璃上让交200元违章停车罚款的时候,真恨不得给自己一耳光,早知道给10元停车费我也愿意
当身体出现疾病,医生让你交20万、30万、50万的时候才发现,那每天几元一次的养生真便宜
养生不是改变你的生活,而是防止你美好的生活被改变!
让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懂健康的人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