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如练武:别想速效但求“内功” | 郭永来
导读:对于刚刚踏上医学之路的学生来说,汗牛充栋的医籍和各成体系的门派,常令人不知如何取舍,甚至舍本逐末。在郭永来老师语重心长的叙述中,小编发现几乎每个医者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迷茫的阶段,而文章会告诉你,在这段迷途中该求什么,舍什么,要在临床中练就真功夫,而非花拳绣腿耍耍花枪。(音频节目,点击小喇叭或中医书友会菜单有声节目可收听哦~)
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内功”——与初学医者谈临床之三
方不在奇,平淡是真
学医之人大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几个秘方。我也是这样,所以很理解这种心情。所谓的秘方,就是指别人不知道,而且效果特别好的处方。能够得到,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但这种秘方实在是太少了;而且掌握了此种秘方的人,又大多十分保守,轻易不肯让人知道的。所以学医的人,不要把精力用在这方面(实际说起来也不能怨他们保守,我记得有人曾说过,保守是中医的生命——大意是这样吧)。
试想,现在各行各业竞争如此厉害,又有几个不保守、不保密的?您看电视剧中,连做买卖的都有商业机密,还动不动就弄出几条人命来,也就可以理解了。中医的生存本来就已经很难了,好不容易弄到几个真正有效的方子,谁又肯轻易告诉别人呢?难道老婆孩子都不要吃饭了吗?看到这里,也就应该明白为什么论坛上谈理论的多而谈实际的少了。
换一个角度说,所谓的秘方,如果别人都知道了,自然也就算不上秘方了。其实,在上古的时候,我们中医现在常用的这些处方,都是秘方,靠家传或师徒相传,直到汉代,张仲景才在他编著的《伤寒论》中公布出来。现在我们常读的入门书《汤头歌诀》中,就有不少处方出于此书。《汤头歌诀》一书,经过几代人的编选,书中的处方也都是经过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临床验证,只要我们辨证准确,疗效是十分肯定的,是真正的好处方。这些也是在我自己学医十几年后才意识到的,所以近些年来,我很喜欢钻研应用《汤头歌诀》里的处方,临床上也取得了好的成效。
此外,初学医的人为人治病,往往希望“速效”,这是每一个医生都有的心理,可有些慢性病,往往又非朝夕间能治好的,这就要求医生做到“有方有守”,不能急躁。治慢性病的处方,越平淡越好。在余听鸿的《诊余集》中,有一例脾泻,似乎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昭文广文杨镜翁云:其兄脾泻,便溏日久,服药无效,后有医传一方云:以山芋一个,约半斤,用黄土调烂包好,置灶内煨熟,去泥去皮食之,每日一个,依法行之。约食三四月,而脾气已健,大便亦坚。余思山芋一物,色黄而味甘淡,气香,黄属土,甘入脾,淡去湿,以土包之,以土助土也,以火煨之,以火生土也。此等平淡之方而去疾者,妙在空灵,直在有意无意之间耳。为医立方,能到如此平淡,亦不易耳。
所以我套用一句流行歌词说:“平平淡淡才是真。”
要真功夫,不要“花架子”
我们在看武侠小说时,经常见到形容那些武艺低劣的人为“学了点花拳绣腿”,也即是“花架子”,意即只能用来演练,或只是好看而无实际用途。在中医学中,也有不少类似的情况。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与个人的素质有关。我们可以见到,不管学习什么,在同样的环境中、同一个老师(比如在同一个班级中)的教导下,每个学生的成绩是不同的。老百姓通常的说法是“天分”不同。由于自己的资质不同,在医学上自然也就会分出一、二、三、四、五等(见《岳美中医话》中的医分五等)。
其次,是现在中医教育方法有问题。中医是一个特殊的学科,不同于一般的“科学”。古代中医一直沿用家传师授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方法虽然“产量”很小,但质量好。上面我们谈过,中医的保守思想十分的严重,不是自己的重要的亲人,是不会轻易把“一招制敌”的“真本领”相传的。我们中国所特有的“敬师如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不能说与此无关。因为师父传给你的是一生赖以生存的“本领”,所以一旦忘了师父的恩惠,就是欺师灭祖,大逆不道。可现在呢,只要出了学校门,还有几个人能记得老师是谁?老师呢,也只是照本宣科,讲一通大道理就算“完事”,更何况有的老师本身也只是一个“花架子”呢!
好像每一个学习中医的人,都有一个感觉理论难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段(这个时间的长短因人而不同)。学习的时候感到什么都明白了,可一到临床又什么都是糊涂的,或者在临床中明明感觉从理论到处方,自己应该都是对的,但病人服药后却没有预期的效果或根本就无效。有人说,中医的理论似乎是飘忽不定的,同一个病,怎么解释都行,很难把握,所以也就有“医者,意也”的说法。
关于这个问题,真的是一时很难说清。不但初学者有此感觉,即使一些资深的老中医,同样会有这样的体会。我想这多半是中医理论的不统一性所造成的。中医的理论代有发展,又都在这里并列着,好像既有重叠,又不能互相取代。这就给人造成中医的理论哪一套都能用,哪一套又都不太适用的感觉,有时真的要凭医者自己的悟性了。
常言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的确是古今过来人的行话。门确实是需要师父(我这里指的不是学校的老师)领进的,没有领进门,你始终是在门外兜圈子,这一点非常重要。有的人(就像我)为什么努力一辈子还是摸不到“门”?就是因为没有人把你领进门。
前人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何况还有好多书本上没有讲过的东西呢。此尤可见前辈经验之可贵。正如我之闻幼儿之长叹息,即知其为伤食,是我从临床经验得来,可我告诉别人,一般人也不能理解,因为他们自己没有经历过,便不能“化”为自己的东西。古人常说“食古不化”,学医也要有一个“化”的过程。能把前人和别人的东西融化为自己的,才能学到真本领,否则就只是“花架子”。
武侠小说中常说:即使同一招,内功深厚的武术大师和初学者,它的威力是绝对不相同的。武术要练到化境,达到“人剑合一”,才算最高境界。医学也是这样,不但要把别人的东西学会,还要“化”为自己的,才能于临证时“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本节目文字摘自《杏林集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精彩文章回顾
老年痴呆很可怕,预防原来这么简单,可惜99%的人不知道!(附视频)
========== END ==========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广告是系统随机配发,我们无法详细控制、选择。请您切勿购买任何动物制品、肉食。不要买渔猎、捕鸟的器具,拒绝杀生。不要玩杀人游戏,杀人游戏与实际杀人果报基本相同;不要看色情文章,万恶淫为首,邪淫是轮回和灾祸的根本。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切记!
人先天皆有不足,唯有后天多爱自己!
可直接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微店购买
或直接扫描下面二维码进入微店
养生是什么?
就像5元的停车费,再便宜都觉得贵,突然有一张罚单贴在玻璃上让交200元违章停车罚款的时候,真恨不得给自己一耳光,早知道给10元停车费我也愿意
当身体出现疾病,医生让你交20万、30万、50万的时候才发现,那每天几元一次的养生真便宜
养生不是改变你的生活,而是防止你美好的生活被改变!
让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懂健康的人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