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月照古人,古方治今病
导读:曹颖甫先生在《经方实验录》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所谓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其间同具妙理。若曰古方不可治今病,犹曰古月不可照今人,得毋痴不可及?”
古方能治今病
所谓“古方”,有两方面的涵义。狭义的“古方”,指《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所载之方剂,即所谓“经方”;广义的“古方”,指建国以前的所有方剂,包括经方和时方。本文所指“古方”,仅指前者而言。
经方能治今病,近年来国内外临床报道较多,疗效亦很好,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可惜近年来却有一些人,片面理解张元素“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之说,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的变迁、人民生活需求的不同,疾病的发生也与汉时有异,因而汉时的经方,已不适用于今人。这种认识,表面上看来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只要深入研究经方的组合及其配伍严谨的原理,并将其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便看出这种认识是站不住脚的。
例如,汗法的麻黄汤与桂枝汤,下法的大、小承气辈,和法的小柴胡汤,清法的白虎汤,温法的四逆汤,补法的炙甘草汤,消法的抵当汤,吐法的瓜蒂散,咳喘寒饮用的小青龙汤与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胸痹心痛用的瓜蒌薤白白酒汤,妇人诸疾痛用的当归芍药散等,都是当前医家在临床所常用的方剂,疗效亦卓著。
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既用时方,也用经方。现介绍笔者临床应用经方的一些案例。
一、经行感冒
感冒的治法,实则有辛温解表、辛凉解表之分,虚则有滋阴发汗、扶阳发汗之别。妇女在月经即将来潮或经行一、二天时,外感风寒、头晕头痛、乍寒乍热、鼻塞流涕、肢节酸疼、脉象浮缓、舌苔薄白者,若证属外感风寒,常用桂枝汤加当归、川芎治之。方中,桂枝汤辛甘和阴、调和营卫、解肌发汗;妇女以血为主,经者血也,在经行之中外感风邪,故除以辛温之品驱寒外出之外,特加当归以补血活血,以川芎入冲脉血海,通行上下,促进血脉畅通,则可扶助正气、驱邪外出。
病例:农某,女,38岁。经行周期基本正常,但量少色淡,每在经前一、二天或经行之中,头晕头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色白质稀,舌苔薄白,舌质淡,脉象虚缓。此属经行体虚、卫阳不足、邪得乘虚入,治宜调和营卫、燮理阴阳、驱邪外出。
药用:桂枝6克,白芍6克,川芎6克,当归10克,远志5克,炙甘草6克,大枣10克,生姜6克。
嘱每次月经前连服3剂。连续服药3个月,以巩固疗效。
二、肥人眩晕
眩晕一症,有风、火、痰、虚之别。肥人眩晕,多是又痰又虚,治之既要温化痰湿,又要扶助正气。如头晕头重、视物如屋之将倒、胸脘痞闷、泛恶欲呕、舌苔白厚而腻、脉象濡滑、体形肥胖者,应本着“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用真武汤配苓桂术甘汤治之,以温肾健脾而逐水湿,痰湿之邪一除,其眩晕之症自退。
病例:朱某,女,48岁。体形肥胖,经常头晕目眩,泛恶欲呕,剧时站行不稳,下肢微肿,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苔白厚而腻,脉象弦细。此属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以温化之法论治。
药用:制附子6克(先煎),桂枝6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0克。
每日清水煎服1剂。连服6剂,病情缓解,下肢不肿,眩晕减轻。
三、寒凝经痛
妇女月经即将来潮或经行第一、二天时,少腹及小腹胀痛剧烈,甚则呕吐清水、四肢寒冷、冷汗淋漓、口唇发青、经水量少、色泽紫黯、夹有血块、块出则痛减、舌苔薄白、舌质有瘀点、脉象沉紧者,此为寒邪伤于下焦,客于胞宫、寒性收引凝滞,以致经血欲行而不能行或行而不畅的病变,常用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治之。本方既能温散寒邪、活血化瘀,又能养血扶正、疏通血脉,气血调和则寒邪除而疼痛止。
病例:江某,女,18岁。16岁时经期在江河中游泳,随即每次月经即将来潮时,少腹及小腹胀痛剧烈,按之加重,汗出而肢冷,面色苍白,口唇发青,甚则昏厥,经色紫黯夹块,量少,脉象沉紧,舌苔薄白。症属寒凝血滞、经脉不通畅,以温开通行之法论治。
药用:当归10克,赤芍10克,桂枝6克,吴茱萸6克,北细辛(后下)3克,通草6克,艾叶10克,炙甘草6克,大枣10克,生姜10克。
每日清水煎服1剂。每月经行前一周连服3—6剂,连续服药半年而收效。
四、带下如水
妇女带下,其病因虽很复杂,但总的来说主要有湿热与寒湿二端,其治则为热则清化、寒则温开。如带下清冷、量多色白、质稀如水、终日淋漓不净、面色晦黯、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小腹冷感、舌苔薄白、舌质淡嫩、脉象沉迟者,属脾肾阳虚、寒湿内停,常用附子汤加味温化为治。
病例:黄某,女,48岁。经行紊乱,前后不定,量多少不一,色淡质稀,平时带下绵绵,量多色白,质稀如清水,每天均须用卫生纸,精神困疲,腰酸楚楚,大便溏薄,小便频数,脉象细弱,舌苔薄白,舌质淡嫩。此属脾肾阳虚、水津不化的病变,以温肾健脾、驱散寒湿论治,宗《伤寒论》附子汤加味。
药用:制附子(先煎)10克,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白茯苓10克,杭白芍10克,益智仁10克,补骨脂10克,桑螵蛸10克。
每日清水煎服1剂。守本方出入,连服12剂而收功。
五、妊娠水肿
水肿的证型,一般有阴水与阳水之分。妊娠水肿,多属于阴水证型,与脾肾阳虚、水湿不化、输布失常,或七情抑结、气机不畅、水湿壅滞有关。凡在妊娠期间眼胞及下肢浮肿、精神不振、纳食不香、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脉象虚细、舌苔薄白、舌质淡者,常用当归芍药散加味,以调理肝脾、温运水湿论治。
病例:李某,女,30岁。受孕五月余,二周来胃纳不振,肢体困倦,眼胞及下肢浮肿,以手按压良久始起,大便稀薄,脉象虚缓,舌苔薄白,舌质淡嫩。症属脾气虚弱、健运失常所致病变,方用当归芍药散加味。
药用:当归身12克,白芍15克,茯苓20克,川芎5克,白术10克,泽泻10克,川木瓜10克,补骨脂10克,北黄芪20克。
每日清水煎服1剂。守本方出入,连服15剂而见效。
六、产后腹痛
产后腹痛,有虚与瘀之分。凡产后腹痛绵绵、按之则痛减、头晕目眩、腰酸坠胀、形寒肢冷、恶露量少、舌苔薄白、舌质淡、脉象细弱者,此属气血亏损、筋脉失养之病变,治宜温养气血,常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治之。如产后少腹及小腹胀痛、按之不减、恶露量少、色黯而夹块、舌苔薄白、舌质正常或边尖有瘀点、脉象沉紧者,此为产后虚瘀夹杂、瘀血内停之病变,轻者以枳实芍药散加味治之,重则用下瘀血汤治之。
病例一:农某,女,32岁。产后5天,小腹绵绵而痛,按之则舒,恶露量少,色淡质稀,偶或夹小块,腰酸膝软,肢体乏力,胃纳不振,大、小便一般,脉象虚细,舌苔薄白,舌质淡。证属虚瘀,以虚为主之病变,用温养气血之法论治。
药用:当归身30克,山羊肉100克,桂元肉30克,生姜30克,黑豆60克。
加适量清水,炖服酌配油盐,可分二、三次趁热吃。
病例二:李某,女,28岁。产后15天,小腹胀痛剧烈,痛过于胀,按则痛剧,恶露量少,色黯夹小块,纳差,大便已3日不解,小便正常,脉象沉紧,舌苔薄白,舌质一般。症属离经之血停滞、经脉不利之病变,宜活血化瘀、导滞通行之法为治。
药用:枳实10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桃仁5克,熟大黄(后下)5克。
每日清水煎服1剂。连服3日,胀痛消失。
总之,经方是久经考验的有效之方,用药精简,配伍严谨,一方能治数病,多种疾病可用一方。只要辨证准确,并结合病情变化随证加减,其疗效更为广泛。所以说,古方能治今病。
本文摘自《中医函授通迅》1991年01期,作者/ 班秀文
精彩文章回顾
========== END ==========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广告是系统随机配发,我们无法详细控制、选择。请您切勿购买任何动物制品、肉食。不要买渔猎、捕鸟的器具,拒绝杀生。不要玩杀人游戏,杀人游戏与实际杀人果报基本相同;不要看色情文章,万恶淫为首,邪淫是轮回和灾祸的根本。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切记!
人先天皆有不足,唯有后天多爱自己!
可直接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微店购买
或直接扫描下面二维码进入微店
养生是什么?
就像5元的停车费,再便宜都觉得贵,突然有一张罚单贴在玻璃上让交200元违章停车罚款的时候,真恨不得给自己一耳光,早知道给10元停车费我也愿意
当身体出现疾病,医生让你交20万、30万、50万的时候才发现,那每天几元一次的养生真便宜
养生不是改变你的生活,而是防止你美好的生活被改变!
让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懂健康的人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