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飞往中国香港的客机空中熄火,调查结果出乎意料!

PressHK 香港传真 2022-04-22
点击香港传真,标星或置顶我们
最快的粤港澳资讯,只需关注我们
----------------

《空中浩劫》是一档系列纪录片节目,取材自真实事故调查报告及相关新闻报道,为的是通过重建航空史上的一些的重大事故,确定空难问题所在,并希望找出防止这些可怕的悲剧再次发生的办法。

在这一系列纪录片中,有一集发生在中国南海上空


2010年4月13日,国泰航空一架由印尼飞往中国香港的客机在降落过程中遭遇了多次险情,并成功降落。但是根据中国香港民航处和各方的调查结果来看,背后的原因让人意想不到

中国南海上空
两个飞机引擎同时失去动力


图/空中浩劫


2010年4月13日,国泰航空公司CX780航班于印尼泗水朱安达机场飞往香港国际机场。那一次执飞的机型是空中客车A330-342,制造时间1998年,注册编号B-HLL。当天飞机共有13位机组成员和309名乘客。驾驶飞机的是机长Malcolm Water和副机长David Hayho。根据香港民航处公布的信息,其中机长当年35岁,拥有7,756小时的飞行经验。


根据香港民航处公布的多份报告,以及媒体的资料,可以完整梳理那次事故的大致情况(纪录片、媒体和香港民航处信息有差异的,以香港民航处公布的为准)。


第一次故障信息——2号发动机系统故障。飞机从起飞到平飞过程还算顺利,只是在爬升时1号发动机有轻微波动。但当飞行在高度大约39,000尺的高空平飞时,第一次故障信息出现了。当时中央飞机监察器发出“ENG 2 CTL SYS FAULT”(2号发动机控制系统故障)信息,当时飞行员按照程序与国泰工程部联络后,均认为可以继续安全飞行


第二次故障信息——又是2号发动机。继第一次故障信息发出后约1小时18分钟后,刚才的情况又重演了一次,这一次飞行员和工程人员依旧认为除发动机出现波动外,其余指标均正常,可以继续飞往中国香港。



图/空中浩劫


第三次故障信息——1号发动机故障、2号发动机失速!1小时39分钟后,飞行员按程序完成抵达香港国际机场的进场准备。然而仅过了24分钟,飞机在下降过程中再次发出故障信息,而这次伴随的不只是轻微的发动机波动,而是机身剧烈的震动和声响。根据事后报告显示,当时CX780在香港机场东南约110海里下降时,系统出现了之前都没出现过的提示——1号发动机故障。还没等飞行员反应过来,又一个更严重的故障信息瞬间出现——2号发动机失速


在这个关头,飞行员把2号推力杆设于慢速位置以避免引擎损坏,虽然还在运转但已无法提供动力,因此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已经发出故障信号的1号发动机上,而飞行员也随之将1号推力杆推至最大的连续推力位置。


图/空中浩劫


首次发出救援信号飞行员用两分钟完成了上述一系列动作后,向香港空管发出紧急求援信号“PANPAN”,要求空管中心缩短航迹及让飞机优先着陆,并同时告知乘务员发动机出现故障,并吩咐准备着陆。与此同时,在收到救援信息号后,香港机场迅速响应,并向机场消防队发出戒备提示“Local Standby”(本地戒备提示)。


第四次故障信息——1号发动机失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2号发动机失速的9分钟后,飞机最后的希望——1号发动机也失速了


第二次呼救。1号发动机失速后的两分钟,飞机向香港空管中心发出较“PANPAN”更为紧急的遇险呼救信号——MAYDAY。此时飞机虽然距离香港国际机场只有45海里(约83公里),但这架已经完全失去动力的飞机,除非出现奇迹,否则根本无法飞到香港,只能选择海上迫降


奇迹发生——1号发动机“复活”。在副机长都已经开始准备海上迫降的流程时,机长决定再搏一把。这一次,他尝试缓慢地推动1号推力杆以测试发动机,就是这一试,让希望重燃。事后报告显示,完成这个步骤后,1号发动机的N1轴转数提升至约74%,而2号发动机的N1则停留在约17%。(N1指“低压压缩器及涡轮”转子最大转速的百分比。)


图/空中浩劫


祸不单行——1号发动机停不下来了。此时,机长改用手控及目视进场模式驾驶飞机,准备降落。以为最大的险情已经排除时,危急情况又出现了!在最后进场阶段,虽然机长已将两个推力杆维持在慢速位置,但1号发动机仍显示N1轴转数约74%,这意味着飞机无法减速


结局——像航天飞机一样降落。上一秒还在为失去动力感到绝望,下一秒却为飞机无法停下来而感到恐慌。更严重的是,此时的飞机速度对于正常降落速度太快,但发动机推力不足,飞机也无法复飞,这意味着CX780只有一次降落的机会



CX780降落后的现场图片


调查报告显示,飞机当时是以地速230海里着陆,着陆重量约173,600千克。用当时香港民航处的一句话就是——像航天飞机一样降落即便降落的跑道有3.8公里长,一般而言只需要用到一半的长度,但CX780几乎滑到了跑道尽头才停下。这一次降落,1号发动机的整流罩底部触碰到了跑道、5个主轮胎爆胎,但乘客大致无恙


调查结果:

无关飞机、无关飞行员、无关塔台

原因你肯定猜不到


2013年7月,在事件过去近3年后,香港特区政府民航处公布了一份215页的最终调查报告


香港民航处报告截图


报告显示,相关部门和机构在对发动机燃料部件经检查后,发现有两个发动机的“燃料计量仪”的“主计量活门”被卡住了,不仅如此,两个发动机内都发现球状微粒。调查报告表示,这些颗粒是导致发动机故障的罪魁祸首!


香港民航处报告截图


但诡异的是,这些球状微粒不属于飞机的任何一部分,而且飞机机身和发动机系统在正常运作时,不可能产生这些微粒


在经过进一步调查后发现,这些颗粒出现在了一个飞机以外的地方——飞机加油车内的过滤器


香港民航处报告截图


但问题在于,过滤器里的颗粒又是哪儿来呢又经过更进一步调查发现,加油车过滤器的滤芯中居然测出了海水。试验显示,当燃油和海水同时经过滤芯时,颗粒物就出现了。


那么下一个问题,为什么油里面会有海水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民航处的最终调查结果显示,油里面掺杂了海水,是因为加注燃油的管线受到了污染


之所以管线被污染,是因为事发前印尼泗水朱安达机场进行了管道改造,当地靠近海洋,但改造时设备并不完善,导致海水污染了管道,最终一步步造成了CX780所遇到的发动机失灵事件


这次事故之后,香港民航处向印尼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而航空业也因此对燃油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不仅如此,CX780事件至今还是业界学习的重要资料。


每一次的航空事故,原因各有差异,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不能轻易揣测或下结论。但是每一次的调查结果,都是一本教科书,为我们避免下一次事故提供了无价的经验。


资料:

1. 意外初步报告第1/2010号 - 二零一零年四月十三日一架空中巴士A330-342型飞机(登记标志B-HLL) 在香港国际机场发生意外的初步报告 

2. 意外初步报告第3/2010号 - 跟进二零一零年四月十三日一架空中巴士A330-342型飞机(登记标志B-HLL) 在香港国际机场发生意外的初步报告 

3. 意外初步报告第1/2011号 - 跟进二零一零年四月十三日一架空中巴士A330-342型飞机(登记标志B-HLL)在香港国际机场发生意外的初步报告

4. 飞机意外调查报告第 2/2013 号 - 二零一零年四月十三日一架空中巴士A330-342型飞机(登记标志B-HLL)在香港国际机场发生意外的调查报告

5. 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公报

6.《空中浩劫》纪录片等




3月22日香港疫情数据




推荐阅读




“德叔”再次出征!

“拿出最好的家底支持香港!”

点击观看视频,欢迎点赞、转发


何“村长”,国家援建方舱交给您

大家很放心!

点击观看视频,欢迎点赞、转发


香港医管局:内地医护是及时雨

希望向他们多方面学习

点击观看视频,欢迎点赞、转发


暖心!香港阿Sir拍视频

感谢内地医护支援

点击观看视频,欢迎点赞、转发




更多港澳资讯

欢迎点击下方关注香港传真




关注香港传真公众号(微信号:PressHK)

· 回复“去深圳”:深圳驿站预约攻略
· 回复“回港易”:香港居民回港免隔离安排
· 回复“来港易”:非香港居民赴港免隔离申请
· 回复“风险”:“回/来港易”不适用名单
· 回复“疫苗”:香港接种疫苗计划官网
· 回复“港康码”:香港健康码申请攻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