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藏民航精神】创新: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2012-2021)

青年编辑部 民航西藏自治区管理局 2022-08-26
正文共:3319字,预计阅读时间:11分钟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民航迈入新时代,发展理念、新技术应用、运行模式等不断革新。在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基础设施设备的基础上,西藏民航全面应用和推广RNP-AR(所需性能导航),ADS-B/VHF(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等航行新技术。这些打破了运行保障的瓶颈,为航线航班增多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1年1月,随着拉萨彩虹桥、拉萨机场备份通信监视台的建成使用,ADS-B台站建设暂告一段落。


ADS-B技术应用和台站建设的初衷,是为了管制员在管制席位更加准确掌握飞机速度、高度、位置等信息,改变过去航路上飞机“看不到、叫不到、听不到”的局面。在这个可视化系统的背后,需要建设信号发射和接收的台站。这项工作由通信导航监视处负责,从2009年启动,经历了十几年。


图:尼玛旺堆带队赴区内各地踏勘


最开始的时候,工作人员在进出西藏航路的下方,往来奔波。先是探址测试,然后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进行台站建设。现任通信导航处处长的尼玛旺堆、通信保障科科长白义甫是最早参与、也是全程参与建设的一批人。他们带领大家一边选址踏勘,一边维护设备;穿越无人区、荒漠与草原,饱经风餐露宿、日晒雨淋。回忆起当年,白义甫十分唏嘘,“建设某台站的时候,我们为了完成设备搬迁、安装和调试,在海拔5300多米的山上10天没有下山,每天工作时长达15个小时。当时身体的不适完全被成功建设台站的激动心情掩盖了。发紫的嘴唇、晒得发黑的脸庞是我们的普遍状况。而回程路上,我们终于放松下来,才发现,这条通往台站的山路,让人望而生畏”。


图:通信导航监视处工作人员在检修设备


图:尼玛旺堆与“安康杯”获奖选手合影

2011年5月,ADS-B台站建设实现了“零的突破”,成都-拉萨航路上通航46年来没有监视手段的历史至此结束。他们开创了全国民航航线首次使用ADS-B飞行的记录。此后的十余年的时间里,西藏民航人跑遍西藏每个角落,行程数万公里,建设大小台站10余个,极大改善了西藏进出航线的通信保障、航班监视情况,带来了管制方式的转变,提升了安全裕度和质量。从被动知晓飞机位置转变为主动监视航班以及预判空域情况,航线利用率得到提升,空中不再出现“堵车”情况,航班正点率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图:塔台工作人员在指挥飞机


如果说建设不易,则维护更难。已建成的13个空管台站,除了每2周一次的定期巡视维护,还有应急抢修。一旦出现故障,西藏民航人得第一时间到达台站。穿梭在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上,“晕车”常常不期而至;在海拔超过5000米以上的高山山顶,温度低至零下三十度,冷风呼啸刺骨,人站在需要维修的设备上总有些不寒而栗、摇摇欲坠的感受。到了冬季,冰雪天气多发,台站的路更难走了,车常常开不上去。西藏民航人踏雪履冰,背着设备上山,气喘吁吁,裸露在外的手、脸、耳朵冻得通红。身上出了汗,衣服湿了,很快就会结冰。有时遇到极端天气,他们也会把地当床、天当被,用雪水煮泡面,几天下不了山。


为了回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出行需要,西藏民航人在改进通信技术的同时,也围绕“天空”下足了工夫。


2006年,区局首次提出了建设成拉航路复线的思路。历经10余年的论证试验、循序探索,从首次实现单向飞行7分钟放行间隔,到单向飞行75公里间隔,成拉复线最终于2018年3月1日开启试运行,并于当年3月21日正式启用,改变了过去40多年间,空中航路仅有一条、来往飞机“对飞”的局面,形成了空中航路“进出分离”的新格局,等同于将“低等级航路”进行升级改造。


1996年毕业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洛桑平措,全程参与了成拉复线的设计、论证、启用。成拉复线试运行时,洛桑平措有幸参与了首飞之旅。坐在驾驶舱里看到机组在飞管计算机里输入的每一个参数,洛桑平措激动得难以言喻,往事一幕幕重现。


洛桑平措说,“当我接到这个任务时,既兴奋又忐忑。当时,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突破空域的特殊性,如何打破技术壁垒。这些都是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那些年,除了完成日常工作外,我们猛补专业知识,集中学习新技术,利用书本、网络和援藏干部,前前后后共制定了十二个方案,最终优化了三个方案,成功运用到了首飞任务中。”由于长期无法与家人团聚,洛桑平措对家人也充满了亏欠。在他的手机中,有这样一段视频对话始终让他泪目。视频中,一个小男孩说,爱爸爸“三十个”,爱妈妈“一千个”,因为“爸爸在干成拉复线的事,陪得少,妈妈陪得多。”洛桑平措泪眼婆娑,对着小男孩说:“爸爸争取早点完工,回家接你坐飞机哟!”


图:洛桑平措讲解成拉复线


空中的路更宽了,地面的设施也更新了。2021年8月9日,历经4年多的建设,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候机楼——拉萨贡嘎机场T3航站楼在雅鲁藏布江畔拔地而起,通航运行。其形状,像极了盛放的莲花。候机楼总投资39.07亿元,新建8.8万平方米航站楼、21个机位的站坪,4个值机岛,值机柜台40个;安检口22个,登机口20个,配套建设空管、通信、生产生活等设施。


T3航站楼是西藏民航人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最好的礼物。在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涌现出很多感人的故事。


图:2021年,拉萨贡嘎机场T3航站楼投入使用

70后的李勇,是区局建设项目管理中心工程部的副经理,也是建设领域的行家里手。对于高原特殊性带来的工人短缺、施工效率不高、施工机械降效等问题,李勇应对起来游刃有余。T3建设期间,拉萨遭遇了罕见的极寒天气,夜间温度一度达到零下30度。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李勇在工地建起了暖棚,24小时坚守。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工人返岗问题突出,工程复工困难重重。李勇主动担当,通过包车包机等多种方式组织工人及时返回工地。为了确保工人生命安全,防止疫情影响工程进度,李勇牵头编制《西藏民航机场建设项目开复工疫情防控管理手册》,组织工人隔离、做好隔离期间的后勤保障。当年,T3航站楼建设工程成为了西藏最早复工的项目。


图:李勇工作照


项目虽然顺利复工了,但受疫情影响,部分原材料却无法如期供给。建设项目管理中心的工程部副经理,80后的“女汉子”杨露,主动承担了保供的工作。除了联系内地商家,她还亲自去工厂了解情况,驱车跑遍了拉萨周边大大小小数十个厂家。


杨露是一名藏三代、民航二代;同时也是区局唯一一名留过学的“洋学生”。相比其他年轻人,她更加清楚西藏民航取得今天的发展,是多么的不易,曾经的西藏民航人,又是何等的平凡而伟大。为了保障T3航站楼工程如期投运,杨露和同事们主动放弃了所有休息时间,一头扎在工地上,盯住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想尽一切办法,确保进度和质量。


图:杨露工作照

说起工程施工,杨露头头是道;说起自己的孩子,她双眼通红。远在成都的孩子,今年刚刚2岁;她最怕儿子叫她阿姨。孩子出生前后,正是T3建设最关键、最忙碌的时候;无论产前还是产后,杨露都远距离联系和指挥着T3的建设。产假结束后,她把嗷嗷待哺的孩子交给爱人和父母,第一时间回到自己的岗位,一呆就是好几个月。唯一联系母子感情,是那每天短短十几分钟的视频。


航空,为西藏不仅带来了客流,还带来了丰富的物流。在新冠肺炎疫情抗击过程中,航空货运的重要性更加凸显。2020年初,回家休假的货运分公司总经理洛松次仁,在疫情爆发后主动申请返回岗位。面对从内地通过航空运进来的一箱箱卫生防疫物资,洛松次仁提出“卫生防疫物资、生产生活物资进港优先交付、出港优先发运”的“两优先”原则,持续开放绿色通道。2021年5月10日,拉萨贡嘎机场新货站投入使用。货站新增了电动站立式搬运车、拖车等保障设备。从内地运到拉萨机场的航空货邮,卸下飞机后的2个小时内,就能从机场装车运往拉萨各快递公司,大大缩短了快递路途时间。


图:洛松次仁工作照


如今的西藏民航,设施设备焕然一新,最高年旅客吞吐量已达575万人次。截至2021年10月,西藏5个区内机场引进航空公司11家,开通航线142条(含国际航线1条),覆盖全国主要大中城市。从拉萨出发,1天之内,畅达全国。西藏民航,被人民群众亲切称为“运输保障线”“空中生命线”“民族团结线”“社会进步线”。



【西藏民航精神】探索:在奋斗中成长(1985-2012)
林芝航站地面服务部喜获共青团中央“青少年维权岗”荣誉称号
【在历史中汲取力量】“观红色电影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获奖作品合集(五)

本期编辑 | 刘  天

图文供稿 | 青年编辑部 

责任编辑 | 周  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