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匠心筑梦,风范励人|西华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团队:创新教育模式,成绩斐然

西华青年 西华青年 2021-06-23


编者按: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始终坚持“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严谨落实课程思政工作,注重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积极引导当代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下面跟着菌菌一起走进匠心筑梦,风范励人第五期,了解并学习西华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团队老师们的育人精神。








团队简介:西华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源于1999年机械工程学院成立的机器人研究所。2016年整合多方资源,组建为西华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在张均富、张葛祥、刘渝、李军民等教授的指导下,带领任涛、王宇、杨强、张然等富有激情与活力的年轻老师组建而成。




创新教育模式,成绩斐然

机器人研究中心以智能制造为背景致力于机器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并注重科教融合开展工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依托国家和省部级机器人比赛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等平台,将科研成果融于创新人才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各个课程所涉及的实验实践训练较少,课堂教学依然还是大学教育的主流。已有的实验环节仍然是一些验证性实验,即使是创新型的实验,也是很简单的设计,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全面提升。”任涛老师介绍道。科教融合下的课外科技活动,是对传统教育缺失的强有力的补充,在该模式下学生得到更为充分训练,避免了学生被动接受、难以动手、缺乏创新的尴尬状态,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严谨科学态度,提升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中心参训学生来自校内多个学院,在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四川省机器人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均取得好成绩。特别是全国机器人Robocon大赛,从2016年中心组建后开始,用踏实进取的精神不断向着这一国内顶级机器人赛事发起冲击,从南方赛区二等奖再到全国二等奖,短短三年内取得了极大的进步。





学生担当主力,互促互进 

机器人本体与系统开发为学生提供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了团队协同和团队组织管理的平台。中心指导教师根据需要对团队学生成员进行模块化分类:机械、电气控制、协调与后勤保障。在此基础进行细分,如机械分为机械设计、机械加工、结构优化等;电气控制分为电路硬件设计、软件编写与调试、单元模块与整机测试等;后勤保障主要是完成各种零部件的采购,技术资料的查找与汇总,生产测试的协调等……

在机器人团队人员的组建中,负责人会根据团队成员的年级分布,组成合理的梯队,选择有能力、有威望的高年级学生作为团队的队长,负责将比赛分解成多个子任务,由子任务驱动组建小组,同时各个小组选拔小组长,负责该任务的具体实施,以此最终形成“高年级带低年级,能力强帮扶能力弱”的学生管理学生的模式。




教师“灯塔”护航,引导成长

“没有理想的灯塔而遨游在书海里,就会迷失了方向。”机器人研究中心的进步与发展更是离不开教师的指引。无论是比赛的开展,还是日常的教学活动,他们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师依托各类科研项目,让学生有机会融入到正抓实干的氛围中去。低年级学生融入团队以后,在教师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帮助下,很快找准自己的兴趣方向,并逐渐形成渴望学习、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师通过日常的科研活动,以身作则教授学生知识与技能,让知识以一种更灵活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真实的研究活动,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准备。该种模式,相较于为了比赛而备赛,学生更能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开展比赛时,教师的作用就更加的突出了。比赛的初期阶段,他们会组织学生进行方案讨论,对整个过程加以引导,但不限制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案。同时在讨论过程中,尽可能性的融入部分教学内容,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开展比赛时,教师的作用就更加的突出了。比赛的初期阶段,他们会组织学生进行方案讨论,对整个过程加以引导,但不限制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案。同时在讨论过程中,尽可能性的融入部分教学内容,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未来可期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西华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秉承着踏实奋进、真抓实干的理念,各位教师本着对学生的热爱、对科研的追求,一起与学生共同创造新的成绩,书写着属于他们对未来的期望。正如孔老夫子“循循善诱”、西方哲学“逍遥学派”的探讨式教学,中心的教师亦是追随前人的脚步,在与学生交流、探讨和分享的过程中,在准备比赛的漫长时间里,遇到过疑惑和挑战,遭受过困难挫折,历经过严寒和酷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坎坷带来的不仅是能力的提升,更多的是与学生的共同成长,这些都是最美的收获。“在真抓实干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整个团队科研水体的提升,中心的学生在这种竞赛和科研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相信在这样的努力追求下,西华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必将走出一条独特的成长道路,走向一个美好的未来。



往期精彩回顾

学而时习之 | 走进习近平总书记,做新时代新青年(二)

芒种 | 今日芒种,忙而不茫

壁纸大放送,你喜欢的样子我都有



编辑:钟春燕
审核:刘薇 黄秋玥 刘峻瑶
图文投稿来源:机械工程学院
秀米邮箱投稿:2118277978@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