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浑水的尽调逻辑:回归商业本质和常识!关于瑞幸咖啡财务造假复盘反思

尧戈 老友财经 2023-02-24

版权声明:老友财经微信公众号转载之文章版权归属原作者,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后台联系处理。


北京时间4月2日,瑞幸咖啡发布了名为《Luckin Coffee AnnouncesFormation of Independent Special Committee and Provides Certain InformationRelated to Ongoing Internal Investigation》的公告,公告内容显示:公司成立的一个特别委员会展开的内部调查发现,2019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公司首席运营官(COO)刘剑和向他汇报的几名员工,共同伪造了高达22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金额。
一石惊起波涛,瑞幸咖啡股价收盘重挫75.57%,收报6.4美元/股,市值蒸发49.5亿美元,约合350亿元人民币,就在此时,由知名做空机构浑水发布的关于瑞幸咖啡的做空报告《Fraud + FundamentallyBroken Business(欺诈+根本存在缺陷的业务)》再次回到公众视野。浑水用一种极致的调研方法,只为告诉投资者一个经济学常识:根本存在缺陷的生意不是生意。
“常识”一词,《辞海》解释为:普通知识,即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心智健全的成年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包括生存技能(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作技能、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一切基于敬畏自然。

可是,原本普通的知识,在群体的癫狂中,却显得那么富丽堂皇、星光闪耀,或因无知,或因冲动,或因没主见,很多投资人都丧失了对于常识的认知能力。而瑞幸咖啡俨然就是这么一位穿着新衣的皇帝,在一众资本大佬的护佑下,高歌猛进,高举高打,只花了19个月,就以独角兽的身份登陆到了纳斯达克,创造了美国资本市场的奇迹。尧戈从瑞幸咖啡2020年1月10日发布的《 Form 424B4 瑞幸咖啡: Prospectus》公告中,截取了四组数据:

这四组数据分别为新客户获客成本、新客户转换数量、新客户留存率和客单价,看到这组数据之后,尧戈心里默念,ZTM漂亮,获客成本越来越低,转换数量、留存率和客单价越来越高,这是等着发财的节奏,难怪股票价格在短短二个月的时间股价爆涨167%。可转念一想,数据是不是太漂亮了?而且股票价格也配合的刚刚好,一切就好像画出来的一样,故心生疑窦。

为了验证心底的疑虑,尧戈从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以及定期报告当中,将公司的核心运营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越分析,心里的疑惑也越来越多。

1、广告支出费用和免费产品促销费用的比例出现重大异常

2019年三季报公司披露广告费用为6.64亿元,免费产品促销费用为1.19亿元,两者之间的金额比值为5.54倍,超过了2018年一季报两者之间的比值。而2018年为瑞幸品牌的市场导入期,如此大的比值是可以理解的,但经过一年多的广告轰炸和市场培育,再次出现这么大的市场比值,是相当不能接受的。
原因在于:瑞幸的客户群体主要为价格敏感性群体,免费产品促销的市场效果要好于广告的效果,作为一个已经趋于成熟的且有较高市场知名度的品牌,免费产品促销的市场策略应该是瑞幸咖啡的最优选择。

那么巨额的广告费干什么去了?各位看客可以遐想一下。
2、快递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下降异常

根据瑞幸咖啡招股说明书内容:“我们以迅速的交货来履行客户订单,以便他们可以按时享用我们的咖啡和其他产品。在2019年1月,我们将免费送货的消费门槛从35元提高到55元,以鼓励客户自己取货。随着我们的提货商店密度的提高,送货需求通常会下降。我们已将送货服务主要外包给中国领先的送货服务公司S.F. Express以及多家精选的当地送货公司,并将我们的后端系统与我们的送货服务提供商。”顺丰快递也在其2019年年报中披露:“新夏晖与顺丰同城的即时配送联合,为某咖啡连锁品牌打造覆盖从产地到消费者的端到端物流服务”
按照瑞幸咖啡的说法,提货商店的密度提高与送货需求呈反向发展关系,2019年9月30日,瑞幸咖啡有咖啡店3680家,较2018年12月31日的2073家增长1.77倍,2019年三季报公司披露快递费用为3.19亿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快递费2.42亿增长1.32倍。

快递费用作为第三方证据,证明力较强。金税三期上线之后,瑞幸咖啡必定会向顺丰快递索要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作进项税抵扣,我们有理由相信,1.77倍的店铺数量增长带来了1.32倍的快递费用增长的逻辑是成立的。
但是从数理统计上,1.32倍的快递费用增长,带来了3.48倍的营收增长,一家主打“迅速交付”的消费品牌,难道真的可以忽略快递在其服务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吗?

3、客单价的大幅增长出现异常

以一个长期泡咖啡馆的资深人士的经验,一般尧戈去星巴克喝咖啡,要么1个人去,要么请上2-3好友去,一般的客单价为32-108元/单,瑞幸咖啡的客户大部分为价格敏感性消费群体,大家图的是他家的便宜和便利,像瑞幸招股说明书中描述的:“在2019年1月,我们将免费送货门槛从35元提高到55元,以鼓励客户自己取货。”那么客单价应该在55元以下才更加合理,消费者不愿意付出更多成本去享受原本就可以享受的优惠,这个是基本常识。

基于以上三点异常,有理由怀疑瑞幸咖啡的财务数据存在造假的嫌疑。按照经济学的逻辑,利润=销售数量*销售价格-成本-费用,套用到瑞幸咖啡的基本面上,如果是尧戈来尽调,一定会围绕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来展开,以此验证以上的分析逻辑。但是,瑞幸咖啡有4500多家店面,分布在50多个城市,而且业务高度依赖信息系统,调研难度可想而知。

所以,向浑水提供匿名做空报告的机构,聘请了92名全职和1,418名兼职人员参与到瑞幸的秘密调研当中,调研人员采取了最笨的蹲点拍摄的办法,在38个核心城市,成功记录了981个门店日的客流量,覆盖了620家门店100%的营业时间;成功收集了来自45个城市2213家门店10119名顾客的25,843张收据。每一张收据都包含了足够的信息,包括购买的时间和地点,是取货单还是送货单,使用的是哪种优惠券,列出的价格和实际支付的价格等。

通过大量严谨的数理统计分析,得出了两个核心结论:
(1)虚构线上订单:同一家门店在同一天的在线订单数量夸大范围从34到232,相当于平均每天106个订单或72%的平均线下订单量。
(这一结论基本印证了本人对快递费用异常的猜测:线上销售数据大规模造假)
(2)人为提高售价:瑞幸将每件商品的净售价至少提高了1.23元或12.3%,人为地维持了这种商业模式。在实际情况中,门店层面的损失高达24.7%-28%。不包括免费产品,实际销售价格为上市价格的46%,而不是管理层声称的55%。
(这一结论分析的还不够透彻,需要借助审计师的力量,对瑞幸所有的后台数据展开信息系统审计)
除此之外,做空机构还关注到了CTR第三方机构对于瑞幸的广告监测数据,认为其广告费用支出存在异常;做空机构还详细收集整理了瑞幸咖啡高级管理人员过往的历史背景,认为该团队是资本市场的惯犯,作假动机较强。

做空机构发布的做空报告总共89页,证据链十分翔实,报告引起了监管层和市场的高度关注,所谓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狐狸尾巴终于在4月2日露了出来,瑞幸自爆2019年2-4季度造假金额22亿元,创下中概股在美股的财务造假记录。
瑞幸财务造假公告发布后,股票应声下跌,投资者损失惨重。事后,朋友圈很多人开玩笑说,瑞幸是一家良心中国企业,圈美国人的钱,送中国人咖啡。玩笑归玩笑,瑞幸的财务造假影响十分重大,十分有必要对该事件做出认真的复盘和反思:
实话讲,作为一个经常在咖啡馆谈事情的人,目前为止,我只喝过一次瑞幸的咖啡,在华强北的一家Pick-up店享受了一次新会员半价的优惠。当时对于这家互联网咖啡店很是好奇:1、瑞幸咖啡与周黑鸭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有什么不同?2、快速的门店扩张和高昂的获客成本,公司的现金流还能支撑多久?3、投资人在这一项目上的诉求是什么?4、星巴克对于瑞幸的快速冲击将会做出什么样的市场反应?5、中国人向欧美人一样喜欢喝咖啡吗?

针对这5个问题,尧戈认为:
其一,虽然瑞幸咖啡借助了相当niubility的IT技术和自动售货机器人,但其本质上仍然是一家专注于休闲饮料和食品的连锁店,这一根本逻辑与周黑鸭的商业模式是高度一致的,一个是卖咖啡茶饮料的,一个是买休闲食品的,只不过卖的东西不一样而已。同时,大型商业连锁机构也自有其运行的市场规律,随着店铺数量(供给量)的增长,连锁品牌所赋予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这一商业规律在周黑鸭上市后的2018年和2019年度得到了很好的商业验证。
根据周黑鸭财报显示,2017-2019年分别实现收入32.52亿元、32.17亿元和31.9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7.62亿元、5.4亿元和4.07亿元,分别实现净经营性现金流6.4亿元、3.08亿元和4.69亿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周黑鸭拥有自营门店1301间。
按照周黑鸭与瑞幸咖啡商业本质高度一致的投资逻辑,你认为是周黑鸭的投资价值大?还是瑞幸咖啡的投资价值大呢?结果可能令你大跌眼界,截至4月3日,即便跌去了近80%的市值,瑞幸咖啡还有96.32亿元人民币的市值,而周黑鸭市值100.33亿人民币。
面对这一结果,只能说瑞幸的想象空间实在太牛逼了,服!


其二,面对瑞幸的互联网打法,星巴克开始是有一点懵的,在星巴克2019年11月15日公布的2019年的年报当中,星巴克认为“新的竞争对手进入中国特色咖啡市场”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威胁,从客群上分析,应该说星巴克与瑞幸存在一定程度的客群重叠,但星巴克的客群,无论是从收入、年龄、客单价,还是客群数量等都要高于瑞幸,由于差异化的竞争,星巴克的基本盘还是相对稳定的。

其三,中国人对于的咖啡的喜好不如欧美人,这一商业模式从最早的假设就出现了偏差,中国人口基数大,结构上差异非常之大,作为行业领袖的星巴克也一直在探索中国的咖啡消费习惯,市场培育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个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作为经营者和投资者,都需要对市场有敬畏之心。面对市场,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其四,门店的快速扩张和高昂的获客成本,用钱烧出一个美好的资本故事,陨落只是迟早得事情。瑞幸就是一个击鼓传花的资本游戏,谁成为最后一棒,谁就是冤大头。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觉醒,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擅长于做资本运营包装的服务机构或个人。看过很多商业计划书,一般是这样的套路:

1、行业赛道广阔无比,市场空间上万亿,好像这个企业的钱景和未来十分良好,实际上自己市场份额占比几乎为零;2、团队实力雄厚,好像不来几个BAT、北大清华或者海外常春藤的人,就对不住自己,其实谁又去核实过?即便是真的,商业变现能力如何?很多都虚无缥缈的;3、技术全球领先,恨不得就是我说我是老二,就没有人敢称老大的节奏,其实好多都是鬼扯淡,试问有多少专利技术经得起专利检索?4、财务预测漫无边际,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一个企业的产出与其资源要素的投入呈现出非常严谨的配比关系,好多人做财务预测时,远远脱离了企业的实际情况;5、企业估值高的离谱,动则就按照PS进行估值,有时候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6、上市预期超乎想象,其实企业离上市的标准还有十万八千里,梦想是可以有的,但也要脚踏实地;7、对赌我是不签的,我规模小,兜底能力差,我不想签。
不知道是谁把市场惯出了这样的毛病?所谓买的没有卖的精,很多项目都存在欺骗的嫌疑。而作为投资人,你是否能够拨云见日,去伪存真呢?抛开那些虚无缥缈的概念,回归商业的本质,回归基本常识,戒骄戒躁,相信还是有很多好的企业在等着我们。
(注: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

扫描上方二维码,分享会计实操与职称考试课程


老友财经™


 并购融资  |  IPO诊断  |  尽职调查 | 内控咨询  |  股权激励  |  税务筹划


满满都是干货,分享是一种美德。

业务咨询请发邮件:6613706@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