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可以付费,读书还请亲为
“知识付费”在现下已经不是一个新现象了,可仍为热点,本身就一直存在些争议。而我关注这样一条消息,大概是基于一条关于“樊登读书会”的推送,
(引起我再次思考的推文)
想聊聊阅读和“知识付费”这样一件事不是一时兴起,只是昨天突然想到一件事,不觉悚然,让我对现在的“阅读分享”有了新的忧虑。
一本书是什么?
最近有课程的展示作业,就是分享读过的书。
我这么对头疼此事的同学说的“讲小说,小说最好讲,作者、人物、情节,都可分析,都有分析,不会了去豆瓣读书找书评,看分析”。
突然警醒,什么时候我们对一本书的印象成了这样的拼凑。那么是不是编造些这样的基础信息甚至更多的细节描述就可以说有了这么一本书?
可怕。原来连书的真实性都可以存在问题,知识呢?
更可怕的是,这不是我个人的忧天之论,而是有现实事件的。去年在大家对豆瓣评分机制产生质疑的时候,有评论谈及豆瓣上一部虚构电影《即使变成甲壳虫卡夫卡还是进不去城堡》。
一部电影的公开信息基本都有:剧情、导演、演职员表、甚至宣传海报。于是,网友煞有介事做人物分析、镜头分析、剧情分析,有了这些,这部“电影”本身的存在也越来越完整。
可是,这是虚构的。
如果,是书呢?
(书有优劣,文讲价值)
回到我的问题:一本书是什么?
是书的内容?思想?文笔?我想大概都有,但反过来这些并不能构成一本书。而书的完整价值,应当在长度,不是字数的多少,而是在我们所称“篇幅”的限制中,传递出文字的感动。
“篇幅”本身是有遗憾的,写的精彩的终结于此,所以有意犹未尽;写的拖沓的败笔可能也仅在篇幅过长,木心所讲“文字的简练来自于内心的真诚”,不易。谈及阅读,阅读本身也是有遗憾的。
(“灵魂契约”之书,每个人都有吧)
阅读的价值呢?我想有两个方面,文字的感动之外,是我们每个人理解偏差带来的更多可能性。
想到青春文学,中学时期,很多同学课本之下“藏匿”着别人书写的青春感动。我个人是不去阅读的,兴趣使然,然而看着他们,真是可爱。这是文字的感动,如今呢?是否消逝?言情小说音视频化成了更多人的选择,也许感动仍然存在,人们越来越被别人感动。可阅读是孤独的行为,文字的感动也是。
理解的可能性呢?我们的教育给我们提供了阅读的“范式”,甚至理解的“范式”。所以有“读后感式分享”、有“阅读理解式书评”。然而每个人因经历与情感的不同,内心感知从文本中得到的体验是存在差异的。这正是那么多年过去了,经典仍然吸引着不同时代的读者,能让此时当下的你仍然存在被关照的感受,这是读者和作者互相的情感回馈。
(思想的价值)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知识付费”,我并不反对知识商业化,传统的出版业算下来不也是“知识付费”吗?对于所谓阅读精华分享我也并不置大的偏见,这是个商业时代,揣度并能制造大众需求的才是聪明的商人。
但我警惕的是与之可能产生的大众对“文本价值”的忽视,最具体的表现就是所谓“小说精读”。这其实已经不是一个新现象,出版界很久之前就有了“缩略版”(如今的“青少版”),不好听的讲这是文学阉割。读不懂可以不去读、不必懂。陶潜的“不求甚解”,我以为是好的。
回归当下,尚还存在着“有声小说”,这毕竟还是艺术上的二度创作,可所谓“十分钟听名著”、“三分钟一本书”又算什么?更甚者直接标榜最快时间的阅读,以获得最高效的攀谈资源。当然,阅读推荐也无关绝对对错,像梁文道做的“开卷八分钟”、“一千零一夜”就是在引导大众阅读,也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回馈。
我们讲这是个信息时代,“碎片化阅读”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我们生活方式地一部分。可如何在纷繁的信息中收获“真知”,我想,人的读书积累应当是重要的,如果,你不只是想通过别人获得认知。
本质上“知识付费”仍是商品购买,“知识消费”才是个人提升。毕竟见微知著是很难的,那是日积月累的附属品。
认识一本书,去阅读,这是他人不能替代的幸福。
——2017.5.18
图片来源:我的朋友圈/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