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竹韵清幽精品诗社《斗诗批词》第98期

2018-02-09 诗评:落日长河 竹韵清幽精品诗社


新年快乐

HAPPY NEW YEAR

   诗词评论:落日长河

   刊头插图:郑  晓  京

   本期编辑:枫叶荻花


斗诗批词 是“竹韵”的特色精品栏目。落日长河先生秉持“斗诗不斗人”的原则,总能在谈笑自若、亦庄亦谐的气氛中给予参评诗词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的点评 。



落日长河诗评

传承国学  相约斗诗


【七言】购病梅记  

正枝裁尽密枝删,留取旁枝强缚弯。

三季肥勤施病体,一朝雪虐唤春颜。

世人偏爱曲姿媚,天道常欺傲骨顽。

聊选几株枷锁释,荷锄归种竹林间。


注:年少时,读龚自珍《病梅馆记》不以为然。今日去梅圃选购,见千姿百态皆斧削刀剪、丝索强扭所致。感之且题之……


几句残诗吟罢,待长河细细品学竹林诗友之佳咏……


  长河闲咏 



参评诗词


1


【七绝】da字报 

洛阳纸贵少年狂,写尽歪诗笔作枪。

狐鼠妆成长颈鹿,纷纷放屁在高墙。



长河诗评


1、“洛阳纸贵”此处何指?意蕴晦涩,滥用成语。

2、承句过于浅白。

3、转句“长颈鹿”比喻不当。

4、结句过于粗俗,且描述欠准。诗题既是“da字报”,是涂于纸而张贴于墙,而非直接“题壁”。

5、据说王大蛤蟆老屋的后墙在“da字报”年代未期,被“不良”知青用石灰题写过梁漱溟那首“打油”诗:

十儒九丐古时有,而今又名臭老九。

古之老九犹叫人,今之老九不如狗。

专政全凭知识无,反动皆因知识有。

倘若ma列生今世,也需揪出满街走。

6、王老先生惊恐万分,连夜将后墙拆了……



2


【绝句】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二首之一

蹈海鲁连不帝秦,茫茫烟水着浮身。

国民孤愤英雄泪,洒上鲛绡赠故人。


苏曼殊作品

长河诗评


1、1903年,苏曼殊从日本归国。目睹大清王朝专制之腐朽,幽愤之余、借留别友人,呤啸内心之块垒。此诗应是曼殊现存最早之作品,是年二十岁。

2、“蹈海鲁连不帝秦”:典出《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鲁仲连,战国时齐人,常周游各国。一次他到赵国游历,正碰上秦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魏国使者新垣衍劝赵王尊秦为帝,鲁仲连坚决反对,并表示,如秦国“肆然而为帝,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此句强烈表达作者不愿为满清王朝之臣民。

2、承句感喟因反清而寄身于日本。

3、转句“孤愤”之情、英雄之泪难以抑止。何谓“孤愤”?孤寂之悲愤,男儿忧国是也……

4、鲛绡:传中鲛人所织的绡,典出《述异志》。此处代指绢帕。

5、正因为内心“孤愤”难平,苏曼殊游离于僧、俗之间。虽已出家,却又供职于《国民日日报》,且秘密从事反清活动……

苏曼殊

6、1918年5月2日,苏曼殊在上海病逝,年仅34岁。囊空如洗,并欠下医院一大笔医药费。孙中山先生为之惋惜万分,吩咐革命党人承担了苏曼殊所欠之所有医药费、丧葬费。并由汪精卫主持料理后事,将他安葬在西湖孤山……

7、一位亦僧亦俗之才子,在红尘中,他向往青灯古佛;在山寺中,却又怀念红尘。樱花已落,曾经之豪情与爱情辗转成了昨日之不归梦,世间留下了他风雨飘零之传奇人生。


3


【鹧鸪天】瑞雪 

       昨夜琼飞玉满天,风声弄笛不酣眠。空中白絮为谁舞,岭上红梅抱雪妍。

       花独放,月常圆。迎春献瑞兆丰年。蝇蚊迹绝蝗灾灭,润地滋苗好种田!


长河诗评


1、前四句陈词滥调,意象太旧了,兄弟。

2、“花独放”可解,应是梅花;“月常圆”何意?姑且不论“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瑞雪纷飞之夜晚能看到圆月?不是老夫缺乏见识,便是兄弟眼花。

3、后三句极具“千岁”之风!啰啰嗦嗦就表达五个字“瑞雪兆丰年”。

4、兄弟,王村诗词学会“千岁体提高班”正在招收学员,老夫帮你争取一个名额如何?


4


【绝句】出 塞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长河诗评


1、那是一个雄才济济之时代,在暴风骤雨前夕,中华大地龙吟虎啸。

2、1906年春,徐锡麟“出山海关至奉天、吉林,再经西北诸省边疆而归。”在途中,他题写了以上绝句。将军之气概,儒侠之情怀,其雄浑豪迈丝毫不逊于古人!

3、“何须马革裹尸还”:一年之后,徐锡麟即以热血与头颅实践了这腔旷世豪情。1907年7月6日,他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军起义,失败被捕,慷慨就义。时年35岁,其心肝被清军残忍地剖之下酒……

4、徐锡麟之壮烈牺牲,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为了革命成功,前赴后继,九死而不悔。章太炎先生叹曰:“然安庆一击,震动全局,立懦夫之志,而启义军之心,则徐锡麟为之也。”

5、世间有两种诗文,其一是用笔墨写在纸上,一如今人之无病呻吟、游山玩水、小资情调、男欢女爱等游戏文字;其二是用热血写在风中!风不绝,音常在。这种“诗文”之可贵,在于用生命去践行,或为家,或为国,或为理想与信念,或为天下苍生之平等与自由……


5


【凤凰台上忆吹箫】夜思 

       惊梦三更,泪来偷拭,冷窗犹映星空。叹那年明月,退隐千峰。唯见空庭叶落,虽辗转,去也匆匆。三生誓,黄河见底,只与君同。

       秋浓,个人不寐,寒夜对青灯,锁梦江东。愿这般情愫,都付征鸿。明岁桃红边岸,行客至,山色葱茏。春莺语,花间一壶,共饮芳盅。


长河诗评


1、粗阅此调,废句太多:“去也匆匆”,“个人不寐”,“锁梦江东”,“山色葱茏” ,“花间一壶,共饮芳盅”。

2、“惊梦三更”:兄弟做了何等恶梦?私下告知老夫……

3、整调欠紧凑,上下阕有脱节之嫌。今之伪婉调大都如此,堆砌意象、凑韵。

4、兄弟,这“黄河见底”有何典故?是家乡大旱,还是取意于“海枯石烂”?

5、“明岁……共饮芳盅”:虽是痴人愿景,这一段过于啰嗦了!

6、长调若能格律工稳,且予人以“一气呵成”之感,读来“情、景、辞”不“隔”,才算入门。咱们继续努力吧,兄弟……


6


【百字令】排云殿清慈禧后画像 

       排云深处,写婵娟一幅,翚衣轻羽。禁得兴亡千古恨,剑样英英眉妩。

     屏蔽边疆,京垓金币,纤手轻输去。游魂地下,羞逢汉雉唐武。

      为问此地湖山,珠庭启处,犹是尘寰否。玉树歌残萤火黯,天子无愁有女。

     避暑庄荒,采香径冷,芳艳空尘土。西风残照,游人还赋禾黍。


长河诗评


1、  1908年,光绪与慈禧相隔一天先后亡故,清室惶惶不安,如临末日。此时,有“华北第一报”之称的《大公报》,则登出了一篇暗讽慈禧之奇文,题为《百字令》,作者便是被词学家龙榆生先生称誉为“凤毛麟角之才女”、“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之吕碧城。

2、此令痛斥慈禧主政近半个世纪中,倒行逆施,葬送江山,割地赔款。讥讽她纵然到了阴曹地府,亦无脸面去见汉代吕后与唐朝武则天!

3、此时,大清帝国千疮百孔,大厦将倾。一首小令,如同火种落入油池,炸得末代王朝一片惊恐。吕碧城倒也干脆,她辞掉报馆编缉,轻车而行,前往欧美游历,只留给世人一个秀美疏狂之背影……

吕碧城

4、吕碧城之诗词,清丽明快、婉约玲珑;别见雄奇之中,时而暗蓄孤愤。“诗文见解之高,才笔之艳,皆非寻常操觚家所有也”。

5、老夫拙作《百年词话》中,收录及详解了吕大才女之《清平乐·冷红吟遍》和《浪淘沙·寒意透云帱》两首。尤是《浪淘沙·寒意透云帱》,字字句句令老夫半生难忘,总作为婉调情景交融之范例教案:

寒意透云帱,宝篆烟浮。夜深听雨小红楼。姹紫嫣红零落否?人替花愁。

临远怕凝眸,离思难收。一身多病苦淹留。来日送春兼送别,花替人愁。

6、佳人终其一生伤怀国是,悉心民生,鄙夷专权,同情弱者。她有一颗玲珑剔透之诗心,有一股巾帼卓越之气概,同时兼有释家度化众生之慈悲……


精彩回顾

竹韵清幽精品诗社《斗诗批词》第97期

竹韵清幽-格律诗词387期

竹韵清幽-格律诗词386期

竹韵中华-格律诗词(第59期)

竹韵海外 - 格律诗词39期 大雪至,春不远?

竹韵汉诗-会员专刊(26)

竹韵清风·格律诗词(25期)

竹韵清音-格律诗词13期

竹韵汉诗•文成雅集专刊

落日长河诗词专辑(二)




竹韵公告


公   告

      《斗诗批词》第99期(下期)为第一辑终结篇,将实名点评当代诗词名家作品六首,而后以《竹林诗话》(暂定名)整理出书。诚邀各位诗家提交本人原创作品,积极参与《斗诗批词》最后的精彩!

       有意者请将作品发枫叶获花邮箱153697927@qq.com或在斗诗微刊后留言投稿,作品请标明“斗诗投稿”。




竹韵简介


竹韵清幽 辟一方纯净之格律天地,秉持“诗词会友、传承国粹”之宗旨,诚邀各地诗友积极参与,共同探讨与传承古典诗词。诗社定期将优秀作品汇编成册,与海内外读者公开交流。

诗友投稿方式:

1.斗诗批词投稿:点击微刊下方“写留言”,直接发作品;

2.竹韵微刊投稿:zltgx8@qq.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竹韵公众号

竹韵清幽公众号:zyqy_cs

若喜欢,请点赞,请转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