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韵 · 知竹轩】弹诗煮韵(第60期)
知竹轩 · 第六十期
知竹轩 · 诗词园
绝句
方才驱车路过老街,见书摊而泊之。俱是今人诗集和鸡汤杂志。随手捡了林姓和杨姓诗人诗集各一册,苦笑而去……
月夜得句
武萍(山东)
遥看中天别样清,三分熟悉二分生。
银蟾若懂人间事,可否陪心坐到明。
荔枝熟了,思送远方友人
胡文汉
荔枝初摘正新鲜,欲予伊人路八千。
但愿荧屏能速递,替呈一颗到君前。
夏日游湖
吕永生
一去轻舟竟忘还,我于舟上看青山。
烟云深处喧嚣外,和梦相逢落照间。
咏建筑工
灼华
总把荒墟筑碧楼,青灰硬茧几时休。
空中架起通天路,脚下风云自在流。
律诗
暴雨洪水
廖国华(湖北)
黄涛突发夺田奔,一色浑茫势欲吞。
车毂直教漂似叶,稼禾原本躲无门。
诚知蚁众该遭罪,敢怨天公太寡恩。
莫向新闻问消息,西夷有事正惊魂。
初夏
武贝子(云南)
满园嘉木翠黉堂,秀樾瑶枝迎旭光。
桃尚生兮初染赤,梅先熟矣早披黄。
心中不逐槐安梦,手里频翻云锦章。
惯听书声掺鸟语,随风入耳两悠扬。
同题次林峰先生
竹杖芒鞋
退休润笔不嫌迟,蘸点油盐便是诗。
老眼虽凭老花镜,壮心还自壮年时。
每来兴致挥笺爽,何患亲朋笑我痴。
墓志如能铭一首,无人喝彩也堪期。
闰四月十五有思
晓熠(澳大利亚)
人在寒冬想法多,又逢十五看星河。
无边思绪心头乱,几句诗词月下磨。
不诧人情轻似纸,但期春色绿如萝。
沧桑阅尽应知晓,叹气焉如唱首歌?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墨脉
这般缘分几人曾,幼小相知一世恒。
风雨来时心切切,皇权得际事兢兢。
慈怜子女亲情满,善纳端良唐室兴。
可恨韶年贤后去,太宗清泪洒昭陵。
屡闻摆摊日进几千几万有感
白云天
春风笑语莫辞听,犹复人间放卫星。
庚子劫催烟火味,地摊货化太玄经。
底层暴富凭穷技,喜讯全新装旧瓶。
倒闭潮中谁泪目,暖心故事满沧溟。
词曲
浣溪沙
袁培根(长沙)
野陌余霞树影稀,人间归晚认樊篱,山房禅磬渐声低。
洗钵缘为同洗脑,看书亦或试看医,苍天有病问谁知。
满江红 · 记33年长城抗战第一人安营长德馨用岳武穆韵
南鱼北溟
九夏雄关,残阳里,狼烟早歇。疑过耳,几标军号,冻云吹裂。峭岭无涯驮鼎祚,敌楼千载看天阙。朔风中、泼剌剌营旗,犹真切。
身先去,头未雪;吞寇虏、魂难灭。自横刀不负、鬼雄人杰。铜骨尽偿家国事,铁衣争溅男儿血。酹幽幽、万里一轮升,燕山月。
河渎神 · 也说练摊
楚江闲鹤
闻讯却存疑,今朝摊贩回归。脑残翻饼得新知,肚皮重于脸皮。
有道淬磨兴运数,当初称豆关羽。若恤穷街寒苦,使君应种棠树。
注:关羽出道之前,靠集市卖豆子为生。
知竹轩 · 佳联欣赏
题沙坪“湘礼趣”生态农场
吕可夫
一
湘心淡泊时,青草池塘容钓静;
礼趣清新处,绿蔬畦垄可耕闲。
二
人偷半日闲,檀木岭边,宜摘豆采瓜品果;
心撒几回野,沙坪镇畔,好钓鱼捉鸭抓鸡。
题郑板桥
余彬林
三朝风雨,蕴峭骨云襟,奇才专注诗书画;
两县辛劳,滋困民瘠土,高品竞侪竹石兰。
注:
三朝:郑板桥是康熙朝秀才,雍正朝举人,乾隆朝进士。
两县:郑板桥曾任范县、潍县知县。
来稿精选
游岳麓山、橘子洲忽忆往事有感
来去一飞鸿
湖山无觅旧烟霞,草自萋萋柳自斜。
记得当时春尚好,为谁拈下鬓边花。
赴友约试新茶有吟
也随明月
午后清阴细细长,颇黎新试雨前香。
落花庭院无人语,听取茶炉火沸汤。
农民工(飞雁格)
吕婧
遍体泥沙满面尘,淋漓汗水注艰辛。
一双昔日扶犁手,敢把高楼植入云。
作者简介:
袁培根,男,一九五一年一月出生,长沙人,幼年残疾,少年失怙,中年下岗,老年伏枥犹壮鸣不已。
主讲老师
袁培根
说说诗词(三)
袁培根
现在一般概念是,格律诗有三平尾是败笔。对知道这个禁忌的人而言,现在习作格律诗,就会刻意地去避开三平尾。
“三平尾”与“孤平”被认为是诗家“大忌”,主要是从诗歌的音律上考虑。如果犯了“忌”,在吟诵时,就会感觉不协调,破坏了诗歌的音律美。
从格律诗的平仄规律看,平仄相错,韵律感成就了韵律美,形成固有平仄格式。又因上下对平仄互粘,一般不易出现三平尾。这样,按理写诗时应能自然的回避了。
有人做过统计,在全唐诗里,五言格律诗中犯“三平尾”的共256句,占1%左右,七言格律诗中犯“三平尾”的共87句,占0.2%左右。应该说至少在唐代“三平尾”的现象还是不太少的。像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的大诗人都有“三平尾”的现象。
现举几例: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王维)
去年别我向何处,有人传道游江东。谓言挂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李白)
渥洼汗血种,天上麒麟儿。(杜甫)
昨日施僧裙带上,断肠犹系琵琶弦。(韦庄)
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杜甫)
水槛虚凉风月好,夜深谁共阿怜来。(白居易)
振锡导师凭众力,挥金退傅施家财。(白居易)
祥云辉映汉宫紫,春光绣画秦川明。(杜牧)
这是因为格律在那个时候还没有完全定型,直到宋代,在陆游之前才完成,所以陆游之后三平尾就极为少见了。就像婚姻法之前,可以找几个老婆,对于那些已经找了几个老婆的,我们不能判他们违反了婚姻法。不能说唐代的大诗人有三平尾,我们也可以搞三平尾。
关于音律的最后一个要点,律诗的白脚句的末字,不要全用上声字、不要全用去声字、不要全用入声字,能上去入间开用,是最理想的。
这样作要求,也是为了音乐美的效果,读起来听起来令人感觉舒服,是一种享受。为了节约时间,就不举例展开讲了,大家在读经典诗词的时候,多去体会。
以上是今天讲的第一个问题:诗词的音乐美。
几个名词概念:犯孤平、失替、失对、失粘、挤韵、三平尾。还有撞韵、连韵、上尾等,以后有机会再讲。
现在讲第二个问题:诗词的建筑美。
诗词的建筑美,是讲诗词的句式结构,讲诗词的谋篇布局。
外在的形式上,诗词对每句每首的字数有规定,对每首的句数有规定,特别是格律诗,五言四句、五言八句、七言四句、七言八句,是绝对不能出错的这样就形成了它的整齐美。
内在的结构美,是相对于其外在的形体结构而言的。关于内在的结构美要讲的很多,今天我只就“四平头”来谈谈。
陆游《雪中二首之一》:
春昼雪如簁,清羸病起时。(簁shāi,鱼跃貌、色白貌的意思)
迹深惊虎过,烟绝悯僧饥。
地冻萱芽短,林深鸟哢迟。(哢lòng,(鸟)鸣)
西窗斜日晚,呵手歛残棋。
纪昀评曰:“中四句平头。”(《瀛奎律髓汇评》)。
贾岛《暮过山村》: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柘,读zhè ,长沙话读“炸”)
沈德潜评曰:“落日、初月,平头之病。”合前后两句,也是“四平头”。
韩元吉《记建安大水》:
孤城雨脚暮云平,不觉鱼龙自满庭。
讬命已甘同木偶,置身端亦似赢甁。
浮家却羡鸱夷子,弄月常忧太白星。
当日乘槎便仙去,故人应罪曲江灵。
纪昀评曰:“中四句平头,碍格。”
高适《送王李二少府贬潭峡》: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沈德潜指出:“连用四地名,究非律诗所宜。”(《唐诗别裁集》)。
纪昀也评论说:“平列四地名,究为碍格,前人已议之”(《瀛奎律髓汇编》)。
上述四个例句,五律七律各两个,从中我们能够看出以下共同点:
第一,都指诗句的开头;
第二,起码两联四句(两平头为律诗格律要求,必须如此);
第三,都在节奏点上,五律可以是第一个字,也可以是第二个字,但七律如果不是双音节词,那一定是在第二个字上;
第四,都是名词,或者偏正式短语,或者省略主语的主谓结构短语,一般在句首作主语;
还必须强调的是,上述所说的“平头”,是清代的诗人学者借用了南朝“四声八病”里“平头”一词,但词义绝非指声律瑕疵,而专指遣词造句的毛病。准确地讲,是指律诗四联,特别是颔联、颈联四句开头第一个音步的字(词)都使用了名词,特别是工对名词,从而形成词性一致,意义重叠。从本质上看,属于诗病里“犯复”的一种,这应该是“四平头”或“平头”的含义。
应该注意的是:
例一中,五律开头第一个字(词)是名词主语,叠用四个,犯四平头;
例二中,开头第二个字(词)与前边一个字(词)构成偏正式短语作主语,也犯四平头。
可见五律第一字或第二字都是评判是否犯四平头的标准。这是因为五律的基本音步节奏为“2-3”句法,开头的两个词,可以拆成“1-1-3”,第一和第二字都非常重要。
七律则不然,它的基本音步为“4-3”,第一字的音韵和节奏意义不是特别重要。音步细分可拆为“2-2-3”,开头前两个字为一个音步,节奏和词语的重心在第二个字上,所以一般以第二个字作为标准来判断是否犯平头(见例三)。这从七律第一字都可平可仄上也能体现出第一个字并不重要的特点。明白这一点可以避免误判。
如刘禹锡《荆州怀古》:
马嘶古树行人歇,麦秀空城泽雉飞。
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陂化宝衣。
乍一看“马、麦、风、火”都是名词主语,开头都是主谓结构,似乎相差无几,但其实不然。清学者何焯对这两联有过专门分析:“三四句流水对,五六句参差对。未尝犯四平头”。这首诗中间两联开头的名词虽是全句主语,但由于不在节奏点上,可以忽略。第二个字才是七律的音步所在,而由于分别使用了不同的动词,所以说不犯四平头。
四平头也不仅限于中间两联,首联跟颔联一起也可能犯四平头。
如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贫难聘欢伯,病敢跨连钱。
梦岂花边到,春俄雨里迁。
一梨开五秉,百箔候三眠,
只有书生拙,穷年垦纸田。
清代的诗人,教育家许印芳评曰:“此章中二联炼句可学,三、四句合首联看,却犯平头病,此不可学”。从许评可知,不仅律诗要注意中间两联,其它联也马虎不得,紧挨着犯复,也是毛病。
极端的例子提醒我们,如果不注意,甚至会出现首联、颔联、颈联六平头的毛病。
如陈师道《和元夜》:
笳鼓喧灯市,车舆避火城。
彭黄争地胜,汴泗迫人清。
梅柳春犹浅,关山月自明。
赋诗随落笔,端复可怜生。
纪昀评曰:“前六句皆双字平调,殊为碍格。”这里的“平调”即“平头”的意思,用词有异而意义相同。
陆游《秋雨排闷十韵》:
沟溢池鱼出,天低塞雁征。
萤飞明暗庑,蛙闹杂疏更。
药酺时需焙,舟闲任自横。
许印芳评曰:“沟溢六句,犯平头病,不可学”。这是一首排律,计十联,上选有瑕疵的是七、八、九联。
四平头为什么“碍格”,为什么算作诗病,为什么“不可学”?大概有以下几点不妥:
一是形式整齐划一,句法缺少变化。本来就非常齐整工稳的律诗里,竟然从外到里都是一刀切,过分中规中矩了。犹如一个外表方正的大盒子,里边的格子也完全整齐划一,让人沉闷。这样的诗看多了不瞌睡晕书犯迷糊才怪。
二是词类一样、意义相近甚或相同,在只有几十个字的律诗里,理论上的艺术要求是在有限空间里尽量容纳无限大的内涵。四平头的出现使得四个或八个字(词)的形式只有两个相同或相近的意思,诗意没争取最大化,有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效率不高,浪费文字资源。
三是人的美学心理往往习惯于同中求异,对立统一。喜欢于整齐里求参差,在变化中寻规范,四平头妨碍了人们的这一追求。
既然律诗里要竭力避免这种毛病,那么哪些名词连用易犯四平头呢?
许印芳在评宋梅圣谕《新秋雨夜西斋文会》一诗里曾有比较具体的说明:
“凡四韵律诗,于地名、人名、鸟兽、草木之类,但可一连两用。若前后连用,即为犯复,为夹杂。”
这个“之类”应该包括名词下面细分的小类:天文、时令、地理、宫室、服饰、器用、植物、动物、人伦、人事、形体等。有些名词虽不同小类,但是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诗酒、花鸟等,用得好算工对,用得不好易犯平头。这也提醒我们,名词分类越细致越精巧就越需要小心,细到同义,两用即为合掌,而连用四个更是“弄巧成拙”了。所以王力先生警告读者说:“偶然用一对同义词也不要紧,多用就不妥当了。”(《汉语诗律学》)
任何事物都有例外,诗歌的形式应该服务于内容,如果非用不可,使用时也有技巧,那就是错开位置排列。先看陈子昂的《度荆门望楚》: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纪昀评论说:“运用四地名不觉堆垛,得力在以‘度’、‘望’字分出次第,使境界有虚有实,有远有近,故虽排而不板……用笔变化,再一俟叙正点,则通体板滞矣。”
纪昀的评论似是而非,如果把“巫峡”、“章台”分别置于首联两句开头,再说“排而不板”,不犯平头,恐怕也难以服人。陈子昂做法的高明之处在于首联地名都置于句末,颔联地名都放在开头,错综排列,让四句诗不拘谨呆板,这才是“不觉堆垛”又避免四平头的关键。
相同的例子还有刘禹锡的《金陵怀古》:
潮落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纪昀评说:“叠用四地名,妙在安于前四句,如四峰相矗,特有奇气。若安于中二联,即重复碍格。”
跟上面一样,纪昀也没说到点子上,关键不在联次,机括全在位置。如果也是四地名并排在四句开头,如四峰并矗,则不一定“特有奇气”而是互相抵牾了吧?这也是首联地名的位置与颔联有了变化,这才避开了四平头。
优秀诗人的创作实践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发:如果非要连用四个地名或者其他名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做法是错开排列顺序和位置。
知道了诗歌应该避免“四平头”或“平头”的毛病,我们在欣赏古诗和评价的时候时,就多了一个形式上技术层面的参考指标。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银烛吐青烟,金尊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
李商隐的《访隐》:
路到层峰断,门依老树开。
月从平楚转,泉自上方来。
薤白罗朝馔,松黄暖夜杯。
相留笑孙绰,空解赋天台。
上述两首能算上好诗,情感细腻,选景典型,细节生动,格律无瑕,对仗工稳,练字准确,但若从完美的角度要求,则还欠理想。遣词造句有些单调呆板,缺少灵动变化的美。第一首的“银烛,金尊,离堂,别路,明月,长河”犯复,或说犯了六平头;第二首的“路、门、月、泉”则无疑犯了“四平头”的毛病,虽然瑕不掩瑜,但总是名人笔下的操作漏逗。
对爱好作诗的朋友而言,欣赏是为了创作,“眼高”是“手高”的基础。明乎此,则我们在诗歌创作实践时,就可以注意到四平头一类的毛病,而不是一味模仿古人甚至把缺点当做优点继承下来。不犯“四平头”,句式结构就有参差美。
严羽在《沧浪诗话》里说:“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要学习经历时间考验的名篇经典,二是对名人作品,也不能盲目崇拜不加选择地全盘接受,而要认真分析、取长避短,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否则事与愿违,不知不觉而落了下乘。
最后补充一点,好诗尽量不犯四平头,但不是犯四平头就不是好诗,这里逆定理不成立,毕竟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有真情、有诗意、有生活、有深度的诗,即使偶尔出律也不失为优秀作品,何况犯平头呢!
(未完待续)
知竹轩简介
【竹韵 • 知竹轩】是竹韵汉诗协会创建的格律诗词高端交流平台,秉持“诗词会友、传承国粹”之宗旨,诚邀海内外在格律诗词创作中具有较高水平并在格律诗词理论方面有较深造诣的诗友参与,共同弘扬中华古典格律诗词。
让我们携手打造一方只属于诗词的净土,走进心中不曾放弃的梦想。
竹韵汉诗协会定期将优秀作品汇编成册,与海内外读者公开交流。
诗友投稿方式:
一、留言投稿
点击微刊下方“写留言”发作品,请标注“知竹轩投稿”;
知竹轩将在每期微刊“留言投稿”中精选1—8首优秀的诗、词、曲、联作品发表到微刊,作品录用视诗词质量而定。优秀诗友将被邀请加入知竹轩,欢迎诗友们踊跃投稿!
二、邮箱投稿
Fengye20161230@sina.com,并请标注“知竹轩投稿”,每期投稿于周二下午5点前截稿。
知竹轩编委
往期精彩回顾
扫码关注竹韵
传承国学 以诗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