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长河词作赏析
夕阳温柔,
听耳边许多新鲜而又陌生的笑声响起,
于是想:三生已过,来生,你还在吗?
凤凰台上忆吹箫·对酌兰舟
作者/落日长河
残月含霜,晓风凝露,暮沉寒浸孤裘。
漫漫无眠夜,总在清秋。
何处佳人弄笛,声切切,更惹牵愁。
凭栏望,烟笼汴水,雾隐瓜洲。
桥头,小红远矣。怜白石词工,欲语还休。
纵两情相悦,鸳梦难收。
名刹仙山求遍,佛祖问,湘客何由?
来生里,恩携五湖,对酌兰舟。
秋思难诉……
——读落日长河词《凤凰台上忆吹箫 •对酌兰舟》
作者/禅心人
诗人们对一年四季的感受是:游春,消夏,悲秋,到冬天则是踏雪寻梅了。长河此篇《凤凰台上忆吹箫 •对酌兰舟》抒写的是“冷落清秋节”的感受:秋思!秋思难诉!
“残月含霜,晓风凝露,暮沉寒浸孤裘”——词作一开篇,即从物象和色泽上点明了季节与环境。“残月”是秋天的弯月,霜是深秋的景致。“残月含霜”四个字既写出了月光清冷,又表明了秋天的季候特征,残月含霜也是词人孤独心境的折射。“晓风凝露”,“晓风”是拂晓的风,凄清寒冷。清冷的月光里,霜露晶莹,晨风微微,传送着袭人的寒意。这两句词,从“残月含霜”到“晓风凝露”,既是秋天夜晚物境的写照,也暗示了时间从深夜至黎明的推移。“暮沉寒浸孤裘”,暮色苍茫,雾霭沉沉,寒气直入词人衣襟。他在月下静立,徘徊,眺望了多久?以至寒霜冷露浸湿了他的衣裳?词作开篇,抒情主人翁抓住秋天独有的物象,渲染了一幅空寂清冷的环境氛围。(读到此处,你是否会联想起柳永的《雨霖铃》呢——“杨柳岸,晓风残月”!)
“漫漫无眠夜,总在清秋。”为什么漫漫无眠的长夜,总是在秋天呢?“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原来词人是在秋思,思慕追寻一位旧友——秋思难诉啊!“何处佳人弄笛,声切切,更惹牵愁”,原来这种思慕寻觅是因为对方“声切切”的思念问候触动了他,“惹”起了他心里的“牵愁”。可是佳人在哪里呢?
“凭栏望,烟笼汴水,雾隐瓜洲。”——这三句交代了词人所追慕的旧友所在的地点,也可以理解为词人当下所处的地理位置。词境的歧义,令词作意蕴更加丰富,绮丽!“烟笼汴水,雾隐瓜洲”,营造的是一个朦胧缥缈的意境,这意境很值得玩赏:金秋之季,拂晓之时,弯月清照,白露凝霜,瑟瑟秋风,茫茫汴水,水上烟波浩淼,空中雾霭迷蒙,瓜洲古渡隐匿在沉沉雾霭之中……这场景设置让人不禁想起“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句子来了。茫茫烟霭,似隐若现,“伊人宛在,觅之无踪”……
长河笔下的朦胧境界真是令人心驰神往啊!意蕴含蓄,思至幽微,其寄托在可言与不可言之间,言在此而意在彼也。
暮霭秋晨,月迷津渡,晓寒深沉,秋霜冷露浸湿了抒情主人翁的衣裳,他独自倚栏远眺,面对茫茫秋水,“思君不见君”,欲找无方,欲罢不能,其情该是何等惆怅啊!词人以心摄景,以腕运心,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物境,笼罩全篇。烟水迷蒙的物象展示的恰是一种神秘莫测朦胧模糊的情愫。因此,词中出现在读者面前的“佳人”,不仅肖像轮廓模糊,其所在的空间位置也十分模糊。“凭栏望,烟笼汴水,雾隐瓜洲”这是一种简笔勾勒的国画式写意,烟波迷茫,佳人何在?词人凭栏翘首,惆怅,孤独,寂寞只能任读者自己去领悟了。而且我们还可以依据词作的绘画,联想起白居易的《长相思》来品一品: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如果我们赏读了下片,再把词作的上下片意境联系起来玩味,就更能体会到长河词作的隽永淳厚之味了。
词作下片:
“桥头,小红远矣。怜白石词工,欲语还休。”此二句用姜夔之典。“小红”是范成大家里的一位青衣歌妓。范成大告老还乡,姜夔往访范于苏州。赏梅游览后,姜创制了《暗香》、《疏影》两曲献给范。范令歌妓小红“肄习之”。音节清婉美妙,范赞赏不已,后来范就将小红赠给了姜夔。“尧章(姜夔)每喜自度曲吟洞萧,小红辄歌而和之”。姜携小红归吴兴,过垂虹桥时,漫天飞舞的雪花中,作《过垂虹》一诗:“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廿四桥。”
长河词句“桥头,小红远矣”——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春红已远,秋天来临。但上面已经说了此处用典,那么词作用典则表达了旧人旧情已远的意绪。“怜白石词工,欲语还休。”——旧情已已,想起白石词作,真是欲说还休啊!词人用一“怜”字,让内心情愫跃然纸上……
这两句词,通过用典,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构建了一个十分广阔的想像和咀嚼空间,即词作留白。读此二句,我脑子里立刻出现了“小红”,出现了姜白石《扬州慢》里的词句——“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意境画面。这是白石过扬州抚今追昔发出的吟咏。长河非常巧妙地借用他人意境,顺手拈来入词而又不动声色。白石到达扬州时,只有二十几岁,而扬州刚刚经历了战争洗礼。白石这首震今烁古的名篇一出,就被称为有“黍离之悲”(对故国的怀念)。长河“怜白石词工”,可谓含蓄有情,耐人寻味。心中深情难赋,对景难排,欲说无语,“欲语还休”……
“纵两情相悦,鸳梦难收。”纵然两情相悦,可是现实已成定局,很难再挽回了,梦里双飞双宿琴瑟和鸣又能怎样呢?求遍“名刹仙山”,希望神佛让俩人结一段尘缘,只是希望而已,现实是什么呢?——梦想最绮丽,现实最寂寞!
“名刹仙山求遍,佛祖问,湘客何由?”全词此句最惊心,令人不禁想起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来了:“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那么,词人“名刹仙山求遍”,是不是也如这棵开花的树一样是在神佛面前求结一段尘缘呢?——那连佛祖也不能够理解也要问你这是为什么呢或你这是何苦呢?“佛祖问,湘客何由?”——那连佛祖都不能理解的愚情啊,其情之坚执就可想而知了。所以结末词人说,即使今生不能相依,“来生里”,也要带着伊云游五湖四海,在船上饮酒吟诗……
因此,词作结句“来生里,恩携五湖,对酌兰舟”,与其说表达的是一种无奈和感伤,毋宁说表达的是一份坚持与坚守!
长河此篇词作在新浪博客一刊出,立刻就有匿名朋友点评说:我不要来生,我只要今生!
这样的感慨难不成词人自己内心里也有?可是今生不能够啊,他只能退而求其次相许来生……换位思之,则词人内心的复杂况味何等厚重!
长河词笔非常内敛,将喜怒阴晴隐匿于词中,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始终是举重若轻的淡然,是蒙娜丽莎式的永恒微笑,这种中和之美极富磁力……
诗 社 宗 旨:以诗词会友,传承竹韵......
竹韵清幽公众号:zyqy_cs
投稿邮箱:45723771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