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9年1月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教育欠下的“帐”,迟早是要还的

帝都的猫头鹰 梁子笔记 2018-09-29

梁子笔记


更好地理解中国体制




教育欠下的“帐”,迟早是要还的


——帝都的猫头鹰



前几天,湖南省L市的数百名家长走上了街头,引发了聚众冲击国家机关案件。


该市公办小学8000多名学生,因为“消除大额班”政策,部分被迫“分流”到其他民办学校。9月1日,开学当天却发现新学校未装修完毕、甲醛超标,学费还高出10余倍,家长一怒之下,先后聚集到城区6所学校、市委、城北路与西湖路交汇的107国道拉横幅聚集、堵路。


在家长看来,这就是割“公立学校”的喉,給“私立学校”输血。

 



01

 


L市是湖南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全市有34个省级贫困村。



2018年上半年,L市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长140.9%。在房地产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亮丽外表下,L市早已陷入财政短缺、主体财源煤炭资源枯竭的境地。


按照L市财政局的说法:


自2012年以来,由于L市主体财源煤炭经济持续萎缩(2017年较2012年煤炭规费减少了10个亿),造成市本级财政年年短收……而工资、重点民生项目等刚性支出逐年增长,本级财政入不敷出的现象逐年加深。


今年5月31日,官方数据显示,L市财政收入累计完成8亿元,同比减少1.46亿元,下降15.35%。


去年,L市的工资是借来的,财政部门想方设法从衡阳市财政局借款2亿元,从省财政厅借款1亿元,并争取省财政厅调拨资金,才确保了工资按时发放。


到了今年6月初,L市公职人员始终未能等来5月份工资到账,财政局后来回应:


目前L市国库的库存资金严重不足,市委、市政府根据库存资金情况,首先保障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的按时发放。在职干部职工的工资发放资金尚有较大缺口……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在职干部职工的工资发放到位。


2017年,L市政府公布的地方债余额为130亿元。猫头鹰粗略估算了一下,每年仅是利息就至少在4亿元以上,而市全年财政收入22亿元,光是利息支出就会占到20%左右。这还不包括各种隐性债务。


财力不足,历来是影响该市教育发展的瓶颈。城乡教育资源极大不平衡,农村教育滞后,生源减少,学校撤并。城市教育资源不足,待建软硬件设施需要巨大的财力投入。




 

02

 


这些年,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欠账”实在是太多了。


尽管全国教育财政支出占GDP比例连续五年超过4%,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已经大为缩小。但是要明白,中国城镇化三十多年高速发展,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但是与之配套的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却远远没有跟上。这些历史“欠账”累积到今天,再叠加上放开二胎政策影响,导致当前教育对于资金的需求,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还要大。


过去三十年,L市城区人口从不足10万人,骤增到了现在的50余万人,翻了五倍;城区中小学生由当时的2万余人,增加到了目前的11.9万人。而城区公办学校,20多年来却仅新建了一所实验中学。



前些年,L市财政相对充裕的时候,没有及时增加教育支出、新建学校。问题累积至今,矛盾不断激化,迫使政府采取行动,弥补“旧账”。今年上半年,市财政总支出为15亿元,其中教育支出4.7亿元,占比已经达到了31%。


教育欠下的“帐”,迟早是要还的。


怎么还?抛开教育支出中可能存在的权力寻租、贪污腐败问题,我们从中央、地方对于教育支出的体制来看,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支出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其中县一级承受着最大的压力。


对乡镇家庭来说,很多外出务工人员把税收交给了一二线城市。由于户口政策、以及经济条件限制,又不能把孩子带到一二线城市上学。但是,这些劳务人员的税收、创造GDP等留在了发达城市,不能补给当地县城财力,而县城要承担其整个乡镇与市区的教育。


因此,分级管理到了县城这一步,体量是最大的,压力也是最大的。曾有数据统计,湖南县级城市,每增加一个学生,需要配备的教育支出就达5万元。 对于L市这样一个贫困县,本就捉襟见肘的财力在教育上的支出,实在力不从心。


财政不足,资本来凑。将学生分流安排到新建的民办学校,也是在财政历史欠账、对教育投入不足的约束下不得已为之的结果。



 

03

 


今年4月,“扩大内需”议题重新出现在中央会议中。投资、出口的下滑,使得中国经济的决策者将眼光放回到内需上。


此时,推动教育市场化,可谓是一举两得:既扩大了需求,又解决了财政在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



对于掌舵者而言,教育是“马车”;对于百姓而言,可能就是那匹拉车的马。


教育,正在成为继房地产、医疗之后,压在中层、下层肩上的有一座大山。要知道,在房价奇高的北京,一个家庭最大的开支并不是房子,而是孩子。




政府投入不足的部分,那就交给市场吧。市场化的核心就是“有钱就能买到好服务”,没钱就只能凑合着儿。所以,北上广深比较好的私立小学,每年学费动辄几十万元,仅此学费一项,便将绝大多数人挡在了门外。


资本在乎的从来都不是公正,而是是否增殖,是否有利润。把教育推向市场、推向资本,将不可避免地把中国从平民主义教育,引向精英主义教育。


近几年,在上海民办小学“幼升小”中,家长需要被面试,而且还会被要求填写爷爷奶奶的学历、工作单位等信息,俨然“查三代”的架势。更有的学校面试中要看家长的身材。



精英主义教育,直白点说就是“拼爹”。


当教育沦为了拼爹的游戏,学校也就成了精英阶层选拔的赛场,教育所具有的阶层流动通道功能也会丧失殆尽。

 



04

 


教育,不能承受之重。


教育本身并不是一种手段,而应该是目的,经济发展的目的应该是为了保障百姓接受更好地教育、医疗、住房等等。


但是,我们的很多官员,把这个关系颠倒了。教育,配上房地产,就成为了拉动房价的“学区房”;引入资本,就成为刺激刚需的经济增长点。



猫头鹰认为,并不是这些“官员”有多坏,有多么不知民间疾苦。不否认其中可能存在的贪污腐败等问题,但是更多地往往是“锦标赛”式的激励晋升问题。


如果把你放在官员的位置上,按照当前的“游戏规则”去玩,你也很可能作出同样的“理性选择”。


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证据就是脱贫工作。当这项工作纳入政府考核,成为官员晋升的重要影响因素时,其推进力度便会无比迅猛。



教育问题,在中国还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在“再苦不能苦了孩子”的传统观念下,百姓对于教育问题的容忍度,其实是很低的。


这与百姓在其他领域的高容忍度形成鲜明对比:房价高了,可以“六个钱包”;物价高了,自己可以吃点苦,但是要让我家孩子受委屈,不行!我得跟你拼了!



因此,大家看到《开学第1课》因迟到、商业广告、娘炮被舆论集体炮轰;红黄蓝“虐童”事件后,舆论集体“一边倒”地讨伐。舆论在教育问题上的观点一致性、情绪激动性,是其它热点事件所不具有的。 

 

正因为如此,猫头鹰相信,当前教育事业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可谓一举多得:


其一,经济低迷期,赢得百姓民心,缓和矛盾的最佳方式莫过于教育。


其二,不同于房地产市场,我国教育市场规模还远远没有达到“绑架”国家经济的地步。


其三,鼓励生育。我们说养不起孩子,并不是说不能给吃给穿、会饿着孩子,更多地是说不能给孩子比较好的教育。

 

最后,猫头鹰再给大家看一组扎心的数据:


 

2016年,北京市新生儿暴增40%。猫头鹰不禁要问:面对农民城镇化、二胎政策的双重影响,我们的教育资源真的准备好了吗?



--全文完--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请随手点个赞吧~


推荐阅读:原来你与北清学霸之间只差了4本书的距离


参考文章来源:

http://bond.hexun.com/2018-09-04/193988448.html

http://news.youth.cn/jsxw/201705/t20170509_9700916.htm


北清领读计划,针对3~12岁儿童,每天读书半小时,北大清华人带你读书,帮助孩子养成最好的学习习惯。详情添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