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优秀作文解读】品美文之精华 ,悟写作之技法

雁飞千岭 灵性语文 2024-03-18
点击上边蓝字,关注灵性作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有的同学说我每天上学,晚上回家要写作业,读书的时间很有限;还有的家长反映说孩子读了不少书,可是一到写作文就不知如何下笔,好像那书都是白读了。我觉得要提高写作水平,不仅要多读书,还要掌握读书方法。
下面我们就像品味美食一样,品读一篇中学优秀作文,看老师是怎样从一篇文章提取作文养分的。

   那一瞬间,爱在飞扬
有一种爱,根植在心中;有一份情,氤氲在空气里;有一次表达,静默在阳光下。
  ——题记
我本以为,父亲母亲之间的罗曼蒂克,没有玫瑰的花香,没有钻戒的光芒,他们之间,像白开水一样。咂不出味儿的平淡无奇的生活,尘封在记忆中,一动不动。然而那一次,我才知道,爱,一直在飞扬。
一个蝉鸣稀薄的夏日午后。
我在门口碰见夹着公文包行色匆匆的父亲,他的鞋带开了。这时,在院子里侍弄花草的母亲拦下了他。


    俯身,弯腰。
母亲开始为父亲绑鞋带!她纤细并不白皙的手在鞋带间来回穿梭,像蜻蜓点水一样,甚是轻巧。她的嘴角上浮,勾起了一道彩虹似的弧。她额前的发丝垂下,掩住了脸。
父亲呆呆地站在阳光下,一动不动,像个犯了错的小孩。他深邃的眼神像一泓清泉,柔和的目光穿过氤氲着浮尘的空气,轻轻地落在母亲的脸上。四目相对时,没有语言,没有声音,只有灿若霞光的笑容。


风儿掠过香樟青翠的树梢,轻轻地吹着,屏息的游丝中尽是茉莉花香,游离着。
母亲站起身,父亲高大魁梧的身子竟微微一颤。他向前微微迈了一小步,脸上泛起了仿佛花季少男的腼腆。
他只是伸出手,将母亲垂落的头发撩起,轻轻埋在了耳际。母亲低下了头,两颊同样起了红晕,犹如豆蔻年华的少女一样羞涩。
我倚在门边,感受着这飞扬着的爱。这一瞬间,爱飞扬着,触动着父亲和母亲心中最为柔软的那部分,风儿呼唤着,在他们的心湖激起一阵阵涟漪。
那一瞬间,爱在飞扬,不断延伸,飞至我不曾到达的地方。


1.品词汇之灵动 。找文章中那些你觉得比较高端但你不太会用的词句,比如 "氤氲"一词。先在字典里查他的意思,再积累文中句子,或搜集仿写几个句子积累下来。

    氤氲:指湿热飘荡的云气,烟云弥漫的样子。也有“充满"的意思。可以形容外在的烟、云、气等,也可以灵活用于内在的心态。

它在文章中竟然出现两次,题记里说“有一份情,氤氲在空气里”
在文中,“他深邃的眼神像一泓清泉,柔和的目光穿过氤氲着浮尘的空气,轻轻地落在母亲的脸上。”
仿写:老师乌黑的眸子,像清澈的湖水,关切的目光穿过氤氲着浮尘的空气,轻轻抚摸着我的脸。”

     仿写:那些美好的日子里的点点滴滴,在记忆深处氤氲着旖旎的香……


2.品语言之风格。比如,“俯身,蹲下。”四个字,一句话,独立成一段。使这个动作像一个特写镜头,突出定格。我们在描写一个人一连串动作的时候,也可以采取这种方式。

3.品结构之巧妙。作者的每一段都像一张照片。
开篇点题——母亲给父亲系鞋带——环境——父亲帮母亲弄头发——我的感受—— 结尾点题

作者的每一段都像一张照片,读者的眼睛随着作者的描写变成了照相机,咔咔咔,我们读着,如临其境,仿佛看见了父亲温情的眼睛,母亲少女的羞涩。



4、品环境描写之作用。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包括: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某种氛围,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烘托出人物的某种心情,具有象征暗示等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中学阅读中经常考,养成品读习惯,不仅可以模仿运用,还可在阅读中稳操胜券。

“ 风儿掠过香樟青翠的树梢,轻轻地吹着,屏息的游丝中尽是茉莉花香,游离着。”本文中的环境描写显然渲染了温馨的氛围,烘托出人物的挚爱深情。增加了文章的美感,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似乎也闻到了幸福的味道。

 5、品读故事之情节,想自己相似素材,为作文做好准备。

 本文写母亲给父亲系鞋带,我们可以写:操场上老师给学生系鞋带,马路上交警给孩子系鞋带,孩子给爷爷系鞋带等等。还可把系鞋带改成梳头,洗脚,削苹果皮,抄笔记,梳头可以是爷爷给奶奶,奶奶给孙女,母亲给女儿等等



苏轼说得好: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同学们,希望你多读书,多品味,让书中的精彩,打开你的视野,唤醒你的潜能,你会发现一切皆为素材,处处都是风景。

每周选一篇中考满分作文,像老师一样品味,坚持半年,你的作文水平就会明显提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