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词欣赏】拒绝,竟然可以如此坚决而又令人感动

灵性语文 2024-03-18
  
    作为文学作品的诗歌,所表达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时还可以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载体。
      人际交往中拒绝别人往往会得罪人,那么具有高情商高智商的诗人他们是怎么做的呢?请看下面这首诗  
                 

节妇吟 · 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唐 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译文】
  你明知我已经有了丈夫,还偏要送给我一对明珠。
  我心中感激你情意缠绵,把明珠系在我红罗短衫。
  我家的高楼就连着皇家的花园,我丈夫拿着长戟在皇宫里值班。
  虽然知道你是真心朗朗无遮掩,但我已发誓与丈夫生死共患难。 
  归还你的双明珠我两眼泪涟涟,遗憾没有遇到你在我未嫁之前。

         这是一首具有双层面内涵的唐诗精品。在表面上,它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实际上骨子里,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它表达了作者忠于朝廷、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


创作背景
     唐中叶在边境和重要地方设置节度使,掌管当地的军事大权。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势力逐渐扩大。有的节度使在其辖区内,扩充军队,委派官吏,征收赋税,本来这些节度使是为朝廷效力的,但随着势力扩大,开始不服从唐朝政令,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历史上称这种局面为 藩镇割据。唐后期中央与藩镇不断战争,藩镇间也连年攻战,有的节度使野心勃勃不断扩充势力。
      这首诗的题后有“寄东平李司空师道”的文字。李师道是当时的节度使,他家从他爷爷开始三代割据淄青,自立为政,抗拒朝廷。元和十年六月,李师道竟勾结宦官刘士元,竟敢派刺客于早朝路上刺杀了力主削平藩镇割据的当朝宰相武元衡。武元衡中箭当场身亡,另一位主战派官员裴度也身负重伤。讲到这儿,李师道是个什么样的人可见一斑。
       诗人张籍为什么给他写这首诗呢?李师道拥兵自重,独霸一方,为了削弱朝廷、增强自己的实力与威望,四处罗致人才学士,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张籍便是他物色到的一位文人。
     张籍是唐中央政府的水部员外郎,颇有诗名,李师道慕其才干,硬是派人用厚礼来挖他跳槽。在仕途上一直不大得志的张籍如果真能进入他的势力,也许可以摆脱当时低迷的困境。然而张籍对于李师道的为人行事十分清楚,并不想与之为伍,况且他已经在别人那里应聘任职了,不能再三心二意了。但是李师道权势显赫,不好硬性拒绝,权衡再三,于是写下这首诗,婉转谢绝了李师道的好意。


     弄明白了这一段历史背景,再细细品味原诗,张籍的《节妇吟》愈显意味深长。他深知李师道有野心,朝野一片怨声载道,躲都躲不掉,还能跟随他硬往火坑里跳吗?这样的权臣势大心狠,得罪不起,也不能横眉怒目地回绝,张籍深深地陷入了两难的选择。残酷的现实逼迫张籍必须做出明智的决择,达到“既不受聘、又不交恶”的目的。聪明的张籍终于以巧妙的构思,塑造了一位含情默默的年轻少妇形象,以感君盛情,心有爱慕,但又不能爱恋的绵绵深情,委婉自然地向李师道表白了不能应聘的态度,未露半点瑕疵,让权势遮天的李师道无懈可击,也只能无可奈何地维护其“节妇”之名了。一场政治危机就以这么一首《节妇吟》巧妙地化解了,留给各方一个相安无事的喜剧结局。此时此刻,读诗的人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对张籍的安贫乐道、委婉机智而拍案叫绝呢?还有什么理由不对这样一首感人至深的好诗而赞叹不已呢?还有什么理由不对诗中塑造的这位温情理性的节妇而心存敬意呢?
     历史证明张籍的抉择是正确的。后来,李师道与吴元济等人果然反叛作乱,朝廷经过艰难平乱,取得最后胜利。公元819年二月,淄青将刘悟杀节度使李师道降唐。叛乱平定后,820年,张籍便有了晋官的机会。而他“甘贫辞聘币,依选受官资”的宁守贫贱,不屑钻营攀附来攫取功名的品格让人敬佩,而他构思“节妇吟”的机巧更令人倾倒。

【赏析】此诗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言情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抒情诗,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
  前二句说: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你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君不守礼法,语气中带微辞,含有谴责之意。这里的“君”,喻指藩镇李师道,“妾”是自比,十字突然而来,直接指出师道的别有用心。

  接下去诗句一转,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意思是说:我虽知君不守礼法,然而又为你情意所感,忍不住亲自把君所赠之明珠系在红罗襦上。表面看,是感受到了李师道的知己情谊;如果深一层看,话中有文章。

  继而又一转,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说自己家的富贵气象,丈夫是执戟明光殿的卫士,身属中央。古典诗词,传统的以夫妇比喻君臣,这两句意谓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

  紧接两句“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这两句感情上很矛盾,思想斗争激烈:前一句感谢对方,安慰对方;后一句斩钉截铁地申明己志,“我与丈夫誓同生死”。

  最后“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以深情语作结,一边流泪,一边还珠,言词委婉,而意志坚决。

  诗中所说“双明珠”是李师道用来拉拢、引诱作者为其助势的代价,也就是常人求之不得的声名地位、富贵荣华一类的东西。作者慎重考虑后委婉的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做到了“富贵不能淫”,像一个节妇守住了贞操一样的守住了自己的严正立场。但当时李师道是个炙手可热的藩镇高官,作者并不想得罪他、让他难堪,因此写了这首非常巧妙的双层面的诗去回拒他。

  此诗富有民歌风味,它的一些描写,在心理刻画,写得如此细腻,熨贴,入情入理,短幅中有无限曲折,真所谓“一波三折”。


  此诗词浅意深,言在意外,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政治立场。全诗情理真挚,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委婉曲折而动人。除了它所表现的是君子坦荡胸怀这一因素外,其在艺术上的高妙也是促使它成为名作的重要原因。据说由于这首诗情词恳切,连李师道本人也深受感动,不再勉强。
   
      在生活中,我们也难免遇到别人对我们提的一些不合理要求,我们要学习是诗人张籍的智慧,既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有勇气拒绝,圆满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还要保护自己,做到不伤和气。
      
         点右边在看,我会了解朋友的需求,推送更多更好作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