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中考试后,家长如何面对孩子成绩?良好心态+有效方法

灵性语文 2024-03-18

点击上方蓝字「灵性语文」即可关注,再点击右上角 [...]设为星标

考试只是手段,永远不会是目的。那些能渗透到孩子血液里的东西,孩子整个过程中的心理的历程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

考得好的孩子,让他知道是因为平时哪些方面做到位了,他就不会骄傲,这些方面他会继续保持。考的不好的孩子,你更要鼓励他,让他看到希望,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面对孩子的试卷,家长的心情各有不同,孩子成绩好的家长固然心情舒畅,喜笑颜开;孩子成绩差的家长则垂头丧气,为此着急。


其实,无论是对家长来说,还是对学生来说,怎样正确看待考试成绩,怎样解读考试成绩,有时候比考试得了多少分更重要。



考试结束了,家长要有“三心”



“荣辱不惊”的平常心         “诲人不倦”耐心        “胸有成竹”的信心
家长能直面问题,冷静、耐心、满怀信心,孩子才能有良好的心态,总结经验和教训,真正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真正的竞争不是为了个人面子,不是为了打败别人,而是为了成就自己


     我们要引导孩子去观察,去对比,去反思,别人怎么做的,我怎么做的。我有什么优势值得别人学习,别人身上又有哪些闪光点是值得我学习的。这样,才能成就我们自我的不断成长之路。


    考试除了考孩子对知识的掌握,考察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对人心理素质的考验。知识只是载体,只是手段,永远不会是目的。那些能渗透到孩子血液里的东西,孩子整个过程中的心理的历程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


考得好的孩子,让他知道是因为平时哪些方面做到位了,他就不会骄傲,这些方面他会继续保持。考的不好的孩子,你更要鼓励他,让他看到希望,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如果孩子期中成绩不是很理想,家长除了要有平常心、耐心和信心,更要有科学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家长到底要怎么做呢?

1

引导发现问题

第一步发现试卷错题问题
教会孩子配合学校学科老师,把试卷错题归类,看看错题的问题所在。一般课堂上老师都会要求学生改错题,家长可以提醒孩子改错之后对错题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归类。

第二步,落实到知识点问题


每一道考题都有对应的知识点,学生在期中总结时往往忽略这个问题,所以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做做这项总结,把错题和知识点对应起来,建立错题分析档案,并归类整理。


这样知识点的漏洞就显现出来了,发现了问题,才可以为期中后的学习确定目标。
第三步,进一步反思课堂问题


所有的错题问题都可以回归到课堂问题上。听课效果如何,听课笔记如何,听懂的与没有听懂的,都可以通过试卷检测出来。除了“听”的问题,还可以检测出“用”的问题。


试卷中有难度梯度,一般运用题都比较灵活多变,检测学生是否真正学会。所以,家长引导孩子做这方面的总结。把知识点对应的拓展运用的方向一一提炼出来,甚至还可能怎么考也总结出来的话,学习能力就会大幅度提升。这个过程中家长的引导作用就非常大了


以一知十的能力不是每个孩子都具备的能力,但在每一次考试后你能够有水平地总结,就可逐步地提升孩子的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第四步,检查审视课下问题


这个步骤是检查孩子利用时间问题,学习效率问题。学而时习之。缺少了必要的练习复习的环节,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没有办法落实的。


家长不能主观臆断,成绩考得不好就怪怨孩子没有好好听课,亦或是没有完成作业等。


家长平日里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尤其是学习效率问题。可以明确时间限定时间,完成相关学习任务。通过期中总结,提高学习效率是重点

2

帮助解决问题

第一,要一一对应问题所在,确定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实现突破。例如语文作文问题,阅读是源头,落实在每一天,养成阅读习惯。家长也要阅读,家庭有阅读氛围,日常去做的事情就不难了。


第二,给孩子确立信心。家长有信心,做示范,孩子才能有信心。乐观向上的家庭氛围更容易让孩子自信,所以家长营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是给孩子最大的帮助。


第三,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例如有效利用时间法。早晨起床,家里可以打开电视,听听新闻了解时事;上学路上可以利用“听”,英语或其他文科知识。只要家长用心,总能找到适合你的那一款!
 

3

处理好“三角关系”


这说的是家长要处理好和老师的关系,和孩子的关系。

孩子在家里的学习情况,或者孩子内心的一些想法,家长要及时跟老师交流沟通,因为学生多,老师不可能全面了解孩子


期中考试后一般都会有家长会,但家长会上老师谈的是学生们的共性问题,自己孩子的问题还需要家长跟老师沟通交流。所以家长要有计划地主动和老师沟通,而不是出了问题,或成绩考差了,才去找老师


另一方面就是把老师反馈的情况真实客观或有选择地跟孩子交流。聪明的家长会有所选择地给孩子反馈,切忌添油加醋。


  关注孩子,应在日常下功夫! 读读下边这本书,就知道该怎样和孩子谈话了


【好书推荐】中小学家长该如何与孩子谈话?《伯爵家书》或许能给你答案


灵性语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你若喜欢,点击右下方“ 在看 让我知道你来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