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公告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源环境领域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征求意见稿)(二)

2017-05-26 锐动源

导语


资源环境领域重点专项包含:“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深地资源勘查开采”、“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海洋环境安全保障”等6个重点专项。


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

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资源勘探增储要求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等相关部署,按照《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要求,科技部会同国土资源部、教育部、中科院等部门和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主管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实施方案。专项将形成3000米以浅矿产资源勘探成套技术能力、2000米以浅深部矿产资源开采成套技术能力,储备一批5000米以深资源勘查前沿技术,油气勘查技术能力扩展到6500-10000米,加快“透明地球”技术体系建设,提交一批深地资源战略储备基地,支撑扩展“深地”资源空间。


本专项执行期从2016年至2020年,2016年第一批启动11个项目,2017年第二批启动20个项目,重点部署了克拉通破坏、增生造山、大陆碰撞和陆内变形等成矿动力学系统,深部资源评价理论、技术与建模,地球化学勘查与移动平台地球物理探测等深部探测关键技术与装备,紧缺矿产、战略性资源的评价勘查示范,深部矿产资源开采理论与技术,深层油气成因与成藏评价等基础性研究、技术研发与勘查示范等工作。2018年(第三批)拟支持15个项目,国拨经费概算约4.8亿元,重点针对大深度立体探测技术装备、深部矿产资源勘查增储应用示范、深部矿产智能与绿色开采等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示范类研究任务进行部署;原则上覆盖专项实施方案任务的1/3。


本专项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为3年。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项目,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参加单位总数不超过10个。


本专项2018年(第三批)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大深度立体探测技术装备与深部找矿示范

1.1 地面地球物理勘探关键技术与装备

研究内容:研发宽频、高灵敏度电磁传感器,高精度重力传感器和铯光泵、钾光泵磁场传感器;开发全三维分布式地面电磁探测技术与设备,轻便震源和无缆遥测地震采集技术与设备;开发智能、多类型数据的重磁测量系统。

考核指标:研制出高精度重力传感器(精度5~10 μGal,量程优于8000m Gal)、宽频高灵敏度电磁传感器(CSAMT磁传感器频带宽度10kHz-16s,噪声水平1Hz时优于0.5pT/√Hz; MT磁传感器频带宽度1000Hz-20000s,噪声水平1Hz时优于0.08pT/√Hz)、铯光泵(灵敏度不低于6 pT)和钾光泵(分辨率0.0001 nT)磁场传感器等一批高精度地球物理传感器,地面电磁探测系统实现产业化;轻便遥测地震技术装备实现实用化,探测能力达到5000米深度。


1.2 地下及井中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装备

研究内容:研发井中重力测量、井中激发极化、大功率充电、井间电磁波成像和地-井瞬变电磁探测技术与设备;研发造岩元素中子伽马测井仪及方法技术;研发大深度小口径、智能多参数测井集成技术,探索深井超高温测井技术;形成地下与井中探测硬件系统和软件平台。

考核指标:研制出井中重力测量原理样机,探管外径小于50 mm,满足2000米深度要求,重复性优于7微伽;研制出井中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多参数综合测井等一批地面探测技术和设备。其中,井中激发极化发射功率大于30 kW;地-井瞬变电磁噪声优于1μV;井间电磁波成像接收灵敏度优于0.03μV;造岩元素中子伽马测井仪实用化;大深度小口径多参数组合测井探管外径小于50 mm,耐温120℃,耐压45 MPa。总体探测能力达到3000米深度。


1.3 大深度智能地质钻探技术与装备

研究内容:研发模块化智能化大深度地质岩心钻探成套设备,开展钻探器具及工艺技术研究,满足深部矿产资源勘探需要。

考核指标:满足大深度地质岩心钻探多工艺要求,井口作业自动化程度90%以上,实现复杂地层钻进过程的参数优化、安全控制和轨迹优化功能,总体形成H级(Φ96mm)以上口径5000米钻深的高效、智能、模块化钻探能力,能满足深部资源勘查需求。


1.4 深部勘查技术综合示范及数据处理、解释软件平台开发

研究内容:开展大深度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综合示范,检验技术参数,完善技术系统。研发多种、多类型数据联合反演解释技术,多元信息评价与预测技术,开发重磁、电磁、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系统和可视化软件平台。

考核指标:验证深部勘查技术总体探测能力达到3000米以浅;中轻便遥测地震技术探测能力达到5000米以浅;形成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处理和各种反演解释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地球物理软件平台,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1.5 深地资源勘查开采理论与技术集成示范

研究内容:综合集成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研究成果,阐明我国典型克拉通、造山带与陆内成矿系统的深部结构与控制要素,系统建立深部矿产与油气资源立体探测、勘查评价与开采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实现我国深地勘查开采理论创新与关键勘查开采技术突破,全面完成专项深地勘查开采的战略目标,有效支撑我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

考核指标:构架深地资源勘查开采理论,搭建我国3000米资源勘查技术体系,开展资源勘查开采综合示范,实现1500米深度开采技术能力,油气勘查开采能力达到7000米,形成5个大型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基地。

有关说明:建议由国土资源部紧密结合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组织推荐项目申报。


2.深部矿产资源勘查增储应用示范

2.1 克拉通和陆内成矿系统大宗矿产深部探测技术示范

研究内容:在华南钦杭/武夷和华北辽东的重要成矿区带,开展深部资源探测技术示范,验证区域成矿模式和分布规律;综合评价3000米深部资源潜力,实施3000米深度异常验证钻探,实现深部找矿突破。

考核指标:验证典型成矿区带成矿模式,建立和完善深部资源勘查技术方法组合;完成岩心钻探进尺3000米;提交6个左右深部找矿靶区,基本摸清深部3000米以浅资源潜力,新发现或建立1个大型资源基地。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华北辽东和华南钦杭/武夷地区,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每份申报书只针对其中的一个区带进行申报。要求分别与本专项已部署的“华北克拉通成矿系统的深部过程与成矿机理”、“华南陆内成矿系统的深部过程与物质响应”项目做好衔接,形成预测、勘查与增储示范的完整链条。


2.2 造山带成矿系统大宗矿产资源基地深部探测技术示范

研究内容:在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和北方增生造山带等地区的重要成矿区带,开展深部资源探测技术示范,验证区域成矿模式和分布规律;综合评价3000米深部资源潜力,实施3000米异常验证钻探,实现深部找矿突破。

考核指标:验证典型成矿区带成矿模式,建立和完善深部资源勘查技术方法组合;完成岩心钻探进尺3000米;提交10个左右深部找矿靶区,基本摸清深部3000米以浅资源潜力,新发现或建立1个大型资源基地。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天山-阿尔泰和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每份申报书只针对其中的一个区带进行申报。要求分别与本专项已部署的“青藏高原碰撞造山成矿系统深部结构与成矿过程”、“北方增生造山成矿系统的深部结构与成矿过程”项目做好衔接,形成预测、勘查与增储示范的完整链条。


2.3 北方砂岩型铀能源矿产基地深部探测技术示范

研究内容:以北方砂岩型铀矿为重点,集中开展鄂尔多斯、内蒙古、新疆等盆地砂岩型铀矿深部勘查示范,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和成矿模式,总结成矿规律,综合评价深部资源潜力,实施深部异常验证钻探,实现深部找矿突破。

考核指标:查明北方砂岩型铀矿成矿规律和分布规律,完成岩心钻探进尺共3000米;提交若干深部找矿靶区,基本摸清深部2000米以浅资源潜力,建立1个大型资源基地。


2.4 雄安新区深层地热资源探测技术示范

研究内容:以雄安新区为重点区,开展平原古潜山深部地热资源探测开发技术示范,揭示地热能聚敛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形成深部地热资源探测技术组合,构建5000米以浅地温场空间结构,综合评价5000米深度地热资源潜力。

考核指标:建立雄安新区深部地热资源蕴藏模式,完善深部地热探测技术与资源潜力评价体系;完成总进尺5000米地热异常验证钻探;提交2-3个地热综合开发靶区;实现平原区(盆地)干热岩资源勘查突破。


3.深部矿产资源开采理论与技术

3.1 地下金属矿规模化无人采矿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地下金属矿无人采矿工艺系统;开发金属矿无人采矿装备智能化控制技术和无人采矿多装备多系统集群控制技术;研发井下无人作业区域安全控制系统与技术;开发无人采矿系统增强现实与集控一体化平台。

考核指标:开发一套无人采矿安全控制系统,可管理不少于10个安全区域;开发一套集群控制系统,可支持采装运5台以上无人采矿装备的集群化作业;形成多装备多系统无人驾驶集群生产作业系统的金属矿生产示范工程。

有关说明:要求由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3.2千万吨级特厚煤层智能化综放开采关键技术及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特厚煤层智能化“采放”协调控制机理和方法;研发智能化放煤技术与装备;研发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无人操作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展年产千万吨级特厚煤层智能化综放工作面示范。

考核指标:揭示特厚煤层自动化放煤机理和采放协调高效回采工艺方法;研制出煤矸识别装置,开发智能放煤软件,煤矸识别率不低于90%;建立年产千万吨级特厚煤层智能化综放开采示范工作面,实现采放平行作业,工作面回收率不低于88%,含矸量不高于10%。

有关说明:要求由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3.3 深部金属矿绿色开采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全尾砂短流程高效浓密与充填料精准制备关键技术;研究矿山固废深部输送阻力特性与调控技术;研发深部低废高效机械化充填采矿技术;研发全尾砂生态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浓缩全尾砂地表安全高效堆存关键技术。

考核指标:资源回收率≥90%;采矿生产能力提升20%;充填采场水质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尾砂浓缩固化堆存三天强度≥0.05/MPa;建立1000m以深金属矿绿色开采示范工程。

有关说明:要求由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3.4深部煤矿井下分选及就地充填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井下分选空间布局和系统紧凑型优化技术;研究井下矸石少量化的煤炭选择性回采技术;研发分选硐室超大断面密集硐室群围岩长期稳定性控制技术;研发井下高效智能、结构紧凑的煤矸分选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井下充填材料级配及制备技术及实用装备;研发井下工作面采煤与充填协调作业技术及装备;开展井下采选充一体化工程示范。

考核指标:形成井下分选系统空间布置方法和优化设计技术;研制出适应于井下条件的智能化模块化选煤装备,矸石选出率不低于85%;超大断面分选硐室稳定后断面收缩率小于15%;研制出利用井下矸石的充填材料,承载压缩率小于10%,形成矸石、聚合物等填充材料的井下制备方法;充填系统能力达到100万t/a,充填工作面采煤效率不低于垮落面的80%;建设煤矿井下分选及就地充填示范工程。

有关说明:要求由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3.5 盐湖资源开采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开展不同类型盐湖深部开采、回填、输卤与盐田底板防渗材料与技术研究;研发岩盐矿钾、钠、镁、溴协同开采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赋锂盐湖高镁锂比卤水锂及锂同位素资源开采、分离与加工先进成套技术与装备。

考核指标:建立盐湖钾锂钠资源开采与加工示范工程,示范工程装置稳产达标;提出具体盐湖类型难开采卤水采卤的系统技术解决方案与标准体系,难开采盐湖卤水的采出率达到10%,与传统盐湖资源开采方式相比,锂资源的贫化率控制在5%以内,盐田运转周期减少5%-10%,提出的锂资源卤水矿床承载能力评价体系。岩盐矿钾资源回收率达到80%;锂资源回收率达到60%,提升10%-15%,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有关说明:要求由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部署,按照《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要求,科技部会同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等部门及上海市科委等省级科技主管部门,共同编制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本专项紧紧围绕海洋高新技术及产业化的需求,将重点突破全海深(最大深度11000米)潜水器研制,形成1000-7000米级潜水器作业应用能力,为进入、认识深海,开发利用深海油气、矿产和生物资源提供技术装备,加快“透明海洋”技术体系建设,为我国深海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技支撑。


本专项执行期从2016年至2020年,2016-2017年重点围绕全海深(最大工作深度11000米)潜水器研制及深海前沿关键技术攻关,深海通用配套技术及1000-7000米级潜水器作业及应用能力示范,深海能源、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等方向启动了“全海深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锌银电池研究”等64个项目。2018年(第三批)拟针对上述方面继续支持约41个项目,国拨经费概算约7亿元。


本专项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3年。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项目,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参加单位总数不超过10个。


本专项2018年(第三批)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 全海深(最大工作深度11000米)潜水器研制及深海前沿关键技术攻关

1.1 全海深视频采集、传输、处理技术研发及系统集成和示范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海试、科学应用的需求,研究全海深视频装备核心关键技术,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海超高清及3D视频摄录和照明设备、水下大深度长距离实时视频数据压缩及有线/无线视频传输设备;研究深海视频应用技术;构建水下搭载平台与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互动的全海深视频拍摄系统,实现对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在海底作业状况及场景的拍摄和原位观测,并将视频信号实时传输至水面母船,实现全海深水下视频信号通过卫星实时传送。

考核指标:系统最大工作深度11000米;视频采集系统满足超高清及3D录制要求,视频分辨率不小于4096x2160,视频帧率不低于60帧/s;通信系统:水下到水面的视频信号传输满足电视视频播出的需求(H.264),完成一套万米级多机位海底拍摄系统的研制,实现载人潜水器万米级海底作业的实时传输,完成3D影视资料。通过海上验证及应用。


1.2 用于全海深技术装备的关键材料研制

研究内容:针对全海深(最大工作深度11000米)潜水器和探测设备的研制需求,研制适用于全海深海底地震仪的耐压玻璃球罩材料及其成型工艺,适用于全海深摄像机镜头保护罩或类似装备的耐压、高透光性、可曲面加工的透明材料及其成型工艺,适用于深海滑翔机壳体的新型耐压复合材料及其成型工艺。

考核指标:1.全海深海底地震仪耐压玻璃球罩:最大工作深度11000米,各项技术达到或优于国际同类产品;2.全海深摄像机镜头保护罩:最大工作深度11000米,有效尺寸直径不小于120毫米;可见光透光率不小于90%;折射率一致性不大于0.0003;弯曲强度不小于900MPa;加工后表面光洁度不低于III级;3.适用于深海滑翔机壳体的新型耐压复合材料:最大工作深度11000米,结构体重量体积比不大于0.8g/cm3,满足深海滑翔机的制造需求。通过海上验证。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以上3个研究内容,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1.3 深海潜水器谱系化集成与高效运维保障信息平台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实现深海潜水器谱系化的目标,开展覆盖全海深的潜水器及探测作业装备关键核心部件国产化、数据融合、综合保障、高效运维规范等技术及信息集成研究,建立支撑国产化深海潜水器的运维保障规范和信息平台系统;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深海潜水器及探测装备谱系化成果的展示,并形成面向大众宣教的科普产品;针对本专项支持的科考航次和海试航次获取的各类生物、地质、环境样品和各类观测数据(包括动力、化学、地震数据及视频资料)等,建立全海深样品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机制。开展深海技术与装备领域的发展趋势与发展战略研究。

考核指标:(1)深海潜水器谱系化技术集成与高效运维保障平台系统:构建覆盖全深海潜水器谱系化集成系统、深海潜水器系列标准规范及全寿命运维信息管理系统以及深海潜水器测试和支撑保障系统;(2)形成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谱系化成果展示系统和科普产品;(3)全海深(11000米级))样品信息管理系统,使用机制和规范。深海技术与装备领域的发展战略报告。

 

2. 深海通用配套技术及1000-7000 米级潜水器作业及应用能力示范

2.1 全海深传感器研制

研究内容:针对全海深科学考察的需求,研制全海深(最大工作深度11000米)温盐深仪(以下简称CTD)、声学释放器、全海深声学记录器,实现国产化。

考核指标:(1)全海深CTD:温度测量范围为-5 to +35度,电导率测量范围为0-9S/m,深度测量范围为0-11000米;温度分辨率为0.0001度,电导率分辨率为0.00005S/m,深度分辨率全量程不大于0.02%。(2)全海深声学释放器:最大工作深度11000米,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国际同类产品。3.全海深声学记录器:最大工作深度11000m,监测和采集深海背景声学信号,最大采样率不小于96kHz,最长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360天,存储容量不小于5TB。通过海试验证。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温盐深仪、声学释放器和全海深声学记录器,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2.2 深海潜水器配套通用技术及产品化

研究内容:针对各类深海潜水器及探测装备的需求,开展深海水密接插件、长距离光纤微缆等关键产品研发和批量生产,替代进口。

考核指标:(1)水密接插件最大工作深度11000米,功能和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2)光纤微缆最大工作深度11000米,微缆外径不大于0.4毫米,拉断力不小于85牛顿,微缆线团最大长度不小于40公里。通过海试验证。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水密接插件、长距离光纤微缆,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2.3深海科考船载装备的研制

研究内容:针对深海科考设备国产化的需求,(1)研制适用于主动源地震的船载高压气枪;(2)研制全海深地质绞车系统;(3)针对开展多种类无人潜水器规范化海上试验的需要,研制船载无人潜水器收放系统;(4)研制海底沉积物力学特性的原位测试装置,具备孔隙水压力、贯入阻力和剪切强度的测试能力。

考核指标:(1)船载高压气枪:研制4种不同容积(150,250,380,520立方英寸)的高压气枪,激发时间1ms,频谱范围10-120Hz,持续能力5万发;完成气枪软件开发,水中压力峰值、气泡比和气泡周期的计算误差不超过8%;(2)全海深地质绞车系统:最大工作水深11000米,绞车安全工作载荷≥15吨、容绳量≥13000m;(3)船载无人潜水器收放系统:安全工作负荷分别满足布放100-4000公斤级AUV、ARV、滑翔机等多种无人潜水器的要求,开展安全高效的海试作业和维护保障;(4)海底沉积物力学特性的原位测试装置:最大工作水深11000m,插入深度不小于0.5m,测量误差不超过8%。通过海试验证。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以上4个研究内容,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2.4 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的潜水器仿真与辅助作业系统研发和应用

研究内容:(1)针对深海潜水器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使用培训、科普示范等需求,研发面向潜水器的VR人机工程分析与评价技术,研制应用于潜水器仿真设计、制造与培训的VR系统;(2)建立无人遥控潜水器(ROV)典型作业区环境三维场景和作业目标模型数据库,研发基于VR技术的ROV辅助作业系统。

考核指标:(1)完成针对载人潜水器的VR仿真应用,具备用户二次开发功能;提交载人潜水器操作教学与培训系统,具备2-3人同时使用能力;完成不少于10个节点的无人无缆潜水器组网应用VR仿真系统;(2)深海ROV实时三维场景再现辅助作业系统一套。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以上2个研究内容,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2.5大深度饱和潜水安全劳动强度及巡回潜水能力生理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潜水员500米高压环境出潜实施巡回潜水的劳动强度极限(确定水中做标准体力劳动的安全劳动时间);研究500米深度下巡潜作业的合理时长;研究500米深度巡回潜水的安全深度范围以及巡回潜水的安全间隔时间;在构建大深度饱和潜水员生理监测研究平台基础上,开展0米到500米深度的加压、饱和停留、最终减压的一系列人体生理研究。研究成熟安全的500米深度饱和潜水加减压技术和高压环境控制技术。

考核指标:制定500米深度下潜水员的劳动强度和时程限制;实施外海500米深度饱和潜水试验,在研究确定的安全范围内,实现潜水员不少于45分钟的巡回潜水,通过海上试验验证。

有关说明:项目牵头或承担单位负责落实不低于1:1比例的配套经费。


2.6 深海应急响应示范系统构建

研究内容:针对深海应急搜救和打捞的特殊作业环境和作业需求,研究“水下-空中”一体化的实时监测及数据采集技术,应急通讯与数据传输技术,海上特殊环境大规模数据快速存取与分析技术,应急数据实时分析技术,深海处置打捞动态辅助决策支持技术,并实际搭载在深水打捞作业船上形成能力,构建我国的深海应急响应示范系统。

考核指标:系统具备分层响应、自主判断、辅助决策功能,海上终端搭载在深水打捞作业船上形成伴随保障能力。完成应用示范。


 2.7大吨位沉船整体打捞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

研究内容:针对大吨位沉船整体打捞作业需求,研究坚硬底质穿引钢索或钢梁技术,适用于沉船舱室不规则空间的气囊浮力提升技术,可集中控制,具有升沉补偿功能的沉船整体液压同步提升系统;研究整体打捞作业时水面船舶、提升系统及水下沉船间的耦合运动及风险控制策略。

考核指标:设计最大工作深度300米,单体气囊水下提供浮力不小于20吨,液压同步提升系统总提升力不小于10000吨,单套升沉补偿装置工作荷载不小于300吨,补偿幅度不小于1米。关键技术指标通过实验室验证,系统功能通过海试验证。


 2.8 依托深海运载及探测技术装备的深海前沿科学问题研究

研究内容:面向海斗深渊、热液硫化物及冷泉等深海科学的前沿领域,依托我国自主研发的各类深海有人/无人运载和探测平台,开展深海领域前沿科学问题研究。

考核指标:产出原创性重大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论文(SCI等)。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海斗深渊、热液硫化物区和冷泉区域,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3. 深海资源开发及利用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3.1 深水油气地球物理技术攻关及应用

研究内容:(1)海上高精度地震海量数据处理软件平台研发:研究海量地震数据管理及复杂并行计算和大数据I/O技术,以及配套的工具模块,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上高精度地震海量数据处理软件平台。(2)海底飞行节点地震仪勘探技术与应用研究:研发1500米级水下飞行节点地震仪,以及配套的地震数据全弹性波成像技术,完成海底飞行节点地震仪试验应用,结合大洋钻探资料,开展深水盆地地质与地球物理综合研究。

考核指标:(1)1套深水地震海量数据资料处理软件平台,能够实现多类型多格式海洋勘探数据的管理与分析,且具有灵活的交互与批量处理功能和复杂计算模型,系统总体I/O效率达到硬件配置的65%以上,软件通过第三方测试,完成不少于2个企业或单位的试验应用。(2)海底连续工作时间≤25天,定位误差小于5米,单节点数据存储容量≥8GB,完成至少50台工程样机并完成试验应用。


 3.2深水油气开发共性核心技术及装备

研究内容:(1)双梯度钻井技术研究及应用:研发用于1000米水深的无隔水导管双梯度钻井系统、隔水导管双梯度钻井系统和同心钻杆反循环双梯度钻井系统,解决易漏产层和疏松表层安全钻进难题。(2)高应变海洋管线管研制:开展基于应变的海底管道设计和高应变管线管技术攻关,研制高强度、高应变海洋管线管,研发管线焊接接头焊接工艺评定与检验技术,为实现国产化提供支撑。(3)用于FLNG装置的紧凑高效换热器研制:开展微通道换热器流动换热机理、板片蚀刻和焊接工艺研究,研发换热器设计软件,完成紧凑高效换热器的设计及工程样机制造,开展工业试验。

考核指标:(1)1套同心钻杆反循环双梯度钻井系统工程样机,最大钻井液密度梯度差不小于0.5g/cm3;1套无隔水导管和1套隔水导管双梯度钻井系统工程样机,最大钻井液密度梯度差不小于0.3g/cm3。陆地实钻试验不少于2井次、海上示范作业不少于1井次。(2)高应变管线管直径/22”、壁厚/31.8mm、钢级/555MPa,实测屈服强度≤655MPa,屈强比≤0.85,总伸长率≥25%,均匀延伸率≥10%;应变强化指数>0.1。(3)换热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设计压力不低于12MPa,芯体尺寸不大于0.5立方米,完成不少于1次的工业试验。换热器设计软件通过第三方验证。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以上三个研究内容,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3.3深海油气开发工程及安全保障技术

研究内容:(1)深海结构物全生命周期安全可靠性评估与完整性诊断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海洋环境载荷预报、强度失效模式评估等技术研究,开发深海浮式结构物全寿命周期综合安全评估软件。研究深海环境下设备和管线在材料腐蚀、结构疲劳和交变载荷作用下的系统可靠性评估技术,开发水下生产系统可靠性分析软件。开展深海结构物安全预警和完整性、结构物快速修复加固等技术研究,集成深海结构物响应监测和完整性专家诊断系统。(2)环保型海洋工程装备防污保障技术:针对污损严重的静态海洋装备防污难度大的关键问题,开展自身具有防污性能的新型树脂的分子结构设计与制备,研发环保型海洋工程装备防污材料;开展关键基础材料、涂料制备、涂层结构设计、应用性能加速评价等关键技术攻关,研发长效防腐材料。

考核指标:(1)深海浮式结构物全寿命周期综合安全评估软件的理论预报与实测值相比,误差不大于20%。高温高压恶劣腐蚀环境下海底管线裂纹扩展及疲劳寿命的预报误差不超过15%。深海结构物响应监测系统监测、监测、状态诊断效率提高30%。开展工程示范应用,系统通过船级社验证,相关软件通过第三方论证。(2)防污材料不含防污剂,海上应用实验2个生物旺季,海生物附着面积≤5%;防腐涂料耐盐雾、耐湿热≥5000h,耐蒸馏水、3.5%NaCl≥300d;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形成关键基础材料及防腐防污材料的产品化技术体系。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以上两个研究内容,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3.4海底硫化物采矿系统与装备开发

研究内容:开展海底硫化物采矿技术研究,研发不同赋存状态下的矿块开采方法和工艺,研制一套海底硫化物采矿中试系统(包括水下综合定位和大深度物料输送装备),为开展海底硫化物商业开采奠定技术基础。

考核指标:一套适用于最大工作深度2500米的海底硫化物采矿中试系统,系统具备联动作业功能,采矿能力30吨/小时,完成近海(水深不小于500米)试验验证。


3.5 深海生物资源研究与应用评价

研究内容:选择深渊、深海热液区、深海冷泉等典型深海区域,依托国内外相关深海航次或前期已获得的深海生物样品,开展深海生物资源勘探、获取、培养、保藏和开发技术体系建设,获得一批具有研究和潜在开发价值的生物和基因资源,建立深海生物及其基因资源库;开展深海生命过程(如环境适应性机制、生物多样性演替机制及其生态效应等)前沿科学研究;系统开展深海生物基因资源应用潜力评价研究,初步形成深海生物及其基因资源开发技术体系。

考核指标:建立相应海区主要生物类群信息资源库;分离、鉴定深海来源微生物5000株以上,保藏2000株以上,完成100株深海功能微生物、5种深海多细胞生物的基因组和50个典型海底沉积物样本宏基因组测序和注释,初步建立深海生物基因资源库;获得20个以上具有应用潜力的深海来源功能基因及其产物,并完成初步的功效评价;在本领域主流期刊发表SCI论文20篇以上,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20件以上。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深渊、深海热液区、深海冷泉,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3.6 深海生物资源开发与高值化利用技术

研究内容:(1)发展和集成深海生物(包括动植物、微生物)来源药物先导化合物高效筛选和挖掘技术,建立和完善药源规模化制备技术(化学合成和/或微生物发酵),开展针对重大疾病候选药物的系统性成药性评价。(2)开展海洋高端生物制品研制、功效评价、绿色制造和应用等关键技术研究,创制一批高附加值新型海洋生物制品。

考核指标:(1)筛选获得深海动植物或微生物来源新天然产物各500个以上,获得具有开发前景的药物先导化合物各50个以上,建立5种以上动植物来源重要药源分子的全合成技术或5个以上微生物来源药物先导化合物的规模化发酵及制备技术,完成5个针对重大疾病候选药物的系统性成药性评价。(2)研发新型海洋生物功能产品(海洋生物功能材料、海洋生物酶制剂或其催化产品、健康相关海洋功能产品等)20个左右,其中1-2个海洋生物功能材料获得应用批文,5个左右酶制剂实现产业化,10个左右具有明确功效的健康相关功能产品(包括特殊环境和特殊人群用途)获得应用批文;研发高端农用海洋生物产品(重要海洋经济动物疫苗、植物绿色免疫调节剂)5-10个,其中1-2个疫苗获得新兽药证书,5个左右植物免疫调节剂获得登记证。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海洋动植物来源药物、海洋微生物来源药物,新型海洋生物功能产品、高端农用海洋生物产品,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

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部署,按照《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要求,科技部会同国家海洋局、交通运输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共同编制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本专项紧紧围绕提升我国海洋环境安全保障能力的需求,(1)重点发展海洋监测高新技术装备并实现产业化,培育一批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基地,仪器装备自给能力提升到50%以上;(2)重点发展全球10公里分辨率(海上丝绸之路海域4公里分辨率)海洋环境预报模式,提供多用户预报产品并实现业务化运行;(3)重点构建国家海洋环境安全平台技术体系,实现平台业务试运行,支撑风暴潮、浒苔、溢油等重大海洋灾害与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


本专项执行期从2016年至2020年,2016-2017年重点围绕海洋环境立体观测/监测的新技术研究与系统集成及核心装备国产化、海洋环境变化预测预报技术、海洋环境灾害及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国家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四个重点任务启动了44个项目。2018年(第三批)拟支持16个项目,国拨经费概算约3.6亿元。


本专项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 3-4 年。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任务,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参加单位总数不超过10个。


本专项2018年(第三批)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 海洋环境立体观测/监测新技术研究与核心装备国产化

1.1 新型海洋监测仪器设备研制

研究内容:研究水下目标体感应电、磁场特征及其探测技术,建立水下目标体探测、追踪方法,突破海洋电、磁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基于固定平台的海洋电、磁探测/监测设备,形成海洋电、磁监测系统,并进行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建立一套水下目标体海洋电、磁探测监测系统;设计工作深度不少于1000米,系统阵列探测范围不小于2000米;具备实时数据回传及处理能力;完成海上试验验证,系统连续运行时间不少于6个月。


1.2 海气界面快速机动组网观测系统技术与应用

研究内容:开展海气界面快速机动组网观测系统总体设计;研发海上自主接入快速组网和数据自动传输技术;集成已有自主研发的波浪滑翔器观测系统、无人艇观测系统、无人机观测系统、投弃式海气界面观测设备及组网通信设备等,形成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海气界面水文气象参数实时测量与传输的快速机动组网观测系统,并开展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海气界面快速机动组网观测系统具备实时、同步观测能力,观测参数包括海表温度、盐度、波浪场、流场及海面风、温、湿、气压等;主要移动节点(不少于3类)具备自组织网络功能,组网半径不小于100公里,具备移动节点快速接入和多跳中继功能,完成3类以上节点的协同观测任务,组网观测不少于3个月。


1.3 深海海底观测网无线拓展观测系统

研究内容:研发基于深海海底观测网的长时序无线双向声传输、深海多源传感器时钟同步、极低频声学信号处理等关键技术,构建由1个移动节点、5个无线固定节点(传感器类型大于2种)与海底有缆观测网主基站相结合的观测系统,开展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无线节点与主基站传输速率大于1000bps、最远传输距离不小于20km;工作深度不低于2000米;无线节点组网连续工作时间不低于1个月;移动观测节点最大工作深度不小于1000米,水下驻留时间不低于10天,最大观测半径不小于30公里。


1.4 极地冰区观测技术研究与科学应用

研究内容:(1)基于极区自主冰架热水钻机系统进行极地科考适应性改造研究,在南极埃默里冰架区域进行钻探试验,开展冰架气象、冰架移动及冰下海洋环境同步观测,同时进行冰架底部附着冰、冰架下海水取样等工作,对冰架下方水团、底部冻融过程、冰架不稳定等科学问题开展研究。(2)开展冰层波导声学特性及海冰界面下声场特性研究,获取极地海冰区声学参数;研制声信号检测与无线电通信一体化的冰层检波器,开展极地海冰区声学试验。(3)开展极地气垫破冰/运输平台关键技术研究,研发兼具低速破冰与高速运载巡航能力的小型气垫破冰/运输平台,为极地科考、我国北方结冰内河及渤海湾等区域提供高效破冰/运输平台。

考核指标:(1)完成埃默里冰架不同区域3个站点以上的气象观测、冰架位移跟踪和钻孔及冰下环境观测,在每个站点钻取冰架表层、中部和底部附着冰冰芯样品共计不少于20m,采集不少于3个冰架钻孔下海水样品不少于10L;各钻孔下海水温盐流参数连续观测周期不小于1年。(2)建立冰层波导声学特性及冰界面下声场特性模型,冰层检波器频带范围5Hz~8kHz、灵敏度不小于1V/g;声波探测分辨率不低于100m;构建极地海冰区5节点分布式演示系统,设备工作温度-50℃~30℃,数据接收率不低于85%。(3)完成小型极地气垫破冰/运输平台工程样机研制,系统总重量约30吨;航速不低于2节情况下,破冰厚度不小于0.30m;运输模式下最大航速不低于25节;完成示范应用。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自主冰架热水钻机系统、冰层波导声学特性及冰界面下声场、极地气垫破冰/运输平台,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2. 海洋环境变化预测预报技术

 2.1 格陵兰冰盖监测、模拟及气候影响评估

 研究内容:开展格陵兰冰盖、溢出冰川及周边海冰变化过程的强化卫星遥感监测和典型区域高分辨率现场观测;改进冰盖动力学模型与冰盖-海平面变化相关模型,利用冰芯资料进行动力学模型参数检验;发展大气和海冰-海洋耦合数值模式,并利用观测资料和数据同化技术,估计和优化耦合模式的关键参数,建立格陵兰及周边区域高分辨再分析资料集;研究格陵兰冰盖与北极海冰变化及北半球气候的相互影响机制。

考核指标:建立我国自主的格陵兰冰盖动态监测技术体系(国产卫星、无人机及地面监测系统),形成2000年以来的格陵兰冰盖高分辨率观测资料,提供格陵兰冰芯过去10万年以来温度、积累率、冰盖高程、温室气体等关键参数的最新记录,获得优化的海冰-海洋耦合数值模式及关键参数,生产再分析资料跨度不低于30年,格点分辨率均优于5km。


2.2 海上丝绸之路运输环境安全保障服务系统集成与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基于数字航路构建面向海上丝绸之路的智能服务一体化应用系统,开展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海上智能交通走廊示范应用;在单船数字化建模基础上,研究复杂海况条件下的多船动态建模技术和协同仿真技术,构建海上丝绸之路关键水道和支点港口安全航行综合仿真平台;发展面向多式联运的港口物流一体化调度管理技术,构建海上丝绸之路关键节点港口调度与决策支持系统;集成研发符合国际公约要求的船舶污染风险防控技术,搭建海上丝绸之路船舶污染风险防控服务平台。

考核指标:构建面向海上丝绸之路的智能保障服务系统并示范应用6个月;开展不少于6艘船舶的动态建模和协同仿真,提供的三维场景数据库不少于8个;港口调度与决策支持系统试运行不少于6个月;集成5种以上符合国际公约要求的风险防控技术,形成配套服务标准。

有关说明:由交通运输部组织项目申报


3. 海洋环境灾害及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

3.1 近海生物资源与环境效应评价及生态修复

研究内容:开展近海典型海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技术研发;阐明典型生态系统食物产出过程与生态环境效应;开展多营养层次生物资源承载力评估;阐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开展近海生物资源养护与退化水域生态修复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

考核指标:完善海洋生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评估技术;建立多营养层次生物资源承载力评估模型;研发生物资源恢复和栖息地生态修复关键技术;构建以生境修复为目的的岛礁和具有生态与经济效益的新型海洋生态牧场示范区;阐明典型水域生物资源养护与生态修复原理。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黄渤海、东海、南海不同海区生态类型,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3.2基于微型生物碳汇主线的近海生态环境安全监测技术体系研究

研究内容:研发海洋生物主体组分微型生物监测新技术、阐释微型生物驱动的碳汇过程与近海生态、环境安全效应,从碳汇链条主线解析长期困扰我国的近海环境问题(富营养化、COD、缺氧、酸化等)的诱因和驱动力;在此基础上研发微型生物碳汇调控技术与和相应的环境安全评价体系;建立基于碳汇主线的生态环境管理方案;并通过模拟示范向国际推广。

考核指标:提出我国近海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解决方案,研制2-4项微型生物与水质环境指标业务化新技术规范,制定微型生物环境指标体系,建立基于微型生物碳汇链条的环境评价体系,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补偿定量指标体系,并通过相关国际组织推广应用。


3.3 极地生态环境演变与生物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1)研究南极企鹅基因进化树构建及企鹅物种在地质历史中的环境演化分析,研发南极企鹅栖息地高分辨率遥感及变化监测技术并实现全南极且栖息地制图,分析环境变化对企鹅栖息地变迁的影响;(2)研究南极磷虾资源产出关键过程与渔场形成机制,构建南极磷虾中心渔场探测与渔业生产保障技术,研发南极磷虾高效生态捕捞、船载加工等关键技术与装备;(3)研究极地微生物生物多样性及其演替机制、生命特征及适应性机制及其生态效应,研究极地微生物资源潜力评价、勘探、获取、培养和保藏技术。

考核指标:(1)完成全部南极企鹅物种的全基因组测序,解析南极企鹅的进化关系和分化过程,建立卫星、无人机平台企鹅栖息地遥感调查技术体系并实现全南极企鹅制图。(2)探明南极磷虾渔场的形成机制;实现南极磷虾连续捕捞与船载加工主要装备国产化,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发高附加值南极磷虾产品10个以上,产品获得批文并实现产业化。(3)分离、鉴定极地来源微生物2000株以上,保藏500株以上,完成50株极地功能微生物菌株的基因组测序和功能注释,初步建立极地微生物基因资源库;获得10个以上具有应用潜力的极地微生物来源药物先导化合物、10个以上新生物制品候选物并完成初步的功效研究和应用潜力评价。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企鹅基因进化树、南极磷虾、极地微生物,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3.4 渤海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发展入海污染物通量监测技术,建立涵盖陆源排污、大气污染物沉降、海上养殖和船舶排污等多部门数据共享的渤海典型区域入海污染物准实时连续监测技术系统;研究入海污染物的生物化学过程,建立水质精细化预报系统;研究污染物入海总量控制目标、分配方案、减排幅度、成效评估及适应性管理技术;研究渤海主要污染物海洋环境基准值和环境污染生物指示指标,研发空-天-地一体化的海洋生态环境实时巡查技术系统;建立渤海生态环境保护技术集成系统,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污染物入海通量监测不确定度≤25%;水质环境要素(叶绿素a、COD、营养盐及主要污染物)预报时效3天,水平分辨率优于200m;提出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录及其入海总量控制目标;渤海主要污染物环境基准值类别≥5种,生态环境异常巡查检测准确率优于70%;示范系统业务化运行时间不少于6个月,提供观测数据共享服务。

有关说明:由渤海三省一市科技厅组织项目申报。


4. 国家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平台支撑技术

4.1 海洋动力灾害观测预警系统集成与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风暴潮、巨浪、海冰等典型海洋动力灾害,集成已有海洋环境业务化观测及预报系统及本专项研发的海洋动力灾害观测技术、装备和相关标准、预报模式和风险评估模型等,构建分级联动的海洋观测预警一体化智能应用平台;研发从现场数据采集到产品分发的全流程灾害预警系统运行控制关键技术;针对交通运输、渔业生产、休闲旅游、海上油气开发等行业,研发适用于不同用户需求的预警产品,在典型区域开展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示范运行发布预警报产品不少于50种,响应时间6小时以内;集成观测手段不少于10种,实时观测站点不少于50个;实现灾害现场观测数据、视频资料实时回传及应急决策指挥联动;示范运行时间不少于6个月。


4.2 北极环境遥感与数值预报合作平台建设

研究内容:与北欧国家合作北极环境遥感和数值预报,联合建立北极卫星遥感地面站,实现基于中欧多源卫星的遥感数据本地接收、快速处理和反演研究,联合研发大气、海冰、海洋和陆地多要素准实时卫星监测产品和同化资料、冰-海-气耦合模式,研发北极海洋大气环境要素短期及中长期预报预测技术,发布多要素数值预报产品。

考核指标:在北极地区合作新建卫星地面接收站1座,合作天线2个,稳定接收不少于5颗中欧卫星数据;建立2-3个北极联合观测站,实现对海洋、大气、陆地生态和高空的观测;面向国际发布大气海冰海洋多要素中欧卫星遥感监测和预报产品,为国际北极科考船和商船提供保障服务。

有关说明:项目申报单位对卫星地面接收站建设提供1:1配套经费,并保障接收站业务化运行。


4.3 面向气候变化的极区大气与空间环境业务化监测与研究

研究内容:发展极区中高层大气关键探测技术,在现有极区高层大气监测基础上,完善与拓展极区大气与空间环境业务化监测网络体系,实现对极区大气准全高程观测。基于对极区各圈层大气观测,分析太阳风能量注入对极区电离层的影响,探索极区电离层与中性大气相互作用,研究极区中高层大气动力学过程、以及极区大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探索能量从太阳至地球气候系统间的传输和耦合过程,理解极区空间气候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

考核指标:研制一部流星雷达,观测极区80-100 km高度范围内的大气水平风场;研制一套法布里-珀罗干涉仪(FPI),观测极区115公里及240公里左右高度的大气风场;研制一部Raman/Rayleigh激光雷达,对75 km以内高度范围内的大气关键参量大气温度、密度和气溶胶进行探测;提交一份《极区空间气候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评估报告。


(来源:科技部、社发科技)


检校:李建荣

审核:韩士德

美编:孙超




来源:锐动源编辑部

☞点击以下标题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工具】

工具︱科研人员及科研财务助理科技创新政策手册(全集)

【项目管理】

申报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这些你应该懂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相关政策和管理文件汇编 | 要赞也要转

厉害了!关于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限项问题的解答这都有!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向哪些人倾斜?三分钟速读给你划重点 

【新政聚焦】

看过来!国家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政策文件汇编(全集),没有比这更全的了!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

图解 | 一张图看懂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新政

教育部终于定了:学者到底能否从科研经费中获利?

新政聚焦︱再下一城!北京28条摘掉科研人员收入“紧箍咒”





你们最贴心的动源君如有疑问,可在对话框给动源君直接留言,或加入锐动源交流群
加入方式:先加动源君的微信号:kjrb_rdy,备注写明工作单位、姓名、动源君会为您提供更加权威贴心的“一对一”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