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FA·人物 | 他是八十年前的韩流美男,更是中国第一位影帝

2016-08-26 木槿 上海电影资料馆
“中国影史上第一位影帝”


说起“影帝”,很多人会联想到实力。无论是哪个国家或地区的男演员,如果不是天生就长了一张只能靠实力的脸,想得到影帝头衔,不甩掉偶像包袱,掉几层皮,总让人有种靠脸蛋上位的印象。


然而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位“影帝”,就是一位美貌与实力并具的演员,他就是金焰。



1932年,上海一家名叫《电声》的报纸举办了一个观众票选“电影皇帝”的活动。当时的电影还不算是一类正规的艺术创作,所以“影帝”“影后”的评比完全靠观众票选,并没有像现在相对专业正规的流程。


那时候也没有电子设备,不能靠拉票、买票来作假,所以获得这一称号也能看出来金焰当时拥有的超高人气。



与现在很多明星拥有艺术世家的背景作支撑不同,金焰的家庭与文艺界的关系不大。金焰原名金德麟。他的父亲金弼淳是朝鲜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医生,现在韩国有名的首尔医科大学里还摆着金焰父亲的铜像。


当年,金弼淳一边在医院当院长,一边发起并领导民族独立运动。或许是幼时受到父亲的影响,金焰之后成为三十年代左翼电影的主力之一。后来金弼淳遭到通缉,举家流亡,逃过鸭绿江,加入了中国籍。在东北,金弼淳开诊所维持生计,生活很艰辛,后被日本特务害死。


“电影像我的爱人”


父亲被毒死后,金焰去投奔了在天津的大哥。在南开中学上学的时候,英美烟草公司做了一个宣传活动,凭十个烟盒可换一张电影票。年幼的金焰满街捡烟盒终于凑满十个,观看了梅兰芳主演的《天女散花》。


正是这一部电影,决定了他一生的方向。他被反串“天女”的梅兰芳深深吸引,“也许从那一天起,电影就像一见钟情的爱人悄悄走进我心里”。1927年初,金焰从天津来到上海,度过了一段每日一餐的艰苦时光。


后来一个戏园收留他做了看门。这样,他既有了落脚之处,还可以免费看电影。努力的金焰终于在1927年得到了命运的垂青,他进入上海民新影片公司(由黎氏兄弟创办,后并入联华公司)当学员,在《木兰从军》等影片中客串小角色,后经万氏兄弟介绍,进入田汉创办的南国艺术剧社做演员。



刚进南国剧社的时候,金焰也是跑龙套演一些小角色。一次,田汉将《莎乐美》改编成话剧搬上舞台,演到第五场时,男主角迟迟不到场,等了15分钟后,田汉示意金焰化妆上台。由于他一直观察着主角的戏份,所以不论台词还是动作,金焰都背得滚瓜烂熟。这次救场成了金焰的人生转折点。


谢幕时,观众报以了雷鸣般的掌声,田汉对金焰的评价早已超过了预期,“我发现你有不同于其他男主角的魅力”,从此,田汉开始专门为金焰定做作品。很多人认为是机遇和巧合是成功的关键。但是他们却忘了,成功只给有准备的人。时时刻刻为了梦想准备着的金焰,就这样打开了走入了电影的圣殿。



像很多高冷男神一样,金焰有些内向,不爱说话。但是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在影视圈的口碑。后来他又遇上了人生中的第二个贵人——中国第二代导演孙瑜。他与孙瑜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知心朋友。也正是这样,孙瑜在自己很多影片中,都请金焰饰演男主角。


《野草闲花》剧照




凭借英俊自然的外表和俊美健康的身姿,他出演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很多著名影片《桃花泣血记》《三个摩登女性》《野草闲花》等等。因与阮玲玉合作过多部经典影片,他们被称作银幕上的“金童玉女”。当时,电影界充斥了粉白浓脂,油头亮面的男星,而阳光清新,浓眉大眼的金焰一反当时死气沉沉的表演风格,也开创了影坛男性全新的审美标准。


1934年,在孙瑜导演的影片《大路》中,金焰首次赤膊上阵,裸露上半身,塑造了中国电影的硬汉形象。这一次的“半裸”出镜,又招来了大批影迷们的追捧。同年《电声》日报又办了一次观众票选活动,金焰被评为“最漂亮的男明星”“观众最喜爱的男明星”“观众最愿和他做朋友的男明星”。银幕小生金焰获得了众多迷妹的支持,田汉创作《三个摩登女性》的灵感,追星到痴狂的陈若英,便来源于金焰万千迷妹中真实的一位。而金焰的第一任妻子,同为演员的王人美本身也是金焰迷妹中的一员。

《三个摩登女性》剧照

“他们的爱情简约但不简单”


1931年,出演孙瑜导演的电影《野玫瑰》时,金焰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王人美。


金焰和王人美旧照


晚年的王人美在其回忆录《我的成名与不幸》一书中谈到他们的婚礼:


“结婚前,金焰和我商量,我们不要像有些明星那样讲排场、比阔绰,应该简单朴素。我完全同意他的提议。结婚日期选在除夕之夜。那天联华公司举办除旧迎新晚会。我和金焰都穿着普通的蓝布褂,参加联欢。当宣告一九三四年来临的钟声响起时,我们俩各自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红牌,挂在纽扣上。由孙瑜当众宣布我俩结婚”。


结婚时,他俩一个20岁,一个24岁。


金焰和王人美


从热恋到新婚后的好几年,他们的生活十分甜蜜。王人美的回忆录里面有十多张两人的日常生活照。十一年后,也就是1945年,他们却因为观念的不同,和平分手。据王人美回忆,当年她和金焰结婚时,她的哥哥王人路等都不同意,还登报声明态度。


在马来西亚温梓川先生撰写的《文人的另一面——民国风景之一种》中有一段提到此事说王人美:“因思想左倾,嫁给以《人道》成名的影帝金焰。王人路和黎锦晖均反对最烈,喧腾报章,惟终告结婚,无可奈何。”


这对令世人艳羡的恩爱眷侣到底因何分手,据王人美说:“抗日战争爆发后,金焰和我缺少共同生活,缺少相互了解。金焰有强烈的爱国心,很想为抗战出力,但是他也认为丈夫应该养活妻子。他不赞成我独自参加大鹏剧社,更反对我冒冒失失报考英文打字员。他不了解我经历流亡生活后的思想变化。烽烟遍地,哀鸿遍野,我怎么能安心当一只家猫?怎么能无所事事……他不理解我,认为我伤害了他的自尊心。”


也有报纸说,当时金焰处于事业低迷期,战事吃紧,韩国也不断传来伤亡的消息,金焰心情十分郁闷,又无处发泄,只能靠喝酒来解闷。而王人美却仍然没有放弃电影事业,还走在女性解放的前端。一次因为在舞厅跳舞,到家已经很晚,两人又产生了矛盾,金焰大发雷霆,一气之下结束了两人十几年的婚姻。


“他的第二任妻子”


抗战胜利后,金焰回到上海结识了后来相伴一生的妻子秦怡。两人虽然只合作过一部戏《失去的爱情》,却因为相互吸引,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据秦怡口述,她自小便是“金粉”了。“我小时候,金焰是我的偶像,我喜欢看他和阮玲玉演的戏。当时我们也不算一见钟情而是慢慢发展的,主要还是他来追求我。他会开车,经常来片场接我,送我回家。尤其他还烧了一手好菜,我母亲赞赏他能干,我俩就走在一起了。”


按照今天标准来说,金焰可以算身处影坛一线的明星。即使是这样,金焰追求女孩的态度,仍然像普通人一样,用诚恳和坚持来赢得秦怡的芳心。秦怡谈起金焰时候,曾说“其实我是有种佩服他的人品,或许是因为恋爱之前他就是我的偶像,所以很可能后来没仔细地想过他的缺点,但是回过头来想,他外表英俊,内心善良,真正算是一个完美的男人了!”
秦怡和金焰

“他的身影永驻在光影岁月”


1947年,好莱坞曾经邀请金焰去美国发展,但是当他得知中国大陆即将解放的消息,便毅然决然选择留在了中国,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解放后,他出演了《大地重光》《伟大的起点》《母亲》等影片,被毛泽东主席任命为国家一级演员。


1958年金焰去德国参与一个世界各国电影演员合演的电影,刚回北京胃就大出血昏倒在旅馆里,病了以后仍然坚持担任上影演员剧团的团长,那时已经不能演戏的金焰,身体每况愈下,后来甚至病到无法起床,在床上躺了20年。他的妻子秦怡一直在他身边,侍候他直到生命终结,两人相扶到老的伉俪之情,令人动容。受尽病魔的折磨后,金焰在1983年12月27日与世长辞。
金焰的夫人秦怡说:“随着病情加重,他似乎更加思念失散的亲人,但他很少表现出来。后来,在两国建交之前,他通过美国的亲戚,艰难地跟韩国的亲人取得了联系。他去世后,打开信箱一看,里面有从韩国寄来的信件和200美元。”给他邮件的是大姑家的表哥徐载贤,小时候曾跟金焰一起在上海长大。他虽然和金焰取得了联系,但因为那时两国还没有建交,没有办法到上海去探望金焰。他最初从事电影行业的目的,就是希望有一天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号召人民反抗侵略,实现民族独立,争取有一天能够回到祖国。遗憾的是,直到生命的终结,他一直都未实现这个愿望。


三十年代,灯红柳绿的上海滩某知名刊物曾记载“刘郎—一直以金焰为法则,非但桃色新闻绝对没有,即使在跳舞场上也很难找到他的影踪,业余常玩篮球,称的起品格良好,实属难能可贵啊!”。在当代商业炒作横行和花边新闻不断流出的娱乐圈,像金焰这样品行与演技俱佳的演员已经很难再见。前辈们出淤泥而不染的做人原则,不仅在演艺圈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也对年轻演员起到一些警示作用。因为一位优秀的演员不仅仅只靠演技,艺德同样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上海电影资料馆面向读者征稿啦!欢迎投稿到:sfa_info@163.com

影视相关,不限字数,择优采用。






扫一扫👆二维码加关注

一起看电影听讲座~

上海电影资料馆成立于1987年12月,隶属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要职责是为上海影视界创作生产和专业教育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专业服务;针对世界电影发展新动向、新潮流进行深入和专题的研究讨论;适时开展有上海特色的国际和国内电影艺术交流活动。上海电影资料馆藏有交换、收集而来的中外影片拷贝、中外电影期刊和文字资料。此外,上海电影资料馆以上海影视文艺创作界和教育界为主要对象,每年举办中外电影工作研讨会、主题观摩研讨会、春夏秋三季艺术电影沙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