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FA·榜单 | 新世纪前内地最好的20部电影

2016-09-02 上海电影资料馆

BBC近日组织了一次“新世纪百佳电影”票选活动,邀请全球的影评人列出自己的十佳片单,以千禧年为起点,向影迷、读者推介21世纪以来的优秀电影作品。


最终,主办方收到来自全球36个国家的177名影评人的回复,最终形成了一份百佳榜单。


在这100多部影片中,有四部华语片入选,分别是《花样年华》(第2位)、《一一》(第8位)、《卧虎藏龙》(第35位)和《聂隐娘》(第50位)。


不难发现,在这份榜单中,上榜的四部华语片都是港台片,内地电影无一上榜。的确,新世纪的内地电影虽然不乏佳作,但是想要征服世界各地要求极高的影评人,登上这份榜单,太难了。


很大原因是,进入新世纪,很多导演都已纷纷进入商业电影的创作期,极力讨好观众的口味,跟着市场走,大多表现出明显的水土不服。李安导演在一次演讲中谈到新世纪内地电影时一针见血:“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认为大陆目前还没有出现特别好的电影。”


当然,BBC的榜单在对待亚洲电影、第三世界电影方面体现出典型的西方文化视野,中国电影在20世纪后还是有几部绝对有实力登上这封榜单的影片的,比如姜文的《鬼子来了》,娄烨的《苏州河》、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等。


但不管怎么说,不争的事实是,内地最好的电影,仍然停留在新世纪之前,它们都是中国电影艺术殿堂里精品中的精品。



内地最好的20部电影(2000年前)


NO.1霸王别姬

导演: 陈凯歌

编剧: 芦苇 / 李碧华

主演: 张国荣 / 张丰毅 / 巩俐 / 葛优 / 英达

类型: 剧情 / 爱情 / 同性


点评语:《霸王别姬》,一曲戏子的时代挽歌,兼具史诗格局与文化内涵。无论是导演、编剧、演员,还是摄影、舞美、灯光,《霸王别姬》都堪称典范之作,是华语影坛乃至世界影坛最具艺术性的影片之一。


NO.2阳光灿烂的日子

导演: 姜文

编剧: 姜文 / 王朔

主演: 夏雨 / 宁静 / 陶虹 / 耿乐 / 斯琴高娃

类型: 剧情


点评语:《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一个梦,一个很长很长的难以醒来的梦。它是90年代中国影界的意外之喜,每个角色都令人过目难忘,就是将它放在94年众多世界级经典中,它的阳光也依旧灿烂。


NO.3活着

导演: 张艺谋

编剧: 余华 / 芦苇

主演: 葛优 / 巩俐 / 姜武 / 牛犇 / 郭涛

类型: 剧情 / 家庭


点评语:《活着》,一个小人物一生的命运遭遇,透射着一个历史时代的巨变。张艺谋艺术成就最高的电影,也是94年出品的翘楚。


NO.4神女

导演: 吴永刚

编剧: 吴永刚

主演: 阮玲玉 / 黎铿 / 章志直

类型: 剧情


点评语:《神女》,默片中的艺术品,不随时光消逝而褪色的典范。2014年全新数字修复版《神女》与观众见面,取代画面抖动的原拷贝,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阮玲玉,她的演技真的就像神一样。


NO.5芙蓉镇

导演: 谢晋

编剧: 阿城 / 谢晋

主演: 刘晓庆 / 姜文 / 郑在石 / 张光北 / 徐松子

类型: 剧情 / 爱情


点评语:《芙蓉镇》,又一部将视角对准中国历史,反思、批判历史的影片。女摊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书田,这两个小人物形象到如今依然鲜活。


NO.6小武

导演: 贾樟柯

编剧: 贾樟柯

主演: 王宏伟 / 郝鸿建 / 左百韬

类型: 剧情


点评语:《小武》,实景拍摄、长镜头、自然音响、非职业演员……让这部电影有着浓烈的现实主义风格,极有时代的粗糙感。它在世界影坛取得了耀眼的成功,让贾樟柯这个东方名字进入西方人的视界。


NO.7蓝风筝

导演: 田壮壮

编剧: 肖矛

主演: 吕丽萍 / 濮存昕 / 李雪健 / 郭宝昌 / 易天

类型: 剧情 / 历史


点评语:《蓝风筝》,片名很美好,但故事很冰冷。风筝飞了破了挂树上了,可以再糊一个,但人要没了,就是没了。依然是一部对准历史的影片,平静中叙述激荡的年代。


NO.8背靠背,脸对脸

导演: 黄建新 / 杨亚洲

编剧: 黄建新 / 孙毅安

主演: 牛振华 / 雷恪生 / 李强 / 句号 / 王劲松

类型: 剧情


点评语:《背靠背,脸对脸》,又是一部“94出品”。要说1994年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好的一年,中国影迷最幸福的一年,是绝对不为过的。黄建新拍出了中国人之间错综复杂的人情关系,以及政府机构之间微妙的权力斗争。


NO.9小城之春

导演: 费穆

编剧: 李天济

主演: 李纬 / 韦伟 / 石羽 / 张鸿眉 / 崔超明

类型: 剧情 / 爱情


点评语:《小城之春》,一部出现得不合时宜的超前杰作。因为它很私人化、很感时伤怀,而1948年的中国并不欢迎这类“靡靡之作”。它的价值被发现得晚,但所幸被发现了,它是一部放在任何时候都能闪光的电影,也是一部可以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反复观看的电影。2002年,田壮壮导演还拍摄了同名电影,致敬费穆。



NO.10红高粱

导演: 张艺谋

编剧: 莫言 / 陈剑雨 / 朱伟

主演: 姜文 / 巩俐 / 滕汝骏 / 钱明 / 陈志刚

类型: 剧情 / 战争


点评语:《红高粱》,张艺谋第一部片子,也是他最具力量感的一部。电影从里到外都渗透着一股野性美,镜头极富诗意。《红高粱》是首部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亚洲电影。


NO.11黄土地

导演: 陈凯歌

编剧: 张子良 / 柯蓝(原作)

主演: 薛白 / 王学圻 / 谭讬 / 刘强

类型: 剧情 / 音乐


点评语:《黄土地》,第五代美学的重要代表,厚实得正如陕北的黄土。80年代与《红高粱》相辉相映,一红一黄,扛起中国电影的两面大旗。同时,《黄土地》也充分展现了陈凯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其骨子里的文化人气质。


NO.12马路天使

导演: 袁牧之

编剧: 袁牧之

主演: 周璇 / 赵丹 / 魏鹤龄 / 钱千里

类型: 剧情 / 喜剧 / 歌舞


点评语:《马路天使》,影响力最大的市井电影。贾樟柯导演在评选自己最喜爱的 十部电影时,《马路天使》就位列其中,他说:“我国早期电影《马路天使》里曾有过那么活泼的市井生活的描绘,可惜在日后的中国电影史上几乎很少有这样的珍品了。”


NO.13哀乐中年

导演: 桑弧

编剧: 桑弧

主演: 石挥 / 朱嘉琛 / 沈扬 / 李浣青 / 韩非

类型: 剧情


点评语:《哀乐中年》,一部超前之作。超前的镜头语言、超前的思想意识、超前的表演,你能发现影片中有很多关于婚姻、教育的“先进”观念。 


NO.14我这一辈子

导演: 石挥

编剧: 老舍 / 杨柳青

主演: 石挥 / 魏鹤龄 / 崔超明 / 沈扬 / 李纬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历史


点评语:《我这一辈子》,使其成为杰作只因两个人,一是老舍,二是石挥,老舍提供了原著,石挥演活了巡警。石挥将老舍的诙谐幽默带到电影里 ,借助平凡生活里的小镜头来表现大时代的民族命运。这何止是老舍和石挥的一辈子,这是从旧社会走来的人的一辈子。


NO.15一江春水向东流

导演: 蔡楚生 / 郑君里

编剧: 蔡楚生 / 郑君里

主演: 白杨 / 陶金 / 舒绣文 / 上官云珠 / 吴茵

类型: 剧情


点评语:《一江春水向东流》,史诗巨片,全片共210分钟,代表了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电影工业最高水准的巅峰之作。抗战前后将近十年间的复杂社会生活,都浓缩到了一个家庭的变迁之中。


NO.16我的九月

导演: 尹力

编剧: 杜小鸥 / 罗辰生

主演: 张萌 / 张国立 / 陶泽如 / 沈丹萍 / 邢丹丹

类型: 剧情 / 儿童


点评语:《我的九月》,很多人都说这是中国最好的儿童片,这也是很多80、90后儿时对北京的记忆。多少人怀念那个“安大傻子”,怀念那个亚运会。


NO.17本命年

导演: 谢飞

编剧: 刘恒

主演: 姜文 / 程琳 / 岳红 / 刘小宁 / 梁天

类型: 剧情


点评语:《本命年》,充分展示了写实主义风格,被看作是中国第四代电影人对中国影坛的最后一次大冲击,也是80年代中国电影的谢幕式。


NO.18双旗镇刀客

导演: 何平

编剧: 何平 / 杨争光

主演: 高一玮 / 赵玛娜 / 常江 / 孙海英 / 王刚

类型: 动作 / 冒险 / 武侠


点评语:《双旗镇刀客》,可能是中国电影史上类型比较混搭的一部电影,西部、武侠、动作、冒险……孩哥的每一次出刀,都像是一场成人洗礼。


NO.19乌鸦与麻雀

导演: 郑君里

编剧: 陈白尘 / 沈浮 / 王林谷 / 徐韬 / 赵丹 / 郑君里

主演: 赵丹 / 上官云珠 / 孙道临 / 李天济 / 黄宗英

类型: 剧情


点评语:《乌鸦与麻雀》,一部出色的讽喻作品,全片从主题到细节都运用了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赵丹饰演的“小广播”角色形象如今已成中国电影史经典。它诞生在混乱黑暗的国民党统治区,更显其不易。


NO.20找乐

导演: 宁瀛

编剧: 宁瀛 / 宁岱

主演: 黄宗洛 / 黄文杰 / 韩善续 / 莫岐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


点评语:《找乐》,宁瀛北京三部曲之一,是宁瀛对 “纪实”电影的一次重要实践,“找乐”最主要的意思是重新给自己找一个生存的空间和环境,表现出的是对现实本身的热爱之情。


虽然时代不同,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电影,但不得不承认,电影艺术最好的年代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之所以回顾过去,是希望未来更好。


希望再过十年二十年,BBC重新评出一份新世纪最佳电影榜单时,能有内地电影上榜。


文 /  Sophie


附·BBC评选“新世纪百佳电影”完整片单:


100《托尼·厄德曼》(玛伦·阿德 2016)

100《梦之安魂曲》(达伦·阿伦诺夫斯基 2000)

100《卡洛斯》(奥利维耶·阿萨亚斯 2010)

99《拾穗者》(阿涅斯·瓦尔达 2000)

98《十段生命的律动》(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2002)

97《白色物质》(克莱尔·德尼 2009)

96《海底总动员》(安德鲁·斯坦顿 2003)

95《月升王国》(韦斯·安德森 2012)

94《生人勿进》(托马斯·阿尔弗莱德森 2008)

93《美食总动员》(布拉德·伯德 2007)

92《神枪手之死 》(安德鲁·多米尼克 2007)

91《谜一样的双眼》(胡安·何塞·坎帕内利亚 2009)

90《钢琴家》(罗曼·波兰斯基 2002)

89《无头的女人》(卢奎西亚·马特尔 2008)

88《聚焦》(托马斯·麦卡锡 2015)

87《天使爱美丽》(让-皮埃尔·热内 2001)

86《远离天堂》(托德·海因斯 2002)

85《预言者》(雅克·欧迪亚 2009)

84《她》(斯派克·琼斯 2013)

83《人工智能》(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2001)

82《严肃的男人》(乔尔·科恩/伊桑·科恩 2009)

81《羞耻》(史蒂夫·麦奎因 2011)

80《回归》(安德烈·萨金塞夫 2003)

79《几近成名》(卡梅伦·克罗 2000)

78《华尔街之狼》(马丁·斯科塞斯 2013)

77《潜水钟与蝴蝶》(朱利安·施纳贝尔 2007)

76《狗镇》(拉斯·冯·提尔 2003)

75《性本恶》(保罗·托马斯·安德森 2014)

74《春假》(哈莫尼·科林 2012)

73《爱在日落黄昏时》(理查德·林克莱特 2004)

72《唯爱永生》(吉姆·贾木许 2013)

71《禁忌》(米古尔·戈麦斯 2012)

70《我们讲述的故事》(萨拉·波莉 2012)

69《卡罗尔》(托德·海因斯 2015)

68《天才一族》(韦斯·安德森 2001)

67《拆弹部队》(凯瑟琳·毕格罗 2008)

66《春夏秋冬又一春》(金基德 2003)

65《鱼缸》(安德里亚·阿诺德 2009)

64《绝美之城》(保罗·索伦蒂诺 2013)

63《都灵之马》(贝拉·塔尔/阿尼亚斯·赫拉尼茨基 2011)

62《无耻混蛋》(昆汀·塔伦蒂诺 2009)

61《皮囊之下》(乔纳森·格雷泽 2013)

60《恋爱症候群》(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 2006)

59《暴力史》(大卫·柯南伯格 2005)

58《割礼龙凤斗》(乌斯曼·塞姆班 2004)

57《猎杀本·拉登》(凯瑟琳·毕格罗 2012)

56《鲸鱼马戏团》(贝拉·塔尔/阿尼亚斯·赫拉尼茨基 2000)

55《修女艾达》(保罗·帕夫利克夫斯基 2013)

54《小亚细亚往事》(努里·比格·锡兰 2011)

53《红磨坊》(巴兹·鲁赫曼 2001)

52《热带疾病》(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 2004)

51《盗梦空间》(克里斯托弗·诺兰 2011)

50《刺客聂隐娘》(侯孝贤 2015)

49《再见语言》(让-吕克·戈达尔 2014)

48《布鲁克林》(约翰·克劳利 2015)

47《利维坦》(安德烈·萨金塞夫 2014)

46《原样复制》(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2010)

45《阿黛尔的生活》(阿布戴·柯西胥 2013)

44《为奴十二载》(史蒂夫·麦奎因 2013)

43《忧郁症》(拉斯·冯·提尔 2011)

42《爱》(迈克尔·哈内克 2012)

41《头脑特工队》(彼特·道格特 2015)

40《断背山》(李安 2005)

39《新世界》(泰伦斯·马力克 2005)

38《上帝之城》(费尔南多·梅里尔斯/卡迪亚·兰德 2002)

37《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 2010)

36《廷巴克图》(阿伯德拉马纳·希萨柯 2014)

35《卧虎藏龙》(李安 2000)

34《索尔之子》(拉斯洛·奈迈施 2015)

33《蝙蝠侠:黑暗骑士》(克里斯托弗·诺兰 2008)

32《窃听风暴》(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 2006)

31《玛格丽特》(肯尼斯·罗纳根 2011)

30《老男孩》(朴赞郁 2003)

29《机器人总动员》(安德鲁·斯坦顿 2008)

28《对她说》(佩德罗·阿莫多瓦 2002)

27《社交网络》(大卫·芬奇 2010)

26《第25小时》(斯派克·李 2002)

25《记忆碎片》(克里斯托弗·诺兰 2000)

24《大师》(保罗·托马斯·安德森 2012)

23《隐藏摄像机》(迈克尔·哈内克 2005)

22《迷失东京》(索菲亚·科波拉 2003)

21《布达佩斯大饭店》(韦斯·安德森 2014)

20《纽约提喻法》(查理·考夫曼 2008)

19《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乔治·米勒 2015)

18《白丝带》(迈克尔·哈内克 2009)

17《潘神的迷宫》(吉尔莫·德尔·托罗 2006)

16《神圣车行》(莱奥·卡拉克斯 2012)

15《四月三周两天》(克里斯蒂安·蒙久 2012)

14《杀戮演绎》(约书亚·奥本海默 2012)

13《人类之子》(阿方索·卡隆 2006)

12《十二宫》(大卫·芬奇 2007)

11《醉乡民谣》(乔尔·科恩/伊桑·科恩 2013)

10《老无所依》(乔尔·科恩/伊桑·科恩 2007)

9《一次别离》(阿斯哈·法哈蒂 2011)

8《一一》(杨德昌 2000)

7《生命之树》(泰伦斯·马力克 2011)

6《暖暖内含光》(米歇尔·贡德里 2004)

5《少年时代》(理查德·林克莱特 2014)

4《千与千寻》(宫崎骏 2001)

3《血色将至》(保罗·托马斯·安德森 2007)

2《花样年华》(王家卫 2000)

1《穆赫兰道》(大卫·林奇 2001)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上海电影资料馆面向读者征稿啦!欢迎投稿到:sfa_info@163.com

影视相关,不限字数,择优采用。





·THE END·

扫一扫👆二维码加关注

一起看电影听讲座~

上海电影资料馆成立于1987年12月,隶属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要职责是为上海影视界创作生产和专业教育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专业服务;针对世界电影发展新动向、新潮流进行深入和专题的研究讨论;适时开展有上海特色的国际和国内电影艺术交流活动。上海电影资料馆藏有交换、收集而来的中外影片拷贝、中外电影期刊和文字资料。此外,上海电影资料馆以上海影视文艺创作界和教育界为主要对象,每年举办中外电影工作研讨会、主题观摩研讨会、春夏秋三季艺术电影沙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