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果北宋真有“穿越人”,那一定就是这位铁血奇人

2017-06-18 金石道
来源:我们爱历史(his-tory)授权转载。

北宋的历史,常把人看的连神往带叹气:独树一帜的文明政治,满眼璀璨的经济文化,引得后世观者竞折腰,却一场“靖康之耻”就悲情破碎。各种痛惜场面,套一位穿越题材小说家喟叹说:真恨不得带着机关枪穿越过去,亲手改写这悲催历史!


但如果北宋真有穿越人,那么一位北宋中期文武奇人,绝对摆脱不了这个“嫌疑”。


他只是一介书生,不曾有高贵传奇的出身,也没有覆雨翻云的超能力。但在北宋危机深重的年代里,他却大胆提出一个颠覆宋朝人理念的战略,然后慷慨披坚执锐,亲手打出一场自安史之乱后,华夏军人最辉煌的沙场战功。以明清好些学者的痛惜说:倘若北宋王朝,能够一直奉行他天才的战略,“靖康之耻”绝无可能,远迈汉唐的铁血大宋,更是指日可期。


如此一位差点给北宋改命的奇人,正是北宋最强军事战略家,王安石变法的铁血支柱:王韶!

一:惊世计划



王韶,字子纯,北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生于江西德安。


他的童年时代,正是看上去富庶太平的北宋,边防危机越发严重的年头,西夏正扯旗捣蛋,辽国也趁火打劫。整个大宋朝堂上下,却是冗官扎堆,大小文武官员集体犯混。


以早年生活说,王韶也差点成了“犯混”一员,他天赋极高,三五岁时就能读书识字,成了当地出名的神童。如果继续按部就班,可能也会做个闲散官员,没准还是个风雅才子。


但少年时的一桩小事,却突然给这个未来的风雅才子改了命:当时王韶在庐山东林寺庵读书,一天在庵外闲逛,却突然被庵前一棵老松树给震惊了。面对着老松树苍劲的枝干,少年王韶刹那间痴痴沉默,满耳竟是金戈铁马的厮杀声。当场情怀满满,写下一首奇诗。诗中一句热血呼喊,更是缩影后半生命运:解与乾坤生气概,几因风雨长精神!



从此时此刻起,那个盼望金榜题名,沉迷诗词歌赋的王韶没有了,相反却是一个渴望沙场建功立业的热血青年。每天除了读书,更是勤练武艺,还与当地一位志同道合的青年官员成了好友——未来的北宋改革家王安石!


满怀热血目标的王韶,终于在27岁那年考取进士。可满以为从此大展拳脚的他,接着就不停被泼冷水。由于性格太豪爽,反而在官场吃不开,陆续做了几个闲职,参加了北宋的制科考试,也是无奈落榜。眼看着仕途一片惨淡,憋闷了半天的王韶,却终于彻底想开:不当官了,旅游去!




之后的几年里,他的足迹踏遍了陕西边地,哪里成天边境闹摩擦,哪里西夏军队常入寇,立刻就满心欢喜的跑过去,除了考察地形战略,甚至还常拽着边地老兵问东问西。照陕西当地民间的一些说法,好几次还撞上了西夏骑兵,险些就没了命。所谓“旅游”,却是用这种历经颠沛的方式,继续践行理想。这样的人生,他一熬就是十年。


熙宁元年(1068),励精图治的宋神宗赵顼登基,王韶的青年时代好友王安石,更是风光升任宰相,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即将全面启动。振奋不已的王韶也急匆匆赶到开封,为宋神宗送上一个震惊天下的国防战略:《平戎策》。


在这篇凝结王韶十年奔波心血的文章里,王韶详尽阐述了大宋未来的国防抉择:幽云十六州丢失,西夏盘踞河西走廊,夹缝里的北宋若不自强,迟早有覆灭一天。最正确的战略,就是要消灭西夏。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收复自唐朝安史之乱起丢失的河湟地区,对西夏实现全面战略包围。北宋迫在眉睫要做的事,就是河湟开边,夹击西夏!



只要对照下汉武帝派霍去病西进河西的抉择,还有元朝大迂回战略夹击南宋的妙笔,就知王韶这部《平戎策》,无论眼光还是步骤,都有着异曲同工的强大。年轻的宋神宗读罢,更是当场热血沸腾,立刻把王韶叫来一通深谈,越谈越深感振奋。谈完就给王韶升了官: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也就是大宋西北边陲秦凤路的机要秘书。


这位奇人震惊天下的边功,从此开始!


二:逆天奇功


乍一看去,胸怀大志的王韶已经站上了大展宏图的平台。事实上,危险才刚刚开始。


《平戎策》一出,王安石很兴奋,宋神宗很兴奋,但朝中一干反对变法的顽固官员们,却是谁说起来都愤愤:大宋边患这么多年了,花钱买和平不好吗?要你在这里惹事!

尤其对王韶最看不顺眼的,就是守旧派的领军人物,宰相文彦博。就是那位给宋神宗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的文彦博。这位“名相”本就深感变法触动大官僚们的利益,更对性情豪迈的王韶看不惯。王韶刚上任,朝中就立刻流言蜚语大起,好些都是他折腾的。


但就在一群顽固派们,开始在朝堂上喋喋不休骂王韶时,刚到任没多久的王韶,立刻就用个开门红来打脸:只带着几个骑兵,就跑去见河湟地区长期与大宋为敌的蕃部首领俞龙柯,一顿唇枪舌剑,把俞龙柯说的心悦诚服。当晚更和俞龙柯睡一床上,简单一面就成了好基友。第二天风风光光把俞龙柯以及他麾下的十几万兵马领过来:投降大宋喽。


就这样顶着满朝骂声,王韶默默做着准备,修筑了军堡,训练了精锐军队,到熙宁五年(1072)时,终于霸气出手了。训练有素的大军,向着一直为大宋边患的河湟地区生猛进发。如果说在此之前,部将们只是见识了王韶的口才,那么从此刻起,这位奇人的雷人指挥,更叫一群军将开眼:整个河湟形势,全在脑子里装着,打胜仗更简单,每次战前细致规划,每一步竟和接下来战场上发生的事分毫不差,照他说的打就稳赢!


而且更把大家雷倒的,却是他的脾气,平日里直爽待人,打起仗来却严重自信爆棚,认定的战略就信心满满。一次部队夜晚扎营,突然遭到敌人袭击,外面喊杀声震天,他听到动静后不慌不忙,打个哈欠继续睡。第二天出来一瞧,早照着他的先前规划,把来袭敌人灭掉了!

于是没打几仗,王韶就成了将士们心中无敌的存在。而原本群雄林立的河湟地区,各路“群雄”却遭了秧,先是当地出名凶悍的蒙罗角部,本来想在抹邦山居高临下打埋伏,没想到王韶不按套路出牌,亲自带着精兵奇袭上山,一下被打的崩溃。然后是当地最强的吐蕃瞎征部,从此遇到王韶就被吊打,没几仗就给打出毛病,部下见了王韶的战旗就求投降,典型镇洮大战,王韶带着宋军一个冲锋,对面瞎征部将两万人齐刷刷投降,镇洮不战而下!


而熙宁七年(1074)的定羌城大战,更成了北宋西线里程碑一战:仗着西夏撑腰的瞎征,拼上所有老本围攻河州,非要啃掉王韶。没想到王韶又出奇招,直扑瞎征的老窝定羌城,这下战局大反转,瞎征被王韶一路追一路打,最后仓皇向王韶投降。这个西夏在河湟钳制大宋的棋子,就这样被王韶霸气敲掉!


至此,呼啸而出的王韶,两年时间如飓风一般,为大宋收复熙、河、洮、岷、叠、宕六州,拓展疆域两千多里。而且不止狂飙突进,更是每进一步都稳打稳扎,在当地兴商办学安抚各族百姓,扎扎实实把国土守住。更手握出击西夏的战略主动权。这是大宋自宋太宗以来,第一次以积极出击的战略,漂亮收复沦陷国土。如此不世之功,史称“熙河开边”。

如此辉煌战功,也叫朝堂上的反对声哑然了,作为王韶支持者的王安石,更是发出一段意味深长感慨:别看王韶战功够辉煌,其实以他才能说,他也不过发挥了两成功力,其他八成功力,却都要用来防备朝中小人暗害。你说他容易嘛!

三:功败垂成


而随着熙河开边的完成,居功至伟的王韶,也被调回京城,官居枢密副使,事业前景如日中天,但一个人生大短板,却更暴露无遗:他根本不适合入朝为官。


在征战河湟的战场上,算无遗策的王韶,军事才能俨然强的超越时代,别管对方多强的招数,全都尽在掌握。但回到刀光剑影的北宋官场上,王韶的为官水平,却俨然更不像这时代的人:简直与大宋官场格格不入。

长期以来,王韶就是个直筒子脾气,尤其是官场应酬,三两句话就得罪人。又摊上北宋变法派与保守派争斗到激烈的时候,位居枢密副使高位,更是站上了风口浪尖。就连一个阵营里的王安石,这么多年的老朋友,竟然都与他闹了不少矛盾。待到一直护着王韶的王安石彻底辞职,失去庇护的王韶,更是处境艰难。甚至几次朝堂争吵,更惹怒了宋神宗,之后几年被不停贬罢,最终于五十二岁那年,这位北宋最杰出军事家,默默病故于鄂州。


而那些仇视王韶的守旧派们,更把王韶的病故场面,演绎成十分悲惨的景象,说王韶晚年发了疯癫症,甚至肚皮生了毒疮,总之是不得好死。一位为国建功的军人,死因都遭到如此刻薄嘲讽,这些守旧官员的冷血心肠,可见一斑。


而在王韶病故后,他生前呕心沥血的《平戎策》,也伴随着北宋新旧党争的白热化,几十年里屡兴屡废。王安石改革期间的开边成果,更在旧党当政的元祐年间被无情糟蹋,连宋军收复的好些国土,都被司马光拍板割让给西夏。待到宋徽宗初登基时,王韶的儿子王瞻,承袭父亲遗志,再度率军开边河湟,却刚立下大功就被宋徽宗论罪流放,最终悲愤自尽!

而伴随着王瞻的死亡,眼光卓绝的《平戎策》,乃至王家父子两代浴血开边的努力,在宋徽宗年间的纸醉金迷中,早已被无情搁置。取而代之的是志大才疏的宋徽宗那脑洞大开的“联金灭辽”,然后,就是富庶辉煌的北宋文明,在靖康之耻的烈火中无情成灰!


如果说有着先行者眼光的王韶,以一生荣辱悲壮,为大宋王朝开辟了一条走向强大的星光大道。那么不知道珍惜的北宋,终于在无休止的党争祸国中迷失了头脑,反而调头踩进了荒唐深坑里。内耗误国的悲催后果,是多少天才的王韶,多么超越历史的战略,都挽救不回的!


千岛书院好文推荐:人大毕业生“铁饭碗”破碎,成山区赤贫家庭六孩之母……她身上发生了什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