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存在一个统一的“匈奴族”或者“突厥族”吗?

2017-12-02 金石道

作者:半路一把刀

来源:一刀西域图志(ID:xiyutuzhi)已授权


首先,这篇文章比较长,但是没办法,不长就很难说清楚问题,请做好心理准备;其次,这篇文章的内容是属于敏感话题,也许会有人不同意文中的观点,或者认为不严谨,甚至会对我各种骂,没关系,我只认定一点:努力探寻历史的真相,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指正,如果就是骂大街或者胡搅蛮缠,那我就直接拉黑,因为毫无交流的价值,我们有限的生命不能浪费在骂大街上。


活说风水轮流转,这个世上有些东西似乎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转出来一遍,比如流行的时装,其实就是那些样式每隔多少年就流行一次,顶多是改进升级版,反正再怎么折腾也出不了八条腿的裤子或者没有鞋底的鞋子。


这个世界上的有些观点,也大抵如此,隔一段时间,就会冒出来一次,比如:所谓整个北方游牧民族是不是一个民族的问题。


我是在手机上先看到这么一篇文章的,来自一个叫什么点资讯的平台,题目叫《被掩藏的历史真相:匈奴、鲜卑、突厥、蒙古的真实关系》(现已被发布者删除),看了开头,还有点意思,但是看着看着,就觉得不对,看完后不由哑然失笑:这不就是泛突厥主义的理论吗?如今却改头换面、堂而皇之的再度出笼,还美其名曰恢复历史的真相。


后来我在互联网上搜了一下,还别说,网上这类文章还真不少,有对这篇文章转载的,有精简版和延伸版,也有和这篇文章类似的,主要都是讲一个观点,即:从匈奴到突厥一直到后来的鲜卑、蒙古、女真等等,都是一个民族,无论是匈奴、柔然,还是突厥、蒙古,都是这一个民族的不同的朝代,而汉人则一直在刻意抹杀北方游牧民族的连续性。


那么在说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看看天朝是怎么叙述北方游牧民族历史的。


大家可能都有一个印象,就是只要打开咱们天朝的历史教科书,一到了讲北方游牧民族的时候,立刻便是一堆眼花缭乱的名称,和更加眼花缭乱的不同族源与关系,有蒙古利亚人种的、有高加索人种的,有塞种人的,当然还有混血的等等。什么鬼方、丁零、匈奴、大月氏、乌孙、铁勒、敕勒、高车、匈奴、厌哒、蠕蠕、柔然、室韦、肃慎、突厥、蓝突厥、白突厥、回鹘、薛延陀等等等等。不把人看晕了不罢休。


这里面有同一个名称在不同时代的不同译写,也有一个部族不同时期的不同叫法,有一些是自称,有一些是别人对某个部族的叫法等。即使所谓突厥里面,也分为诸如阿史那、突骑施、乌古斯、葛逻禄、样磨、处月等等。


所以对一般人来说,打开这样的书,基本上就进入懵圈状态,除了超级变态的历史狂人,一般群众别说搞清楚什么来龙去脉了,光这些名字,记都记不住。


那么,按照比较公认的历史记载,我们先简要梳理一下北方草原民族的一个历史脉络。


我们知道,对汉朝政权一直保持压力的北方游牧民族是匈奴,汉武帝的“武”,就是跟匈奴对砍砍出来的。对于和匈奴对砍,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当时的大将军霍去病说的:“匈奴不灭,何以为家?!”,所以后来匈奴这个名称基本就成了中国的诗人们对北方强敌的代指,比如岳飞虽然抗击的是女真,但是写起诗词来,还是“笑谈渴饮匈奴血”。




匈奴后来分为南北两支,一支一直在中国,融入到了汉人中,一直进入欧洲,我们很多人知道匈奴王阿提拉,被称为上帝之鞭,震撼欧洲,攻打罗马帝国等等。所以匈牙利人认为他们是进入欧洲的匈奴人后裔,但其实不是。这方面有很多研究,西方一些学者的考证,包括DNA的比对等等都证明了这一点,反而是保加利亚人的身上匈奴血统似乎更多一点,当然匈牙利人的血液中也是有来自欧亚草原民族的血统,文化上也有,比如匈牙利人的姓名和其他欧洲国家不一样,不是名字在前,姓在后,而是和我们一样,姓在前,名在后。


但需要注意一点的是,对于匈奴到底是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在这里就开始出现分歧,一部分人认为,匈奴是一个民族,并且是后来的突厥系和东胡系,也就是通古斯系(一般认为东胡系包括鲜卑、蒙古、女真等)的共同祖先,另一部分人认为:匈奴并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一个结盟的混合游牧民族的联盟,是民族集团而非同种族群。这种分歧,在对后来草原民族的认定上一再出现。


匈奴之后,称霸欧亚草原的是鲜卑,鲜卑的族源没有定论,有很多种说法,包括有一种说法:鲜卑是流亡到北方的汉人形成的,就是秦始皇修长城的时候逃走的汉人,这只是说法之一。鲜卑我们熟悉一些,我们看金庸的小说、看《隋唐演义》,知道慕容氏、宇文氏,这都是鲜卑的姓。那么今天,也是根据DNA比对等手段,认为鲜卑经过演变,成为了现在的锡伯族。




鲜卑之后称霸的是柔然,柔然也被称作广义上的匈奴,但是族源上也有多种说法,同样,对于柔然,比较主流的观点,也是认为柔然是一个主要包括鲜卑、匈奴和突厥等许多族群和部落政权,而不是一个所谓的柔然族。关于柔然,只要你上初中的时候背过《木兰辞》“唧唧复唧唧”,就应该知道,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去打的,就是柔然。




而突厥当年就是柔然政权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年的突厥是柔然人的锻奴,专门给柔然人锻造兵器的,后柔然衰落,突厥王室向柔然王室求婚、联姻,遭到羞辱,于是翻了脸,最终自己建立了突厥汗国。到了隋代,突厥分成了东西突厥,东突厥的地盘是蒙古高原,而西突厥的地盘是包括新疆的中亚地区。到了唐朝,唐朝政府则先后击败东西突厥汗国,东突厥的情况和汉朝时候的南匈奴很像,融入汉族,西突厥被击败后,大部分还是在今天的新疆和中亚地区,但有一部分则继续向西,进入西亚,这一部分,一般被认为就演变为后来的土耳其。




那么当时的回鹘呢,还叫回纥,是属于所谓铁勒诸部之一,事实上所谓铁勒,有人认为是突厥一词的不同音译,所以铁勒诸部,也就是突厥诸部,总之在突厥汗国时期都是属于突厥的部族。


回鹘后来逐渐强大,在突厥衰落之后,建立了回鹘汗国。唐朝安史之乱,最后就是靠着回鹘人才打赢了仗。而回鹘汗国于唐代后期崩溃,西迁至甘肃、新疆一带,分成了三支,分别为甘州回鹘、高昌回鹘和葱岭回鹘。甘州回鹘,也被称为黄头回鹘,是今天裕固族的主要族源,但是我们要知道裕固族里还分成了两部分,即东部裕固族和西部裕固族,语言是不一样的,东部裕固族说蒙古语,西部裕固族说突厥语。另一支高昌回鹘,也叫西州回鹘,留在了今天的吐鲁番,成为今天吐鲁番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而最后一支继续往西的葱岭回鹘,和当地的其他西突厥部族融和,形成了今天南疆的维吾尔族——所以吐鲁番的维吾尔族和南疆的维吾尔族是有不同的,这个不同一直保持到了今天。


再往后的草原民族变更的历史,大部分中国人民应该都比较熟悉了,因为中国人民都知道《杨家将》和《岳飞传》啊,再加上金庸的《射雕》三部曲,所以对这段历史大致都不会陌生。


当年所谓杨家将死磕的,是辽国,也就是契丹人,到了岳飞的时代,则是死磕金朝,也就是女真人,即后来满族人的祖先;再往后就是铁木真崛起,成为成吉思汗,蒙古一统天下,直至满清。


所以,梳理一下,先后称霸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政权,大体上的脉络是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辽—金—蒙古—清。


当然,这只是一个粗线条的脉络,历史本身要复杂的多,比如有时候是多个草原政权并立争霸,同时存在的,有时候某个草原汗国是从蒙古高原一直到塔里木盆地的,有时候某个草原汗国又只是在蒙古高原或者只在塔里木盆地。


现在,让我们回到开头,即:那种认为北方游牧民族其实是一个民族的看法是怎样认为的呢?


这种观点认为,历史上这些所有各式各样的名字所指的人,都是一个民族,或者叫匈奴族、古突厥。从匈奴一直到现在的维吾尔、哈萨克、乌兹别克、柯尔克孜、土耳其、土库曼、阿塞拜疆以及蒙古等等都是一个民族,历史上也不存在什么匈奴被汉武帝击败,分为南北匈奴或者突厥被李世民击败分为东西突厥的事情,这些都是汉人的意淫。所谓分成了南北匈奴或者东西突厥,原因都是这个匈奴族或者突厥族分别向东向西发展而已,然后分别建立了各个国家,包括中国的唐朝和俄罗斯。


所以留下来的,属于“留守突厥”,比如蒙古人,就是古突厥的直系后裔,就是所谓“留守突厥”,而土耳其以及其他的民族都是“西迁突厥”,西迁的突厥全部穆斯林化了。


为什么说俄罗斯和唐朝都是所谓突厥族建立的呢?因为俄罗斯历史上长期被草原民族统治过,所以俄罗斯也是所谓古突厥的延续,尤其是蒙古人的延续,俄罗斯人是蒙古帝国真正的继承者,混了不少蒙古人的血,比如列宁就有四分之一蒙古血统。而且俄国还的确有一句谚语:剥开每一个俄罗斯人,内核都是蒙古人。直到现在,这一派认为,从普京的相貌上看,也是蒙古后裔,突厥族。


这也就是为什么白俄罗斯人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的俄罗斯人的原因——白俄罗斯的白,不是说他们长的白,而是说他们血统纯正。


那么唐朝呢?怎么也成了他们的呢?这是因为唐朝皇室有鲜卑血统。这一点中国史书上也记载的很清楚,而且唐初的很多风俗也是鲜卑的。比如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杀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后,找到李渊,跪着李渊面前,吸吮李渊的乳头,这就是鲜卑的风俗,表示不忘养育之恩,而且唐朝皇室以前姓过的姓是大野,就是鲜卑的姓。


至于元、清两朝,那就更不必说了,突厥族创立的。


所以这一种观点认为:无论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蒙古、满清等,不是不同的民族,而是同一个民族建立的不同政权与朝代,等同于中央王朝的唐宋元明清。而中国人把其他民族的概念无限缩小,把所谓中华民族的定义无限扩大,千方百计把他们和境外的同种民族割裂开,是赤裸裸的欺骗。


而且汉族人只会吹牛,汉族人根本就没有击败过突厥族,反而是突厥族创建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同时这一种观点还认为,历史上匈奴国、突厥国、蒙古国同波斯等西方政权的关系,要比中国密切得多——这一个观点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突厥族一直和中国的关系是很远的,那么到了今天,你中国境内的维吾尔、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等等,根本不是你天朝宣扬的什么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


其实这种观点并不新鲜,早在民国的时候,有一位历史学者叫黎东方,他写过一个“细说”各个朝代的系列。黎东方当年和一位维吾尔学者穆罕默德·伊敏·布格拉就在当时的报刊上公开辩论过这个问题。


这个穆罕默德·伊敏·布格拉是什么人呢?19933年,新疆第一出现所谓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这个穆罕默德·伊敏·布格拉就是领导人之一,并在国外出版过《新疆近代史》等著作。后来他加入国民党,先后任国民党政府的候补中央监察委员、中央组织部专员、新疆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长、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949年,出逃到土耳其,一直专职搞新疆独立,直到1964年死于土耳其。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新疆又有一个维吾尔族学者,叫吐尔贡·阿勒玛斯的,写了三本书,分别叫《维吾尔人》、《匈奴简史》和《维吾尔古代文学》。不仅重述了所谓古突厥族的观点,还进一步发展,认为维吾尔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源,是“东起大兴安岭,西到黑海,北起阿尔泰山,南至喜马拉雅山,包括塞种人(也就是白种人的斯基泰人)、匈奴、突厥、坚昆(一般认为是今天柯尔克孜族的主要族源)等等都与维吾尔人同种同源,是古维吾尔人。8000年前就广泛分布于中亚各地。”——你汉族人不是上下五千年吗?我是上下八千年。



顺便说一句,咱们天朝的上下五千年的所谓文明史的确也是扯淡,国际上承认的也就是两三千年,前几年搞什么夏商周断代工程,花了巨资,但最终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也就是个笑话。


吐尔贡·阿勒玛斯写了三本书出版了以后,在当时的新疆,主要是维吾尔族中,影响是很大的,三本书立刻遭到了查禁,批判,今天你如果上网去搜吐尔贡·阿勒玛斯,都是批评文章,但是也能搜到他写的《维吾尔人》在1995年,还在国际上好像获过一个什么奖。


那么到底双方谁说的才更接近历史真相呢?


我认为,双方都是各自拼命讲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淡化、扭曲、掩盖不利于自己的一面。


关于族源的问题,就我个人而言,倾向认为匈奴应该是突厥、蒙古的共同起源,也就是说草原民族是一个源头,其后不断分化、融和、演变为各个草原民族,而不是天朝某些教科书故意抹杀的那样,回避这一问题——我甚至觉得,有些教科书可能都是故意搞那么些眼花缭乱的说法,好让人看不明白。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即使所有草原民族的族源都来自匈奴,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现在的DNA研究表明,汉人、藏人和羌人在五千年前就是同一个族群,然后分化成了现在的汉藏两大民族,就是说汉藏完全同源。再进一步:要是说族源,现代遗传学研究,全世界所有人还都是从非洲出来的呢,都是所谓7个女人的后裔,不知道的可以搜一下“夏娃的七个女儿”,那这算不算一个族?


事实上,所谓形成一个民族,无非是一群人在文化上、心理上的认同罢了。


而草原民族本身,就是以各个部落形式存在的,一直在不停流动、融合。这些草原民族既不是天朝所说的那么复杂、细碎,也不是所说的什么统一民族。




草原民族是这样的:今天我强大了,就吞并周边所有的部落,然后建立一个新的政权,这个政权如果足够强大和稳定,具有一定的历史长度,产生了心理、文化的认同,那么就会形成一个民族,所谓蒙古族也是成吉思汗统一周边各个部落后,才共同拥有的一个新名字,所以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在他统一之前,并没有什么蒙古族,最多只有一个蒙古部。大家都是各个部落,克烈是克烈,乃蛮是乃蛮,蔑儿乞惕是蔑儿乞惕。只是在被成吉思汗统一之后,大家才都跟着成了蒙古,有了这个共同的名字。


那么匈奴呢?也是这样的,这些草原民族有一支强大了,就统一身边的各个部落,这些部落就都成了匈奴的部落,等到匈奴衰落,大家四分五散,重新排列组合。所以中国史书上也有一种对突厥族源的记载,说突厥是匈奴别种,也就是说是属于匈奴的一个部落群体的后裔。


所以我们今天看一些部落,如乃蛮部、克列部等,蒙古、柯尔克孜、哈萨克中都有。就是你有乃蛮部,我也有乃蛮部,大家是在草原民族的不断排列组合中,分开的,但是今天,虽然大家都是同一个部落的后裔,但已经互相毫不认同。


事实上,汉文史料中,所使用的突厥一词,的确是有点问题的。古时候的中国人将建立了突厥汗国的阿史那氏部落,称为突厥,但其实,阿史那部是众多突厥部落中的一个。这也就是说,中国古人所说的突厥,其实只是指突厥部落中阿史那这一个姓氏,也就是创立了突厥汗国的王室这个部落。


古代人的翻译有问题,那么我们现在天朝虽然知道有问题,但是相当一段时间是有意无意的回避。因此现在有学者认为,所谓突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突厥,就是指阿史那部落创建的突厥汗国,而广义的突厥,就是当时的铁勒,也就是突厥诸部,也有人提议,不如另翻译一个名字“突尔克”,来和“突厥”进行区分,就是一个是广义的,一个是狭义的。


那么这些广义突厥各部今天都形成了什么民族呢?就是今天说突厥语系的各个民族。有些融合了,有些是当今某个民族的主要族源。


我们在这里必须要明白一点,没有什么单一民族,汉族也不是,在中亚这一片,各类人种跟走马灯似的,更是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单一民族或族源,甚至有些民族都没有一个主要的族源。


比如哈萨克族的形成,以前我们说哈萨克的主要族源是乌孙,有和亲的解忧公主什么的,中学历史课本上有,好像现在还有电视剧,我们一直说乌孙是哈萨克人的主要族源,但是哈萨克人根本不买你这个账,蒙古人也不买这个账。


哈萨克人认为:没错,我们的民族里的确有个部落叫乌孙,但是和那个历史上的乌孙根本不是一回事儿。而且就算两个乌孙是一回事儿,我们哈萨克今天也是融和、组合了很多部落形成的。因为除了乌孙这一个部落之外,我们还有更多的其他部落啊。


那蒙古人不愿意什么呢?关你蒙古人什么事呢?还真关蒙古人的事,因为哈萨克人是从曾经的月即别政权分出去的,那月即别又是什么人呢?


月即别汗,全称穆罕默德·月即别汗,姓什么呢?孛儿只斤氏,说到这儿你可能就明白了,这不就是成吉思汗的姓吗?没错,月即别汗就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钦察汗国,也叫金帐汗国的第九代大汗,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月即别在当大汗的时候,他的钦察汗国完全伊斯兰化了,最后逐渐形成了后来的乌兹别克,事实上月即别和乌兹别克就是一个词的不同译音,所以他也叫乌兹别克汗。


但是月即别时期,有一部分和他分裂了,闹翻了,这一部分的领头人中,也有成吉思汗直系后裔,他们另建立了一个政权,就是哈萨克汗国。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哈萨克族。所以你问哈萨克人,哈萨克是什么意思,他们会告诉你是自由人的意思,这个也是咱们官方的说法:自由人,但实际上,这个词还有一个意思:逃离者、流浪者。我们知道俄国有所谓的哥萨克人,就是一些流民、罪犯、亡命之徒组成的,所以自称哥萨克。其实哈萨克、哥萨克,是一个词,一个意思。


从这个角度上讲,哈萨克与蒙古人关系还更近些,但是双方其实还是互不认帐。我举个例子:曾经我在阿勒泰遇到一个哈萨克的朋友,就问他,你是哪个部落的?


需要说明一下,直到今天,哈萨克人和蒙古人还是非常认同部落的,如果是同一个部落,那是不一样的。


当时这位哈萨克朋友说:我是蔑儿乞惕部。我说:卧槽,你们部落牛逼啊。然后我们就相视而笑。


为什么呢?因为了解一点蒙古历史的都知道蔑儿乞惕部和成吉思汗的恩怨。


在成吉思汗的时代,按照草原民族的习俗,一个部落娶了另一个部落的女子,这个做女婿的要到老丈人的部落干一年活儿,一年期满,才能带着女儿回自己的部落。当时就有一个蔑儿乞惕部落的人,叫赤列都,娶了别的部落的一个女人,一年期满回家,中间要穿过成吉思汗爸爸也速该的地盘,也速该呢,正在和自己的几个兄弟打猎,就看到了这小两口,而这个女的呢,撒了一泡尿,也速该和他的兄弟过去一看,说:从这泡尿上看,这个女人能生出好儿子。所以就决定把这个女人抢过来——至于从一泡尿上怎么看女人的好坏,史料上没说,但是估计就是尿的有劲吧,因为现在牧民们在挑选马匹的时候,有一项内容也是看这匹马撒尿有没有劲儿,如果撒的尿能把地上冲出一个小坑,那就是好马。


于是他们就抢回来这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后来成吉思汗的老妈诃额仑。


再后来成吉思汗落魄,那时候他还叫铁木真,蔑儿乞惕人报仇,袭击了铁木真,抓获了铁木真的老婆孛尔帖,为了报复,就将孛尔帖给了赤列都的哥哥。铁木真就跑去克烈部,找自己的义父王罕,之后联合王罕和自己的结拜兄弟扎木合,带着4万大军击败蔑儿乞惕部,抢回自己的老婆孛尔帖,不过铁木真抢回自己老婆的时候,已经是9个月后了,而且孛尔帖还怀了孕。所以,一种说法是:成吉思汗的老婆已经被人附送了一个孩子在肚子里,这个孩子就是后来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而“术赤”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不速之客的意思。当然,还有另一种说法,是说孛尔帖被抢走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怀上了铁木真的儿子,所以术赤是成吉思汗亲生的。


我们应该都能记得,在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里,成吉思汗的二儿子察合台当着成吉思汗和自己几个兄弟的面,骂术赤是蔑儿乞惕人的杂种一段。这应该是符合历史真实的,成吉思汗当时很伤心,说你们都是我的孩子,你们这样讲,你们的老妈不伤心吗?你们都是从一个娘肚子里钻出来的——反正还是没说清楚术赤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儿子。


这就是那一段蔑儿乞惕人和成吉思汗的恩怨历史。


那么我在阿勒泰,那位哈萨克族的蔑儿乞惕朋友,已经是哈萨克的蔑儿乞惕部了,所以我问他,你们和蒙古人的蔑儿乞惕部来往吗?其实也就是想问他,既然你们都同源,有没有互相的认同,他说,没有,和他们不然,然,是新疆土话,就是粘连、黏住的意思,用这里是牵连、有关系的意思。


讲到这了,顺便说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儿,就是后来这位哈萨克朋友有一次去新疆塔城地区的乌苏,遇到当地的蒙古人,乌苏的蒙古人就是东归的土尔扈特人的一部分。那些蒙古人问他是哪个部落的?他说:蔑儿乞惕。结果他说完后发现,他一说自己是蔑儿乞惕,那些蒙古人马上就用警惕、异样的目光看他,这都几百年了,族别都不同了,但恩怨还在。所以这一点也非常有趣,就是这些历史在新疆还在鲜活的延续。但这恰好从另一个角度证明,草原民族的融和与变迁,虽然历史上可能同属一个部,甚至有共同的记忆,但现在根本互不认同是一个民族。


所以归根结底,民族是讲文化认同的。就算你有一个什么古突厥族或者匈奴族,到了现在,互相都没有了认同,能算一个民族吗?放眼世界范围,最典型的例子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人家还同源呢,都是闪米特,闪族,但是现在谁觉得他们互相认同是一个民族?


回到中国历史:当年颉利可汗趁着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刚刚登上皇位,率部到达今天西安灞桥边上。因为当时唐和突厥是有约定,唐对突厥称臣,维持和平关系。而颉利可汗听说唐朝政变,政权交替,人心不稳,所以就准备毁约,进攻唐朝。李世民被逼无奈,亲自迎敌,连刚刚收编的,被他杀死的哥哥李建成的手下都用上了,最后好歹是劝退了颉利可汗。


那么我们觉得,按照所谓古突厥族的说法,唐朝不是突厥族创立的吗?李世民与颉利可汗怎么不认同双方是一个民族呢?恰恰相反,李世民认同的是四书五经,儒家文化,认同的是中国。至于说蒙古人是留守突厥,而维吾尔是西迁的突厥,那么今天的蒙古人认同和维吾尔人是一个民族吗?


至于说什么历史上古突厥族的关系和西方世界的关系一直比中国近,则是混淆视听罢了。你古突厥族的关系和西方更近,那么为什么你的史料在中国的古籍中保存的更多?所有研究草原民族历史都离不开中国的史料?当然,你要硬拿匈奴、突厥进入西亚、欧洲来说事儿,那肯定中国古籍中没有——所以这一点根本就是胡扯,你自己都承认草原民族发源于东方,兴起于蒙古高原,反而说跟西方的关系更近,搞不懂是什么逻辑。


其实,之所以从民国到现在,不断有人翻来覆去的刷这么一个古突厥族或者匈奴族的概念,千方百计的扩大突厥的界限,就是所谓“双泛”中的泛突厥主义。




泛突厥主义,是受欧洲泛日耳曼主义(Pan-Germanism)、泛斯拉夫主义(Pan-Slavism)、泛斯堪的纳维亚主义(Pan-Scandinavianism)等的影响,由俄国的鞑靼人(塔塔尔)率先提出的,但是很快,土耳其人便发现了泛突厥对自己的意义,所以不遗余力的鼓吹泛突厥,自诩为“突厥世界”的领袖和旗帜,土耳其人的这个用心,自然路人皆知。而新疆,当然也是他们不能放过的一块。2015年的时候,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访问中国,顺便来了趟新疆,那场面就非常热烈啊。这个,自己百度去吧。


事实上你还能在百度上搜到来自土耳其的以下话语:“土耳其的影响能够一直伸展到黄河。”“土耳其的利益区是从亚得利亚海直到中国长城。”等等。


这也就是迪士尼的动画片《花木兰》在土耳其遭到抵制的原因,因为虽然历史真实是花木兰的作战对象是柔然,但片子里的大反派却是设定的匈奴,不过这都不重要,反正按照泛突厥的观点,匈奴也好、柔然也罢,都是他们一个族的。


由泛突厥再进一步,就是所谓“土兰”。


土兰,也写为图兰。图兰人,是古代波斯人对中亚地区操阿尔泰语系语言的游牧民族的统称,这一观点认为,所有阿勒泰、乌拉尔语系的民族都是土兰族,除了泛突厥所说的那些历史部族之外,甚至包括今天的芬兰人、朝鲜人和日本人。所以他们宣称要恢复土兰人的土地,也就是自东向西,从俄罗斯的楚科奇半岛、勘察加半岛开始,直到西亚,包括了整个俄罗斯、日本、朝鲜半岛、内外蒙古、新疆、中亚西亚的所有地区。


所以土兰也被称为广义的泛突厥。



因此,那种什么点资讯和互联网上发来发去的帖子,讲什么北方民族都是一个民族的文字,不是无知、哗众取宠,就是别有用心的混淆概念。


我并不是一个泛中华,或者叫大中华主义者,更不是一个大汉族主义者,我只是认为:历史应该尽量接近真相,尽量客观,而不是主题先行,为某种利益服务,否则,那样的历史观就是一堆狗屎。


民族的融和、变迁,要复杂的多,即使是一个族源,也会形成完全不同的民族。另一方面,故意回避、扭曲草原民族的历史,使之复杂化或者抹杀来自同一族源的事实,也一样是应该摒弃的。事实上,草原民族来自同一个族源的事实,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的关键,是天朝现在各民族之间是否有认同?


如果现在各民族之间都没有国家认同,你光回避、掩盖历史有什么毛用?


我举个例子:我们总说美国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国家,不存在民族间漫长的历史恩怨,也就不存在什么民族问题,然而事实上,美国历史上也一样存在民族问题,不仅有在美国本土形成的种族冲突,更有从欧洲带过去的民族积怨,这方面不乏相关的著作,比如早期的美国,爱尔兰裔就常会攻击德裔,双方经常发生冲突;甚至爱尔兰人和爱尔兰人也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定期发生大规模械斗,就是苏格兰—爱尔兰人和凯尔特—爱尔兰人之间,不仅没有相互认同,每年还在爱尔兰人的传统节日奥伦治节上,进行斗殴,到最后这个奥伦治节干脆就成了两种爱尔兰人专门斗殴的节日,致使美国政府不得不出动民兵和军队来平息。


但是牛叉的是,二战时期,就有大量德裔美国人,奔赴欧洲与纳粹德国作战,包括艾森豪威尔;日本偷袭珍珠港后,还有日裔军团在欧洲为美国而战,日裔组成的442团在二战中获得了52枚勋章,成为美国二战中获得荣誉最多的部队,甚至在太平洋战场,也有几千日裔担任翻译,破获日本的军事情报。


这一切,靠的是共同的价值观,从而对一个国家产生认同,而不是是靠隐瞒、回避、扭曲历史或者空喊口号能做到的。



千岛书院好文推荐:徐林:那些不偷不抢为城市创造价值的人不应受到任何歧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