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抗癌新药稀缺--中国所有癌症5年生存率仅为美国的一半!

亲人健康 2022-04-02

我国癌症治疗形势严峻,上市新药数量寥寥无几,远不及英美。

在2月4日第19个“世界癌症日”来临之际,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2日在北京发布《以药物创新应对癌症的挑战》2018报告。

报告揭示了全球及我国目前严峻的癌症形势,以及加强药物创新、提升药品可及性对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疾病负担的多重积极意义。

中国癌症发病人数全球第一

由于人口基数庞大,中国癌症发病人数占全球第一,每天约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平均每分钟约7人。根据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新发癌症病例达到429万例,占全球新发病例的20%,死亡为281万例,其中肺癌和乳腺癌是我国男性和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谱。

 

致癌因素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教授表示,癌症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因癌症导致的死亡人数相当于艾滋病+肺结核+疟疾的总和。同时,癌症防治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医疗体系带来沉重负担。

 

沈琳 教授

报告中估算:2010年全球新发的1330万癌症病例的总花费达到2900亿美元,而预计到了2030年2150万新增病例将会带来4580亿美元的经济负担。

全球每年确诊的癌症病例数、癌症死亡人数以及癌症病例死亡人数比率都在不断增加,全球的癌症病例数预计将从2015年的1520万例增加到2035年的2400万。

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

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在中国城市地区的人均就诊负担最重,大约为1万美元;

肺癌和胃癌患者的负担次之,约为9900美元;

肝癌和乳腺癌的人均就诊支出相近,约为8500美元。

 

而大约70%的癌症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一项涉及全球29个国家的肝癌卫生经济学研究表明,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死亡率与发病率比(MIRs)更高。国家的卫生投入高及 WHO 世界卫生系统排名高有利于国家 MIRs 的降低 。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卫生总费用投入不断增加,2016年中国卫生总费用7000 亿美元,占 GDP 的 6.2%,但与美国(3万亿美元,占GDP7.5%)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016年卫生总费用

沈琳教授指出:“通过癌症综合干预、筛查和早诊早治来减轻癌症疾病负担、治愈或大幅度延长患者生存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是现阶段中国在癌症防控领域的首要任务。”

我国癌症治疗任重道远

癌症已经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所有国家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经济负担。今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题是“我们能,我能”(We can, I can)。

 

自1975年以来,全球多种癌症的5年生存率已上升41%,其中83%受益于创新疗法。目前,全球共有800多种肿瘤创新药物在研发中,其中73%的药物都是针对个体化治疗。

 

癌症的复杂性让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充满挑战, 但今天癌症的创新疗法已经显著的影响了患者的存活率。据美国2018年癌症统计报告显示,从1991年到2015年,美国癌症的死亡率持续下降,每年平均降低1.5%,整体降幅达26%,挽救了240万患者的生命,其中83%都归功于新型的癌症治疗方法,从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到最新的免疫肿瘤治疗、基因疗法等。

 

报告中指出,中国所有癌症的5年生存率在2015年预估为36.9%,相比美国2012年的数据 70%,主要差距在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及癌谱不同。

 

2015年中国、美国、英国癌症5年生存率

根据 IMS 最新研究数据,中国在2010年-2014年全球癌症新药可及性的排名远远不及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49个新药中仅有6个在中国上市供患者使用,排名低于印度,高于南非。

 

全国癌症新药可及性情况(2010至2014年)

世界卫生组织临床试验数据库的最新数据表明,截至2018年1月,在中国进行的与癌症相关的临床试验研究约为 33407 个项目,数量已超过英国,而美国的临床试验项目数量已超过11万,为中国的3倍多。

 

报告认为我国肿瘤防控研究的难点在于:

1、肿瘤发病机制复杂、高危因素难控制等原因导致我国肿瘤预防难;

2、有效筛查技术少、早期诊断技术水平低等因素导致肿瘤发现时普遍偏晚;

3、肿瘤治疗效果差、复发转移率高且肿瘤治疗副作用大、精准性差等原因导致肿瘤治疗难度大;

4、我国肿瘤自主规范少、基层医院诊疗水平参差不齐、诊疗均质化程度低。

 

总的来说,我国肿瘤防控的突破点在:降低发病率、提高早诊率、提高生存率、促进均质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