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和妈妈的关系,决定了你的爱情

阿猫 女子力科学社 2018-09-03


你有没有发现,你喜欢的总是同一类人。而且这类人要么和你爸妈相差很大,要么很相近。


比如有个脾气粗暴的爸爸,吸引的你反而是温柔暖男......有一个控制欲强的妈妈,吸引你的反而是温柔体贴的女孩儿。


 

在我们的爱情和父母之间

到底有什么秘密呢?


戳视频↓,告诉你“理想父母”型恋爱模式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7633ed5bi&width=500&height=375&auto=0



 01

 

学姐最近看了一档交友节目《请与这样的我恋爱吧》,觉得简直就是大型恋爱指南啊,分分钟教人怎么恋爱。

 

栏目里有一个“朝阳区倪妮”——张慧贤小姐姐,智商高、能力强、长得美,简直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却仍没能成功脱单。

 

学姐看了之后,只觉得她之所以单身这么久,就是因为她其实是在找“爸妈”,而不是恋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

 

按照张慧贤的描述,小时候父母管教很严,只有得到100分,第1名才能得到父母的肯定,所以长大以后有强大的驱动力向上攀登,又是考证又是考研,马不停蹄地学习,甚至进了医院。


 从小受到父母高压教育的张慧贤

自认为优秀独立

对另一半的硬件要求也非常高

  

学姐能感受到她强烈的自尊心背后,有很深的原生家庭烙印,她有一种很强烈的对父母的崇拜和依恋,可以理解为一种“慕强”和渴望被肯定的心理。

 

这样的心理,造就了她在找“理想恋人”的时候,会变成不自觉地找“理想父母”。


就是他们希望的恋人,能够拥有父母身上的优点——高颜值、高智商、高成就,又能弥补父母的缺失——能够欣赏她、肯定她。


 

张慧贤先后找了纽约大学金融系的小哥哥王子润和“小宋仲基”刘宥畅。

 

结果虽然王子润学历高、智商高,但“颜值”不符合她期望。


 还没私聊就把对方给一票否决了

 

“小宋仲基”刘宥畅虽然长得很帅,但又觉得和他并没有太多共同话题。

 

 

小姐姐对另一半有着超高标准,无论如何也不满意。


 

无奈之下,她硬着头皮见了“否决”掉的王子润,又因为对方称赞她眼睛漂亮、表示自己是初中生会暗恋她三年、深情演绎一曲《天后》给她听……重燃心动火花。



王子润含情脉脉的告白,俘获了张慧贤的芳心,得到认可的张慧贤,立刻收回原话,给对方发出好感牌。

 

或许她喜欢可能只是被爱的感觉。


 

当王子润最后选了另一位女嘉宾刘珍妮时,张慧贤一下子跌入了谷底,节目最后甚至泪崩。


 

其实,原生家庭对她的高要求,不重视她的内心,不但影响到了她的性格——好强、高自尊,甚至也影响到了她的恋爱观,她一直追随着父母的理想形象挑选男嘉宾,但是却没有弄清楚自己在感情里真正的需要。



02

 

为什么会有人不由自主地追寻“理想父母”呢?可能是因为在亲密关系上,很多人最初的体验都来自父母——在童年时期,他们让我们感到被爱、被呵护,当被疏远、冷落时,则会产生较大的情感波动。

 

这种情感体验和恋爱时期如出一辙,因此当我们第一次恋爱时,就会不自觉地把异性父母(如果是同性恋则是同性父母)的影子投射到那个人身上。


 

像张慧贤这样,父母一味要求她变得卓越不凡,却忽略了她的情感需求都给当年的她留下了或大或小的精神创伤,导致现在虽然耀眼、自强,却让人觉得难以亲近。

 

童年的伤痕,虽然会被我们淡忘,但却从来没有消失。一旦出现恋爱这种可以自主选择的亲密关系,我们就会在潜意识中把它当成一场“心灵手术”,渴望在恋人身上补全曾经的精神缺失,疗愈因童年遗憾而造成的情感创伤。


童年时父母总是批评你、挑剔你,长大后你就会希望另一半能够对你肯定。


童年时父母照顾得你无微不至,甚至总是不许你做这做那,长大后你就会希望另一半能够给你一定自由的空间。

  


可是,再完美的恋人,也无法满足我们对“理想父母”的要求。如果不走出来,只能像遭逢鬼打墙一样,在真实的亲密关系里不断重复“希望”与“失望”的循环。



03

 

不只是这位美女学霸,看看我们身边,也有不少人有一定程度的“恋父”、“恋母”情结。当然了,每个人的亲子关系不一样,因家庭产生的渴望和缺憾不一样,所以也会形成不同的投射性认同。

 

心理师武志红说过一个案例,他有一个女性朋友,经常上夜晚,下班之后大多过了晚上10点。每当上夜班时,她都要求男友开车去单位接她,把她送回家,目送她走进家门。只有男友这样做,她才会产生一种安全感和幸福感。然而,实际情况是,她自己家离单位很近,男友单位离她单位很远,接送一趟十分折腾。

 

一开始,当她上夜班时,男友会争取来接她,但久而久之,他觉得这样做实在划不来,就和她商量说,能不能少接她几次。


女孩也觉得自己有点任性,于是勉强答应,但答应的一瞬间,她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他是不是不爱我了?”她马上就想到了分手。


 

武志红分析说,这是一种典型的依赖心理机制,这种依赖性往往因抚养者不健康的爱而生。

 

比如这个女孩,她父亲就有强烈的控制欲,可以为她和妹妹做一切,但在这种自我牺牲中隐含着一个条件:你必须听我的!只要她表现得听话、无助,爸爸就会表现得更爱她。

 

到现在,对于父亲的控制欲,她有了明显的抵触情绪,但仍不自觉用他遗留下来的标准去命令爱人。一旦达不到,便会觉得看不到爱的存在,对另一半全盘否定。



 

04

 

我们也能遇到这样一种女孩,她们觉得既然谈恋爱了,恋人就要像爸妈一样宠着自己,视自己为掌上明珠。一旦他的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别处,便动辄发作,这其实也是心理上没“断奶”的表现。

 

都是独立的个体,凭什么人家就要把你当成小祖宗一样伺候呢?

 

我们常听见“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我们找恋人就是要找另一个爸,不是吗?

 

姑娘,你只有自己先成长了,才能学会如何去爱一个人,接纳对方不尽完美但却真实的爱。


 

原生家庭并不会决定我们一生的走向。如果只会埋怨家庭,以后遭遇了点什么挫折,也会立马把责任推卸出去,怪社会,怪单位,就是不反思自己。

 

家庭不完美没什么大不了,一辈子维持巨婴心态才是最可怕的。

 

真正决定你是谁、要爱什么人的,是你自己。

 

如果一次恋爱不顺利,就擦干眼泪,再去邂逅心仪对象。比心理医师更懂你的,也可能只有你自己。你可以记录下异性(或同性)吸引你的特质、令你排斥的特质,再权衡有这种“综合属性”的对象,是不是真的适合现在的你。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对象,只是你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请你摆脱父母的烙印,轻盈地去恋爱吧!



 今 日 话 题 


你的TA,是你的“理想型父母”吗?

快在文末下方留言告诉学姐你遇到的故事吧~





视知TV矩阵成员

(↓点击图片查看最新热文)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留言分享到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