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干货 | 主角为什么要有ABC三个目标?
A故事是外在目标,要有视觉奇观
首先,任何故事的主角,都必须有外化行动目标。整个电影就是内心的外化,如果没有动作,那么再深刻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无从表达。因此,在任何一本编剧书上都会反复强调:“不要有心理描写,要写动作”。
周传基讲,看电影就是看见银幕上没有的东西:似动现象。人物外在目标是内在欲望的展现,但一个欲望可能会变幻成N个目标,因此外在目标可能会是一个或多个。例如,《小丑》的外在目标从头到尾都是“成为一名脱口秀演员”,《极速车王》的肯一开始是赢得柳泉赛道,中间变成打造一辆好车,后来变成赢得麦芒赛道,《拯救大兵瑞恩》的上尉一开始的目标是找到并带回瑞恩,后来则变成和瑞恩一起守桥。电影好不好看,和主角实现外在目标的过程是否精彩,有很大的关系。
之所以部分电影被称之为爆米花电影,其实是说这些电影好吃好看香甜可口却没有营养。放到电影的目标中来讲,就是只有构成视觉奇观的外在目标,缺乏了内在的情感目标;或者是外在目标和内在目标的贴合度不够紧密。不要因为总听说写剧本动作比较重要,而忽视了这些动作的来源其实是情感。从这个角度而言,情感比动作重要,即便它必须通过动作表达出来。
B故事是内在目标,要能共情观众
一个好的电影会改变观众的大脑,而改变大脑的开关是情感而非逻辑。当你觉得一部电影好看,要推荐给朋友时,你绝不会说“很受教育”。你可能会说“很感人”“很刺激”“很搞笑”,而这些词都是情感属性。所以电影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精神影响力,并不是因为它具有多么正确的价值观,而是它总是传递人类共同的情感。
如果你承认了人是感性的,而非理性的,那么你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情感线人物的存在是如此的重要。如果一部电影主角爬山涉水、斩妖除魔,历经千辛万苦完成N个外部目标,却没有一个他心念念的情感人物,那么这样的“圣人”显然是缺乏群众基础的,也就因此缺乏了可信度。你知道,当观众不信有这样一个伟人时,任何宣传或感动的目的都将破产。
外在目标就是A故事,而内在目标就是B故事,AB故事必须要紧密的包裹在一起,散了也就变成爆米花电影了。如果没有B故事,只有A故事的话,观感就会非常的散,电影就变成了华丽的流水账,因此一定要形散而神不散。编剧必须要给主角一个情感线人物,就是他是因为和某人的感情而做出了这一切。
这就是AB故事交织的关键,主角克服外部世界障碍的动力是因为B故事人物的存在。例如《极速车王》中,主角肯冒着生命危险不停赛车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热爱这项体育运动,而是因为对妻子和孩子的爱,他再无长处只能通过赢得赛车冠军来养家糊口。如果改变了B故事人物,换成一个没有什么感情捡来的孩子,而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老骥伏枥般对赛车运动的热爱,那么就变成了《飞驰人生》。同为赛车题材,后者的口碑要比前者低出不少。
也有人说B故事要揭示主题,但一直都不知道它是怎么揭示主题的,以及到底揭示了个什么主题?其实,B故事就是情感故事,揭示的只是情感故事的主题,根本就不是道德前提。而一部电影中的主角,有了外在行动目标和内在情感目标,已经算是及格了,但如果观众在这两个目标下,还发现了发端于主角潜意识的核心目标,那么这部电影就是高分作品了。
C故事是核心目标,要能激发自省
我们把源自主角潜意识的核心目标称之为C故事。我们可以从反方向来理解“为什么要有核心目标”:假设没有核心目标会怎样?如果一部电影中的主角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情感线人物,而不是因为他个人的性格缺陷,那就会少了一些“这就是命运”的宿命感。
麦基在《故事》一书即将结尾时感慨:从本质上而言,是主人公创造了其他人物。其他所有人物之所以能在故事中出现,首先是因为他们与主人公的关系,以及他们每一个人在帮助刻画主人公性格维度方面所起的作用。简单说,就是配角人物由主角人物所激发,以勾画出主角的人物维度。
情感线人物就是一个重要的配角,她的出现一定要有助于刻画主角性格的维度。维度是指矛盾,主角既聪明又愚蠢,既放纵又克制。而这一对自相矛盾的形容词也正是道德前提中的“道德缺陷”和“美德”。
现实世界难有完美的人,故事中更不能出现,因此完美一旦出现,势能就没有了,故事发展则没有了跃迁的方向,人物弧光也更无从谈起。因此故事一开始,总要给主角设置一点缺陷,比如自负、软弱,让他在A故事中屡屡受挫,只有当他真的在第三幕时才觉醒,意识到问题其实出在自己身上,只有改变自己的道德缺陷,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ABC三目标是紧裹的同心圆结构
故事是紧裹的洋葱,而不是流水账。在观看主角追求外部目标时,观众突然发现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心上人,这是观众的情感开关就被打开了。当观众看完电影后,发现原来一切都是主角自身的问题所致,主角因为道德缺陷遭遇陷阱,凭借自我觉醒成功脱困。那么这种命运感,会马上让这个故事变得深刻起来。凡是能够上升到道德缺陷的片子,就会有一种悲悯感。
好的片子就是一层一层的洋葱,最外面一层是感官层会让人笑,中间一层是感情层会让人哭,最里面一层是人性层会让人深思。观众在看电影时,是从外到内一层一层发现,而编剧在构建的时候,则要从内到外一层层扩展。只有紧密关联三层目标,观众才会从故事中仿佛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自己的道德缺陷,看到了自己和主角一样跨越人物弧光,感受到了进步的喜悦。电影因此就是一个梦,从外到内都是幻境。
坏的电影就很容易辨别,要么是只做了最外面一层,不感人。要么是只顾感人,而没有什么与之相匹配的动作,变成了自嗨片。要么是有了两到三层的构建,却没有了内在的逻辑联系。爆米花电影的观众不想去思考什么人生,因此只需要用搞笑的桥段,用视觉炸裂,用特效音效让观众爽完120分钟。因此斯科塞斯说漫威的电影不是电影,正是因为爽片的主角不需要核心目标,甚至情感目标也会有些刻意。例如《毒液》中主角所做的一切,真的是为了赢回女朋友吗?你从电影中感受到了他和女友的真爱吗?
好的电影外部目标会一直变,因为变化意味着视听享受;情感目标最好别变,因为变化意味着用情不专;核心目标绝不能变,因为只有120分钟,说清楚两点间的一个人物弧光都实属不易,就别奢再望太多。
好故事:通过已说,揭示未说,隐喻不可说
故事的三个目标是同心圆结构,最里面是C故事道德前提,外面是情感线B故事,最外面是A故事。对白也是三个同心圆,最里面的是不可说,外面一圈是未说,最外面是已说。写对白就要通过已说,揭示未说,隐喻不可说。
《喜剧之王》中,周星驰和柳飘飘睡了一觉醒来后柳飘飘离开,周星驰在后面喊:“喂,干嘛去?”这个已说包含的未说就是:“能不能别走。”对于周星驰而言,柳飘飘具体去什么地点根本就不重要,周星驰只是想让她别离开。同样《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和周芷若有一段对白,张无忌对周芷若说我们的关系清清白白,即便是被正派武林人士误会了,自己也问心无愧 。周芷若说:“倘若问心有愧呢?” 周芷若这句台词其实也是用已说表达了未说:“其实我爱你。” 文学作品朱自清《背影》中,父亲对他说“你站在此地不要动,我去去就回来”。这句话未说的是:“父亲为孩子安排一切”,而外化的A故事则是,他肥硕的身躯爬上月台并拎回一袋橙子。
通过这些名垂文史的散文、小说、电影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不论形式,凡是故事都有一个共同规律——不可说的是潜意识,未说的就是情感,已说的就是动作。主角也因此有三个紧密相连的目标:用主角的身体行动,来揭示他的心理意识变化,并隐喻他的潜意识涌动。
(转载自公众号:创作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