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百病寒为先 如何驱寒防寒?

2016-11-28 吴国龙 南阳微艾艾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俗话说:“十病九寒”,“百病寒为先”,中医认为人体疾病病变的过程是:寒则湿,湿则凝,凝则瘀,瘀则堵,堵则瘤,瘤则癌。认为:人体万病之源就是寒湿。

      寒为冬季的主气,寒邪侵入肌肤,出现表症的称为“伤寒”;寒邪直中脏腑,出现里症的,称为“中寒”。

《黄帝内经》就有这方面的记载,我们大部分疾病都是因为受寒引起的。寒属阴邪,寒则气收。人感受寒邪发病后,可导致肌肤收缩、汗孔不开、筋脉拘急等症状。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病人主诉身上不出汗,很难受,到处去寻找治疗出汗的方法。寒又具有凝结、停滞的特性。人体的气血,得温则行,遇寒则凝。因此寒一旦邪侵入机体,可就导致气血运行迟滞,严重者则凝结不通而出现疼痛症状,如头痛、骨节痛、腰痛等。

《黄帝内经》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寒凉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寒邪直中脾胃,开始可出现呕吐清水,腹泻,腹痛,得温则轻,遇寒更重的脾胃实寒症,继而就会出现食欲不振,四肢冰冷,神疲乏力等阳气虚弱的症状。各类寒症表现不一致,一般都有怕冷喜暖,面色晄白,肢冷身凉,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滑,脉迟,紧,眩。


“寒”的感觉是怎么样?

现在人由于不分季节穿戴、常年呆在空调房、经常喝冰冻的饮料、熬夜等外在原因造成寒气入侵体内,损伤人体阳气,形成了许多亚健康症状。寒气是一种阴邪,最容易损伤人的阳气。而阳气是生命的能量之源,正常的生命活动都需要阳气的推动。一旦寒气损伤了阳气,就会造成正常生理活动的“动力”不足。温煦不够,就不能抵抗外来的寒气,因而怕风怕冷,风一吹就打喷嚏,打寒战。动力不足,各种代谢机能就有所减退,表现出低血压、甲减、消化不良等病症。总之,所有伴有手脚冰凉、怕风怕冷症状的疾病,都可能是寒气引起的。

寒气有哪些特点:

寒气有凝滞的特点。就像寒冬水会结冰一样,血脉受到寒气的侵袭,也会凝滞不通,引起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痛、脖子痛、肩背痛、心胸痛、胃痛、胁肋痛、腹痛、腰腿痛、痔疮痛等。

寒气会造成水液的运行障碍,引起痰饮的积结。其表现为咳嗽,吐出清晰的白痰;呕吐,吐出清水痰涎;腹泻,拉出清冷的水样大便;白带,颜色白而清稀如水。

寒气还有收缩的特性。就像物质都会热胀冷缩一样,人的筋脉遇寒气也会收缩。外表的筋脉收缩,表现为大小腿转筋、静脉曲张;冠状动脉收缩,则表现为冠心病心绞痛;细小的血管收缩,可引起冠脉综合征或者中风。

  不仅如此,许多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过敏性鼻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脂肪肝、肩周炎、肿瘤、风湿、类风湿、前列腺炎等,大多数都与寒气有关。

    寒气会引起气血的凝滞,形成淤血,寒和淤又可以结合起来,使疾病复杂难治。许多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和中风,就有寒和淤的双重特征。对于这些病症,如果您只知道活血化淤,不祛除寒气,就只能暂时缓解症状,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寒气会和湿邪结合起来,形成寒湿。许多肥胖、风湿和类风湿性疾病就是如此,肌肉臃肿、关节疼痛不适。这就既要除湿,又要驱寒。

寒气久郁在里,也可能化热。有些疾病,表面上是上火,比如口腔溃疡、痤疮,内里却是冰凉怕冷,喜欢暖和。许多医生被假象迷惑,用清热泻火的方法,使疾病越治越重。


如何驱寒、防寒?

李时珍在《本草从新》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本草纲目》记载:“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不可言。

意思是说:老年人丹田气弱、元气不足,脐腹怕冷疼痛的,可以用艾放在布袋里面穿在身上,效果很好。

艾绒制品就是依据此而产生的,比如:艾绒肚兜、艾绒马甲、艾绒护膝、艾绒护腰等,以陈年纯艾绒为主要填充物,主要是依赖艾性辛温走串,擅长通经络的特性来发挥作用。艾叶性温,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之效。艾性透过毛孔和皮层渗透体内,通过的经络的传导、输布,作用于人体,使得生命活动的阳性物质得以增强,已达到,推动气血运行,起到防寒、驱寒的目的。为现代人所必备的防寒佳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