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家侧影丨马瑜萍:“费”尽心思,以“戏”为马

马瑜萍 广西文艺界 2024-04-20

欢迎关注广西文艺界



名家侧影

马瑜萍近照

马瑜萍,一级编剧、导演;作品曾获中国曹禺小戏小品剧目金奖、编剧奖,编导多个作品荣获各省剧展金奖、编剧、导演奖;编剧多个作品获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文联青年创作人才扶持项目、全国舞台艺术优秀节目创作扶持项目、广西有戏扶持项目、广西三年规划项目。代表作有小品《巴儿狗罐头》、小戏《党员韦满意》和音乐剧《大安印记》《国难书生》《客家酿》《灯照合浦》《六堡茶歌》等。


23年前,我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误打误撞地踏入戏剧这个神奇的艺术领域,并煞有介事地给自己取了个艺名,叫“小费”。大概是想写几个本子赚点“小费”,喝点小酒。没承想,这一“戏”言,竟让我“费”尽心思,成了此后人生的奔波喜忧之所在,大有一语成谶的意味。作家朱山坡曾调侃我这个“小费”,说赚大钱会毁了我的人生,赚小钱会毁了我的才华。我知道,他一是怕我像很多追名逐利的人一样,为了发财而不断妥协和迎合,“死于安乐”;二是怕我呕心沥血、焚膏继晷,回报配不上付出,最终“饿死狗日的诗人”。

好在我以“小费”出道,既没有大富大贵的物欲,也没有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一点小费就好,小富即安。其实,我暗地里最贪婪地索取,是戏剧给予我的那一种感动和美好。当然,这些话此前我没有告诉任何人。

戏剧行业里,“小费”这个名字不够响亮,也不够耀眼。但“小费”并不奢望大红。我更在意的是在每一部戏剧作品,用心去塑造每一个角色,将生活中鲜活的人物复刻在舞台时空,将自己内心的声音和创作理念真实地表达出来,用心去触动观众的心灵,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赢得观众的认可和赞赏,这才是戏剧人最大的成功。

后来,我从演而“忧”则编,再到编而“忧”则导,把戏剧创作的几个大领域几乎“薅”完了。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戏剧是一门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和耐心的艺术。它要求演员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表演技巧,要求剧作家不断地创作和思考,要求导演不断地研究和演绎。在这个过程中,戏剧成了我生活工作中永恒的追求,它不仅是为我获得荣誉和奖项,也是用艺术的力量去观照生活的重要途径。每一次的创作都是一次探索和挑战,每一次的呈现都是一次传递和启发。

我愿意继续追逐戏剧创作的梦想,用我的文字为平凡的人呐喊和书写。

戏剧创作的道路漫长而艰辛。一度,我陷入了创作的瓶颈,三年没有创作出任何作品。我销声匿迹于全国比赛和全区各种戏剧活动,仿佛我的创作能力被一夜清空。后来,我把那三年颗粒无收的自己比喻成埋在土里的种子,在等待收获的日子里悄然吸取着土地的养分。沉静并非失败,静止也是向前。它让我成长,让我重新找回了自己,让我重新审视创作的艰辛和价值,找到了创作的初始力量。也就是在那段时间,我完成了近乎疯狂的“充电之旅”,先后进入了中国戏剧高编班、音乐剧编剧班及戏曲艺术人才培养“千人计划”,三年的时间里,我沉浸在北京的教室和剧场中。我观看了300多出戏,这些戏剧作品让我有了新的认识和突破,创作的火焰在我心中燃起。此后,我戏剧的种子再次破土而出,作品屡屡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成为全国舞台艺术精品。我还有幸获得了中国文联青年创作人才的扶持。这些奖项的加持让我信心倍增,更重要的是,我找回了自己失去的创作激情。

“双脚插入泥土里,吸取生命的养分,用双手去书写人生的意义”,这是在上海戏剧学院学习时,李建平教授叮嘱我的一句话。这句话后来成了我戏剧创作的一种基本态度。

我始终坚持深入生活一线创作,我深知生活才是戏剧发光发热的能量来源。人们的生活琐碎而真实,他们的情感丰富而深刻。他们的故事,是我灵感的源泉,是我创作的根基。我愿意用我的笔去呈现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梦想、他们的困惑和他们的奋斗。所以,从写下第一个剧名开始,我的创作初衷就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基层群众的生活,感受他们的情感和价值。我要用我的创作传递积极的能量,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同时我的戏剧作品也是我与世界对话的方式,是我表达自己、理解自己、释放自己的途径。

在这里,我得感谢单位给予我的包容,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去扎根生活的沃土,去深入了解人们的生活。我喝过谢歌王家的酒,走过刘三姐家的下枧河,睡过吊脚楼,爬过柿子树。这些亲身体验让我更加贴近群众的心,更能真实地展现他们的生活。

马瑜萍在南宁九中为学生做题为《戏剧,开启不一样的人生》的讲座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老百姓的艰辛和辛勤。他们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是无声的英雄。他们每个人、每个社会,都有无数的故事等待着被书写、被表达。而戏剧是一种强大的艺术形式,它能够触动人心,唤起共鸣,传递真实的情感和价值观。我希望能通过戏剧唤起更多人对各行各业劳动者、奋斗者、追梦者的关注和尊重,让他们的故事被听到、被看到。通过戏剧,将那些被忽视的声音和故事呈现给观众,唤起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我相信,戏剧创作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使命。

戏剧的整体繁荣,离不开更多基层院团的欣欣向荣。优质戏剧资源过度向国家、省级大院团集中,“肥上加膘”“锦上添花”会导致戏剧大地的荒漠化,这不是最好的戏剧生态。所以,支持基层院团,戏剧人责无旁贷。

因此,作为出身基层的戏剧人,我深知基层院团的困境,他们大都在“关门”的边沿艰难维系。从制作经费到创作人员,都是先天不足、后天乏力。然而,在这些困难中,基层戏剧团队那种追梦的热情和坚持,唤起了我的共情,“帮他们一把”成了我不可推卸的责任。

贵港市平南县龚州艺术团是一个业余剧团,是一群退休干部小商贩和幼儿园老师组成的杂牌军,他们自发筹钱购买舞台车,对艺术的热爱深入骨髓。每年服务于基层演出几百场。建党100周年之际,他们准备自筹经费创作音乐剧《大安印记》,作为献礼剧目。彼时,他们没有专业导演,没有稳定的演员,而且区区几十万元的筹款对于一台大戏显然不是“经费紧张”就可以描述的。

但是,这群戏剧“倔人”硬是言必行、行必果。我作为戏剧人哪还有理由袖手旁观呢?于是,我主动请缨出任编剧和导演,与他们完成了一场业余演员含量极高的戏剧之旅。那段时间,我们整个剧组白天排练,晚上就做道具和服装……演员、舞美、剧务,每一个人都身兼数职。我们没有剑指各种奖项的奢望,众人只是想用各自的付出去圆基层的一个戏剧梦想,让大安这个地方的往事与今天大安人的声音被听到、被看到,如此而已。

所以,当剧组的同行们得知《大安印记》获得“戏剧中国”优秀剧目奖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流泪了。这些泪水,源于这个业余剧团对他们自己的努力和执着的感动,是喜悦,是欣慰,也是对所有戏剧人的表白。我希望我永远能看到泪花中的梦想闪光,也希望更多戏剧人能看到、更多戏剧资源能看到。

马瑜萍导演《大安印记》剧照

近些年,对于戏剧界来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种现象不但虹吸了基层戏剧创作本就不多的物质资源,同时也严重挤占甚至吞噬了基层演员的成长乃至生存空间。而且往往是在短暂而虚假的繁华背后,并没有为当地真正留下艺术成果,当地人才除了留下自卑的心理阴影,也很难得到有效的培养。

因此,作为一个戏剧人,我一直坚持去基层排练,强烈反对外请演员。我认为,一部戏剧应该能够带动一个地方的艺术成长,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演员。留下一个地方的戏剧火种、阵地和人员,比获得一张奖状更有意义和价值。戏剧种子可以在基层生根发芽,不断唤起人们对戏剧的热情和追求。当一部戏剧在基层扎根,它会激发更多人参与其中,探索自己的表演潜力。这种火种的传播,将会带动整个地方的艺术成长。

马瑜萍编剧《党员韦满意》剧照

这些成长,不仅是个人的成长,更是整个地方艺术的成长。他们将会传承和发展戏剧的精神,为地方的戏剧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戏剧的火种与基层艺术成长,是我们戏剧事业的根基和希望所在。

为了更好地契合基层戏剧演员的成长,我写了大量的小品小戏。很多人认为写大戏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就感,然而,一部大戏的制作成本巨大,不仅需要几百万元的投资,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对基层演员来说,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因此,我积极创作短小精炼的小戏和小品,这样不仅可以节省经费和排练的时间,让基层演员可以上戏,同时也方便他们随时下乡演出,常常登台露脸,不至于荒废“武功”。轻便的演出形式,也让基层演员有更多的机会使戏剧真正融入群众生活,几百场“小戏剧”演下来,说不定就有了一个“大明星”。这不仅增强了基层戏剧从业者的戏剧自信心,提升了基层戏剧人的艺术创造力,培育了戏剧土壤,发展了戏剧市场。

马瑜萍导演《国难书生》剧照

从事戏剧工作20余年,为我在国内戏剧圈赢得了一定的虚名。多个省外戏剧机构向我抛来了“入伙”的橄榄枝,老实说,我也心动过。戏剧生产肯定离不开物质加持,那些省外院团的经济实力比我们广西要好很多,但是,我最终还是选择了留下。在我看来,任何物种,都必须在它的生态位上安守本分,故乡是我们艺术之树无法脱离的土壤。

马瑜萍编剧小戏《审麻袋》剧照

广西,这片我深爱的土地,是我创作的源泉和灵感之地。这里有丰富多样的文化,有壮族、瑶族、苗族等众多民族的瑰宝。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故事。我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创作,将这些故事娓娓道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广西的美丽与多样性。

每个人都有一片必须坚守的土地,必须坚守一种属于自己的归属感。对我来说,广西就是我的家,是我创作的根基和灵感之源。我只有在合适的土壤中,才能茁壮成长;只有在家的感觉中,才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扎根八桂故土,安守赤子情怀,这是我素来恪守且始终不变的追求和目标。我愿意用自己的创作为广西增添温暖和光芒。

在未来的岁月里,我将“费”尽心思、以“戏”为马,坚持为土地、为生活、为群众创作。我愿意用我的剧本,用我的故事,去温暖人们的心灵,去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梦想和希望。无论经历多少困难和挑战,我都会坚持下去,因为戏剧让我永葆激情,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来源:《广西文艺界》2024年第1期)

主编:陶庆斌

责编:柳景舒

编辑:黎万婷

钟倩冰

   校对:杨诗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