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本周五讲座报名】陈智民:精神科医生搞艺术

心声公益 心声 Mind
2024-08-31


精神健康与社会系列讲座 第4期

精神科医生搞艺术


▍讲座介绍

精神健康与艺术的结合有怎样的必要性、必然性与可能性?它的目的与价值何在?它的形式与内容如何?

具体而言,我们该如何以艺术作为载体,去体现精神健康问题亲历者及康复者的主体性,并实现精神健康工作中的赋能?该如何通过艺术的形式,去开展精神健康问题治疗与康复工作?艺术与精神病学的结合,又能否为精神健康倡导与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为公众了解精神健康问题打开窗口,进而消除有关精神健康问题的公众污名与自我污名?

在包容性艺术的语境下,我们如何能够实现伦理与商业的平衡?如何能够实现策展人主体与参展人主体之间的平衡?如何能够实现病人/亲历者/康复者身份认同与艺术家身份认同之间的平衡?如何实现以过程(process)为导向与以作品(product)为导向这两种路径之间的平衡?如果以过程为导向,那么该如何评价这一过程的效果?如果以作品为导向,又该如何评价作品的质量?评价的标准从何而来?由谁制定?

更进一步的,我们又该如何实现精神健康与艺术(Mental Health and the Arts)这一领域的学术化与规范化发展?如何赋予该领域更多的意涵与发展可能?

近期,由刺鸟栖息地主办的“FLYWAY 飞路精神健康艺术展”(🔗点击了解更多🔗在上海开展,而以精神障碍康复者的艺术作品为展陈对象的“600号画廊”(🔗点击了解更多🔗也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隆重开幕!我们在表示庆祝的同时,上述所有这些围绕“精神健康与艺术”话题的问题也浮上了水面。

刚过去的周末,刺鸟栖息地围绕“精神健康与影像”这一话题所衍生出的伦理、选片、评价、放映等等充满张力的问题,邀请医生、导演、记者、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等展开了热烈而激烈的讨论(🔗点击了解更多🔗)。但我们认为,这样的讨论显然需要更多,需要更加热烈而且激烈,才能终究推动“精神健康与艺术”领域的发展。

上周五,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刺鸟栖息地的主创、飞路精神健康艺术展的主策划小卡介绍了刺鸟栖息地在社会实践性艺术方面多年来所开展的工作及思考,收获颇丰。

这周五,我们将进一步延续这一话题,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精神科医生陈智民医生,陈智民医生在繁忙的临床及研究工作之余,长期致力于“精神病学与艺术”领域的深耕,在医院为长期住院的精神障碍患者开设了艺术特色病房及原生艺术画室,并得到医院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最终在医院为精神障碍康复者开设了一个属于他们的画廊——“600号画廊”陈智民医生的心路历程可以参加这里)。

在本期讲座中,陈智民医生将与我们讨论精神病学和艺术相结合的必要性,以及他作为精神科医生在两者结合方面所做的一些实践、反思和展望。

欢迎大家参加,并与我们共同讨论上述围绕“精神健康与艺术”的问题!


▍主讲人


陈智民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病迹学/精神病理传记学,同时在医院开设精神科艺术特色病房及原生艺术画室。


▍讲座时间

2021年8月20日(周五)20:00(北京时间)


▍报名通道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本次讲座:



▍腾讯会议

会议 ID:953 338 999

会议链接:https://meeting.tencent.com/s/Rb75CuZDdAig



扫码进入会议室


直播链接(如会议室已满,可通过如下链接观看直播):https://meeting.tencent.com/l/w6pjcgCDwCCQ



扫码进入直播室


▍关于精神健康与社会系列讲座

精神健康与社会系列讲座旨在关注精神健康的社会面向及文化脉络,坚持知行合一的态度,以现实问题为出发,解困行动为导向,以多学科多行业多部门联合的方式,探讨国内精神健康服务发展的未来可能及实现路径。


▍主办机构


心声公益(英文名:Mind China)是一家关注精神卫生的青年公益组织,由来自哈佛、哥大、UCL、复旦、华政等高校的同学发起成立,我们致力于以社会创新与青年力量,提高公众精神卫生意识,促进精神病人社会融入,推动中国精神卫生发展,并最终实现社会包容性与可持续性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心声 Mind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