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法】国际关系研究中变量与变量关系

2017-10-05 阎学通 国政学人 国政学人

编者按:国际关系研究需要掌握规范的研究方法,明确分析中的逻辑关系,确保思路清晰。这也是区分国际关系科学与民科的重要标准。作为国际关系学子,更应该较早了解规范的研究方法,这是未来国关研究的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参考阎学通教授的《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整理而成。感谢阎学通教授为国内国关学科的发展和新一代学子培育工作所做的奉献。

国际政治研究中变量与变量关系

(本文经国政学人首发编辑,转载请注明“转载来源:国政学人(ID:guozhengxueren)微信公众平台”)

 

一、变量的相关定义

1、变量:研究人员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所选定的事物和概念。(任何事物具体的抽象的直观的非直观的均可,主要依据研究问题的内容。变量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结果。)

区别于变量值:指变量的具体取值,变量是通过变量值体现的。例如,国际结构(变量)以单极结构、两级结构和多级结构(变量值)为体现。

2、变量关系:变量之间的关系(+、x、=)例如研究战争产生的原因时,将两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和战争视为变量,将两国军事力量平衡与否及是否引发战争视为两层变量关系。

A国军事实力   :  B国军事实力    =    战争的有无

(变量1)  (关系) (变量2)  (关系) (变量3

变量与变量关系都是研究对象,前者是材料性研究对象,后者是目的性研究对象。研究的事物越多,变量关系越复杂,控制变量难度越大,研究结果精确性越差。


二、变量的分类

1、自变量、因变量和干预变量

(1)自变量是指不受其他所研究的变量的影响而自身变化的变量,称为其他变量变化的原因,一般为变量关系发生变化的条件和原因。例如贸易逆差(自变量)➡经济关系

自变量并不是恒定的,如果要研究贸易逆差出现的原因时,贸易逆差就不是自变量了,因为它不再是条件和原因,而是其他因素变化的结果。例如研究美国对华技术禁运是怎样扩大中美贸易逆差的? 则:美国对中国实行技术禁运(自变量)➡双边贸易逆差

事物和概念是否可以作为自变量取决于问题,而不是本身,现实国际关系中往往是多个自变量对同一个结果产生影响。

(2)因变量是指随着所研究的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

自变量变化后的结果例如研究贸易逆差对经济关系的影响,经济关系就是因变量:贸易逆差(自变量)➡经济关系(因变量)

同理,因变量也可能成为自变量例如:经济关系(自变量)➡政治关系(因变量)

然而,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往往是相互影响的,研究二者关系时要将它们分离,限定条件和范围分别研究。

2、连续变量、分离变量、派生变量

(1)连续变量:其变量值之间具有量的连续性。是以程度变化为依据的变量,一个变量自身的程度变化可以改变变量的性质。例如:国际安全环境包括战争、危机、紧张、稳定、和平等变量值,每个等级还可以继续细分;两国间的战略关系可体现为战略盟友、合作伙伴、正常关系、战略对手等变量值;国家实力体现为超级大国、世界大国、地区强国、普通国家、弱小国家等变量值。

划分连续变量的原则:一是研究的需要,二是社会接受的普遍性,

(2)分离变量:其变量值没有量的连续性,是不连续变量,自身程度变化不能改变其性质。例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分离变量)、国家利益以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四个变量值为体现时也是分离变量,变量值之间没有连续关系。

注:连续变量与分离变量可以同时具备。例如国家集团,按照国民收入划分可以成为连续变量:可分为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中上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按照区域划分可称为分离变量:亚洲国家、欧洲国家、美洲国家、非洲国家、大洋洲国家,国家地理位置概念没有量的连续性。所以,某个变量的范围可以是固定的,但依据各划分标准的不同,每个变量值的范围不一定是相同的。

(3)派生变量:通过把一些概念结合起来,计算它们之间的比率,从而产生出的新的变量,其对定量分析很重要。例如:“国家人口总数”与“国民生产总值”的结合可以派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变量;“经济增长速度”与“年”的结合可以派生“经济增长率”或“年均经济增长率”等新变量。


三、变量关系

1、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

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则可得出以下几种关系:

(1)正相关:x增大则y增大,x减小则y减小(综合国力➡国家利益)

(2)负相关:x增大则y减小,x减小则y增大(安全环境➡军费增长速度)

(3)强度相关:x变化到一定程度,y才发生变化(利益冲突➡战争)

(4)线性相关:xy的变化比率相同(经济增长速度➡国立增长速度)

(5)曲线相关:xy的变化比率不同(国防开支➡国家安全)

(6)对称相关:x与y的变化相互影响(苏联核战略➡美国核战略)

(7)不对称相关:x变化影响yy变化不影响x(外交技巧➡对外关系)

(8)中介相关:x的变化通过干预变量影响y的变化(冷战后中美都需要避免双方军事冲突➡认识到避免军事冲突需要安全合作➡发展战略合作)

(9)伪相关:直观以为x变化会影响y的变化,研究结果发现两者没有关系(冷战后文明区别➡战略对立;研究结果是,日美文明有重大区别➡冷战后日美同盟得到新的发展)

2、干预变量对自变量和因变量关系的影响

干预变量是影响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的变量。不同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有正负之别,因此它们的作用可能相互抵消或加强。如果把影响其他自变量作用的变量抽出来专门研究,这些变量就成为干预变量。

根据干预变量在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所起的不同作用,可把干预变量分为不同类型:

(1)中介变量:在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发挥传递作用的变量,x(自变量)➡v(中介变量)➡y(因变量),中介变量可以解释为什么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能够形成关系。(美欧政体一致性(自变量)➡共同战略利益(中介利益)➡美欧结盟(因变量))

(2)加强变量:指增强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变量。(经济增长(自变量)➡科技实力(加强变量)➡综合国力(因变量))

(3)抑制变量:指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弱化或消失的变量,作用与加强变量相反。(美国想保持唯一核国家地位(自变量)➡技术与资金问题(抑制变量)➡推迟实施星球大战、导弹防御系统(因变量)

(4)外在变量:指使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形成虚假关系的变量。也即是说如果对外在变量加以控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就消失了。外在变量与中介变量的区别是,前者不是从自变量产生的,而后者是。

例如:虚假关系:中国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自变量)➡美国将中国视为最主要敌手(因变量),外在变量:中国有挑战美国的实力。所谓的虚假关系就是自变量是一种名义上的自变量,而外在变量是实质上的自变量。对名义自变量的证明:越南和美国。

(5)内含变量

为弄清一个自变量是怎样影响因变量的,可以通过引入一个新变量(内含变量)的办法进行测试,使自变量和因变量关系具体化。共同经济利益(自变量)➡经济区域化(因变量),该自变量内容广泛,需要具体化,引入一国与区域内国家贸易额占其全部贸易额的比重为内含变量。如区域内贸易比重大的国家组对区域化态度更积极,则说明贸易互补性利益是作为共同利益中多种利益之一是推动经济区域化的动力。

注:所以变量的选择及其性质是由研究目的决定的,而不是事物和概念本身性质决定的。


四、变量的分析层次

国际关系中的变量分析层次:

肯尼斯·沃尔兹:第一个层次:个人(决策者、外交官、政策分析家的个人行为);第二个层次:组织(政府、国家、国际组织的行为);第三个层次:国际体系(国际政治体系对国家行为的影响)不够精确

1、个人变量

与决策者有关的变量,包括教育背景、政治经历、世界观、身体状况、政治地位、领导能力以及对国际形势的认识等。“英雄创造历史“?

2、角色变量

指抽象的个人作用,如总统、外交官、政策分析家等职务角色。特定职务使政策制定与分析者具有相似的政策取向,角色作用影响国际关系变化。

3、社会变量

这一层次变量包括国内组织机构、政治形势、社会思潮、决策过程等。

4、国家变量

国家层次的变量以国家为单位,如国家利益、综合国力、贸易赤字、安全战略、国防开支等。一般将国家做“黑箱化“处理,不考虑国内因素,增强变量一致性,易于比较衡量。

5、国际组织变量

根据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别。按照范围可分为全球性组织和地区性组织,按照内容、代表性、性质、地理位置、具体问题等标准。

6、国际体系变量

常见的有国际格局、国际制度、国际主要矛盾、国际舆论、国际思潮等。不仅是全球性变量也可以是地区性变量。

(本文经国政学人首发编辑,转载请注明“转载来源:国政学人(ID:guozhengxueren)微信公众平台”)


来源:阎学通《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

 整理:晞哲  编辑:晞哲

声    明

国政学人微信公众平台系非盈利学术平台。建立初衷是方便广大学人进行学术研究,促进学术的传播和交流,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直接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