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杀戮,和社会矛盾
【电影《活着》里,家珍最终平静地看着意外杀死自己儿子的人说道:“春生,你记着,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呢,你得好好活着。”
电影《芙蓉镇》里,姜文最后回眸留下一句绝词:“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1
近段时日以来,凶杀案频发。
个人复仇的,灭门惨案的,冲动杀人的,老实人被逼急了举起屠刀的,受害者最终变成杀人者的。
父母离异、家庭暴力、留守儿童、原生家庭的伤害、童年阴影、身体缺陷、心理伤害、抑郁孤僻、贫穷困苦、疾病缠身、感情失败、婚姻破裂、事业受挫、生存压力、世态炎凉、无尽嘲讽...
人这一生,想要平安幸福的完整走完生老病死的旅程,着实不易。
成长路上的任何一个环节断了线,都有可能成为他日的致命一击。
个人和他人的矛盾,个人和社会的矛盾,自己和自己的执拗,心里的郁结难以消除,身体的疼痛难以忍受,精神的摧残没有治疗。
到最后,都有可能变成要命的杀戮。
极低概率的反社会人格疯狂报复社会案例,这里不做赘述。
情杀、仇杀、利杀、冲动杀人,这是几种最常见的杀人原因。
现实生活中,真的有那么多不共戴天的如杀父之仇那般的深仇大恨吗?
翻一翻刑事案件的大数据看一看,多数杀人事件,都是本可避免的“冲动杀人”事件。
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贫富差距逐渐拉大,个体手中握有的资源网和关系网不同,认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高低,都会同样导致每个人享受到的公平公正待遇不一样。
怯弱者,兴许就忍了;愤怒者,可能就做出某些疯狂举动来了。
譬如,货车司机金德强就忍了,然后自杀了;譬如,昔日跳海救人的好人欧金中就没忍,愤起杀人了。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一句良言,兴许就救了对方,一个恶行,没准就逼死了对方,也害死了自己。
《车四十四》一直都是我强烈推荐的一部短片。
在驶向终点的那一趟列车上,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没人知道,坐在身旁的是人还是鬼。
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点脏东西,是法律、是道德、是良知、是人性底线,压抑住了恶魔的灵魂释放。
可承受力是有限的,情绪的隐忍也是有限度的,一旦真的逼迫到了绝境,自杀者和杀人者,案例就变得多了。
生命是平等的,大家都只有一条命。
因此,时时刻刻,尽量做个好人,也尽量善待他人。
2
压死骆驼只需要最后一根稻草,逼死一个具备行为能力的正常人,也许就是最后一句恶言,一件恶事。
尊严的屈辱不堪忍受,身心的疲惫不堪负荷,一念成魔,愤而举刀。
刀子捅出去的时候,对方命没了,自己的人生毁了。
我们需要警醒的是,不要逼着对方拔刀,不要情绪失控之下,自己成为了那个拔刀的人。
我们总是说,善恶就在一念之间,其实就在那一念之间,我们的整个人生都在里面。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江湖上的事,能动口就不要动手,能动手就不要动刀,最好啥都别动。”
3
愤怒和痛苦,是个人都承受过,屈辱和不甘,在某些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纠纷里,也是必然要经历的。
与天地人斗,其乐无穷,该斗的时候便斗一斗,能争的时候便争一争,真要是争不过了,对方是个人渣败类,你也犯不着争口气较个劲,把自己的命都给搭进去。
一门之隔,就是两个世界,山下的人,好好坏坏什么样的你都会遇到。
还是“小概率”理论开导众生:
假使一万个人里有一个人渣, 中国有14亿人,你算算得有多少人渣?
谁的一生中,还没遇见过几个人渣呢?
真要是不幸遇到了,离他远点。
4
回头看一看吧,许多人身上背负的何止是千斤稻草?
受害者有罪论是荒唐的,共情杀人犯是不可取的,但是叩问杀人动机和案件真相,是值得公众关注和探讨的。
除去精神病患者以外,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来说,杀人都要有一个理由。
一来杀人需要勇气,二来杀人需要承担巨大的代价,所以具备正常逻辑思维能力的人,轻易是不会杀人的。
因此,“杀人纠纷”,往往才是最重要的导火线。情杀、仇杀、利益纠纷、愤而怒起冲动杀人。
而前面几个诱因,最终导致的结局是一样的:
一念成魔,情绪失控,疯狂杀人。
无差别的精神病行凶杀人,是我们无法预防的,但是“一怒提刀杀”这种事情,是值得我们加以警醒和省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