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解密“多域战”的由来

2017-11-21 远望智库 战略前沿技术

“多域战”的由来

本文转载自国防科技要闻(ID:CDSTIC)

来源:美国西点军校现代战争研究所网站


本文作者为美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军官、战略研究员凯利·麦考伊少校。现将其观点摘译出来,仅供参考。

现如今,到处都可以看到人们谈“多域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它是“新瓶装旧酒”,也有人把它比喻成一种完美的汽车保险杆贴标(只是车还没有设计出来),还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很有必要的新事物。

凡事都有它的渊源。从演变来看,“多域战”显然与之前的“空地战”、“后天的陆军”(Army After Next)、《联合作战顶层概念》(Capstone Concept for Joint Operations)以及《陆军作战概念》(Army Operating Concept)存在关联。没有这些概念,“多域战”(或者其背后的思想)很可能就不出现了。

“多域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15年4月8日,时任国防部副部长沃克在美国陆军战争学院要求陆军研究“空地战2.0”。在这次讲话中,他总结了21世纪战争会产生的问题以及美军需要的应对方法。尽管时隔已逾两年,但这次讲话对于理解美军在当前及未来的挑战,仍然具有重要的基石作用。具体到“空地战2.0”,沃克设想,该概念应该成为美军进入战区、突破A2/AD防御后遂行作战并取胜的依靠手段。沃克的原话:

我们将不得不考虑与那些拥有大量导弹、精确火炮、火箭炮的对手作战,而且他们还会使用信息化战争使我们网络化的部队陷入彻底的混乱。“空地战2.0”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陆军需要自己琢磨出来。

当然沃克也给出了重要指示,他着重提到了Tyler Cowen的一本书《Average is Over》,研究“空地战2.0”时需要予以重视。这本书的作者认为,在象棋比赛中,机器总是能够打败国际象棋大师。但是有三个玩家时,即机器与人联合起来对弈另一台机器时,人机组合会胜出。应用到战争,沃克希望人机编队成为未来战争美军的制胜关键。

▲原国防部副部长沃克在陆军战争学院发表讲话

思想的由来

沃克对“空地战”的重视起了很好的开头作用,但此时的美军已经不是以前的美军。所以在开始研究“空地战2.0”内涵时需要考虑《联合作战顶层概念》(Capstone Concept for Joint Operations)、《陆军作战概念》(Army Operating Concept)以及《海军陆战队作战概念》(US Marine Corps Operating Concept)。

2012年,美军颁布《联合作战顶层概念》,定义了“跨域协同”概念,即“在不同领域互补性地而不是简单地叠加性运用多种能力,使各领域之间互补增效”。其理想的实施结果,就是形成一支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能够以最佳方式共同作战的联合部队。

2014年,美军出版《陆军作战概念》,描绘了未来陆军作为联合部队的一部分,在与多个伙伴的共同工作下,如何防范冲突、塑造安全环境、以及赢得战争。该概念明确:美陆军必须把自己视为联合部队的力量贡献者——为联合部队提供多个选项,给敌人造成多重困境,跨多个领域并与多个伙伴一起进行作战。它还称,未来作战的核心设想就是变:不确定、不可知、不间断的变化。陆军对官兵的训练必须反映出这种不确定性,保证陆军的适应能力。

2016年9月,美军出台《海军陆战队作战概念》,这是关于海军陆战队如何看待“多域战”的一个重要呈现。该概念发现了一个核心问题:海军陆战队没有经过相关的组织、训练和装备,不能满足未来作战环境的需要。地形复杂、技术扩散、信息战争、信号隐蔽/利用等均将成为未来环境的特征。具体到海战领域的挑战,该概念预测未来的对手将“在不逾越公开冲突的界限下,通过在多个竞争领域施压,造成既定事实,从而达成其军事目标。”

上述文件均对“多域战”从白皮书(即《多域战:21世纪合成兵种》)到概念1.0(即《多域战:21世纪合成兵种的演变》)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自2016年起,实现“跨域协同”的主要挑战是汇集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来解决问题,其次的挑战是培训教育、人员配备以及能力划分。这些挑战汇总起来,似乎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跨域协同”是一个“人的问题”。“多域战”认识到这些限制,认为美军不仅没有正确的人,而且还缺乏正确的培训、装备和条例来赢得未来的战争。

“多域战”解决“跨域协同”问题的方式方法可以用两个术语来概括。一是聚合(convergence),即“为达成某种意图在时间和物理空间上跨领域、环境和职能的能力集成”;二是系统集成(integration of systems),不仅聚焦于实现“跨域协同”所需的人和流程,还重视技术方案。截至目前,“跨域协同”尚没有承认,当前的系统和列编项目是“烟囱式”的互相独立,跨域机动和火力需要“人”方面的解决方案。

随着自动化、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成熟,美军的对手将寻求应用这些技术能力来进一步挑战美国。按照沃克的要求,打破现有的“烟囱式”方案,设计出背后有人机编队做支撑的新方案,是美军的责任。

名称的由来

“空地战”是为了接触并摧毁敌方控制纵深未投入战斗的作战梯队,是美国陆军和空军针对具体问题(例如1991年和2003年的伊拉克)而产生的解决方案。转向沃克的想法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很快认识到,作战环境的改变远非只是把网络和太空嫁接到“空地战”上面那么简单。考虑到目前的作战方式、对手的现代化水平、以及战场空间的同步压缩与扩大,不能简单地把网络、太空扔进来,连同原有的空、地组合,然后就叫做“空地战2.0”。

从1991年“沙漠风暴”到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军展示了其不可匹敌的实力。但是,炫耀的同时,也会暴露其弱点。帕金斯表示,对手像学生一样认真学习美军,在经过近三十年的学习与发展后,已经有能力防止美军进入战区,限制美军机动,以及瓦解联合部队。

▲海湾战争中的多国部队战机

此外,战场也发生了变化。“空地战”是为了打败欧洲平原上的大规模苏联军队,并勾勒划分了纵深、近距离和后方等战场区域。该概念背后的逻辑是攻击并摧毁苏军未投入战斗的梯队。尽管在近战区域的前线部队会遭受打击,但可以在对方全部出动前进行纵深打击并消耗其作战力量。如今,时空概念,纵深和后方,都已发生改变。“空地战”犹如摩托罗拉DynaTAC 8000x手机,已经过时,人们现在需要的是iPhone X。

比方说,如今的地面部队指挥官可能要面对来自全球任意地点的杀伤性及非杀伤性火力,同时距离的限制作用正变得越来越小。太空及网络能力的发展,意味着杀伤性及非杀伤性火力不仅可能来自全球任意地点,而且还具有近乎实时的影响。沃克曾把制导武器和信息化战争这对组合描述为21世纪军事取胜的关键变量。俄罗斯在乌克兰使用社交媒体和特洛伊木马,就显示出信息化战争的威力,美国自己也有开展这方面的活动。杀伤性和非杀伤性火力的混合,意味着攻击者既可能近在几十米外,也可能远隔数千公里,或者同时从这两个距离实施攻击。

人们现在需要的是真正一体化的、有抵抗力的、可快速部署的军事能力,这些能力能够实现跨域的机动与火力输出,能够以聚合而非同步的方式共同发挥作用。这才是“多域战”背后的理念。如果说它是“新瓶装旧酒”,即加了太空和网络的“空地战”,好比是说,iPhone X只是加了随身听和数码相机的DynaTAC 8000x,没有切中要害,即战争的特征正在改变,兵者必须以变应变。为此,争论的重点应该从新旧对比转向为未来军事制胜到底需要哪些核心能力。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远望智库”聚焦前沿科技领域,着眼科技未来发展,围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安全、知识产权等主题,开展情报挖掘、发展战略研究、规划论证、评估评价、项目筛选,以及成果转化等工作,为管理决策、产业规划、企业发展、机构投资提供情报、咨询、培训等服务,为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