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人类为何会害怕机器人?至少有这5个难以启齿的原因 |“全杀戮机器人”很快就要降临?这样的“威胁论”你怕不怕?

2017-11-23 远望智库 战略前沿技术

本文转载自资本实验室(ID:coinsay),原作者:Jeremy Hsu,编译:齐达

目前,机器人已经远远超越了人们眼中的原有形象,例如自动吸尘器和温和的娱乐机器人。日本和韩国计划部署人型机器人来照顾老人,而美国已将成千上万的机器人战士投入了现代战场。与此同时,许多人已经通过技术手段增强了他们的身体,使他们更接近他们的机器人兄弟。

机器人可能不会在短时间内完全取代或消灭人类,但他们可能以其它的方式取代我们——这就是为什么人类对金属机器人保持着恐惧。而有的原因可能是许多人还难以启齿的。

1.你的孙子/孙女将会是机器人

人类和机器人之间无论是矛盾重重还是浪漫相处,最可能的场景在未来都会走向一个汇合点。

一方面,人类会继续为他们的日常穿戴添加一些技术装置和微型电脑。你已经可以看到许多21世纪的电子人,到处摆弄着他们的iPhone,或塞着耳机听着音乐,凝视着远方。人造假肢、器官和仿生眼呢?要啥有啥。

从另一方面看,机器人几乎在以所有可能的方式得到改进:走路、说话和学习。人类和机器看起来越来越相像,并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不存在差距。从更乐观点的角度来看,人类如果和机器人相结合,他们就不用太过担心机器人。

2.机器人抢走我们的“饭碗”

任何你能做的事,机器人都能做得更好。总之,很多事情他们都能做。

现代人类还没有老旧过时,但机器人已经找到他们作为宇宙探索者的位置,因为他们可忍受地球之上和之外的任何恶劣环境。此外,从组装线作业到无聊的实验室基因序列测定的所有事情,他们都带来了不知疲倦的工作效率,而且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出现在了真实的战场上。

如果机器人发动叛乱,或即使只是一次武器故障,战场机器人都会导致不同的问题。

就目前来说,由于其自身智能的限制,机器人只是补充而不是取代人类劳动力和武装部队。但是,他们正在快速发展,未来到底会如何我们可能还无从知晓。

3.机器人叛乱:杀死所有人类

机器人奋起反抗他们的制造者,这可能是我们最不想见到的一种科幻小说和现实生活的交汇。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初期叛乱的早期迹象不存在。

很多国家已经在部署成千上万的无人机和地面机器人,特别是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所部署的。而在南非的一次例行训练中,一门自动火炮在发生故障时就自动杀死了一名人类士兵。

军队研究员提到了“终结者”情景,并严肃地讨论了武装机器人是如何改变战争的规则和方式的。如果这些还不足以引起你的一丝警觉,那就考虑下英国已建立的一个卫星网络,这个网络用于协调所有的无人机和其它军事资产。它和所有“终结者”电影中邪恶的人工智能共用着一个名字——“天网”。

4.人类可能更喜欢机器爱人

专家们不知道人类是否会与机器人发生性爱关系,但他们已经在讨论当这一天来临时会发生什么。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引人发笑,但要知道很多人通过在线聊天建立起亲密关系,并多年参加密集社交的大型多人在线游戏。

机器人研究者认为,一个由血肉和钢铁组成的机器人在感觉、视觉和听觉上像一个人类,会给人更大的吸引力,而可能不再需要完美的贤妻良母,来吸引伴侣;或者对机器人上瘾并影响现有的人际关系。

5.机器人“偷”走我们的心

如果人类已经被机器人可爱而笨拙的滑稽姿态降服,那么机器人就不再需要通过武力来取代我们。这得说到人类大脑允许蹒跚的小孩和士兵相似,并感觉机器人温暖又舒适。

人们天生就会察颜观色,并几乎对任何事情都会有情感,无论是一个填充玩具动物还是一辆车。然而,对于机器人,依旧需要解决一个棘手的障碍——“恐怖谷”现象,即机器人看起来几乎就是一个人类,然而突然的、奇怪的抽搐、口吃或空洞的凝视都会让人毛骨悚然。

许多研究人员目前尝试通过简单设计机器人,外表上不那么像人类,并保留那笨拙的机器人的可爱来回避这个问题。


“全杀戮机器人”很快就要降临?这样的“威胁论”你怕不怕?

本文转载自机器人大讲堂(ID:RoboSpeak)

最近

我们被机器人吓坏了

先是出现一个号称要毁灭人类的

索菲亚


不仅被授予了全球第一个“公民身份”

还要蓄意统治全人类


又出现了一个会后空翻

动作秒杀绝大多数人类的

机器人Atlas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使人类对于机器人的恐惧

也越来越高

 

然而

真正的恐惧不在于我们这些平民

而是真正对AI和机器人更加了解的“科学家”们

上周在“特定常规武器公约”大会上

就有组织公布了一个堪称惊悚的视频

“全自动杀戮无人机”

(以下内容为虚假影片片段

并非真实存

小伙伴们可以‘放心’观看)


一个比手掌小很多的无人机

给它装上聪明的AI

就会成为一个

有自主意识的机器人


给这个无人机装上杀伤性武器

它就会变成全自动杀戮机器人


无人机太小

您是否在上面两个动图中

都看不太清它的存在?

 

没错,这就是恐怖之处

非常小而且不用预先瞄准

只需抛到空中

它就可以自己识别要杀的人

瞄准关键部位

一击即中


像不像杀人狂魔?

 

然而

最恐怖的不止于此

因为无人机足够小

它可以被一个更大的无人机携带

帮助小无人机穿墙破壁



或者干脆被一个大飞机携带

成千上万的自主杀戮武器

便能倾泻而下



很恐怖是不是

但幸亏这只是一个虚构的视频

是伊隆·马斯克和史蒂芬·霍金等人

支持的“未来生活研究所”发布的

 

终于明白为什么马斯克和霍金

一直在说AI威胁论

因为他们认为看得到的恐惧

就在不久的将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507kdo7gw&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上面是完整的视频

因为后面太惊悚

所以我要再次声明

视频是杜撰的

是他们害怕未来将会发生的事

所以他们在大会上宣称

“直接封杀自动化武器”


这段视频引来了不小的轰动

我们知道关于AI的存在

一直存在两个派别

乐观派和悲观派

而且两个派别都有相当多的科技大佬“战队”

悲观派的典型代表

马斯克和霍金


霍金曾经公开表示


“人工智能可能自行启动,以不断加快的速度重新设计自己。而人类局限于缓慢的生物进化过程,根本无法竞争,最终将被超越”

“彻底开发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灭亡”

马斯克与Facebook CEO扎克伯格的网上论战

也在前段时间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度

“我认为我们应当格外警惕人工智能。如果让我说人类当下面临最大的威胁是什么,我觉得是人工智能无疑”


扎克伯格则认为

马斯克的AI“威胁论”看法太消极,是极不负责任的,认为对方根本没理解什么是AI。


当然马斯克的反对者不止扎克伯格一位

亚马逊CEO贝索斯

曾就AI“威胁论”与马斯克发生过公开辩论

贝索斯认为

“或许在发展初期,人工智能可以增强我们的能力,促进人类文明,这会让人类感觉舒服,并最终依赖这项技术”。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

也曾公开强力反击马斯克

表示马斯克是在“杞人忧天”

并说

“如果你觉得人工智能在智商上超越人类后就将毁灭我们的种族,那你科幻电影一定是看多了”

对于这个惊悚的视频

IEEE的撰稿人Evan Ackerman

很快便发表了公开文章反对这一行为

他表示








那些颇有声望的机器人和 AI 研究者居然会支持这种哗众取宠的作品,它们要的只是吸引眼球,关于实际问题则根本没有传达任何有用信息。这样的视频根本不是冲着表达事实而出现的,它们就是要煽动和培养人们对 AI 和机器人的恐惧。同时,它还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好像你反对这种观点就是与恐怖分子沆瀣一气。此外,如此多专家为该视频背书更是会让公众思想混乱,他们会对所有机器人产生恐惧,而这正是机器人专家们长期警惕的。

 

禁止攻击型自动化武器是个复杂的问题,双方都有自己的观点,到底孰对孰错需要仔细衡量。这样的观点我非常赞同,想要一个更安全的未来,这样的讨论必不可少,但通过恐怖视频搞恶意中伤就不可取了,这会让许多人加深自己对机器人的负面印象。








机器人大讲堂

只能作为一个消息的搬运工

孰对孰错真的不敢妄下定论

AI带来的威胁

我们每个人心里有点恐惧

但也都抱着对它美好的期待

但无论如何

什么都无法阻止人类的进步

让我们一路走一路看

相信万能的人类

能协调好这中间的分歧

......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远望智库”聚焦前沿科技领域,着眼科技未来发展,围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安全、知识产权等主题,开展情报挖掘、发展战略研究、规划论证、评估评价、项目筛选,以及成果转化等工作,为管理决策、产业规划、企业发展、机构投资提供情报、咨询、培训等服务,为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