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大维度剖析8万亿市场新材料产业投资逻辑

2018-04-16 远望智库预见未来 战略前沿技术

远望智库:与智者同行,为创新加速

专家库 | 人才库 | 企业库 | 项目库 | 投资机构库 | 招商信息库


本文转载自最有料在线(ID:XM-ZYL)

新材料是指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有的优异性能的材料。新材料又称先进材料,它不以生产规模,而以优异性能、高质量、高稳定性取胜的高知识、高技术密集型为特点。


纵观历史,新材料可以导致颠覆性技术的出现,从而推动产业变革。如:

 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的出现,开辟了照明新纪元;

◆ 液晶屏替代阴极摄像管,曾带来了显示革命;


◆ 现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印刷显示、激光显示又将崛起,可谓一代材料、一代器件、一代整机。

▲新材料的主要分类




全球新材料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从国际情况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纷纷启动“再工业化”战略,不约而同地将新材料作为回归实体经济、抢占新一轮国际科技经济竞争制高点的重要基础;不断加大对新材料的支持力度;由新材料带动而产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市场不断扩大,初步统计至2014年全球各种新材料产业规模达到了12604亿美元,年均增长超过了10%。


▲2009-2014 年全球新材料产业规模(亿美元)


新世纪以来,中国处于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军事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源头的材料作用日益凸显。


自2010年以来,中国新材料产业规模一直保持稳步增长,由2010年的6500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20000亿元,年复合增速达到25%。


在细分领域方面,特种金属功能材料占比约为32%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占比约为19%,先进高分子材料占比约为24%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占比约为13%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占比约为9%前沿新材料占比约为3%


▲2010-2015 年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亿元)



▲2015年中国新材料产业结构


另外据中投顾问预测,2017年我国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1万亿元,2021年达到8.0万亿元,未来五年(2017-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6.12%。



▲2017年-2021年中国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预测




三大维度剖析新材料产业投资逻辑


1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投资逻辑


出于一般性投资逻辑,新材料投资可以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角度切入,对处于不同生命阶段的细分产业及企业采取差异化投资策略。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成5个阶段,即概念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  概念期是技术研发或产品设计阶段、导入期是技术研发成功后进行批量试产或应用测试阶段,从投资角度来看,概念期与导入期可以合并考察,此阶段企业一般没有规模性收入,盈利很少甚至持续亏损。目前,碳纤维、气凝胶和3D打印材料等均处于概念期或引入期。


▶  成长期一般已经完成市场验证,销售开始快速增长,利润也显著增加,目前国内部分关键材料已经渡过引入期正式进入迅猛增长的成长期,如钛合金、锂电池材料、高温合金等。


▶  处于成熟期的产业,利润在达到顶点后逐渐走向衰退期,部分企业开始寻找转型的机会,产业出现频繁的并购整合,如超硬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玻璃纤维等。在衰退期,产业呈现产能过剩、产品销售量显著衰退,利润也大幅度滑落。



▲新材料产业重点细分子行业生命周期



(1)概念期与导入期:高风险与高收益的博弈


处于概念期及导入期的新材料产业投资高风险和高收益并存。


此阶段企业研发成本高、销售集中于少数高端客户,企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

如果产品获得下游认可,需求空间打开将带动企业收入及盈利大幅增长,投资者也因此获得较高投资回报。

但另一方面,一旦市场应用失败或周期过长,企业夭折的可能性很大,投资者则面临血本无归的风险。


所以,引入期的投资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


对于导入期投资,需重点关注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及研发进度、产品应用前景、创始团队研发及产业经验等要素。



(2)成长期: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关注行业领跑者成长期产业已经获得产业化验证,进入业绩迅速增长阶段,企业盈利能力迅速提升。与此同时,竞争者看到行业有利可图,纷纷进入市场。


成长期的企业一般都能保持高增长,但随着新进入者不断增加,竞争激烈,产能有可能出现过剩,只有那些产品质量过硬、拥有稳定客户,或能够不断推出新产品的的企业才可能继续领跑。


成长期投资应重点关注企业产品质量控制能力、技术及产品储备以及行业竞争门槛等。



(3)成熟期:产业整合活跃,关注


并购及战略投资机会成熟期产业的市场规模增长趋于平稳,企业竞争白热化、行业格局趋于稳定,行业龙头企业在销售规模、资金实力方面已经具备绝对优势,而企业的增长更多依靠外延式增长,即产业链上下游及同业并购整合。


对于不具备整合能力的企业,则要考虑通过技术研发及商业模式的创新进行转型。


成熟期投资的考察重点主要包括产业集中度、行业整合空间、市场开放性等,企业层面则是法务、财务等与企业资本运作直接相关事项等。



2基于产业驱动因素的投资逻辑



▲四大产业驱动因素



(1)技术创新: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技术创新是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基础,其他驱动因素也均需以技术创新为基础。技术创新水平决定了产业及企业的增长速度、利润率及竞争门槛。


特别是对于早期投资项目,技术创新能力应是考察的第一要素。对细分产业而言,受技术驱动的主要是处于概念或导入期的产业,比如石墨烯、气凝胶、生物材料等前沿材料。


在这些领域,国内企业与国际企业并没有绝对差距,技术创新进程直接决定了产业发展前景。



(2)进口替代:关注性价比与市场开拓能力


进口替代主要集中于一些国产化率较低的细分产品领域。


在技术上,国外企业在这些领域有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国产替代的突破点主要体现在性价比方面——即在缩小技术差距的基础上以低成本取胜。


进口替代涉及领域主要是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的细分产业,比如半导体材料、电子化学品、新型高分子材料等。


进口替代产品的新材料项目,应重点考察进口产品价格下降空间以及来自国内同类企业的竞争压力。



(3)消费升级: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并重


消费升级对新材料产业的驱动作用较为间接,但带来的市场效应却极为巨大。

比如消费电子、汽车行业消费升级需求,对上游材料产业影响深远,涉及细分产业颇多,比如传感器、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电子化学品、特种合金、轻型合金、电池材料、复合材料等。


除了基础性的技术创新能力,对消费升级导向的新材料项目,需重点考察团队的市场开拓能力以及下游产业发展趋势。



(4)政策推动:立足产业基础、把握政策节奏


政策及政府行为对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比如新能源汽车相关材料、节能环保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等。


政策直接影响因素包括企业补贴收入(研发投入)、税负、厂房及土地、市场推广等;间接影响因素则包括人才吸引、投融资环境、产业布局等。


对概念期及导入期的产业而言,政策及政府的支持,可能直接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比如十年前光伏及近期光热相关项目;


而对于成长期及成熟期产业,政策影响则主要体现在产业战略方向以及行业整合层面,比如环保相关材料、军工材料、第三方检测等。


对于获政策支持的细分产业,应在关注企业基础性条件(研发能力、产品性能、市场开拓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把握具体政策推出的节奏及力度以及企业的政府资源。




3基于下游应用的投资逻辑


新材料与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结合紧密,但新材料本身并不构成直接应用型产业。因此,对新材料产业的投资必须考虑其与下游应用行业的对接。


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应用行业即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因此,可基于其6大战略新兴产业探寻投资机会。



▲六大战略新兴产业投资机会



(1)节能环保材料:关注性价比及传统替代空间


节能环保材料是指兼具使用性能同环境友好性的新型材料,这类材料的特点是消耗资源和能源少,对生态和环境污染小,再生利用率高。同时也包括直接应用于节能环保产业的新材料,比如水处理材料、大气污染治理材料等。


目前在节能环保诸多细分行业中,水处理行业、大气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治理等领域对新材料有较大需求。


节能环保材料投资应重点关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所带来的节能环保效果;节能环保材料目标市场往往是传统材料市场,应重点考察其性价比优势以及下游客户接受能力。



(2)电子信息材料:关注下游市场及技术趋势


电子信息材料是指在微电子、光电子技术和新型元器件基础产品领域中所用的材料,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集成电路及半导体材料、光电子材料、新型电子元器件材料等。


目前,数码产品的普及、物联网等新产业的兴起,在传感、显示、导电、散热等领域对新型材料有大量需求。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瞬息万变,产品及技术更新换代频繁,相关材料的投资应紧跟下游行业发展趋势,重点考察技术先进性、行业技术趋势(尤其是国际趋势)、技术储备等。



(3)生物材料:关注医疗行业特殊体制及渠道


生物材料是和生命系统结合,用以诊断,治疗或替换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材料,涵盖金属合金、陶瓷、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和生物质材料等。


随着国内医改进程以及消费升级驱动,医疗健康行业发展迅速,对生物材料的需求迅速增长。


生物材料涉及前沿科技的研发以及医疗行业特殊管理体制,该领域投资应重点考察技术研发周期、产品审批程序及审批周期以及下游销售渠道等因素。



(4)高端装备材料:关注与产业巨头的竞争合作关系


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高端装备制造业,需要各类轴承钢、油船耐腐蚀合金钢、轨道交通大规格铝合金型材、高精度可转位硬质合金切削工具材料。


大型客机等航空航天产业发展需要高性能铝材,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应用比重将大幅增加。高端制造相关材料市场主要受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所驱动。


该行业目前主要由企业巨头所主导,比如航空领域的中航工业系统、钢铁领域的钢研院系统,几乎垄断了该领域的材料供应,因此对该领域的投资重点考察与行业巨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应在不触及原有利益格局的前提下谋求商业机会。



(5)新能源材料:关注政策走势


新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风能、地热、海洋能等一次能源以及二次电源中的氢能等。


新能源材料则是指实现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以及发展新能源技术中所要用到的关键材料。


新能源行业发展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比如光伏、光热的发展均受制于国家规定的上网电价政策。因此,对新能源材料投资,一方面应关注下游新能源行业发展政策以及长期的技术发展趋势。



(6)新能源汽车材料:找准技术路线准确“站队”


新能源汽车材料主要包括3大类:驱动电机材料、动力电池材料、轻量化材料。在各种驱动电机中,永磁电机正逐渐成为主流,永磁材料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动力电池方面,涉及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多种关键材料。


能源汽车目前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多种技术路线并存,该领域的投资应重点考察技术路线及产品布局,尤其在动力锂电池材料方面,各种技术路线尚无定论,企业技术路线的选择至关重要。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