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传奇 —M1系列坦克发展历程及趋势

2018-04-17 远望智库预见未来 战略前沿技术 战略前沿技术

远望智库:与智者同行,为创新加速

专家库 | 人才库 | 企业库 | 项目库 | 投资机构库 | 招商信息库


来源:军事文摘

作者:岳松堂  李艳琨


M1系列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自1982年1月列装后经过多次改进,现主要包括M1、M1A1和M1A2三个系列,大致可细分为以下多种车型:安装105毫米线膛炮的原型M1、对装甲进行了改进的改进型M1、安装120毫米滑膛炮的M1A1、采用重型贫铀装甲的M1A1HA、采用数字化终端的M1A1D、全面采用车辆电子设备的M1A2、适合城区作战的M1A1/M1A2TUSK、全数字化的M1A2 SEP和M1A2 SEP V2,目前正在向技术含量更高的M1A2 SEP V3/V4发展。截至2017年底,美国陆军拥有4796辆各型M1A1坦克,现役装备数量为750辆;拥有并现役装备各型M1A2坦克1611辆。

 

已退役的M1坦克

M1第三代主战坦克于1971年12月开始研制,1979年2月投产,1982年1月首批装备部队。为纪念二战中最成功的坦克指挥官、曾于1972年10月—1974年9月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的艾布拉姆斯将军(四星上将),该坦克被命名为“艾布拉姆斯”。

M1坦克内部结构透视图

M1坦克战斗全重54.5吨,炮塔和车体多用钢板焊接而成,具备优异的防弹外形,各部分的装甲厚度不等,最厚处达125毫米,最薄处为12.5毫米,坦克正面装有乔巴姆装甲。主炮为1门105毫米M68E1线膛炮,炮弹基数55发,其中44发装在炮塔尾舱内。炮塔前部两侧各装有6管M250烟幕弹发射器。M1采用指挥仪式火控系统,光学主瞄准镜与火炮/炮塔相互独立稳定,火炮/炮塔为电液驱动,并随动于主瞄准镜,使M1具备行进间作战能力。

M1是世界上首次采用燃气轮机作为主动力的坦克,其AGT-1500燃气轮机的优点是保养简单、冷却系统效率高,缺点是油耗率和成本较高。坦克采用X-1100-3B全自动传动装置和改进型扭杆悬挂装置,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和加速性能,最大时速达72千米/小时,从0至32千米/小时的加速时间只需7秒左右。美国陆军装备的2374辆基础型M1已于1996年9月全部退役。

1984年10月,美国陆军开始装备配用改进型装甲的改进型M1,1986年5月894辆改进型M1全部交付完毕。目前,美国陆军也已不再装备改进型M1。

 

海湾战争催生M1A1D

以M1为基础改进而来的M1A1于1984年8月定型,1985年8月开始生产,1986年7月正式装备。战斗全重增至57吨的M1A1的主要特征是装备了由美国特许生产的德国Rh120式120毫米滑膛炮,另外还增装了集体三防装置,换装了新型车长显示器、新主动轮和T-158履带。火炮口径增大导致弹药基数减至40发。美国为该坦克研制生产了几种120毫米炮弹,其中M827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采用了贫铀穿甲弹芯。自1988年6月开始,新生产的M1A1在车体前部加装了贫铀装甲,即所谓的M1A1HA坦克,战斗全重增至约65吨。经过特殊处理的这种新型装甲的强度是原先装甲的5倍。

针对其在海湾战争中暴露的缺点,美国陆军战后决定对M1A1进行改进,目标是彻底翻新M1A1,使其达到“零小时/零英里”的新型坦克水平。改进后称为M1A1D,也称为M1A1AIM或M1A1+,伊拉克采购的140辆M1A1D则称为M1A1 SA。改进方法是首先对坦克进行必要的清洗和修复,然后安装经过挑选的技术含量高的部件。主要改进措施包括:安装脉冲式喷气装置,用于对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进行自动清洗;配用外部辅助电源,用于为电池组充电;配用对人眼安全的激光测距仪,使利用坦克上的火控系统进行实兵对抗演练成为可能;安装嵌入式诊断系统,可以对120种模拟或离散信号进行监控并将其数字化,采集数据以进行实时分析,显著提高现有武器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可用性、备战状态和效率;为AGT-1500发动机安装数字式电子控制装置,以降低油耗。

能够与战术互联网兼容的简易型数字化坦克M1A1D,是为弥补因价格昂贵造成的M1A2 SEP数量不足而进行的“瘦身”改进。该坦克能力增强的主要标志有三:一是采用联合嵌入式处理器、显示器和键盘;二是具有捕获远距离目标的能力;三是配用对人眼安全的激光测距仪。

 

实现数字化的M1A2

在M1A1基础上加装贫铀装甲,并经过数字化改进的M1A2最大射程为3500米,于2000年开始服役,主要改进是增加了车际信息系统、火控计算机、热成像观瞄仪、定位导航系统及故障自动诊断报告系统等。车际信息系统将坦克车长、炮长、驾驶员的控制与显示装置、通信系统以及车体和炮塔的其他电子设备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电子系统,在坦克乘员之间、坦克与其他地面或空中作战平台之间以及与陆军C4ISR系统之间实现了信息共享。M1A2的数字化程度达到90%,与M1A1相比获得目标的时间缩短了45%,目标定位精度提高了32%,攻击能力提高了54%,生存能力提高了100%。在伊拉克战争大规模作战阶段,由于M1A2等主战平台都嵌入了车际信息系统,从指挥部军官到前方士兵都能从电脑屏幕中共享各种侦察装备提交的定位和图像信息,从而能够快速判断敌情、策划战术以及调遣装备和士兵。例如,士兵在行驶的M1A2坦克中可通过电脑屏幕查看电子地图,监视敌人位置,通过卫星图像对建筑物进行搜索,并收取指挥官命令。

适合城市作战的M1A2 TUSK1型坦克

2007年12月开始交付的最新型全数字化M1A2 SEP是在M1A2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是美国陆军数字化师的核心装备之一,主要改进包括采用21世纪部队旅及旅以下作战指挥系统(FBCB2)、独立的车长瞄准镜和第二代前视红外夜视仪,安装了热管理系统和车载辅助动力装置,改进了车长显示器等。FBCB2具有网络化的卫星通信能力,能够指挥网络中的装甲车辆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将其位置、行进方向和速度等信息,通过战术互联网和卫星发送给其他车辆和各级指挥控制系统,在数字地图或卫星图上近实时显示敌我双方部队的战场态势,使指挥官能够在各种天候下昼夜跟踪和监视作战部队的部署和运动情况,大大提高了战场指挥控制能力。但该坦克战斗全重增至近70吨,严重影响了其战术机动能力和战略运输部署能力。

M1A2 SEP坦克是世界上综合作战能力最强的坦克之一

美国陆军还通过加装改进型显示器、瞄准具、辅助动力装置和坦克-步兵电话,将435辆M1A1改进成数字化程度更高的M1A2 SEP V2坦克(以下简称V2坦克),已于2010年前后完成交付。

 

适合城市作战的

M1A1/M1A2 TUSK坦克

根据伊拉克战争的经验,2006年美国陆军订购了505套能安装在M1A1/M1A2坦克上的坦克城区生存能力组件(TUSK)和车辆综合防御系统,以进一步提高坦克的生存能力。TUSKⅠ由以下子系统组成:遥控热成像瞄准具、装填手热成像武器瞄准具、用于安装12.7毫米机枪的反阻击手/反器材武器座架、安装在后部用于步兵和装甲兵协同作战的坦克-步兵电话、驾驶员视频增强器、配电盒、保护坦克侧面和后部不受火箭筒攻击的条形反应装甲、装填手装甲防盾、驾驶员防地雷座椅、坦克底部装甲。除上述子系统外,TUSKⅡ还包括驾驶员后视照相机和安装有防弹窗的360°车长护板。车辆综合防御系统包括车长辅助决策系统、红外干扰装置、烟幕/金属箔片/诱饵弹、激光报警接收机、导弹预警装置和主动防护系统。

2006年12月,美国陆军还签订了一个对250套TUSK进行“反简易爆炸装置”改进的合同。

 

技术含量更高的

M1A2 SEP V3/V4

美国陆军在2016年继续推进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升级计划,将现役最新型V2坦克升级到M1A2 SEP V3型,主要是采用改进型120毫米弹药和弹载数据链、改进型前视红外系统和低轮廓通用遥控武器站,并安装简易爆炸装置防御系统。弹药包括采用第五代M829E4穿甲弹和新型120毫米先进多功能弹药,即XM1147多功能高爆曳光榴弹。M829E4穿甲弹的穿甲威力比第四代增加50毫米,达到800毫米。2017年1月23日,美国国防部宣布ATK轨道公司被选中继续为现役V2坦克研发XM1147多功能高爆曳光榴弹。签订的0.46亿美元合同将用于完成该弹为期30个月的研发和鉴定工作,主要是为该弹加装弹载数据链和多功能引信(触发/延期/近炸),之后进入价值1.19亿美元的初始和全速生产合同阶段。

弹载数据链能帮助坦克乘员确定在特定攻击中最适合的弹药功能,通过射击前与弹药进行通信来选择不同的爆炸模式。由于计划用XM1147取代现役M830高爆反坦克弹、M830A1多功能反坦克弹、M1028霰弹、M908破障弹,所以其重要性自不待言。如果该弹研制成功,将意味V2坦克只需携载新型的XM1147多功能高爆曳光榴弹和传统的M829E4先进动能穿甲弹。XM1147还能用于击穿加固的墙体,歼灭2000米距离上的反坦克班组和徒步士兵。

为发射XM1147,V2坦克需进行数据链升级,并正在通过“工程改造项目”进行。2016年底,美国陆军完成了为期8年的第一阶段“工程改造项目”的研发,主要是升级坦克联网能力(如装备改进型FBCB2系统,即网速更快的联合作战指挥平台,在快速机动作战环境中因能更快地更新敌、友位置信息而具备决策优势,进而具备作战优势)和解决坦克尺寸、重量和动力的重新匹配问题,改进后称为V3坦克,2017年开始初始生产,2017年9月首批9辆开始交付美国陆军。

2016年开始的第二阶段“工程改造项目”聚焦于通过发射XM1147炮弹提升坦克杀伤力,并增配第三代前视红外传感器和主动防护系统,改进后称为V4坦克,计划于2021年开始测试,2023年完成研发。第三代前视红外传感器采用高分辨率数字成像,能克服诸如雨、雾、尘埃等各种不利因素,在更远距离发现敌人,可使坦克乘员更好地识别目标红外信号,并为车长提供更好的独立周视观瞄仪。主动防护系统运用传感器和雷达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火控技术和拦截技术来发现、定位、摧毁来袭的火箭推进榴弹和反坦克导弹等。2017年9月28日,美国国防部授予通用动力公司地面系统分公司990万美元合同,作为过渡性技术措施,为一个装甲旅战斗队的V2坦克集成以色列的战利品主动防护系统,计划2019年4月完成集成,2020年前后将该旅部署到欧洲。最终技术措施是为V4坦克集成正在研发的更加先进的模块化主动防护系统。

 

未来发展趋势

总之,配用新型弹药、第三代前视红外传感器、新型激光测距仪、一体化车载通信网络、弹载数据链、先进大气传感器、激光告警接收机和主动防护系统的V4坦克将具备更强的杀伤力、信息力和防护力,能在未来战场对付俄T-14阿玛塔之类的先进坦克,从而成为美国陆军21世纪20年代的主力坦克,并将服役至2050年。不过,V4坦克的基础毕竟是冷战时代产物,尽管升级潜力已挖掘殆尽,但在面对无人机、末敏弹等新兴威胁时仍显得力不从心,且其约70吨的战斗全重亦很不利于快速部署。

所以,2017年5月美国陆军装甲车辆研发与工程中心地面战斗系统项目执行主管巴塞特少将接受专访时透露:陆军已正式启动未来坦克研发项目,计划研制机动性更好、火力更强、射程更远、打击目标种类更多的轻型地面装甲平台;目前正在对多个高技术装甲平台草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强调装备定型前的概念设计、模拟及原型评估等工作极为重要,特别是考虑到“未来坦克所应用的许多技术无法通过现有装备进行验证”;希望未来坦克样车能在21世纪20年代问世,生产型坦克在30年代服役。

巴塞特指出,未来坦克的核心是提高科技含量和地形通过能力,同时保证防护性能和火力。它将大量应用轻质复合装甲,重点强化对车体侧面、车体底部和炮塔顶部的防护能力,与V4坦克相比重量至少减轻20%。在努力实现传感器融合能力的同时,未来坦克将通过加装任务计算机并升级自主算法而具备无人机控制能力,并希望未来坦克的“无人僚机”能够担负对地攻击、前沿侦察、补给运输等多样化任务。该坦克还将装备采用全新算法的主动防护系统,并与火控系统、传感器系统和动能杀伤系统进行整合,最终实现毫秒级的反应时间和较高的拦截精度。考虑到大量传感器和子系统对电力供应的需求,和严格限制的车体空间及防水、防火、散热、燃油效率等硬性指标,该坦克配用的车载电源系统将是技术攻关重点。该坦克的主炮很可能将采用为已下马的未来战斗系统项目乘车战斗系统研发的重2吨的超轻型XM360120毫米滑膛炮,仅是V4坦克炮的一半。美国陆军希望综合应用一系列高新技术,使未来坦克能够大幅削减尺寸、重量和乘员人数,成为“更智能、更致命”的装甲平台。

2017年8月1日,美国陆军机动卓越中心成立了一个推动“下一代战车”发展的临时跨职能小组。该小组负责人称,“下一代战车”的研发工作虽已启动,但目前尚未论证清楚它是一种步兵战车或主战坦克或兼而有之,小组的任务目标就是针对这一问题向陆军高层提出建议。预计“下一代战车”的整体杀伤性、战术机动性、可部署性和对士兵的防护能力,都将有较大提高,同时减少后勤保障需求。目前,陆军机动卓越中心正在评估计划用于“下一代战车”的关键性能技术,包括定向能技术、能量生成与管理技术、先进装甲材料技术、车辆防护技术、机动机器人与自主系统技术等。

总之,美国陆军的新型作战车辆研发仍处于纸上谈兵阶段,所以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只能继续使用现役装备的最新改进型。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