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8科技出行研究报告》:智能网联与新能源将变革未来汽车出行

2018-04-29 远望智库预见未来 战略前沿技术

远望智库:与智者同行,为创新加速

专家库 | 人才库 | 企业库 | 项目库 | 投资机构库 | 招商信息库


来源:亿欧汽车


日前,在GIIS 2018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峰会” 活动现场,亿欧智库联合亿欧汽车首次对外发布了《2018科技出行研究报告》就全球汽车产业的变革趋势,用户出行需求变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的最新动态进行了梳理汇总,并对科技出行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展望。由亿欧智库高级研究总监张帆进行讲解。


以下为演讲实录(有删减):


我们的报告内容非常的丰富,梳理了当下所讲的科技出行大概念下的一系列内容,今天我会以概览的方式帮助大家快速了解这份汽车行业报告当中讲了什么内容。


我们这次撰写科技出行报告并举办科技出行大会的初衷,是因为我们认为,随着当下越来越多新技术诞生,其正在改变、改造甚至在重塑着整个人类的出行生态以及相关产业链、价值链。那么,科技如何重塑出行?我们比较直观的感受是,从最早Carl Friedrich Benz第一辆汽车到后来的福特,再到后来汽车产业发展到了新能源汽车,出行业态也发生了巨大改变,汽车不再是一件必需品,人们可以通过共享的方式享受出行服务。可以看出,整个出行方式的剧变和技术革命息息相关。


当下,被公众热烈讨论的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或者可以称为“第四次技术革命”,它所带来的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可以说是深度学习这样具体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斯坦福人工智能一百年研究报告中有一句话讲到:“自动化交通很快就将无处不在,并将成为大多数人与嵌入了人工智能系统的物理实体第一次在现实世界的交互经验,这将极大程度上影响公众对于人工智能的感知”。人工智能技术最早或者说最深刻地被每个人感知到,可能就是在自动驾驶领域,乃至智能网联整个大的范畴当中。


基于大的环境背景和大的产业变革时间点,我们发布了2018年科技出行研究报告,重点探讨智能网联与新能源变革给汽车出行带来的一系列影响。这样的新技术赋能或者说助力整个出行行业变革,它究竟能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如何更好地满足每一个人的出行需求?解决了什么样的痛点?总结下来,说法很多,主要包括三点:更安全的出行、更高效的出行和更宜居的城市环境。这里有一系列的数据,其中包括交通事故的数量、汽车拥堵情况。而且,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空气质量较差,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新技术出现,改变出行行业的现状。


在梳理总结的过程当中,亿欧智库认为有四个重要的方向是科技出行所具备的重要特征:第一,智能化,整个汽车出行和汽车载体出行工具的智能化、自动化;第二,电动化,电动化和智能化是息息相关,未来的出行将变得绿色、环保、低碳;第三,共享化,这是资源组织方式的变化,能够较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资源。第四,网联化,这与智能化、共享化、电动化息息相关。所以,四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推动出行行业发生变革。


在四化大趋势之下,亿欧汽车和亿欧智库共同提出“科技出行”这一全新概念。用一句话来总结,科技出行是以电动化、智能网联等汽车科技为载体的大众化出行,就是我们所说的科技出行。


实现四化之后,关于科技出行大趋势及未来产业格局,各位嘉宾都做了非常多的分享,我们也看到了非常令人憧憬向往的未来。当下,清洁能源与共享交通系统阶段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至于下一个阶段,我们目前能够看到的未来,将会是无缝出行综合自动化的交通体系。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也会看到相关技术,像智能网联技术、新能源技术,也成为了行业资本各方面追捧的热点。这里有两组数据,一组是全球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投融资事件的数量,另一组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情况。我们会看到这两个数据都呈现出了井喷式增长,包括政策方面,这些内容我们的报告都有体现。事实上,各个国家在汽车出行新技术方面的发展所给予的政策支持也非常多,这些政策支持了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从政策层面推动甚至是刺激了整个行业实现快速发展。



从我们的报告来看,我们也对整个出行行业具体的参与主体进行了梳理,主要分为三大类:


第一,技术供应商。除了传统供应商体系,很多新型供应商关系开始出现,技术供应主体正在为行业发展提供多种解决方案,推动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第二,车厂。目前很多传统车厂正在积极布局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近几年,一些新造车企业也快速崛起,成为造车企业的重要参与者,并且有些企业的车型已经面市;同时,还有一部分跨界互联网科技公司。他们依托于自身优势,以不同的方式切入科技出行。


除了参与主体,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可或缺。第一是5G V2X技术的普及发展,由此实现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的互联互通。这就是我们一开始提到的未来无缝出行自动化交通体系的基础。


另一方面,新能源的供给体系也会是科技出行生态的重要发展环节,亿欧智库做了数据方面的统计,全球和中国的充电桩建设数量都在稳步的增长,在2016-2017年两年间,中国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


最后,让我们来展望一下科技出行时代,汽车产业的新型价值链会呈现出怎样的面貌?这个微笑曲线我相信很多朋友不是第一次看到,去年我们发布的自动驾驶报告中就已经分享过这样的价值曲线,今天再拿出来分享一次,是因为在过去一年的讨论中,我们发现其被更多人所认可和接受。我们认为,在整个科技出行更加前瞻的未来生态和产业链当中,价值、附加值更高的或者说产生利润空间更大的,会往整个产业链的两端去跑。



产业链最左端是自动驾驶技术,包括算法的设计、汽车的研发及关键技术的研发。最右端是整个出行生态,未来每个消费者将不再需要购买一辆车,就能享受到出行服务。我们可以接受,或者说很自然地享受到无缝出行。未来和我们每一个消费者打交道的将是出行服务提供商,而现在已经有很多公司都在扮演这一角色,已有很多车企纷纷转向这一领域,这也是大势所趋。在这中间,零部件的生产、组装还有车辆销售环节可能会成为未来整个汽车产业链的价值的洼地,相对而言价值量反而没有那么高。这也是我们希望与广大出行行业从业者分享的观点。


下文选取了报告中部分重点内容进行展示,欲了解更多,可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报告进行阅读。




Chapter 1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概况


从全球市场来看,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热度高涨,此领域的投融资事件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据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预测,智能网联汽车从2018年起将迎来持续二十年的高速发展,到2035年将占据全球25%左右的新车市场。


美国、日本及欧洲部分国家纷纷加速智能网联汽车的布局,国家正在积极推进自动驾驶相关法案制定,相继出台了示范运行和道路测试管理规范,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进程。同时,我国在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不断出台相关的政策支持自动驾驶的测试。



通过对国外市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研究,亿欧智库了解到:大部分欧美日整车企业以研发驾驶辅助系统作为发展“自主式”智能网联汽车的始点,然后逐步融合“网联式”技术。


在政策支持方面,美国将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作为美国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通过制定国家战略和法规,引导产业发展。日本则从智能交通系统开始研究,政府积极发挥跨部门协同作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项目实施。欧盟通过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于2015年,截至目前,智能网联汽车取得了长足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分级标准也不断形成规范。2016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制定了新的智能网联汽车分级标准,将汽车按智能化和网联化两个发展方向进行分级。在智能化方面将汽车分为5级,在网联化方面分为3级。


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发展策略,有些企业直接切入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有些企业如长安、上汽等则通过由低级到高级的探索进行研究,现阶段主要围绕ADAS技术展开。



除了传统车企,一些新造车势力逐渐崛起,开始着手于智能网联汽车的研究,公开数据显示,这一领域的融资金额正在逐步增加,大资金不仅进入市场,企业在政策、资金的支持下,其汽车产品不断面市,商业落地计划正在加速。



Chapter 2 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超过了142万辆,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达到305.31万辆。随着能源危机加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迫在眉睫,各国政府正在通过政策引导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得到大力发展。对于智能网联汽车来说,新能源汽车拥有天然的互联网属性,所以未来新能源汽车承担着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重要载体。但从行业整体来讲,新能源汽车面临着重要的难题,电池的续航里程问题一直被行业诟病。


延伸至产业链下游,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也逐渐得到发展。目前,国内外对于电动汽车的能源供给体系已经搭建起来,包括两种模式,一种是自充电模式,一种是换电模式。参与充电设施运营的包括:专业的充电运营商、电动汽车企业、网络运营服务公司等。


但其发展仍面临重要挑战:车与桩不协调,充电设施运营维护成本居高不下,充电运营企业难以获得盈利等。



Chapter 3未来出行市场将朝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深入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汽车出行生态将发生巨大变化,以智能化、网联网、电动化、共享化为主的出行生态正在形成。



从下图可以看出,在政策、资本支持下,以技术作为发展基础,以需求和发展作为出发点,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品正在形成,未来它们将作为重要角色对人们的出行产生影响,出行业态也将发生改变,朝多样化、共享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因为从需求端来讲,汽车将不再是一种必需品,共享出行将对人们产生更加深入的影响,汽车出行将变得便捷、经济、快速、绿色。从供给端来讲,现有的出行服务商将大幅提升运营效率,突破盈利难题。



所以,出行生态的参与方应该积极思考未来发展,思考在科技出行的深层含义,从中了解发展轨迹。为此,亿欧智库提出了以下建议:汽车制造商要认真思考定位,未来面临着向出行服务商转型的机遇,要积极关注出行市场的变化,培养懂行业的人才,为以后转型做准备;出行运营商要及时迎接市场变化,同车企深入合作,提出需求。要提升对大数据的处理能力,提升管理车队能力;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要积极突破技术难题,为出行市场提供配套的零部件供应,提升电池的续航能力,提升电池供应的安全;能源供应商要不断优化充电桩建设和网络运营,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为大出行做好优化方案。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