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谷音乐厅:OPEN建筑事务所在山间放下一块会吟唱的巨石

W* 卷宗Wallpaper 2021-12-07


“山想要什么?”


这是建筑师李虎2017年第一次去金山岭踏勘时提出的问题。除此之外,他还需面对另一个问题:人需要什么。山与人共同构成山谷音乐厅设计方案的两条线索。在形式上融入自然环境,功能上满足演出需要之余,维护自然山体脆弱的平衡,唤醒人类细腻的感知成为设计师希望解决的深层问题。自然与人工在微妙的平衡之间形成巨大的张力。然而山谷音乐厅却坚实静默,陪伴着不知已经存在多久的山,等待即将到来的人。



由OPEN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山谷音乐厅位于河北承德的山谷之中。建筑置身于自然景观中,犹如山间的一块巨石,又犹如一只朝向天空的耳朵,聆听自然的回响。



项目地处河北省承德市,距离北京约两小时车程。从北京市区出发,驶入高速公路,经过涝洼村,沿盘山道转过几个急弯,最后抵达还在建设当中的阿那亚金山岭社区。目光被群山牵引至无限远处,甫一低头,山谷音乐厅终于出现在视线下方。


沿缓坡一路向下,建筑体量不断逼近,层层累叠的垂直外观与水平方向上丰富的曲折顿挫削弱建筑体量感,拉近与人的距离。音乐厅正前方的山谷顺势而下,尽头是云雾环绕的远山;两侧也是山,山上隐约可见陡峭的长城遗迹;背后一片缓缓向上的草坡,是天然的观众席,室外舞台就设在这里;十米见方的水平基座切进场地,平缓的草地突然下陷,落差是建筑的重量。得益于今年丰沛的雨水,旁边原本干涸的泄洪沟突然变成小溪,流水潺潺,不绝于耳。设计师大方收留社区其他项目挖出的巨石,安置在草地上作为景观要素。所谓“取之于山,用之于山谷音乐厅。”



上图:山谷音乐厅为一个半室外的建筑,并无室内室外明确的界限。倒锥形的结构里包含了半露天的剧场、室外舞台、观景平台和一些服务空间。

下图:山谷音乐厅的英文为Chapel of Sound,青铜门牌发出暖色微光。



入口处“山谷音乐厅”的青铜门牌做出欢迎的姿态。沿左侧台阶向下,是音乐家工作室和卫生间;右转向上,是音乐厅和景观平台。拾级而上,首先来到被建筑师称为“峡谷”的通道,空间陡然收拢,人的身体被整个包裹起来,一侧有洞口,开口处斧劈一般地平整。光滑的混凝土表面映着天光山色,将自然之景借入建筑中来。前方一侧有光渗入,对侧一条背身而上的路直通东南瞭望台,曲折回环,移步换景。在峡谷中,光线引领视线,是空间的提示。



山谷音乐厅内部的空腔构成表演空间,建筑的层叠结构依附山势形成观众席。建筑侧面与顶部的开洞,将光与景色引入。



寻着光线前行,眼前豁然开朗,音乐厅像是一个巨大的空腔将人吸入,适才峡谷的幽暗狭窄反衬眼前所见更加开阔宏大,脚下是舞台,头上是天窗。面前的观众席仿佛顺应山势一般,逐级向上,席位上方是一个不规则的开口,自然毫无阻碍地倾泻而下。音乐厅中大小四个洞口和平台将声音散出,保证人声与乐器声混响时间适宜,每一处看似随机的开口均受景观、声学和结构等多方因素制约,经过严格计算。



俯瞰音乐厅,顶部的瞭望台、开洞与建筑轮廓构成建筑关于“线”的叙述。



沿观众席台阶缓步上行至瞭望台,眼前群山如奔,苍苍莽莽,视线尽可以到达无限远处。最长达12米的悬挑为瞭望台提供最坚实的遮蔽,也成为人与自然的一道界限。一侧的楼梯将人带上天台,屋顶轮廓在眼前画下一条水平线,无始无终,水平线以上只有远山、天空和前人修筑的长城。从进入建筑直到此刻,人始终置身其中,没有一刻全然暴露在外。



拾阶而上即可到达山谷音乐厅的瞭望台,可在此俯瞰山谷间风景。



毫无疑问山谷音乐厅是一个需要依靠身体本能去感受,而非动用理性层层解读的空间。常规的建筑经验在此毫无用武之地,结构与形式难以关联,外观几乎无法为内部空间提供任何暗示,所谓平面秩序更是无从谈起。在这里唯一能做的是把感官打开。很多所谓的景观建筑只是借景观色,室内恒温恒湿,体感舒适。山谷音乐厅则不然,它是庇护所,不是保温箱。置身其中,人的感受与环境直接相撞,日升日落,温度变化,风吹鸟鸣。大大小小的空洞是人感知自然的通道。表演时,建筑是发声的腔体;静默时,人类是自然的听众。



建筑师希望每个观者都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建筑,寻找自己的情感共鸣。音乐厅将其所需要的声学功能,作为公共建筑所需要的体验与感受,用不那么常规的表现形式融合起来,提供一处可供观众自由表达的空间。



2017年4月,建筑师李虎接到只有“室外音乐厅”五个字的项目委托来到金山岭踏勘,选址。彼时金山岭人迹罕至,荒草丛生,不知哪里来的石头随意散落,满目野气。最初的选址更靠下,方案是用张拉膜覆盖一片区域。然而山体风化程度严重,在山上的任何动作都有可能打破当下的稳定状态,更何况是将结构打入山中。为了维护这份脆弱的平衡,建筑师选择退回来,不对山体做出任何打扰,将音乐厅轻轻放下。



上图:位于秦皇岛阿那亚的UCCA沙丘美术馆 摄影:在野照物

下图:位于金山岭的山谷音乐厅

二者都极大程度地拥抱了自然环境。



这不是OPEN在自然环境中的第一次建造。在距此大约300km的一片沙滩,他们曾经面对过另一种自然。在沙丘美术馆中,建筑师同样试图呵护自然脆弱的一面。海岸沙丘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累积和风沙推移而自然形成,并被原生低矮灌木深扎的根系固化下来。沙丘美术馆的存在稳定了这片沙丘,维护了千百年累积下来但也十分脆弱的沙丘生态系统。


山间音乐厅,海边美术馆,折与曲,黑与白,两处自然,两种建筑。看似轻盈的白色曲线深入大地,参与沙丘地形的巩固与维护;看似力有千钧的岩石却实则轻盈地落在山谷之上。轻和重策略不同,却是同样出于建筑师对于自然的责任感。



建筑师李虎的设计手绘稿与音乐厅最终落成的形态



2017年6月份第一次方案汇报,7月份第二次方案汇报。方案通过,然后就是设计团队持续地深化、细化,一刻不停。在最初方案中,天台上只是简单用护栏围合出一片观景区域,而最终建成时,步道和平台被刻进建筑里,保证人或行或停,始终被包裹其中。作为室外音乐厅,整个建筑排水系统被精细地组织,观众席的每步大台阶都有细微的坡度,将雨水汇集到下方的不锈钢槽,然后排出。空间的命名与指示牌上的“减笔字”也来自设计师的构想。卫生间的铜镜是在一块完整铜板上面打磨出一块反光面,同样的材料,不同的处理方式带来不同的用途,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建筑看似粗粝,实则内涵细腻的心思和精准的控制。



建筑细部的排水系统

建筑立面的细节

建筑入口处指示牌上的“减笔字”也来自建筑师的构想

被建筑师称为“峡谷”的通道,人行走其间犹如在山洞中穿梭,被“山体”包裹。



虽然建筑师不愿提及,但是建设过程当然是不容易的。否则一座建筑面积不足一千平方米的音乐厅何至于耗时四年。单一材料解决声学需求,奥雅纳创造性的双壳结构设计,以及最多长达12m的悬挑施工,没有一样不艰难。与主体建筑施工难度不分上下的是铜扶手等金属构件的加工制作。唯一轻松的可能是与甲方的沟通。之前在沙丘美术馆建立起来的信任让业主在项目开发之初就找到了他们,除了功能之外没有多余的要求,当然它应该是富有吸引力的,至少得值得从北京赶到这里的两个多小时车程。


历时4年半,项目完成。在一切尘埃落定后回到建筑师李虎最初的问题:“山想要什么?”


山永远都不会给出答案。但是为了这片山,音乐厅选择成为一块石头。




卷宗Wallpaper*简称 W

黄文菁简称黄

李虎简称李


OPEN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黄文菁(左)与李虎(右)。



W*:户外音乐厅的使用功能是怎样确定的?


黄:这是最初就定好的。因为在山谷中,11月就已经非常冷了。维护这样一座公共建筑在冬季正常运转会消耗特别多的能源,运营成本也很高昂。既不环保,也很不负责任。所以出于节约资源的考虑,从一开始它的定位就是“室外音乐厅”,要容纳表演的空间,要特别。



音乐厅一侧的巨大开洞是室外舞台,前方的草坡是天然的观众席。而开洞也成为一个与自然对话的窗口,坐在建筑中的观者可以感受到风的流动与光的变化。



W*:一座音乐厅并不全年用来举办演出是不是一种浪费?


黄:我们从一开始就想好,它绝对不是只为演出而设计的空间。哪怕我们做坪山大剧院那样一个专业的观演空间,也会想它不演出的时候有什么用。因为你动用了那么多资源盖了一个房子,总得为这个城市多做点儿什么。在山谷音乐厅,我觉得大多数时候应该是一个人独处的。


其实我特别想传达给大家的是:有这样一个地方,能让你安静下来,慢下来。最好把你的手机什么的都扔掉,就在这里待一会儿,静静地待一会儿。能听昆虫的声音,能听到风声,能感受到雨。我觉得这是人在混乱的世界,唯一能够不迷失的方法,就是找到本来的自己。



建筑师期待人们能在空间内安静的独处,感受自然,感受自我。



W*:建筑形式的来源是一块石头?


李:是的,但是我们认为好的作品能够有多重解读。比如崔健说它像踢向天空的大脚,马寅觉得它像一只聆听天籁的耳朵,你甚至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乐器。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都可以有自己的感受与发现。


W*:项目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李:当然有非常多技术的挑战,但这确实不是我们想在这个房子里表达的东西。我们其实研究过很多的乐器,做过很多研究,从功能,行为,声学,结构等各个层面去雕琢它。


黄:我对这个房子的期待是它真的能够在情感上,知觉上唤醒一些人本来就有的能力,不管是听觉、触觉、视觉,还是原始知觉。我觉得现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时代最大的危机是知觉的麻木。你在不断地接受图片的刺激,网络的刺激,不知道怎么判断,不知道内在还有这种生命力,还有这种感受能力。人总是四处寻找自己的方向,答案可能就在你自己那里。



山谷音乐厅通过与自然的呼应与连结希望唤起人们最单纯的感知力。



W*:你会为音乐厅挑选哪支乐曲?


黄:John Cage的《4分33秒》,大家在那里安静的坐一会儿。


*注释:作曲家John Cage曾在一次表演中在钢琴前安静地坐了4分33秒后起身谢幕表示已成功演奏了作品《4分33秒》。因此无声的《4分33秒》也可被称为一件独特的观念艺术作品。


李:最适合的乐曲,一定是最常听的那曲——巴赫的G大调第一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作品编号BWV 1007)。





山谷音乐厅

获得2021卷宗Wallpaper*设计大奖

最佳公共建筑奖项



山谷音乐厅项目概况

设计时间:2017-2021

甲方:阿那亚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功能:半室外音乐厅、音乐家工作室、观景平台、室外舞台

建筑面积:790 m²

地点:中国承德

项目团队

建筑及室内设计:OPEN建筑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李虎,黄文菁

设计团队:周亭婷,方冠颖,黄泽填,林碧虹,陈修远,蔡卓群,郭俊辰,唐子乔

结构机电设计:奥雅纳工程顾问

照明顾问:北京宁之境照明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剧场及声学顾问:黄展春剧场建筑设计顾问(北京)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广州土人景观顾问有限公司

标识设计:OPEN建筑事务所



摄影:Jonathan Leijonhufvud

采访、撰文:李雪珂

排版:穆越彪

编辑:hanxi


图片由OPEN建筑事务所提供

特别感谢陈诚在此文采编上的协助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