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高考后的你:别担心,建筑大师的20岁和你一样迷茫

W* 卷宗Wallpaper 2023-06-05


“年轻意味着稚嫩与脆弱,但也有无知者无畏的激情与热情,勇往直前的坚强力量和对理想的无限憧憬。”


现在或曾经活跃在一线的建筑师,在年轻的20岁几乎和大多数学生一样,对未来与个人风格充满迷茫,对学校规则和制度不断批判,憧憬一个志同道合的导师与一拍即合的课题,被误解、被忽视也被拒绝,一头扎进历史与书籍,一边实习一边读书。他们最初选择建筑的契机与原因各不相同,建筑世家的氛围、艺术追求的理想实现,又或是阴差阳错的命运安排。


与高考结束一同到来的是填报志愿,它也许会决定你未来的实践方向,但绝不是限制你的枷锁。我们将诸多建筑师20岁的人生经历铺陈开来,这里是建筑师贝聿铭、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让·努维尔(Jean Nouvel)、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大卫·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perfield)给年轻的你的一些经验之谈。


如果你选择学习建筑,相信这些真诚的分享会让你受益匪浅,如果不是,它也一定能给你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提供些许指导。别担心,大师们的20岁和年轻的你一样迷茫,别畏惧,你会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前行。



贝聿铭在卢浮宫



现代主义建筑师勒·柯布西耶在1935年第一次造访美国,那一年18岁的贝聿铭登上前往美国的轮船,前往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学院学习,他似乎与宾大建筑学院保守的巴黎艺术学院式的授课氛围不合,仅仅在两周后便主动转学至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工程。


此时柯布西耶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赞助下,通过巡回演讲、展览和新闻发布会向美国的各界人士宣扬他的欧洲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麻省理工的演讲上他与贝聿铭命运交汇。1935年柯布西耶在麻省理工的演讲,被贝聿铭称为“我建筑教育中最重要的两天”。虽然柯布西耶最终以一篇名为《Quand les Cathédrales étaient blanches: Voyage au Pays des Timid Personnes(当大教堂是白色的:前往胆小的人的国度)》来暗示美国缺乏接受他大胆想法的勇气,但很明显18岁的贝聿铭与当时48岁的柯布西耶产生了某种共鸣。他追随柯布西耶、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这一代建筑师逐步成长起来。



贝聿铭设计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贝聿铭在进入大学前几乎对建筑一无所知,单纯的将建筑与房子画上等号,甚至没有绘画功底以至于在麻省理工最初只能进入工程学院面对建筑庞杂的门类他选择成为一名工程师。从宾大到麻省理工,再到最后的哈佛大学,他敢于放弃,懂得改变,在不断地选择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最终他在哈佛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导师——现代主义建筑学派代表、包豪斯创始人格罗皮乌斯,并接受了包豪斯式的建筑教育。


获得机会并非易事,毕业后贝聿铭更是因为东方面孔被许多事务所拒之门外,在他的建筑生涯上自信心受挫是常有之事。二战后的美国住宅建造需求激增,贝聿铭在美国的地产行业工作多年,直至40多岁才开始真正设计,1978年落成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是贝聿铭的成名作之一,落成时他已经60多岁,比起其他建筑大师他的开始是晚的,他最终还是找到了挚爱的事业,也并不妨碍他创造出被世界铭记的作品。



贝聿铭在卢浮宫扩建场地



他认为自己获得机会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大量的阅读与对历史的热爱。在被委托设计卢浮宫改建工程前他唯一的要求是需要四个月时间再答复,因为他需要用四个月彻底、全面地研究卢浮宫的历史。他坦言如果没有对法国和卢浮宫历史深度的研究,他不会在改建项目上获得成功。每个场地都有其对应的历史和根基,作为建筑师如果不能有所发现就不能有所创造。贝聿铭鼓励年轻人通过一切手段去学习历史——书籍、杂志、旅行,要永远保持学习的热情。



建筑师伦佐·皮亚诺



出生于建筑商家庭的伦佐·皮亚诺似乎走上建筑之路是顺利成章,但在他眼中,建筑师和建筑商有着天壤之别。建筑师更自由,更具创造性,可以将砂石幻化为空间。20岁的皮亚诺在在佛罗伦萨大学学习建筑后继续在米兰理工大学深造,并在Franco Albini的工作室半工半读,直至1964年毕业。


皮亚诺20岁的上世纪50年代,是现代建筑涌入意大利的时候,米兰的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般被建造,现代主义思潮席卷着当时的米兰建筑学院。意大利建筑师、Domus创始人Gio Ponti在1956年设计的Pirelli大厦、Montecatini办公大楼在米兰落成;他将对现代住宅的全部思考融合进1957年建成的Apartment Building。1956年建成的Torre Tirrena彰显着米兰建筑工业、材料与技术能与美国抗衡的实力,结构清晰地展现在建筑外立面。1958年,BBPR设计的意大利第一代现代建筑的一部分——Velasca Tower,至今都是米兰的城市地标。



皮亚诺与理查德·罗杰斯设计的蓬皮杜艺术中心



在大学期间了解社会的渴望,让他产生对知识的贪婪和对社会的好奇,他白天外出工作晚上回到学校学习。也许参与社会的愉悦并不能直接成就设计,但这种动机促使他思考更多,以至于将蓬皮杜艺术中心一半的面积空给大众这种略带向城市规则“挑衅”的方案,显得真诚且深思熟虑。在意大利现代建筑的氛围中,皮亚诺的毕业设计探讨着模块化间的协同(Coordinazione Modulese),并将实践中心放在了实验性轻质结构与庇护空间的基本形态,最终一步步成为“高技派”的代表。



皮亚诺在家乡意大利热那亚设计的如同泡泡的生态空间



皮亚诺坦然从热那亚的海港城建筑商家庭开始,自己花了将近50年的漫长旅程才成长成为一个建筑师。海港城市穿梭的船只,水中轻盈并转瞬即逝的倒影,让其将家乡记忆幻化成轻盈可变的灵活建筑语言,始终维系着自己成长历史的脉络,他认为建筑师需要珍视自己曾经拥有的、根深蒂固的个人经验。建筑与生活难以分割,学习建筑注定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真的需要一些决心与勇气。



皮亚诺与理查德·罗杰斯



年轻时的皮亚诺会给自己设立“宁静时刻”,去冥想、去思考,或只是静坐。他认为当今信息过盛让人们无法好好思考,虽然每个人知道的越多,但理解的却越来越少。一天中我们需要时间消化。一面要培养自己的求知欲,一面又需要学会甄别与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



建筑师让·努维尔



让·努维尔的父母都是老师,于是鼓励他学习数学和语言,然而16岁的他被绘画与艺术迷住,并在高中遇见改变他一生的美术老师。一面是希望他从事教育行业与工程事业的父母,一面是自己对于成为画家的热忱,在沟通与妥协中,建筑成了一个折中的选择,即便是在大学开始前他还幻想先攻读建筑专业再转去美术。年轻总承载着家庭的期待,建筑大师们也不例外,面对家庭,坦诚地沟通和不得不让步的真诚,成就了努维尔与建筑命运的羁绊。



让·努维尔设计的卡塔尔国家博物馆



在波尔多美术学院入学考试落选的努维尔获得了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全国比赛的一等奖,于是顺理成章在巴黎开启了他的建筑学习生涯。随后20岁的努维尔进入建筑师Claude Parent和Paul Virilio的工作室并成为他们的助理,起初只是为了挣钱,然而这成为他接触建筑教育的开始。仅仅一年后,Virilio就让努维尔成为一个大型公寓项目的负责人。


在1963年至1968年一个名为Architecture Principe小组被Parent和Virilio创立。他们以实验性的思维向现代主义建筑宣战,批判性思维使得他们用破碎的体积和倾斜的表面构筑空间,从而在1966年建成了具有粗野主义风格的l’Eglise Sainte-Bernadette-du-Banlay。努维尔同样否定现代主义的生搬硬套,他的作品自由且具有革命性,将文脉主义发挥到极致。



让·努维尔设计的浦东美术馆©️朱迪



努维尔的20代经历了建筑院校甚至政治环境的变动,1968年五月革命加速了一个更为开放的新时代的到来。努维尔是叛逆的,他认为学校只是在重复性的教授标准的规则,刻板、毫无创新、缺乏想象力,甚至毫无意义。也许在大学,志同道合的导师,引人入胜的课题本就可遇而不可求。但即便如此,还是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论。



让·努维尔设计的巴黎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



他起初试图与规则作对,设计与作业被否让他碰壁,甚至毕业设计也在毕业几年后提交最终才获得毕业证书。最终努维尔还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思考方法,是一种观察场域特征的洞察力。努维尔的建筑设计形态是多样的,因为形式只是特征自然而然的具象化,空间和环境构建紧密的联系才是最重要的。巴黎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卡地亚基金会与上海浦东美术馆无疑都因为与环境结合而有了完整性。



妹岛和世©️《The Gentlewoman》



就读于日本女子大学,1979年获得房屋部本科学位,1981年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而后加入伊东丰雄事务所工作,直至1995年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成立SANAA建筑设计事务所,他们的第一个项目也不过是一个50平米的住宅。



妹岛为母校日本女子大学设计的图书馆



20岁的妹岛正值本科二年级,她坦言自己还未真正经历过系统的建筑学习,看建筑杂志也并不懂其中的道理。同年坂本一成的设计“代田的町家”落成并对日本彼时建筑界的住宅设计影响颇深,妹岛在杂志上看到这一项目,并在一瞬间产生对此项目的喜爱与好奇,于是追溯并了解了坂本所有的设计作品。坂本更为抽象的住宅设计方法与构成理念似乎也影响着她的本科学习生涯。



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



日本建筑界的师承关系是清晰的,她长达14年与伊东丰雄一起工作,妹岛的作品中似乎延续着伊东的轻盈、明亮、纯粹的建筑形式与流动的空间哲学。空间的流动性来自对“游牧”的探讨,也是伊东丰雄与妹岛建筑实践中重要的关键词。1985年妹岛和伊东以游牧民族的居所——Pao为原型设计了银色小屋Dwellings For the Tokyo Nomad Woman(东京游牧少女的家),妹岛为女性游牧者设计了三件当代消费主义生活方式下的家具。很多人认为这个项目的社会性如同一颗种子,是妹岛未来项目的一点点前奏。



金泽21世纪美术馆



妹岛作为女性建筑师,但其作品却是极致的理性和中性化,完全切断的室内室外,断绝向外联系的生活空间,半透明立面围绕的私密区域,如同办公场所一样的住宅,直接的环境关系这些意象都出现在她的作品里。她极度的去特征化,建筑上的白、延伸和空旷,轻盈纤细却有力。2010年,SANAA建筑设计事务所获得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妹岛为日本第一位获奖的女性建筑师。普利兹克评审团曾这样评价他们的作品是“既精致又强大、精确而流畅、巧妙但又不过分聪明的建筑”,这也许如同妹岛本人的特质一般。



大卫·奇普菲尔德在他设计的西岸美术馆



大卫·奇普菲尔德现如今已经成为英国甚至世界建筑界的顶尖人物,收揽了RIBA斯特林奖、密斯奖等诸多重量级奖项,同时因建筑成就获封英国爵士。但青年时期他的的建筑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曲折回环的人生历练。


奇普菲尔德1953年出生于英国的德文郡。在他出生时,英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城建设运动。由于哈罗新城(Harlow)等新城镇借鉴了美国现代城市的功能布局,致使现代主义建筑在英国快速传播。也许就是在这个时候,现代主义的建筑在他心中埋下了种子。


但同时,德文郡田园牧场般的生活环境一直陪伴着他的童年时光,优美的自然风光激发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向往,带着这份浓厚的兴趣,他前往金士顿大学(Kingston University)艺术学院学习。在老师大卫·邓斯特(David Dunster)的引导下,他虽然没能成为一名艺术家,却成功将他的艺术天赋应用于别处,走上了建筑师之路。



奇普菲尔德设计的詹姆斯·西蒙美术馆(James Simon Galerie)



1976年大学毕业后,他听从老师的建议前往AA建筑联盟学院深造。在那时,社会动荡、现代主义建筑正在被猛烈地批判。与奇普菲尔德同期的学生中有扎哈·哈迪德、雷姆·库哈斯等活跃人物,老师中更是不乏像詹姆斯·斯特林、彼得·库克这样的后现代先锋。但奇普菲尔德却没有加入这场激进的后现代运动,而是在导师帕特里克·霍奇金森(Patrick Hodgkinson)的引导下,依旧坚持着现代主义的路线。他学习密斯·凡·德·罗、路易斯·康等现代主义建筑师,并且关注阿尔瓦罗·西扎、拉斐尔·莫内欧等后起之秀。相比激进的未来幻想,奇普菲尔德更多的是去做到脚踏实地。



柏林新博物馆,奇普菲尔德保留了建筑中的记忆



在当时鱼龙混杂的环境下,奇普菲尔德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冷静理性的思考,既肯定现代主义建筑的价值,同时也思考着问题的根源——对历史、传统的忽视。现代主义建筑在他看来并非是无药可救的,也不是仅仅通过丰富的符号拼贴就能药到病除。他逐渐地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基于现代主义的、展现历史延续性的、简化表达的设计策略。


毕业后的他,曾工作于诺曼·福斯特、理查德·罗杰斯等人的高技派事务所;也曾游历日本,结识了安藤忠雄;之后的经历则更加复杂曲折,他辗转于德国、中国、美国,在世界各地开展建筑实践,但无论怎样,他都一直坚定着现代主义的建筑路线,并能够独立的展开思考。在大多数建筑师彷徨、迷茫的时刻,他依旧能够坚守自己的信仰和方向,并通过几十年的实践一以贯之。或许,20岁的他并不知道这条道路的选择是对是错,但他相信徐徐而进的迈步,永远大于天马行空的幻想。


这些被称之为大师的人从学生时代成长为大师绝不是一蹴而就,也与环境、时代密不可分。建筑是一个晚熟的职业,需要经过漫长的实践与积累。他们生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环境,面对的际遇与挫折也全然不同,但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不变的是他们绝对的热情,思辨精神,善于向他人学习与敢于尝试的心。


今天也许对于你们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日子,日后回望此时,它不过是你漫长人生中的一个涟漪,是你的勇气与坚持成就了未来的你。请不要担心,慎重地思考,然后大胆地做决定吧。



撰文:hanxi、周奇

编辑:hanxi

图片来自网络


Reference:

《World Architects in their Twenties》, Andou Tadao Engineering Laboratory, University of Tokyo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2005

https://www.metalocus.es/en/news/conversations-renzo-piano-fundacion-arquia

https://www.jfklibrary.org/events-and-awards/forums/past-forums/transcripts/a-conversation-with-im-pei

https://www.architectural-review.com/essays/reputations/gio-ponti-1891-1979

https://www.frac-centre.fr/_en/art-and-architecture-collection/rub/rubauthors-316.html?authID=10

https://www.u-tokyo.ac.jp/ja/about/president/b_message2021_03.html

http://architecture-history.org/architects/architects/SEJIMA/biography.html

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161210/b630b9aaabe788eb0f9f5b94a3002177.html

https://www.pritzkerprize.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