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探索管理丨职工技术创新一站式服务平台

2016-12-01 独家☛ 电力科技创新战略联盟


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和南方电网公司《关于鼓励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指导意见》的大力推动下,贵州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以一线职工和基层班组为主体,大力开展职工技术创新工作,以激发企业职工开展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了加强公司员工队伍和技术创新团队建设,职工科技创新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搭建工作迫在眉睫。培训与评价中心(以下简称培训中心)作为公司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推广试点单位之一,搭建的跨单位科技创新“一站式”服务平台,将提供一个“全面、专业、多元”的创新平台服务,不仅能降低科技创新成本,还能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对于推动整个电网企业职工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搭建和职工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标与宗旨


以创新驱动为指导,以提高科技创新要素的组合能力为核心,以发挥创新人才优势为主导,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以带动全省电网企业发展为目标,在原有专家库、成果库等基础上,整合科技文献、科技成果、创新人才等科技创新资源,形成“一站式”服务窗口,构建了功能完备、运行高效、服务快捷、覆盖全省电力科技项目公共服务体系,重点突出“资源集成”和“开放服务”,有效促进科技资源在全网的高效配置和共享利用。


“创新技术,服务实际”为该平台的工作宗旨,积极发挥团体优势,为电网企业员工岗位技术创新及人才培养提供开展各类创新性研究和实验、实践的交流平台,鼓励员工进行岗位创新,推进技术创新成果在生产一线的应用,不断提升员工适岗胜任能力,为公司安全生产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解决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创新能力不强、创新主体不活跃、创新机制不健全、创新人才不适应”等四个突出问题,在“完善创新体系、搭建创新平台、推动成果转化、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平台的搭建


根据公司技术创新、岗位胜任能力培训与评价工作需要,结合《贵州电网公司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和公司技术技能专家、助理技术技能专家以及内训师队伍的实际,平台搭建遵循《贵州电网公司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组实施方案》以专业(岗位)为单位,按照“成熟一个,建立一个”的原则组建研究组、工作组,从项目的立项、过程进度管理到验收与结算都统筹进行。


>>>>

平台搭建过程


通过了解电网企业发展状况,结合全网电力科研发展实际,将整个链条的每个环节串联起来,使搭建的平台成为一个有机的体系,起到牵头作用,推动整个创新体系的建设。


依据公司下发的《关于组建第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组的通知》,采取职工自主报名的方式,经单位审核、公司审定,确定最终具备条件的研究小组。


2013年10月,经贵州电网公司人资部、科技部牵头,成立岗培部QC公关小组(以下简称QC攻关小组),由培训中心负责技能专家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工作。公司制定的《跨单位平台职工技术创新管理规定》,主要解决跨单位职工技术创新项目的日常事务管理中的难题。


>>>>

项目申报过程


公关小组正式挂牌成立后,2014年年初拟定年度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项目计划,各小组在QC攻关小组统筹协调下,进入技术创新项目申报工作阶段,流程如下:


立项管理。研究小组选取符合职工技术创新项目要求的课题,由项目负责人制订技术创新项目计划,按要求编制《科技项目申请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项目组成员组成。QC攻关小组组织研究项目的立项,经信息中心审查合格的项目报公司科技部。公司科技部复核项目后,向信息中心和QC攻关小组下达项目计划。


项目过程管理。主要包括项目开题、进度跟踪、中期检查等环节进行有效管控。研究组负责项目的直接组织与实施,具体落实项目过程管理的相关要求。


项目验收与结算。按照《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由研究组负责人填报验收申请表,报请QC攻关小组组织验收,报QC攻关小组备案。项目由研究组负责人按国家和公司有关研发费用使用的管理规定自主使用经费。


成果参评。研究组取得的项目成果由QC攻关小组统一提交培训中心工会,由工会向公司报送参评。


平台主要工作内容


>>>>

成立工作小组


平台的建设需要培养一批有知识、敢探索、富有创造力同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心、道德观念的技术技能专家,领导电网企业迅速完成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


在现有技术专家库的基础上,成立变电检修组、变电运行组、高压电气试验组、配电线路组及输电线路组等五个工作小组。


每个工作小组组长由项目开发人担任,负责组织公司技术技能专家、助理技术技能专家,成立基于岗位平台的职工技术创新小组,确定职工技术创新项目、人员组成员及项目申报。副组长当中,有一位负责该项目立项书的编写,组织小组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发表论文等日常事务。


>>>>

科研项目立项


为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按照专业(岗位)组建科技创新人才研究工作组。工作组在制订技术创新项目计划,选取符合职工技术创新项目要求的课题,组织项目负责人按要求编制《科技项目申请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


>>>>

流程管理体系建设


流程管理体系的创建是为了打破壁垒,减少各研究小组成员因单位、部门、岗位之间的相互扯皮的情况发生,使平台充分发挥“一站式”服务功能。


平台工作流程管理归口“岗培部QC攻关小组”,主要负责各研究小组日常事务。


成果与创新


>>>>

“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跨单位合作模式。平台建设始终立足岗位,突出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研发成果的转化,并且在搭建上实现了跨单位的协同合作,集聚了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的能力和创造业绩的能力。


各小组研究专家来自全省多家供电企业,改变了独立申报单位或个人“单兵作战”的状况。


>>>>

管理模式创新


化繁为简,各司其职。为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研究组的技术创新工作,每个研究组的副组长都由培训中心相应专业的教师担任,负责项目材料文字等工作,坚持“五统一”管理原则。


“两个方式”的创新。对在“一站式”服务平台下的各研究小组的管理,通过改变“沟通方式”和“管理方式”进行了创新管理模式的尝试。


改变沟通方式。以培训中心为“一站式”服务平台,畅通各单位间的沟通渠道,申报、研发信息互通,消除独立申报单位、部门之间信息采集面单一或因工作性质不同、工作内容不同的沟通屏障,扩大信息交流面。建立畅通的交流沟通平台,保证信息的及时有效。

改变管理方式。建立垂直管理通道,依托培训中心“一站式”服务平台,摒弃多部门冗余管理方式,取消“逐级上报”、“层层审批”的繁复工作流程。


严格过程管理。科学规划项目申报各环节,制定清晰的申报流程,使项目申报快速、高效地完成。过程管理中做到时间节点前及时提醒,工作任务合理分配,重点工作强化处理。


>>>>

成果推广


对于已经获得的成果进行省公司层面的可行性验证,组织公司专家对成果的推广应用提供全面、可行的意见、建议,建立“成果鉴定平台”。搭建应用推广的平台体系,改变“成果不能应用于实际生产”、“成果停留于理论研究”的现状。


问题与建议


随着电网企业的发展,我们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研发管理等方面还有不足,有效开展研发的方法欠缺;前瞻性技术和产品规划能力较弱;技术导向的科技成果比较多,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比较少;创新资源有待整合、优化和共享。


>>>>

建立技术能人脱颖而出的机制


目前,研究组成员大部分由公司技术骨干组成,应建立一套激励机制,在公司系统内挖掘出更多专注于搞研发的技术带头人,同时还可以吸纳优秀青年技术能手,充分调动青年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

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


应建立完善一套集项目立项、过程管理、经费管理、成果管理的制度体系。尤其要加强对技术成果档案的归集、整理和分级管理,同时对研究开发费、技术培训费和技术服务费支出情况逐步建立统计分析制度。


跨单位合作的项目,要确定技术持有单位和技术成果完成人之间的权益分配,以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

实现资源共享


整合创新资源,分别搭建硬件和软件的共性开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复用。要利用平台实现人才聚集、研究(学术)成果聚集,定期召开技术创新交流。通过交流与信息共享,鼓励各单位之间进行技术项目合作。


>>>>

实现“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培训中心学院应充分重视供电企业的技术需求,并将其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及时掌握供电企业发展中的新问题及行业发展新动向,使学院科研工作在学术成果上实现突破,更好地为生产单位服务,建立高校和企业稳定的合作关系。


鼓励更多的专业教师参与到技术创新团队中,注重培养人才实绩、科研质量和“产、学、研、用”合作的成效,鼓励教师把高校的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同时,也要支持他们把前沿的、实用的知识带回课堂。


推荐阅读:


干货丨110kV电网合环潮流分析研究

干货丨电力变压器的状态检修

干货丨关于召开2016发电企业三废治理技术交流会的通知


版权声明:

本文系“电力科技网”独家稿件,版权所有,原创文章谢绝转载。

——电力科技创新战略联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