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国政府关于比干祭典、古建文物和庙产的保护史料

马俊渠 印象比干 2019-05-07

点上面“印象比干”了解各地林氏动态,关注家庙发展

卫辉比干庙   天下林氏根

广大海内外林姓宗亲、比干后裔,只要你姓林,请点击上面印象比干”,关注祖地家庙发展,及时分享各地动态,互通信息相互借鉴,增强联谊扩大交流,协助续谱寻根联宗,弘扬传承比干文化精神,再现比干林氏家族辉煌。



院令恢復比干廟產


院令恢復比干廟產

南京  行政院二十一日電。

      豫省府略以奉國府令准中政會議函。戴委員傳賢等提議,略稱河南汲縣比干廟原有烝嘗田產,因客軍駐紮河南,盡遭沒收,廟貌亦因以傾圮。仰將前項被沒收烝嘗田產如數恢復,仍歸比干廟永遠葆管,刊立牌示,嚴禁變賣,以示崇報。


        (見《興華》1935年第32卷第11期,39頁



奉交議復河南省政府呈據汲縣縣長呈報遵令接收比干廟產情形並附具保管辦法擬請准予備案──公函行政院祕書處

 

按准

      貴處二十四年九月四日第三八六七號箋函,以奉諭,河南省政府呈,為據汲縣縣長呈報遵令接收比干廟產情形,並附具保管辦法,轉請鑒核一案,應交內政部核議具復等因。抄件函達查照等由,准此。查該項保管辦法十二條,均尚妥善可行,擬請查照轉陳為荷。

      此致

                                                                    行政院祕書處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九月十四日

 

注:該函見《内政公报》1935年第8卷第19期180页《禮俗:(七)先哲先烈祠產保護事項:二、奉交議復河南省政府呈據汲縣縣長呈報遵令接收比干廟產情形並附具保管辦法擬請准予備案──公函行政院祕書處(中華民國二十四年九月十四日)》。




 據呈請轉咨保存河南汲縣比干廟古建築碑碣等情,經咨准河南省政府咨,復已飭縣俟修廟時儘量保全等由,仰卽知照──訓令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

 

    案據該會二十六年五月十五日第二七八號呈,請轉咨保存河南汲縣比干廟古建築、碑碣等情,當經轉咨河南省政府查明辦理在案。茲准河南省政府二十六年六月五日第五七號咨開:

    “案准貴部禮卄二——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第五七〇號咨,據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呈,以汲縣比干廟之建築、碑碣等項,似均係富有歷史及藝術上價值之古物,請轉咨查明注意保存等情,囑查明辦理等由,准此。查修復汲縣比干廟概算書及誕辰紀念辦法,業經呈請行政院核示,尚未奉復,茲准前由,除已令飭該縣政府俟興修該廟時,所有該廟古建築及古樹古物,務應儘量保全,俾勿損毀外,相應咨復查照。”

等由,准此。合行令仰該會知照。此令。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六月十七日

 

注:見《内政公报》1937年第10卷第6期309页《禮俗:(六)古物保護暨研究事項:二、據呈請轉咨保存河南汲縣比干廟古建築碑碣等情經咨准河南省政府咨復已飭縣俟修廟時儘量保全等由仰卽知照──訓令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中華民國二十六年六月十七日)》。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秘字第819号,具呈人林国佩等,呈一件。呈为殷太师比干极忠至仁,历代崇祀,恳请恢复祀典,并饬修庙宇,返还祀田,以崇圣哲由。

     呈悉,所请返还祀田,保存古迹两项,仰候令交河南省政府并案核办,可也,此批。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二月廿日       

                委员长蒋中正

        


◇民国二十二年(1933),有些地方宗族借故占据比干庙庙堂,使得比干庙的教务和进香朝拜活动大受影响。吕祖庙道长秦礼同(抗战前曾担任全国道教会会长)邀四大庙(比干庙、吕祖庙、城隍庙、大王庙)的总当家王若仁,去南京求见林森,希望给予支持和帮助。


       ◇民国二十三年(1934),林森派代表林修携林氏家谱来比干墓祭祖,通过县树林局为比干庙解决了8顷地,使比干庙得以扩建。并拟定在比干葬地修建“国粹大学”(也叫“比干大学”)。    


     比干庙《西河九龙族谱》,并非孤本,但发现于太始祖庙,又有“太师庙存藏”的题字和印章,历数十年风雨能保存至今,实乃比干公忠义之护佑,弥足珍贵。此谱林氏公谱,记载林氏从商到清末的源流,后世林氏续谱多以此为根本。本谱保留原貌,可以校正后世族谱的缺谬,历史价值较高。


  

    “1934 年 4 月,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派代表林修(即林一足)、林越、林异觉等人为代表,从南京来卫辉比干墓祭祖并拟定在比干葬地修建‘国粹大学’(也叫‘比干大学’)。1935 年春,‘国粹大学’筹办处正式办公。当时的县长张定一,林氏宗亲代表林世忠(卫辉城关人),比干庙道长程浩,当地士绅方福辰、孔庆楷、杨宗宇、梁殿奎等参加。国民政府派专人主持这项修建工程。办公地点设在吕祖阁、比干庙。当时,由县城到比干庙的公路已开始修建,拟定从汲县火车站至比干庙修一火车专用线,供建校使用。国民政府拨款 6 000 万元,曾派人到南方、北方购买建筑材料。规划校园南北长10 华里(南起吕祖阁,北至甘庄村),东西宽 8 华里(东起军屯村,西至寺门村),并绘出平面图。据有关人员回忆,校园大门设在吕祖阁附近,规划极为详尽。林森打算将其办成中州最大的学府。但由于日本侵华战争爆发,被迫停办。”


    行政院呈复办理比干戾产准予发还至伪县政府拟县管办法并令河南省政府修复庙宇恢复礼典等公函

        


       1936年9月26日,河南省政府(民一字第2733号)训令汲县地方政府:

 至该县政府所拟比干诞辰纪念办法,拟以五月六日为比干诞辰纪念日,似尚可行。惟所订纪念礼节不甚妥适,似应比照二十三年七月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六次常会通过之先师孔子诞辰纪念办法,参照二十四年七月通行之公祭礼节,另拟呈核。


《申报》中的报道

 1935年汲縣紀念比干誕辰

  (開封)六日爲比干誕辰、汲縣各界舉行紀念大會、國府代表林修、省府劉主席代表張靜國參加致祭、情况極熱烈、(七日中央社電)



 



豫汲縣紀念比干誕辰

  鄭州 豫北汲縣、六日舉行殷太師比干誕辰紀念會、劉峙特派代表黃鍾麟致祭、(六日中央社電


     

     比干祭典已经成为河南著名的文化活动品牌,被列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比干祭典自周武王封墓祭拜,孔子经卫地率弟子祭拜剑刻留碑,北魏孝文帝因墓建庙,以太牢之礼祭祀,唐太宗以少牢祭祀并列入规制,春秋二时祠以少牢之礼。历代官祭民祭,香火鼎盛,绵绵不绝。比干庙内古碑刻上历代皇帝凭吊封谥诏谕敕命,明贤先哲功德颂章。古碑真草隶篆,千姿百态,成为珍贵文化遗产和蕴藏丰富的历史宝库,包容了中华民族几乎全部意识形态的情趣和理想,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的宏文和完整的经典篇章,形成了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一章。

        珍存与比干庙内古石刻铭记,一直到了清朝雍正五年十月一六日之告示:殷太师庙墓春秋 二祭例应委员致祭....。

       而在民国期间,多为空白,有耿玉儒先生撰写地方绅士回忆录,未有更多文献和碑刻记载。

      卫辉比干纪念会学术委主任霍德柱,比干庙主任马俊渠潜心整理,挖掘研究,获得珍贵民国史料。

       临近比干诞辰3109周年之际,幸有河师大图书馆张英提供1935年、1936年申报(上海版)中的比干诞辰纪念报道,尤其是国府(国民政府)、省府(河南省政府)代表参加活动,并致祭,当时盛况极为热烈,史记珍贵,以飨大家。



民国时期,国府省府祭比干 ,建国粹大学,情况热烈

民国时期祭比干,情况热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