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广东医,成为更好的自己
GDMU
在南海之滨,松山湖畔
一座学术的灯塔巍然屹立
岁月悠悠
滋养着一片知识的杏林
让我们一起探索
10571 广东医等你!
十大理由
开启你的医学梦想之旅~
学校现有普通本科招生专业36个,覆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7个学科门类,面向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招生。
1986年
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列为广东省属重点建设大学
2013年
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5年5月
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现已进入ESI全球排名前3‰
2016年1月
学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2019年
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效期6年
2020年7月
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2021年
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行列
2023年
获批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4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省攀峰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个、省优势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个、省特色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个、省特色重点学科二级学科3个,珠江学者岗位计划设岗学科5个。
学校还进入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世界大学排名中心(简称CWUR)和美国权威的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两个著名权威榜单。
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广东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0门,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8个。
其中,临床医学、药理学及毒理学、生物学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化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行列,其中临床医学已进入全球前3‰。
学校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9个。
学校专门建立了1万多平方米、设备齐全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现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有非直属附属医院7所,非直属临床医学院11所,合作教学机构遍布我省各地,形成了良好的校院协同育人机制。
有科研平台服务管理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9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30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
“十三五”期间:
▪ 获国家级科研项目243项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金238项
▪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收录
▪ 论文2244篇
▪ 出版学术著作207部
▪ 获国家专利授权387件
▪ 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
▪ 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
学校现有教职工1910人,其中专任教师1411人,研究生导师共1490人(含校外基地),其中博士生导师94人,硕士生导师1396人。
学校现有双聘、外聘院士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2人和讲座教授2人,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
学校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等8人,广东省教学名师7人,“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4人,省“特支计划”人才2人,“扬帆计划”32人,南粤杰出教师、南粤教坛新秀、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和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60人次,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和名中医7人,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7人。
广东医科大学办学66年以来,不断为国家输送医学人才,不计其数的广东医人奋战在医疗第一线!
黄培根,1982届校友
哈佛大学医学院放射肿瘤讲师、麻省总医院放射肿瘤系助理生物学家。已先后在各专业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50篇,综述性文章7篇,参加北美国际会议交流15次。
邓子德,1983届校友
“抗非”一等功臣——治愈了广东第一例“非典”病人,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感染病科的专科主任。
骆庆明,1998届校友
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副院长。作为第30批中国驻赤几医疗队的成员随队出征,跨越半个地球到达赤道几内亚,执行援外医疗任务,并担任巴塔点点长,被授予赤道几内亚国家最高荣誉奖——国家独立勋章。
孙小聪,2003届校友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2020年2月11日,担任队长的孙小聪带领第二批湛江医疗队队员出发赶赴湖北荆州,2月19日他带领队员成功为一名危重症新冠肺炎应用呼吸机患者拔除气管导管,这是荆州市首例成功拔管的危重症病例。2020年9月8日,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坐落于海滨之城的广东医科大学,仿佛置身于春与夏的梦幻交织中,四季常青,绿茵绵延。
四季轮回,广东医人始终坚守初心,以不懈的努力和卓越的成就,诠释着医者的责任与担当,共同编织出一幅幅动人的青春画卷,向着更加灿烂的明天迈进。
办学66年以来,学校为国家和地方共培养输送了20万余名医学人才。
学校生源充足,是广东省考生报考的热门省属本科院校之一。
近五年学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7.20%,在省内位居前列。2016年至今连续八年获得全国“最佳实践大学”殊荣,连续三届(六年)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金奖,四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学校近五年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国家级180项、省级410项。学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学校拥有国家、学校、社会所设共二十余项奖助学金。
国家资助
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绿色通道
学校资助
临时困难补贴、学业奖学金、专项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勤工助学、新生资助、应征入伍优秀学生奖励
社会资助
李汉魂助学金、唐人故里助学金、红珊瑚奖学金培优部分、红珊瑚助学金(药学院)、万人调查奖学金(公共卫生学院)、兰卫教育基金、科方奖学金、亚辉龙奖学金、通昶奖学金(医学技术学院)、菲鹏励志奖学金、普门科技英才奖学金(基础医学院)、松山湖园区特殊困难大学生助学金
地方政府资助
按照地方有关专项政策实施
广东医科大学构建全方位育人环境,搭建学生成长平台。
广东医科大学建设立志书院、立德书院、立仁书院、求真书院、求精书院、求实书院、求新书院等7个本科生书院。
成立学生支持与发展中心、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2个中心。
探索“学院+书院+产业学院(医院)”的立体化、多元化人才培养格局,打造广东医科大学思政育人社区,着力构建具有广东医历史传统和发展特色的“十大育人”体系。
自2020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启动书院育人模式、成立七个书院以来,相关书院已陆续推出了“守护生命救在身边”“暖心计划”“攀峰100”等项目计划,不断打造书院育人精品项目,创新学生培养模式。
2016年至今连续八年获得全国“最佳实践大学”殊荣,连续三届(六年)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金奖,四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学校近五年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国家级180项、省级410项。学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学校总面积近2900亩,由湛江校区、东莞校区两部分组成,湛江校区位于富有亚热带风情的沿海开放城市湛江市;东莞校区创建于2002年,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
01
湛江校区
位于富有亚热带风情的沿海开放城市湛江市。
湛江市:全力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省域副中心城市”。
02
东莞校区
创建于2002年,位于东莞市美丽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
东莞市:致力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以及松山湖科学城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等。
多重发展战略交汇叠加,为学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广阔空间。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葡萄牙、西班牙、芬兰、波兰、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5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了各类交流合作。
学校先后加入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一带一路”热带医学联盟、中芬应用型科学大学联合会,师生参与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活跃度逐年提高,先后获得欧盟“伊拉谟斯+”高校能力建设及教师交流项目。学校于2010年起招收港澳台学生,2019年起招收本硕博层次来华留学生。
助力“百千万”工程
组建附属医院集团和妇儿医学院医院集团,建设健康科技小院,服务县域乡村卫生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
服务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
坚持校城融合,坚持“政产学研医融”协同,牵头成立了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湾区创新生态联盟、Omega-3科技与产业联盟,组建了广东医科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医工融合创新中心;构建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为一体的开放创新生态,服务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
被评为“松山湖20年突出贡献企事业单位”。
支援新疆,服务新疆
2011年开始招收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对口支援喀什大学,共建喀什大学医学院,坚定扛起服务全国大局、促进民族团结的责任使命。
在时光的长河中
青春的旋律悠扬响起
于未来的蓝图上
锦绣的诗篇正待书写
让我们并肩作战,砥砺前行
共创属于我们的辉煌时刻
我在广东医科大学等你!
审发/周艳芳
近期热文
点击跳转
人才缺口近30万,这个“火爆”专业前景超好,广东医培养模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