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第113期 | 新闻学 | 李良荣:离我们最近的是事实,离我们最远的是真相

2017-04-04 王敏 小郭新传考研

本文转自武大新传公号:新传你和我


说起武汉大学,也是小郭老师当年报考博士的第一选择,报名费都交了,只可惜当年不能同一时间考两个院校,没能去武大赏樱花。


提起李良荣先生,小郭老师习惯叫他先生而非教授,上次去复旦学习与之失之交臂,也是遗憾,那可是新闻学理论界的大师。小郭老师从考研到现在任教,一直用的就是李良荣先生的《新闻学概论》,从第三版到如今的第五版,收益良多。


以下是先生去武汉大学讲学的实录,考研的小伙伴们可以从中参考下,也能看下李良荣先生对当前中国新闻传播业的新生态和新业态的见解,同时给你的复习多些灵感。





李良荣:离我们最近的是事实,离我们最远的是真相


中国新闻传媒业新生态、新业态的四大表现

首先,李良荣教授提出了影响中国传媒业的四个变量:政府规制、技术力量、社会变迁和资本介入。四大变量的合力影响之下,当前中国的新闻传媒业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新生态、新业态:

第一,以混合所有制为标志的传媒新体制已经成型。以前,报刊广播电视都是公营,现在,资本巨头加快布局新闻业,大量的外资、民资涌入传媒业,公私合营、民营、个体经营等新形式不断出现。国有资本的垄断地位不再,混合所有制已然成型。

第二,以互联网为中心的传播新格局基本成型。新媒体成为主导,传统媒体全线收缩,沦为配角;新媒体中,民营新媒体成为主导,国有新媒体沦为配角,社会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

第三,新的运行模式:新闻生产和分发分离。当前,全球最大的信息平台是美国的Facebook,而中国最大的新闻平台是今日头条。这些平台是真正的“信息超市”和“观点自由市场”,按照“算法分发”精准推送。新闻的私人定制成为趋势。

第四,新的生产与传播模式:新闻生产的“去中心化”和传播媒介的“去边界化”。如今,专业新闻生产与用户生产相融合,“新闻众包”在调查新闻领域也发挥重要作用。传统的新闻生产线经过“中央厨房”式改造,变得前窄后宽,媒介边界在弱化,内容入口多样化。此外,真正的图片时代已经到来,可视化的表达(包括直播、虚拟现实等)成为主流。所谓“无图像不新闻,无视频不翻转,无翻转不新闻”。

李教授指出,除了以上四个方面的基本表现,新闻传媒业的新生态、新业态还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特征:


资本大鳄进军传媒业引发新变动

世界各国互联网在过去20年里,基本不涉及新闻。但近几年来,资本裹挟技术大举入侵媒体,通过三种模式“跑马圈地”:


一是收购兼并,将知名传统媒体买入麾下。例如,美国的《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新闻周刊》等知名媒体纷纷易主,被亚马逊等巨头收购。中国的阿里巴巴收购了《南华早报》,香港无线电视也被传奇影业收购;


二是打造网络平台,吸纳媒体入驻。Facebook把大量媒体都打包进来,今日头条也几乎将所有中文媒体纳入麾下。是否进驻平台,甚至成为传统媒体评判新闻内容优劣的标准。媒体仅获得微薄的利润,而社会影响全归平台所有;


三是打造自己的原生媒体。例如,苹果公司的“苹果新闻”、Facebook的“即时新闻”、Google 的“新闻实验室”。在中国,传统媒体的报网融合收效甚微,于是纷纷组建自己的平台,出现澎湃等五家知名新闻平台。这些平台背后都是各类资本大鳄。另据2017年关于App阅读量排名的最新统计,腾讯新闻第一,今日头条第二,腾讯旗下的天天快报排名第三。大量的粘性用户都聚集于大平台,新闻垄断时代即将出现。


于是,问题来了:坚持“党管媒体”不动摇的前提下,我党该如何管新媒体?毕竟资本大鳄阿里巴巴、腾讯等都在纽交所上市,与党报党刊的性质完全不同。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中产阶级的崛起和舆论新生态

当前,中国的中产阶层规模约占总人口的20%,“80后”、“90后”逐渐成为中坚力量。李教授将中产阶级的基本特征总结为“五高”: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高承担、高焦虑。他们既是企事业单位的台柱,也是家庭的支柱。这两根柱子使之处于高度焦虑之中。些许风吹草动可致其一贫如洗。例如,2015年的一场股灾消灭了中国80万中产阶级。因而,安全和稳定成为中产阶级在网络舆情中的两个基本诉求。李教授认为,中国的网络舆情可分为四个阶段:


博客时代,2000至2009年,谓之“书房政治”。记者和律师成为两大精英群体,写博客是其表达诉求的方式,以广州的孙志刚案为典型案例。


微博时代,2010至2012年,谓之“广场政治”。网络上的特征是草根狂欢,群情激昂,舆情不断,一呼百应,一哄而散。然而,谣言充斥,没有真相。


微信时代,2013至2015年,谓之“中产阶级的客厅政治”。在网络上,大家聚一起,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微博重上高地时代,2016年至今,中产阶级走出微信后台,走向微博前台,意在提出自身诉求:公共管理、社会矛盾、公共安全,如2016年典型的雷阳事件、魏则西事件。这类事件中,网络上活跃的群体不再像过去“乌合之众”一拥而起、一哄而散,而是有理有据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网络舆情。理性表达取代情绪化宣泄。


李教授曾选取2009至2013年间190个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彼时网络上的任何舆情都离不开传统媒体的支持,否则难以持续发酵。但是,在2016年,无论是雷洋事件或是魏则西事件,网络舆情都是独立发酵,甚至不惧传统媒体的干扰,单独构成舆论场。当中产阶级走上舆论场,成为网络舆情的生力军,网络的整个生态将发生巨大裂变。2016年只是刚刚开始。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全新话题。


新生代和传媒的新生态

“95后”、“00后”人群作为新生代网民, 正逐步重塑网络舆论的基本形态。李教授将新生代的特征总结如下:

(一)真正“丰裕的一代”,物质环境优裕,社会环境多元,阳光自信,又高度脆弱;

(二)互联网第一代“原住民”、“手机娱乐派”,网络使用和消费娱乐化;

(三)对时政新闻敏感度低,拒绝“严肃”,却具有强烈而朴素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认同 ;

(四)主动拥抱新思维、新变化,是互联网上最具活力的群体。


新生代成为互联网的生力军,他们拒绝严肃,但拥抱认真;拥护诙谐,但拒绝圆滑;游戏人生,但又积极向上。视频是他们的一切,严肃的话题都被解构。典型如2016年的“帝吧出征”,以表情包大战反台独。


2017年“两会”的报道方式转变,视频、动漫、H5齐上场,也是为适应新生代对网络的诉求。李教授总结说,每个年代人都有自己的特征,60后是“传统时政派”,70后是“多屏低调派”,80后是“意见表达派”,而90后是“手机娱乐派”。新生代需要的是个性化内容和表达,最具活力和创新性。其喜好决定着媒体的未来。


“后真相”时代到来
“后真相”(post-truth)被《牛津词典》选为2016年的“年度词汇”,其定义是“诉诸情感与个人信仰比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的种种状况”,其基本特征是:情绪在前,真相在后;认知在前,真相在后;成见在前,客观在后。“后真相”时代新闻业的突出表现是,社交媒体中假新闻泛滥,同时,人们对主流媒体提供的事实越发不信任。


例如,2016年美国大选结果出炉的前三个月里,排名前20的虚假新闻在Facebook上的分享次数超过870万次,而主流新闻网站中真实新闻的分享次数为740万。一方面,假新闻盛行背后有其商业逻辑,另一方面,人们更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新闻。再如,马航先后失联两架飞机,各种猜测满天飞,所有调查都无果。事实上,即便有人知道真相也不敢讲。最后公布的真相,往往是权力博弈的结果。对此,李教授称:离我们最近的是事实,离我们最远的是真相。


“后真相”为什么会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他认为,这与技术相关。譬如,微博受140个字的表达限制,只有情感、判断、结论和想法,无法呈现调查与事实。“后真相”时代是继20世纪60年代新新闻主义以后,对新闻报道客观性、新闻专业主义发起的全面挑战,目前才刚刚到来。他因此告诫现场听众,无论今后身处哪条新闻战线,都要坚持新闻的客观性,追随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想,而不能迷失方向。


众媒时代的自媒体转型

当前,自媒体发展兴旺,传统大V、中V转身自媒体,自媒体转向商业化。这两种转向的结果是:资本与公知合流,商业与资本的影响加大。

自媒体的突出特点是,评论多于事实,为了商业利益而无底线地迎合粉丝群。世界上任何一种主张、意见和爱好,都对应着一群人,以前他们散落在世界各地,现在依托自媒体抱团取暖。不同观点的人拒不往来。从这个角度讲,新媒体有可能带来一个分裂的传播世界,一方面把整个世界连成一片,另一方面把整个社会撕扯得四分五裂。

自媒体是柄双刃剑。一方面,其多元的表达体现出社会进步,过去文人梦寐以求的“观点的自由市场”似乎实现。另一方面,自媒体使得社会碎片化,社会共识、底线共识难以实现。因而,急需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在多元的表达中形成社会的基本共识?正如毛泽东所说“既有自由、又有纪律,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政治局面”,这值得深入研究。


视频时代已经来临

视频时代的新闻视觉化,大致分为五方面。一是电视新闻,生命力尚存,但受众在老化。第二,可视化表达,与大数据结合,炙手可热;第三,视频新闻举足轻重。例如,金正男被暗杀事件中,关键点正是一个长约5秒的视频。无视频,不新闻。第四,现场直播越发流行。2017年“两会”中的直播新闻非常突出,也相当专业。第五,虚拟现实(VR/AR)。VR/AR是种体验式新闻,体验的价值取得新闻价值,但观看不易,制作成本高,尚处于试验阶段。


总体而言,目前最成熟的是可视化表达和大数据运用。可视化表达、视频新闻、直播新闻成为新闻业的常态化表达,也是新生代新闻专业大学生的基本功。


李教授还谆谆告诫新生代大学生,文字表达的基本功亦不能丢,要多读好书,少看视频,不被网上浅薄的内容所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